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年代無從考究, 但古籍上早期提到食粥的, 都是饑荒時期或很多人去寺院時, 故估計最初食粥, 是用水開稀米飯, 令有限的資源可支撐長久一點. 是窮人用少少米加多多水去止肚餓. 之後, 發現粥易消化是很適合用來餵BB仔. 但因煮粥的時間長, 用的柴火也多, 所以普遍是食飯多D. 至於用粥作平時食品的一種, 演變出皮蛋瘦肉粥, 艇仔粥, 腰潤粥, 紅粥咁多姿多彩, 以致作為藥,助清腸胃, 十穀粥治百病等, 便是後來的發展.
在某些時節, 發展出吃粥的傳統. 日本新年初七吃七草粥, 早在平安時代 (近我國唐代) 有載, 古日本人信有辟邪功效. 幾肯定這習俗由中國傳來.
而吃臘八粥的習俗形成於宋代. 印度釋迦牟尼佛 經六年苦行, 幾乎餓死,幸得一位牧牛女子 獻上乳糜, 佛陀喝後恢復體力,知道修苦行非開悟之道, 到菩提樹下的金 剛 座 上打座而 悟 道 成 佛,普 度 眾生。十二月初八日 稱 為 臘 八, 是 日 佛 陀 成 道 , 佛 教 稱 這 天 為 " 成 道 日 " ,紀 念 乳 糜 獻 佛 這 件事,烹 煮 " 臘 八粥 " 來 吃 。 北宋時京都在臘八節時,宮廷、官府、寺院都要準備大量的臘八粥,用來祭佛和施捨貧民。民間野爭相仿效,廣為流傳,許多雲遊四方的僧人也挨家挨戶的募化臘八粥。明 清 時 代 , 京 師 的 寺 院 會 在 臘 八 節 煮 粥 供 僧 , 朝 廷 還 向 百 官 賜 用 臘 八 粥 , 民 間 亦 以 米 及 各 式 果 子 雜 料 煮 臘 八 粥,以表達對佛教的推崇. 所以窮人又把它叫做「佛粥」。古人吃臘八粥並不僅是為了紀念佛祖成道,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祐,還帶有祈求五榖豐登、六畜興旺的寓意。
北方人不吃米飯, 粥多用粟,小麥,高梁,小米等煮成. 另外, 紅豆綠豆等, 亦可做粥.
日本人也有粥, 叫Okayu, 但通常只用來餵小孩, 老人家和病人, 很少作為日常食物. 另外, 他們的粥, 水比米的份量是5:1, 比起中國人的12:1, 杰好多! 其他亞洲國家, 如韓國,越南, 印度, 泰國等, 也有粥這食物. 甚至菲律賓有一味 arroz caldo(西班牙文米湯之意), 是西班牙人(菲律賓曾是其殖民地)光顧當地中國人餐館後學來的. 此粥用黑椒,番紅花調味, 故色澤鮮黃, 再加橄欖油等, 是粥的東西合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