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難作呀!!!(((((((急急急急急))))))))))))))))))10分))))))))))))))))))))

2007-05-15 3:32 am
文題:
今天早上,你在上學的途中看見兩位同班同學在街上吵架,於是上前阻止。請把當時的情況記在日記裏,並抒發一下你對友情的看法。




幫幫手啦!!!!!!!!!!

回答 (3)

2007-05-15 3:44 am
✔ 最佳答案
今天早上,我在上學的途中看見兩位同班同學在街上吵架,於是上前阻止。最後失敗了,於是拔腿就跑。誰知校長及時路過,阻止他們打架,最後也失敗了。然後我給他十塊錢,便成功了。友情只是工具,金錢才是最重要,至高無上。yeah!!!!!!!!!
2007-05-15 3:53 am
利用描寫手法,例如景物描寫、言語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等等。

一. 定義

  我們面對世情或事物,心中總會產生看法和感受,作者通過文字把這些看法和感受鋪陳、引伸、延展或刻劃,就是抒情能力的具體表現。在傳統的文體寫作教學裏,最常運用抒情能力的文體就是抒情文了。

 

二. 抒情能力的要素

1. 情感與情緒

  一篇出色的抒情文,不能缺少「情緒」與「情感」。「情緒」是我們對週遭發生的事物或自身經歷的反應,是這些經驗的結果。「情感」包含了各種情緒反應,是情緒的統稱。

2. 情感與情緒的種類

‧激情的喜悅:可細分為開心、愉快、興奮、驚詫、激動等。
‧平靜的喜悅:可細分為懨懨欲睡、平靜、鬆弛、滿足、閒適等。
‧激情的悲哀:可分細為恐慌、焦慮、生氣、擔憂、厭煩、苦惱、頹喪等。
‧平靜的悲哀:可細分為悲慘、憂傷、沮喪、失落、沉悶、萎靡、疲倦等。

3. 抒情對象

‧直接關係:作者在情感的表達方面會較強、較主動和投入,並且希望得到對方的回應。
‧間接關係:作者會用較為含蓄和婉轉的方式表達情感,讀者回應與否也不太重要。

4. 情感的架構及變化過程

‧人的情緒很受環境因素影響,外來的「刺激物」會刺激我們,令我們的情緒或情感產  生變化。
‧我們以「主動人」的身份,對外來刺激物作宣洩行為:「情緒」的宣洩稱為「反應」; 「情感」的宣洩稱為「行為與方法」。
‧「主動人」對某個特定「對象」的宣洩行為,會為這人帶來新的刺激,而這「對象」會 做一些事情來回應「主動人」的行為,這回應就是「回饋」了。
‧「主動人」回應「回饋」,這個步驟不斷重複,情感也不斷改變,情感和情緒會變得愈 來愈複雜。如果作者能在過程裏捕捉自己的情感,描述自己的情緒,新的寫作靈感便不 斷湧現。



 

5. 情緒的結構

‧時間方面:可分為事情發生的時間,和作者寫文章的時間,包括:

「過去」,是指作者對事情的追憶;
「現在」,是指作者目前要應付的事情;
「將來」,是指作者對未來的憧憬。

‧心態方面:
「需要程度」:指事情是否需要去做或其迫切程度;
「可行程度」:指作者想做的事情是否可行;
「值得去做的程度」:指作者認為該事情是否值得去做。

‧情感的參與方面:
 i. 積極:指作者親自投入,並有行動實踐;
ii. 消極:指作者不投入,也不直接參與。

‧情感的深度和程度:指情緒的大小和嚴重性。

‧情感的比較和期望:情緒有時因個人的「期望」和「比較」而產生。若「期望」與結果 相配,情緒自然愉快;若「期望」與結果有矛盾,心情當然不愉快。

‧情感的速度:事情發生愈快,情感的變化愈快。反之,速度愈慢,情感的變化也愈少, 也不激烈。

‧價值觀:價值觀是個人對事物或人的標準,當某件事發生了或某人的說話符合個人的價 值觀,自然會感到高興;違反個人價值觀,當然不愉快。

‧情感的體積:「體積」是指事件的大小,或人數的多少。事件牽連的體積不同,引起的 情感或情緒反應也不同。體積愈大,情緒反應愈大。

除此之外,情緒並可分為生理徵象、行為反應和話語徵象(Wallbott & Scherer, 1989),現分述如下:

情緒的生理徵象:指不同的情緒帶來不同的生理變化。
情緒的行為反應:指情緒變化帶來的行為反應。
情緒的話語徵象:指情緒變化影響人說話的語調。

2007-05-14 19:55:37 補充:
你要作好點呀!!努力!!
2007-05-15 3:35 am
同班同學在大眾街上吵架是唔好,但係你真係做得好好,你有上前阻止!!

我古你係一個有情有意的人!
參考: 我自己 ^><


收錄日期: 2021-04-12 19:37:1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14000051KK0376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