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胃腸道基質腫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
前言
胃腸道基質腫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是特殊的胃腸道間充質瘤,可出現於胃腸道的任何一處,包括由食道至肛門的範圍,甚至位於胃部及腸道附近但不相連的網膜(omentum)及繫膜(mesentery)。這些腫瘤有多種臨床形態,由良性、細小、偶然發現的小結節以至惡性腫瘤都有。近期醫學界對這些腫瘤的分子發病機制有了認識,發現解讀KIT的基因普遍出現激活突變,這一發現也許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能夠準確地對胃腸道基質腫瘤作出定義及臨床診斷,並且將之與腹部的其他間充質腫瘤區分開來。
定義
胃腸道基質腫瘤在這裡定義為胃腸道中的細胞性紡錘體細胞瘤(cellular spindle cell)、上皮樣瘤或多形間充質瘤(pleomorphic mesenchymal),這些細胞負責製造KIT(CD117幹細胞因子受體)蛋白,並且可透過免疫細胞化學來鑑定。絕大部分胃腸道間充質瘤均屬於胃腸道基質腫瘤,並且幾乎都呈KIT陽性。
流行病學
一項大型的人口調查發現,胃腸道基質腫瘤的發病率為每100萬人10至20人,其中20至30%為惡性腫瘤。胃腸道基質腫瘤常見於50歲以上人士,按最大的胃腸道基質腫瘤系列計,不同地區的中位年齡由55至65歲不等,部分系列以男性患者居多,另有部分的男女比例分佈平均。
胃腸道基質腫瘤最常見於胃部(60-70%),其次為小腸(20-30%)、結腸及直腸(5%),以及食道(<5%),間中亦有原發於網膜及繫膜的病例。至於廣泛影響腹腔的惡性胃腸道基質腫瘤,其原發部位或無法判定。
臨床病徵
位於胃或小腸漿膜的細小胃腸道基質腫瘤很多時會於進行其他手術時意外發現。此外,胃鏡檢查亦可能會發現胃腸道基質腫瘤,且以黏膜下層小結節形態出現。胃腸道基質腫瘤有時也會在放射檢驗結果中意外找到。細小的直腸胃腸道基質腫瘤則可能會在定期身體檢查中被摸到而發現。
食道症狀性胃腸道基質腫瘤通常表現為吞嚥困難,或間中在手術中發現為與食道相連的縱膈腫瘤(mediastinal tumor)。胃及小腸胃腸道基質腫瘤的症狀比較模糊,需要通過胃鏡或放射檢驗確診,不過亦可能會發生上胃腸道出血的情況。結腸直腸胃腸道基質腫瘤則可能表現為下胃腸道出血、結腸穿孔、疼痛、閉塞,或幾種症狀同時出現。少部分胃腸道基質腫瘤可能在體外被觸摸得到,而且多為惡性。
治療選擇
手術
目前,手術仍然是非轉移性胃腸道基質腫瘤的標準起始治療方法。手術前,應先進行詳細的病理評估,將胃腸道基質腫瘤與其他癌腫及淋巴瘤分辨開來。
放射治療(電療)
放射治療(電療)的醫療成效尚未清楚。由於器官並不是完全固定不動,因此電療對很多內臟肉瘤起不到作用。再者,手術後受影響的腸環會遷移到較遠的部位。目前,放射治療並非胃腸道基質腫瘤手術後的標準治療;大部分情況下,放射治療只應用於舒緩病情,或於新治療方案的研究當中使用。
化學治療(化療)
企圖以全身性化療治療惡性胃腸道基質腫瘤幾乎必定失敗。
甲磺酸伊馬替尼(加以域®)
甲磺酸伊馬替尼是競爭性抑制劑,能抑制某些酪氨酸激酶,包括細胞內激酶Abl以及Bcr-Abl融合蛋白,後者可在部分白血病、KIT,以及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中發現。加以域®將這些酪氨酸激酶抑制於微克分子以下水平,而且對於其他多種酪氨酸或絲氨酸/蘇氨酸激酶沒有或只有極小影響。甲磺酸伊馬替尼是一種多環分子,能與腺苷三磷酸酶(ATP)競爭激酶的結合位點,阻止激酶將腺苷三磷酸酶的磷酸轉化成酶解物的酪氨酸殘餘物。這作用能阻止激酶的下向訊息傳遞,從而扭轉凋亡的平衡。加以域®主要於肝臟代謝,大部分代謝產物會經由膽汁在糞便中排泄出來。
加以域®治療末期胃腸道基質腫瘤的療效
根據兩項研究結果顯示,加以域®是第一種能有效治療轉移性胃腸道基質腫瘤的藥物。一項美國及芬蘭聯合進行的研究共納入147名胃腸道基質腫瘤病人,全部都是無法通過手術治療或患有轉移性胃腸道基質腫瘤,他們每天以400毫克或600毫克加以域®進行治療,並跟進病情至少6個月,結果有54%的病人對治療產生反應,另外28%產生輕微反應或病情趨穩定,只有14%出現原發抗藥的情況。另一項由歐洲癌症研究治療組織(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進行的研究發現類似結果。研究中,36名末期胃腸道基質腫瘤病人以每天400毫克至1000毫克加以域®治療,結果,53%病人證實產生部分反應,另外17%有未證實的部分反應或超過20%的回歸(regression),只有11%病情惡化。這些研究中,約有90%的病人症狀顯著舒緩。兩項研究的納入條件均為經免疫細胞化學測定證實胃腸道基質腫瘤及KIT表達組織學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