WHO IS 二郎神

2007-05-15 6:48 am
如題......

回答 (3)

2007-05-15 6:58 am
✔ 最佳答案
一、身世篇


真君的身世真是複雜。

說起二郎神,估計中國人都知道是誰,可若然問二郎神是從哪兒來的,恐怕90%都不知所以然。玉帝的外甥、李冰之子、薑子牙的部下,答案肯定五花八門。就連兩部記載了楊戩的重要“官方文件”——《封神演義》和《西遊記》,也是各有各說。《封神演義》成書明天啟年間(西元1621年-1627年),遲于成書於明萬曆(西元1573年-1620年)二十年左右的《西遊記》,個人總覺得它很多人物設定和“行政架構”都有從《西遊》反推上去的感覺,但關於楊戩的來歷,兩書還是不能組合起來自圓其說。沒辦法,為了下文能夠繼續寫下去,只有採用《寶蓮燈》設定,玉帝的外甥、沉香的舅舅,而《寶蓮燈》一劇,既然請來了孫悟空客串,那麼很多時候,都會有《西遊記》後事的感覺,所以,二郎神的身世,我就用吳承恩說的辦,不過為了能胡吹下去,可能有時也會借用一下其他資料,考證派人士請千萬別和我較真。
  

二郎神傳說眾多
二郎真君又稱二郎神,有關二郎神的說法在中國古代有很多。一說是戰國時秦國川蜀太守李冰,或其子李二郎;一說是隋朝人趙昱;一說是宋徽宗朝的楊戩,他原是得寵宦官,後來被附會成水神;一說是晉時名將鄧遐;一說是古印度毗沙門天王第二子獨健。這幾個傳說中的二郎神雖各不相同,但也時有相互吸收。《西遊記》所寫為楊戩,也綜合了其他有關二郎神的傳說。

《西遊記》中的二郎神
第6回孫悟空大鬧天宮時,玉帝遣二郎真君前往擒之,孫悟空笑謂二郎曰:「我記得當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麼?」。這裡所說的是宋代宦官楊戩。不過,小說中又稱楊二郎手下,有梅山七兄弟,又源自隋代嘉州太守趙昱斬蛟定患故事中的梅山七聖。宋以後,二郎神信仰在民間極為流行,在小說戲曲也經常有所表現。

在《西遊記》,二郎神本領高強,在第6回圍剿孫悟空時,孫悟空不斷變化,也無所逃遁。而在孫悟空參加取經後,則給予過協助。

二郎神,又稱灌口二郎,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佛教的神祗人物。民間多認為他是一位與防止水災有關的神,四川灌縣都江堰有二郎神廟。

來歷
二郎的來歷有多個說法:

秦朝李冰的第二個兒子,曾協助父親斬殺蛟龍,平定水災,被稱為「灌口二郎」並設祠祭祀。
隋朝嘉州太守趙昱,也因為上述原因被稱為灌口二郎。
晉朝襄陽太守鄧遐,因為上述原因平定沔水,被稱為「二郎將」。
青城山道士趙昱,被宋真宗封為清源妙道真君。
《西遊記》和《封神演義》說他名楊戩,是玉皇大帝的外甥,因為曾斧劈桃山、斬殺妖怪被稱為灌口二郎。
唐朝傳說,他是四大天王中之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的第二個兒子,名獨健,在安史之亂曾經率天兵中救護唐明皇。

特點
藝術描寫中的二郎神使用三尖兩刃刀為兵器,額頭中間多生了一隻慧眼,身邊有神狗哮天犬(嘯天犬)跟隨。

藝術描寫
《西遊記》、《西遊記平話》描寫他受玉皇命令,捉拿孫悟空。
《封神演義》
雜劇作品:元朝《二郎神醉射鎖魔鏡》,明朝《灌口二郎斬健蛟》、《二郎神鎖齊天大聖》、《灌口二郎初顯聖》。
《寶蓮燈》
參考資料:
2007-05-15 6:58 am
二郎神,又稱灌口二郎,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佛教的神祇人物。民間多認為他是一位與防止水災有關的神,四川灌縣都江堰有二郎神廟。

二郎的來歷有多個說法:

秦朝李冰的第二個兒子,曾協助父親斬殺蛟龍,平定水災,被稱為「灌口二郎」並設祠祭祀。
隋朝嘉州太守趙昱,也因為上述原因被稱為灌口二郎。
晉朝襄陽太守鄧遐,因為上述原因平定沔水,被稱為「二郎將」。
青城山道士趙昱,被宋真宗封為清源妙道真君。
《西遊記》和《封神演義》說他名楊戩,是玉皇大帝的外甥,因為曾斧劈桃山、斬殺妖怪被稱為灌口二郎。《封神演義》裡,楊戩又是姜子牙的師姪,在姜子牙手下立功最多。
唐朝傳說,他是四大天王中之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的第二個兒子,名獨健,在安史之亂曾經率天兵中救護唐明皇。
藝術描寫中的二郎神使用三尖兩刃刀為兵器,額頭中間多生了一隻慧眼,身邊有神狗哮天犬(嘯天犬)跟隨。

其他文章參考:
《西遊記》、《西遊記平話》描寫他受玉皇命令,捉拿孫悟空。 《封神演義》裡,楊戩是玉泉山玉鼎真人的徒弟,亦是姜子牙的師姪,擅長七十二變,在姜子牙手下立功最多。 雜劇作品:元朝《二郎神醉射鎖魔鏡》,明朝《灌口二郎斬健蛟》、《二郎神鎖齊天大聖》、《灌口二郎初顯聖》。 《寶蓮燈》
2007-05-15 6:58 am
楊戩

曾於西遊記與封神榜出現
懂七十二變
為天庭大將之一

有「寵物」一隻,名為哮天犬


收錄日期: 2021-04-19 16:17: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14000051KK0521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