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香港的失業率是怎麼計算?

2007-05-15 3:22 am
我不明白香港的失業率是怎麼計算? 因為總是不太準確的? 失業率是如何論起跌?
究竟失業的定義是什麼? 擁有兼職工作的人是否列入失業率之中?

回答 (2)

2007-05-15 3:27 am
✔ 最佳答案
勞動人口 (labour force) 是指十五歲及以上陸上非住院人口 (land-based non-institutional population),並符合就業人口 (employed population) 或失業人口 (unemployed population) 定義的人士。

就業人口包括在統計前七天內有做工賺取薪酬或利潤或有一份正式工作的人士。

失業人口由所有失業人士構成。一名十五歲或以上人士如符合下列情況,便界定為失業人士:
(a) 在 統 計 前 七 天 內 並 無 職 位 , 且 並 無 為 賺 取 薪 酬 或 利 潤 而 工 作 ; 及
(b) 在統計前七天內隨時可工作;及
(c) 在統計前三十天內有找尋工作 。

不過,一名十五歲或以上的人士,如果他/她符合上述 (a) 和 (b) 的條件,但沒有在統計前三十天內找尋工作的原因為相信沒有工作可做,仍會被界定為失業,即所謂「因灰心而不求職的人士」。

除上述情況外,下列人士亦視作失業人士:
(a) 並無職位,有找尋工作,但由於暫時生病 而不能工作的人士;及
(b) 並無職位,且隨時可工作,但由於下列原因並無找尋工作的人士:
(i) 已為於稍後時間擔當的新工作或開展的業務作出安排;或
(ii) 正期待返回原來的工作崗位。

失業率 (unemployment rate) 是指失業人士在勞動人口中所佔的比例。
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 (seasonally adjusted unemployment rate) 是指計算失業率時,已根據「X-11自迴歸─求和─移動平均 」(X-11 ARIMA) 方法就其季節性差異作出調整。

就業不足人口 (underemployed population) 包括在統計前七天內在非自願情況下工作少於三十五小時,而在統計前三十天內有找尋更多工作,或即使沒有找尋更多工作,但在統計前七天內可擔任更多工作的就業人士。根據此定義,因工作量不足而在統計前七天內放取無薪假期的就業人士,若在該七天期間內工作少於三十五小時甚或全部時間都在休假,亦會界定為就業不足人士。
就業不足率 (underemployment rate) 是指就業不足人士在勞動人口中所佔的比例。


「有關勞動人口、失業和就業不足的統計數字,是由一項持續進行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獲取的數據編製而成。」政府統計處統計師張仲強說。

小題:失業率計算法
  失業率是指失業人士在勞動人口中所佔的比例。如失業率為 6.2%,就表示平均每一百名勞動人口成員之中,就有 6.2 人失業。 公式:

(未經季節性調整)失業率 = (失業人數 / 勞動人口數目) x 100%

  不過,我們從報章、電視得到的失業率都是經統計處作季節性調整(seasonally adjusted)後的數字,究竟統計處為何要這樣做?張仲強解釋這是為了方便公眾對勞工市場內的失業情況作不同時間的比較,以及有更清楚的了解。

  「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是指計算比率時已按首次求職人士佔勞動人口比例的季節性差異作出調整。一般而言,每季首次求職人士佔勞動人口的比例均可能不同,例如每年第二季及第三季也有較多的離校者或畢業生投入勞工市場,他們可能會在尋找工作期間而被界定為失業,導致當季失業率上升。但這個情況其實只是一些季節性變異,並不表示該季失業情況突然惡化,為了在比較不同時段的失業率時,使其趨勢更能反映勞工市場在不同季度的變化情況,就必須撇除季節性因素所帶來的影響。」

小題:小心撇除變異因素
  張仲強指出,統計處並非隨意地將這些首次求職人士撇除,在編製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時,統計處會將當季首次求職人數佔勞動人口的百分比,加減至固定值(constant):0.39%,以撇除了因為首次求職人士所造成季節性變異的因素。一般來說,經季節性調整與未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差異,都只在零點二個百分點以內。

固定值 = (首次求職人士數目 /勞動人口數目) x 100%

(固定值是在每十年一次人口普查中所得到的首次求職人士所佔勞動人口的比例。為方便作不同時間的比較起見,這數值並不會逐年轉變)
2007-05-15 3:27 am
香港的失業率是怎麼計算?
香 港 經 季 節 性 調 整 的 失 業 率 在 2003 年 5-7 月 份 時 創 下 8.7% 的 有 統 計 以 來 新 高,無 疑 與 當 時 剛 剛 過 去 的 SARS 疫 情 直 接 有 關,其 後 隨 著 經 濟 的 迅 速 反 彈 而 開 始 連 續 5 個 月 改 善,其 中 9-11 月 份 失 業 率 下 降 0.5% 的 幅 度 更 是 自 1985 年 1-3 月 以 來 的 最 大 單 月 跌 幅。最 新 的 本 港 失 業 率 回 降 至 7.3%,與 2002 年 全 年 的 平 均 水 平 持 平。如 果 從 具 體 的 勞 動 人 口 及 失 業 人 數 統 計 看,按 月 數 據 中 包 含 了 更 多 的 正 面 信 息。失 業 率 計 算 的 公 式 為:
















勞 動 人 口 - 就 業 人 數 = 失 業 人 數

勞 動 人 口
----------------------------------------------------------------------------------------------
在經濟學範疇中,一個人願意並有能力為獲取報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況,就被認爲是失業。失業率是勞動人口裡符合「失業條件」者所佔的比例。
失業率(%)=(失業人口÷勞動人口)×100%
實際上,確定確實在找工作的失業人員數量是非常困難的,特別是在找到工作前失業救濟金已經過期的那些人的數量。
失業的歷史就是工業化的歷史。在農村這並不被看作是一個問題,儘管農村勞動力的隱性失業人員幾乎沒什麼事可做,特別是在人口過剩的情況下。
擁有兼職工作的人是否列入失業率之中?


2007-05-14 19:30:06 補充:
而結構性失業是指由於經濟結構的變動,勞動力供給和需求在職業、技能、產業、地區分佈等方面的不適應所引起的失業。 其顯著特點是職位空缺與失業並存,一方面存在著大量失業勞動者,另一方面一些新行業的工作崗位空缺,找不到適合的勞動者。 結構性失業並不是勞動力需求不足,其根源在於勞動力的供給結構不能適應勞動力需求結構的變動,是由於一段時期內勞動力難以改變的技術結構、地區結構、職業結構不能適應經濟結構的變動。


收錄日期: 2021-04-24 08:34:0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14000051KK0367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