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國花??

2007-05-15 12:08 am
我想問中國的國花係咩呢?

回答 (9)

2007-05-15 12:15 am
✔ 最佳答案
牡丹在中國一直是最受重視的花王,等同於歐洲人心目中的花女王-玫瑰,宋朝文學家歐陽修專門撰寫《牡丹記》,以後又有許多人專門修定牡丹譜,記錄各種品種。清朝時曾將牡丹定為國花,中華民國由於建都南方,改國花為梅花。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制定國花。洛陽和菏澤的市花是牡丹。1990年代中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花卉協會舉行了一次國花評選,結論是牡丹為國花,蘭、荷、菊、梅為四季花作為輔助。但這一結論只止於協會的公告,並未進入任何立法程序。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仍沒有法定的國花。2007年3月,62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同簽名,希望能在三月全國兩會時確定梅花、牡丹為中國雙國花,屆時若敲定,中國將是一國兩花。

日本人因為牡丹開花在一年中人最睏乏的時期,因此將牡丹刻畫在為紀念著名逝去人物的神社中,以保證他們美好的睡眠。類似於中國人使用荷花圖案的場合。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曾經寫過一篇短篇小說《牡丹》,講述了一個在二戰中屠殺中國人的日本老兵的心路歷程,至今人們對這篇文章依然褒貶不一,見《牡丹》評論(日文)。
2007-05-15 12:30 am
暫時中國未有國花, 梅花是台灣的象徵, 不是中國的...

梅花牡丹兩會上競爭國花地位 2008年前確定
2006-3-14 12:57:46
  2008年前,我國將確定國花。今年全國“兩會”上,在漢的9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出建議案———“將梅花定為中國國花”。而河南洛陽和山東菏澤的全國人大代表則再度提出———“儘快將牡丹確定為國花”。國花之爭,再起波瀾。

   武漢首次發聲

  “將梅花定為中國國花”

  3月3日下午,初春的融融暖陽輕撫江城。3歲的鎣鎣站在東湖梅園的一株梅樹下甜甜地笑著,紅撲撲的小臉與頭頂的紅梅互相映襯。爺爺戴文超連續按動手中的相機。

  這是鎣鎣的第一張梅花照。在她的四週,滿園的遊人,繽紛的梅花燦爛綻放。戴文超說:“帶著孫女來看梅花,告訴她春天來了。”

  與此同時,在北京開幕的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上,來自武漢的9名全國政協委員集體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將梅花定為中國國花”。這是他們提交的12份提案之一。

  去年全國“兩會”期間,北京林業大學教授、著名花卉專家陳俊愉院士向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提交了一份有關評定國花的提案,得到的明確答覆是:2008年前將確定我國國花。

  梅花是武漢市的市花,東湖梅園是中國四大梅園之一,幾乎囊括了全國梅花所有品種。全國政協委員、武漢市政協主席劉善璧說:梅花原產我國,有3000多年栽培歷史,在全國的20多個省、市、自治區都有種植。梅花具有中華民族不畏強暴、堅忍不拔的民族精神,體現中國人自信、含蓄、堅毅的品格。評選國花,當首推梅花。

  20年評選無定論

  中國為何還沒有國花

  中國還沒有確定國花,這是88歲的陳俊愉院士心中最大的一個結。他是中國倡導評選國花的第一人。

  3月3日,在北京家中,陳老通過電話對記者說:國花是一個國家的名片,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國家確立了國花,中國是迄今為止尚未確定國花的唯一大國。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欽定”牡丹為國花。1929年,民國政府確定梅花為國花。1982年,陳俊愉首倡定梅花為國花。評選國花開始受人關注。

  上世紀八十年代,有關部門曾組織過兩次國花評選,但沒有結果。1994年,中國花協組織在全國開展評選國花活動,但最終因爭議太大等原因,無果。

  陳俊愉說,國花遲遲難以確定,一個重要原因是考慮協調各方關係。國花是一個國家的大眾性文化表徵之一,有很強的群眾性。不同於國旗、國歌,各國的國花都以約定俗成為準,它的政治法律性較弱。國花評選應由花卉園藝和林農等專業機構牽頭,以民間推選為主,最後經政府認可。

    梅花牡丹爭執不下

  “一國兩花”引人注目

  據了解,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河南的11位全國人大代表將《關於儘快評定牡丹為我國國花》帶上人代會。去年,他們也提交了類似提案。

  牡丹的另一個產地———山東菏澤的全國人大代表也將《關於將牡丹確定為國花的建議》提交全國人大。

  近20年來,有關國花最大的爭議點在梅花和牡丹之間。在漢參加中國武漢梅花節的中國花卉協會梅花蠟梅分會執行秘書長葉良傑介紹,1987年,有關部門曾組織過中國10大名花評選,結果是梅花奪魁,牡丹居次。1994年評選國花,牡丹勝出。

  為爭國花,河南洛陽在1994年成立了以市長牽頭的“牡丹爭評國花領導小組”。洛陽“爭取國花辦公室”至今仍在運轉。

  葉良傑說,目前,全國以牡丹為市花的城市有洛陽和菏澤兩市,以梅花為市花的有武漢、南京、無錫等8個城市,但牡丹城市爭取國花的熱情遠遠超過梅花城市。

  國花到底選梅花還是牡丹?去年,陳俊愉教授醞釀了7年的“一國兩花”方案,得到62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支援,他們聯合簽名發出倡議書,稱一國多花不便記憶,單一國花代表性不強,梅花、牡丹兩花均原產中國,栽培歷史悠久,品種繁多,香、色俱佳,深受中國人喜愛,建議將梅花、牡丹確定為“雙國花”。

  陳教授對記者說:這不是折中方案。1988年,受“一國兩制”的啟發,我提出“一國兩花”。這兩種花,一南一北,具有更廣泛代表性。牡丹體現“國色”,代表物質文明;梅花體現“國魂”,代表精神文明。

  牡丹分佈在黃河流域,梅花分佈在長江流域。在去年的一次網路國花評選活動中,贊成梅花和牡丹的網民各約佔40%。


  “一國兩花”的方案得到較多支援。3日,民盟中央參政議政部部長劉駱生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民盟中央將力推“兩花”方案,在“兩會”後遞交全國政協。

  梅花如果成國花

  武漢,你準備好了嗎?

  3月4日上午,香港80歲的攝影愛好者張植芬和16名香港攝友,乘機離漢回港。在漢的3天半時間,他在東湖梅園裏拍完10卷膠捲和數不清的數位照片。

  在河南,洛陽市牡丹開發辦公室主任金志偉正忙著4月底5月初舉行的第24屆洛陽牡丹花會。他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說:牡丹爭辦國花,使洛陽的牡丹花會影響日益擴大。過去,花會僅僅是一個賞花活動,現在已經發展成為融旅遊、經貿、文化體育為一體的大型綜合節會活動,成為洛陽市的一張名片。

  他帶著幾分自豪說:去年牡丹花會,有688萬人次遊客光臨,帶給洛陽的直接和間接收入達80億元。如果牡丹成為國花,洛陽將全面推廣牡丹種植和產業鏈發展,這對洛陽的經濟將起到巨大拉動作用。

  與洛陽市對確定國花的熱情和雄心勃勃相比,武漢市對梅花確定國花有些低調。儘管如此,東湖梅園在全國梅花界的地位仍絲毫不可忽視———這裡是中國的梅花研究中心,是全國乃至世界上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梅花品種資源圃。

  眼下,第25屆梅花節活動正在東湖舉行,但和洛陽的牡丹花會相比,人氣顯然遜色多了。東湖梅花節去年的收入僅200多萬元,其中多為門票收入。

  中國花卉協會梅花蠟梅分會執行秘書長葉良傑說:如果梅花被定為國花,全國對梅花的需求會大量增加,而作為梅花科研力量最雄厚的武漢,有實力發展梅花產業。將來,在居民生活中,插放梅花、贈送梅花將風行,武漢可以開拓梅花切花基地,讓一剪梅深入居民家中。

  葉良傑說,梅花如果被定為國花,還將提升武漢市的城市形象。
2007-05-15 12:24 am
有人說牡丹是中國的國花,
其實是錯的,
中國暫時是沒有國花的啊.
至於梅花,她只是台灣的國花,而並非中國國花,
另外,也並非所有國家都有國花的呢....
2007-05-15 12:19 am
牡丹在中國一直是最受重視的花王,等同於歐洲人心目中的花女王-玫瑰,宋朝文學家歐陽修專門撰寫《牡丹記》,以後又有許多人專門修定牡丹譜,記錄各種品種。清朝時曾將牡丹定為國花,中華民國由於建都南方,改國花為梅花。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制定國花。洛陽和菏澤的市花是牡丹。1990年代中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花卉協會舉行了一次國花評選,結論是牡丹為國花,蘭、荷、菊、梅為四季花作為輔助。但這一結論只止於協會的公告,並未進入任何立法程序。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仍沒有法定的國花。2007年3月,62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同簽名,希望能在三月全國兩會時確定梅花、牡丹為中國雙國花,屆時若敲定,中國將是一國兩花。

日本人因為牡丹開花在一年中人最睏乏的時期,因此將牡丹刻畫在為紀念著名逝去人物的神社中,以保證他們美好的睡眠。類似於中國人使用荷花圖案的場合。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曾經寫過一篇短篇小說《牡丹》,講述了一個在二戰中屠殺中國人的日本老兵的心路歷程,至今人們對這篇文章依然褒貶不一,見《牡丹》評論(日文)。

從1943年開始,陳俊愉就開始了自己漫長的梅花研究生涯。60個春秋過去,他那滿頭烏絲已如同盛開的雪白梅花。他的身後,留下的則是我國梅花研究滄桑的歷史。這60年,記錄了我國梅花研究的足跡,也是我國梅花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梅花研究三階段

陳老將自己從事梅花研究的60年,分為3個時期。

1943年到1962年,是早期調查研究階段。他主要調查整理了川、滬、蘇、浙、粵等省市的梅花;此後的26年,為中期擴大系統研究階段。“文革”前後出現低潮,1979年後再度輝煌,其標誌之一,是1989年出版了《中國梅花品種圖志》;從那時起到現在,是盛期深入提高階段。這一階段成果最為豐富。如把野生梅種質資源基本查清,並有新發現;多次修正後,將全國323個品種納入中國梅花品種分類最新修正體系中。在育種、古梅、分子水準研究、區域試驗、梅文化及國際品種登錄等方面有所發現和創造。1996年,陳老主編《中國梅花》綜合性專著之後,又編輯出版了兩本中英文對照的《梅品種國際登錄年報》。

60年來,我國在梅花研究中取得的系統成果,中國梅花研究中心和梅品種國際登錄中心等機構的先後成立,使得我國已成為梅花與果梅的世界研究中心。

進一步認識梅花

梅花為什麼像磁鐵一樣,深深地吸引著這位我國著名的花卉專家?根本原因在於,他對梅花優越性的透徹了解。

梅花的最可貴之處在於:花期早,能在較低溫度下開放,可在開花期忍耐一定程度的冰雪與低溫。一旦天氣轉晴,便可繼續開放。梅花從南到北,花期可達5個月之久。廣州和昆明多在12月開花,在廈門、重慶1月開放,武漢、南京、無錫2—3月盛開,青島、鄭州、西安花期在3月,北京、太原、大連則在3—4月,而延安、赤峰、瀋陽的梅花則于4—5月初怒放。

陳老總結出的規律是:在日最高溫度接近10℃時,經3—5天或稍久即可開放。如果空運帶蕾花枝至歐美上市,不需要高溫催花,為節約大量能源與人工,提供了生理基礎性條件。適應性強,所需生態條件較易滿足,是陳老酷愛梅花的另一大理由。

梅花對土壤、肥料、溫度、水分和栽培管理都有較寬的適應能力。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空氣清潔,是梅花所需要的3個基本生態條件。

這些優點,為梅花走進公私園林和千家萬戶,甚至遠銷海外,提供了有利條件。

梅花用途十分廣泛。既可在適生地區佈置不同規模的專類園、梅林、梅嶺,又適合在庭園、庭院、“四旁”叢植、列植、孤植,還可栽為盆梅,制為梅,用於切花。催延花期後,四季均可賞梅。其中,梅花小盆景的規模生產,有望成為國內外大量開發的有效途徑。梅花還可製成幹花。尤其是綠萼幹花,有較高的藥用和美容價值。梅花茶試製成功,也是梅花開發的一條新路。有些梅品種可花果兼用,梅子用於加工製作多種產品,有其廣闊的開發前景。

從“孤芳自賞”到“叢中笑”

從1900年開始,不到30年時間,僅威爾遜向歐美推廣、應用的觀賞植物就達千種以上。一些大花種類如百合、牡丹、芍藥、月季、菊花、山茶、杜鵑花、玉蘭類等都已在世界各國廣為栽培應用,而小花種類如梅花、臘梅等則少被西方問津。

陳老說,由於中外欣賞花卉角度與習俗的差異等原因,梅花仍處於孤芳自賞的與世隔絕狀態。

20世紀前後,情況有了轉機。1998年8月,中國花卉協會梅花蠟梅分會及其會長陳俊愉,被任命為國際梅品種登錄權威。迄今已登錄了200多中外梅花與果梅品種,為梅花和果梅走向世界打開了一扇大門。

令陳老感到欣慰的是,經過60年的調查研究,野梅種質資源與栽培品種的家底已經基本摸清,國家級梅花研究中心已經成立,建立了梅花品種資源圃,出版多種專著。如今,新建梅園,開闢梅花苗圃,與旅遊與開發結合,梅花事業的發展,如火如荼。

長達數千年的“孤芳自賞”,在陳老看來,反而成了一種類似“專利式”的良好機遇。他說,要大力宣傳梅花,做好梅花切花蕾(枝)、梅苗、梅花小盆景等國內外開發性研究,最後實現規模生產。

梅花香自苦寒來

1942年夏,酷暑之中,陳俊愉被當時的重慶中央大學園藝係教授曾勉的論文《梅花,中國的國花》所打動,決心終身研究梅花。第二年初春,開始隨金陵大學園藝係副教授汪菊淵,在成都調查梅花品種20個,連同關於我國梅花品種分類體系的建議一起,發表在1945年《中華農學會報》上。1947年出版了《巴山蜀水記梅花》,這是陳老的第一本梅花專著。

時至1957年秋,陳俊愉開始在北京探討梅花引種馴化,通過大量實生選種,從幾千株幼苗中選中了兩個抗寒優良新品種。長期的梅花文獻研究和實地調查之後,他于1962年完成併發表了中國梅花研究的兩篇論文,一篇是《梅之原產地與栽培歷史》,另一篇是《中國梅花的品種分類》。

1964年到1977年的13年間,梅花研究受到了巨大的摧殘。一批特別珍貴的雜種新苗,被大火燒燬,成了陳老永久的遺憾。大量的圖書資料、照片散失殆盡。直到1979年,陳老重振雄風,大量擴大開展品種分類研究,同時結合招收研究生,系統進行梅花抗寒育種研究。1980年,他在出席美國園藝學會時提出了梅花品種分類的論點。1989年《中國梅花品種圖志》的出版,引起了國內外的重視。1984年至1989年間,不但擴大了梅花品種資源調查,範圍包括粵、滇、贛、鄂、皖、蘇、浙等省,還開始進行國內古梅調查,積累資料,發表論文,開拓並擴大了研究領域,為系統研究中國梅花打下了堅實基礎。

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梅花研究進入了深入、提高和開發的新階段,成果世人矚目。在考古發現與歷史研究方面,確定梅係6000—7000多年前先民最早應用的經濟樹種。在梅的自然分佈上,確定川、滇、藏交界的橫斷山區,是梅的自然分佈中心。列出西藏、雲南、四川沿江而下直至浙江、福建,再跨海峽直至台灣等15省、區,為野梅的自然分佈圈。

1990年起,陳老指導的包滿珠博士生等兩次去西藏、滇西北、川西南等山區,發現厚葉梅、毛梅、長梗梅、品字梅、小梅等過去外國專家所定變種。新發現並定名的有臘葉梅、常綠梅等。至此,我國野生梅種質資源基本查清了底細。王其超、張行言、郭士欽等協作,完成了“中國大陸古梅、名梅及其分佈現狀表”。經多次修正後,發表了“中國梅花品種分類最新修正體系”,含3種係5類18型。

在梅花育種上,陳老及協作者指導研究生選育了“北京小梅”、“北京玉蝶”、“玉臺照水”等優良新品;指導研究生對梅花及其品種的花粉、同工酶、染色體、核型與RAPD等進行了初步研究。
2007-05-15 12:17 am
中國的國花是什麼?有人說是牡丹,有人說是梅花,有人說不知道......
國花評選歷經20年,始終未有結果,有人叫好,有人反對,有人質疑。國花評選讓人困惑,讓人尷尬。
國花的評選必須具備四個條件:一是分佈要廣泛;二是外觀要漂亮;三是要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四是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價值。
全世界約有花卉3萬種,原產于我國的花卉就有1萬—2萬種。世界許多國家特別是歐洲國家為此讚譽“沒有中國的花卉,便不成花園”。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個國家確立了自己的國花,中國是惟一尚未確立國花的大國。
由於沒有國花,在2001年的APEC會議上,新聞報道出現了“以中國國花牡丹為背景”的笑話;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國花的空缺,更成為悠悠古國的世紀遺憾。
其實,中國花文化情結的歷史源遠流長,中國人欣賞花,不僅欣賞花的顏色、姿容,更欣賞花中所蘊含著的人格寓意、精神力量。陶淵明之“採菊東籬”、林靖和之“疏影橫斜”、周敦頤之“出污泥而不染”、孔夫子之“蘭當為王者香”、蘇東坡之“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粧”……中國繪畫的一大半兒就是畫花卉。有的人窮其一生,就是為了把一種或幾種花畫好。畫好一種花是不容易的。中國有多少以花命名的女人?中國有多少花被女子用做名字?這在外國人看來,簡直不可思議。
我國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就已開始栽培牡丹,在唐代,素有國色天香之稱的牡丹契合了當時社會的審美心理,被譽為萬花之王。“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三條九陌花時節,萬戶千車看牡丹”,從這些詩句中,我們仿佛還可依稀看到唐人對牡丹無以復加的癡情和偏愛。到了清朝,慈禧一句懿旨,將牡丹正式定為國花。而在文學藝術史上,梅詩、梅畫數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種花卉都望塵莫及。1915年版《辭海》載:“我國向以牡丹為國花”。1929年,梅花曾被國民政府確定為國花。從花的角度,可以解讀一部中國歷史,一部中國文化史。
於是,有網友將評選國花的理由歸納為:中國悠久的花文化及其對國人有著深刻的精神影響;國花的評選體現了對生物多樣性的重視;國際交流的不斷擴大需要通過一種媒介來表達友好的意願;助於帶動中國花卉產業的發展。
我們要有自己的國花,以此作為國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象徵。當海外遊子看到中國的梅花、牡丹之時自然會涌起一種奮發自強的自豪感;當外國友人看到中國國花時,他會說China。
2007-05-15 12:17 am
從1943年開始,陳俊愉就開始了自己漫長的梅花研究生涯。60個春秋過去,他那滿頭烏絲已如同盛開的雪白梅花。他的身後,留下的則是我國梅花研究滄桑的歷史。這60年,記錄了我國梅花研究的足跡,也是我國梅花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梅花研究三階段

陳老將自己從事梅花研究的60年,分為3個時期。

1943年到1962年,是早期調查研究階段。他主要調查整理了川、滬、蘇、浙、粵等省市的梅花;此後的26年,為中期擴大系統研究階段。“文革”前後出現低潮,1979年後再度輝煌,其標誌之一,是1989年出版了《中國梅花品種圖志》;從那時起到現在,是盛期深入提高階段。這一階段成果最為豐富。如把野生梅種質資源基本查清,並有新發現;多次修正後,將全國323個品種納入中國梅花品種分類最新修正體系中。在育種、古梅、分子水準研究、區域試驗、梅文化及國際品種登錄等方面有所發現和創造。1996年,陳老主編《中國梅花》綜合性專著之後,又編輯出版了兩本中英文對照的《梅品種國際登錄年報》。

60年來,我國在梅花研究中取得的系統成果,中國梅花研究中心和梅品種國際登錄中心等機構的先後成立,使得我國已成為梅花與果梅的世界研究中心。

進一步認識梅花

梅花為什麼像磁鐵一樣,深深地吸引著這位我國著名的花卉專家?根本原因在於,他對梅花優越性的透徹了解。

梅花的最可貴之處在於:花期早,能在較低溫度下開放,可在開花期忍耐一定程度的冰雪與低溫。一旦天氣轉晴,便可繼續開放。梅花從南到北,花期可達5個月之久。廣州和昆明多在12月開花,在廈門、重慶1月開放,武漢、南京、無錫2—3月盛開,青島、鄭州、西安花期在3月,北京、太原、大連則在3—4月,而延安、赤峰、瀋陽的梅花則于4—5月初怒放。

陳老總結出的規律是:在日最高溫度接近10℃時,經3—5天或稍久即可開放。如果空運帶蕾花枝至歐美上市,不需要高溫催花,為節約大量能源與人工,提供了生理基礎性條件。適應性強,所需生態條件較易滿足,是陳老酷愛梅花的另一大理由。

梅花對土壤、肥料、溫度、水分和栽培管理都有較寬的適應能力。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空氣清潔,是梅花所需要的3個基本生態條件。

這些優點,為梅花走進公私園林和千家萬戶,甚至遠銷海外,提供了有利條件。

梅花用途十分廣泛。既可在適生地區佈置不同規模的專類園、梅林、梅嶺,又適合在庭園、庭院、“四旁”叢植、列植、孤植,還可栽為盆梅,制為梅,用於切花。催延花期後,四季均可賞梅。其中,梅花小盆景的規模生產,有望成為國內外大量開發的有效途徑。梅花還可製成幹花。尤其是綠萼幹花,有較高的藥用和美容價值。梅花茶試製成功,也是梅花開發的一條新路。有些梅品種可花果兼用,梅子用於加工製作多種產品,有其廣闊的開發前景。

從“孤芳自賞”到“叢中笑”

從1900年開始,不到30年時間,僅威爾遜向歐美推廣、應用的觀賞植物就達千種以上。一些大花種類如百合、牡丹、芍藥、月季、菊花、山茶、杜鵑花、玉蘭類等都已在世界各國廣為栽培應用,而小花種類如梅花、臘梅等則少被西方問津。

陳老說,由於中外欣賞花卉角度與習俗的差異等原因,梅花仍處於孤芳自賞的與世隔絕狀態。

20世紀前後,情況有了轉機。1998年8月,中國花卉協會梅花蠟梅分會及其會長陳俊愉,被任命為國際梅品種登錄權威。迄今已登錄了200多中外梅花與果梅品種,為梅花和果梅走向世界打開了一扇大門。

令陳老感到欣慰的是,經過60年的調查研究,野梅種質資源與栽培品種的家底已經基本摸清,國家級梅花研究中心已經成立,建立了梅花品種資源圃,出版多種專著。如今,新建梅園,開闢梅花苗圃,與旅遊與開發結合,梅花事業的發展,如火如荼。

長達數千年的“孤芳自賞”,在陳老看來,反而成了一種類似“專利式”的良好機遇。他說,要大力宣傳梅花,做好梅花切花蕾(枝)、梅苗、梅花小盆景等國內外開發性研究,最後實現規模生產。

梅花香自苦寒來

1942年夏,酷暑之中,陳俊愉被當時的重慶中央大學園藝係教授曾勉的論文《梅花,中國的國花》所打動,決心終身研究梅花。第二年初春,開始隨金陵大學園藝係副教授汪菊淵,在成都調查梅花品種20個,連同關於我國梅花品種分類體系的建議一起,發表在1945年《中華農學會報》上。1947年出版了《巴山蜀水記梅花》,這是陳老的第一本梅花專著。

時至1957年秋,陳俊愉開始在北京探討梅花引種馴化,通過大量實生選種,從幾千株幼苗中選中了兩個抗寒優良新品種。長期的梅花文獻研究和實地調查之後,他于1962年完成併發表了中國梅花研究的兩篇論文,一篇是《梅之原產地與栽培歷史》,另一篇是《中國梅花的品種分類》。

1964年到1977年的13年間,梅花研究受到了巨大的摧殘。一批特別珍貴的雜種新苗,被大火燒燬,成了陳老永久的遺憾。大量的圖書資料、照片散失殆盡。直到1979年,陳老重振雄風,大量擴大開展品種分類研究,同時結合招收研究生,系統進行梅花抗寒育種研究。1980年,他在出席美國園藝學會時提出了梅花品種分類的論點。1989年《中國梅花品種圖志》的出版,引起了國內外的重視。1984年至1989年間,不但擴大了梅花品種資源調查,範圍包括粵、滇、贛、鄂、皖、蘇、浙等省,還開始進行國內古梅調查,積累資料,發表論文,開拓並擴大了研究領域,為系統研究中國梅花打下了堅實基礎。

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梅花研究進入了深入、提高和開發的新階段,成果世人矚目。在考古發現與歷史研究方面,確定梅係6000—7000多年前先民最早應用的經濟樹種。在梅的自然分佈上,確定川、滇、藏交界的橫斷山區,是梅的自然分佈中心。列出西藏、雲南、四川沿江而下直至浙江、福建,再跨海峽直至台灣等15省、區,為野梅的自然分佈圈。

1990年起,陳老指導的包滿珠博士生等兩次去西藏、滇西北、川西南等山區,發現厚葉梅、毛梅、長梗梅、品字梅、小梅等過去外國專家所定變種。新發現並定名的有臘葉梅、常綠梅等。至此,我國野生梅種質資源基本查清了底細。王其超、張行言、郭士欽等協作,完成了“中國大陸古梅、名梅及其分佈現狀表”。經多次修正後,發表了“中國梅花品種分類最新修正體系”,含3種係5類18型。

在梅花育種上,陳老及協作者指導研究生選育了“北京小梅”、“北京玉蝶”、“玉臺照水”等優良新品;指導研究生對梅花及其品種的花粉、同工酶、染色體、核型與RAPD等進行了初步研究。
參考: 網址
2007-05-15 12:14 am
牡丹!!!!!!!!!!!!!!!!!!!!!!!!!!!!!!!!!!!!!!!!!!!!!!!!!!!!!!!!!!!!!!!!!!!
參考: 我
2007-05-15 12:12 am
中國的國花係牡丹!!!
2007-05-15 12:12 am
牡丹 a tree peony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21:2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14000051KK0211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