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和現代人的衣食住行

2007-05-14 6:23 am
古代人和現代人的衣食住行

回答 (2)

2007-05-16 12:50 am
✔ 最佳答案
古代人的衣
中國古代的外衣款式多種多樣,原始人把獸皮圍在上身即為上衣的雛形。不管如何變化,其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為上衣,如:唐代短襦(一種窄袖短上衣),另外有無袖短上衣;另一為衣裳相連,如:春秋戰國的深衣和清代旗袍。據此而隨時代和季節出現不同的變化,如魏晉時期流行的「裲襠」,是一種無袖馬甲,多為軍人穿,後來民間也流行起來;又如明代婦女愛穿的秋田衣,是用各種碎面料拼接縫製而成,色彩豐富豔麗;再如雨天穿的蓑衣,或冬季穿的斗篷,也都是外衣的各種變奏。

古代除有布和帛製成的衣帶外,還有用皮革製成的皮帶。早期的皮帶和今天的皮帶不一樣,它是一種帶式的腰帶,一頭為帶,另一頭是帶扣,這種款式在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極為流行。

大約在南北朝時期,皮帶的款式結構有了新的變化,有帶扣、帶箍、孔眼等其他裝飾物,更接近我們今天使用的皮帶。

古代時期官員的皮帶不僅有實用功能,同時用飾品及不同顏色作裝飾,以此來區分官員職位的高低。

古時稱裙為下裳,《說文解字》中說:「裳,下裙也」。自遠古開始,裙就是男女的基本服裝。原始時期,人們把獸皮圍在下身,這就是最初的裙,經過漫長的變化,逐步形成有腰、有帶、長短不一、形式多樣的裙。古代的裙基本款式有:單裙、複裙(夾層)、無褶裙、百褶裙、短裙、拖地長裙等等。

在衣服的演變過程中,到了商朝才出現褲子。早期的褲子多為套褲、開襠褲,主要穿在裙袍裡面。漢代以後,褲子開始被用作外服。所以廣義來說,下裳可以包括下身穿的裙子和褲子。

雖然中國古代的官服形制繁多,但最有代表性的還是明代官員的「補服」。所謂補服,即在袍服的前胸和後背各縫一塊補子,補子上繡有圖案,文官繡飛禽,武官繡猛獸,它是區別官員級別的標誌。


至於官帽,以明代官吏為例,最常戴的一種冠帽是烏紗帽,這是由唐代襆頭演變而來的一種圓頂冠帽。後人逐漸把烏紗帽引申為官職的代稱,如被革職罷官,說成「丟了烏紗帽」,「保住烏紗帽」意為保住了官職。因此「烏紗帽」已成為官職的代名詞了。

古時稱鞋為履。原始時期並沒有鞋的概念,人們採用獸皮包裹腳部便於採集狩獵等生產勞動。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利用皮革、絲、麻、草等材料製作鞋子。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製作鞋子,如漢代的青絲履、晉朝用絲線編織的鞋子、唐代的雲頭錦履,還有木製鞋──稱木屐,在鞋底有二齒,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造成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種加木底的鞋,稱為「舄」,在鞋的前部有翹起的鞋頭裝飾。舄有不同顏色,以紅色為上品,一般穿舄要與冕服搭配,是帝王參加大典活動時的必備服飾。


而清代婦女所穿的旗鞋則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稱花盆底鞋、馬蹄底鞋。此鞋是在繡花鞋的底部中央裝木製高跟,用白布包裹裝飾。穿花盆底鞋者多為少女和中年婦女。

(一)披髮式:這是最原始和自然的髮式,古今皆有。


(二)結髮式:結髮在髮型變化中佔主導地 位。古代男女都把頭髮盤在頭上,這是由於夏季天熱,或戴冠需要而結髮。因此結髮在歷代都是髮式造型的基本表現手法。


(三)辮髮式:辮髮也是古代流行的髮式,婦女編辮髮很常見,男子在商代和清代也有編辮髮的習慣。

中國古代婦女也盛行化妝,而且各朝代都有其特點,最有代表性的要數唐代婦女的化妝。


戰國時期,中國婦女就有用白粉作化妝粉,和用胭脂來裝飾自己顏面。唐代則更流行。唐代詩人王建在《宮詞》中有描寫化妝的情景,詩曰:「舞來汗濕羅衣徹,樓上人扶下玉梯。歸到院中重洗面,金盆水裡潑紅泥。」描述一位年輕女子,在盥洗完畢後,洗臉盆中漂浮著一層紅色的泥漿(即化妝品)。

中國古代常用的首飾大致可分為:

(一)釧:現稱手鐲。古時人們普遍戴手鐲,延續至今日也是人們主要的首飾之
一。古代的手鐲材料有玉、獸骨、金、銀等。在遠古時代, 手鐲本為男女同戴,後來逐漸演變為婦女所戴飾物。


(二)指環:也稱戒指、約指、代指、手記等。戒指是一種裝飾物,同時也是人與人交往的信物。唐代馮贄《雲溪友議》中曰:「韋遊江夏,與一青衣玉蕭有情,約七年再見,留玉指環」。它也是婚禮、訂情的信物。


此外,古代的首飾還有耳環、髮簪、步搖、釵等等,種類繁多。

++++++++++++++++++++++++++++++++++++++++++++++++++++++++++++++++
古代人的食
從中國人進入文明社會到今天,已經有四五千年了。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已有了很大的變遷。大體上中國人也像其他地區的人們一樣經歷了從採集食物為主到以農獵或漁獵為主的階段,從生食到熟食的階段,從「粒食」到「粉食」的階段,從單調地食用本地所產食品到廣泛食用其他地區所產食品的階段。

如果承認人類有個「從猿到人」的發展過程的話,那末,人類早年就有一個像其他靈長目動物一樣以採集果實為食的階段。這個時期是以素食為主的。後來隨著冰河時期的到來,氣候變冷,要生存就要向雜食方向轉變。用火的發明透露出人類文明曙光,它也使雜食得以鞏固和發展。「粒食」只要能對五穀之類的草本植物的種子稍作粗加工就可以了,而「粉食」則有待於石磨和篩子的發明。能夠吃到本地不出產的食物是交通和貿易發展的結果。以上簡單的敘述可以說是人類食物變遷的主要趨向。



----------------------------------------------------------------------------------------------------------------------------------------------------------------------------------------------------------------------------------------------------------------
香港小食
辣魚蛋

據02年8月8日《蘋果日報》報道,香港人每日吃掉55公噸,約375萬粒魚蛋,是學生最喜愛零食的第一位,足見魚蛋的地位。

街邊篤魚蛋是五六十年代產物。當時街邊麵檔價廉,為減成本,便用潮州白魚蛋的下欄,或不太新鮮的魚肉,溝勻再以油炸熟做 不料大受歡迎,成為香港街頭小食的台柱

基本上,街邊魚蛋檔都是從批發取貨,味道大同小異,要出奇制勝就要靠個汁。好似勁多學生幫襯的「津味」,其辣汁辣得過癮。原來,辣醬乃津味自製,混入咖喱粉,辣得來夠香。而且這 人氣旺,經常大排長龍,魚蛋去貨快,不會浸到無晒味,食落鮮味又彈牙,難怪每天可銷出15,000粒魚蛋,銷量驚人。

蛋撻
蛋撻陪住我們幾十年,相信好多人小時候都梳過「蛋撻頭」髮型,可知幾深入民心。

檀島蛋撻已有四十幾年歷史,由當年每個三毫子個賣到今日的$4個。檀島的蛋撻有128層酥皮,比普通的100層多,咬落果然特別鬆化香酥。蛋漿蛋味夠,又滑膩,最得人心是甜度適中。

芝麻卷
又名「菲林卷」,是七八十年代在各大茶樓紅極一時的壓軸甜品,近年已買少見少。現在有都是工場大量生產的貨色。

真知味的芝麻卷一直堅持以人手做,芝麻也是自己炒。芝麻卷有7個圈,每一圈也很平均,證明師傅每次倒「芝麻汁」入長形糕盒內,力度、分量也很平均。咬了一口,口感很爽,芝麻味很香濃,甜一點更佳。

炒栗子
炒栗子本是天津的街頭小食,五六十年代許多北方人南來香港,炒栗子便傳到香港來。

今時今日的炒栗子已慢慢被機器取替。難得旺角JPC(日本信用財務)門口鄭生兩公婆仍以人手炒栗子,炒足40年。
手炒栗子的好處是較鬆化,不是滾筒炒栗子般的乾身死實。鄭生說炒栗子要不時抖氣吹風,讓殼內熱氣散去,然後再下鑊炒才甘香鬆化。另一竅門是炒栗子時加入砂糖,有糖作保護膜,栗子便不爆口。用的栗子是青島出品,品種較佳,集香、鬆、粉、甜於一身。

麥芽糖夾餅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貧窮小孩的家庭零食是用筷子往手掌般大的小瓦缸挑一圈麥芽糖,夾 兩塊餅乾來吃。近十多年都不見有小朋友吃這種小吃。

找到淘大商場這檔麥芽糖夾餅,是太平梳打餅款式,這小檔開了15年,太平梳打鹹香有致,配合麥芽糖的甜,鬆脆餅乾又有黐牙的糖漿,懷舊的甜美驟至。

糖不甩
糖不甩,跟湯圓一樣,有甜蜜的意思,從前大多在過冬、團年才吃。現在有些糖水店都有糖不甩供應,卻做不到鬆軟香糯的要求,很多時還一粒粒全黏在一起,難分難解。

玉葉賣了過百年糖不甩。之所以做得煙韌,全靠搓粉過程中加入溫水,不過負責人李小姐就話溫度幾高就不便透露。

玉葉的糖不甩上撒滿白芝麻、椰蓉和砂糖,分量多得差點掩蓋整碟,讓每一粒糖不甩都足以黏上,口感更豐富。
2007-05-16 12:05 am
古代人衣服many,現代人不是,古代人住四合,現代人住house,古代人use馬車現代人use車


收錄日期: 2021-04-18 23:21:5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13000051KK0534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