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入黎幫下我啦!!!!!thx!!!

2007-05-14 3:29 am
德布西<<牧神的午後>>為什麼會有10:44那麼長?
是不是歌曲內有樂段大量重覆?
THX!!!!!

回答 (4)

2007-05-14 10:05 am
✔ 最佳答案
德布西:「牧神之午後」前奏曲
Debussy's Prelude to the Afternoon of a faun

為何法國作曲家德布西的名字永遠與「印象派」一詞放在一起呢?那就要從他於1894年完成的化表作「牧神之午後」說起。首先德布西在世的年代 (1862-1918) 正是法國與德國在政治和軍事上衝突最深的時期,而且法國人因民族的自尊,普遍有抗衡德奧文化擴大其在歐洲影響圈子的趨勢。畫家馬奈 (Claude Monet) 於1867年在巴黎展出的名畫「日出印象」引發出一系列被命名為「印象派」的創作潮流。印象派畫家丟棄浪漫主義所追求的浮誇,不再以繪畫人物作為中心思想,而是對光線、原始色調、大自然事物及日常生活中的片段作平實的描繪。與此同時在文字藝術界中也出現了一批「象徵主義」詩人 (Symbolist),他們以自由詩節格式抽象地將各樣事物或事件所代表的意思以提示的形式表達出來,他們也注重文字的聲音或從文字中誘發對聲音的聯想,並渴求語言能擁有本來只屬於音樂的抽象而不直接的特質。

象徵主義代表詩人之一馬拉美 (Stephane Mallarme) 比德布西年長二十歲,他與德布西的交情建立在相互欣賞和學習對方在本行的才華上。德布西更加入了以馬拉美為首的巴黎文藝沙龍,參加他們的藝術論聚會,受著這班藝術家追求創新觀念的影響。「牧神之午後」正是德布西因讚嘆馬拉美的同名田園詩並受馬氏邀請為其用音樂來演繹而創作的「前奏曲」;德布西本來打算繼續為譜寫「間奏曲」及「釋義終曲」,但可惜未能成事。

馬拉美的詩篇「牧神之午後」(牧神是羅馬神話中長有羊角羊腿的農牧之神、而標題可譯作「農牧神在某天下午的經歷」) 在祩瞻W享有等同於德布西的音樂版本在樂壇上的崇高地位。它的誕生經歷了三個版本和前後十一年的時間 (1865-1876),靈感的主要來源是邦維爾 (Banville) 的短劇「林中月神」(Diane au bois)。全詩共有116行,以牧神的第一人稱在介乎現實、夢幻與回憶之間徘徊,標題下更註有「田園詩」的總題。內容的意象簡略如下:

「牧神在半睡半醒間陶醉於對一群盤旋於林中半空的美麗仙女的暇思中,但又不敢肯定這群溫柔放縱仙女的造訪是他神魂顛倒的幻影還是回憶。在炎熱的白天沒有水濺,只覺他的長笛和管子把樂音如微風般傾灑在樹叢中。在葡萄藤棚架繞出噴泉和漂浮著安寧間又看見一群水中小女神的飛翔。整個畫面燃燒後牧神醒來希望面前和暖的光波和百合花能補充他的無知,因覺自己太易相信周圍紛亂的美景。但迷戀之情驅使他在褻瀆的繪畫中脫下女神們的衣裳,在詭詐的笑聲中不停地凝視著她們閃光的皮膚。回想拿著眾多熟睡女孩的手臂遊戲飛翔在玫瑰的香氣中;蠕動的肉體躲避著熾熱的嘴唇。在害羞的小女神從手臂中溜走後牧神深信他的情慾在有如石榴樹成熟時必然引來蜜蜂群永無止境的慾望。傍晚時牧神又幻想踏腳在金星的熔岩上看著其消逝的閃爍。在害怕受懲罰之際,牧神又決意在縐亂的沙丘上再續懶閒的小睡。」

德布西並不是以馬氏的詩作為歌詞配上聲樂的演唱,而是用音樂自由地解說其美麗的詩意。這不是說樂曲就是這份「美」的總結,而是音樂把一幕接一幕的圖畫及牧神的夢幻帶到聽眾的思維中。馬拉美在聽完樂曲的首演後讚賞地寫道:「你對『牧神午後』的音樂圖解除了用技巧、微恙和豐饒延伸詩意到更具懷戀之情和更美的光線中外,沒有任何與原詩不協和之處。」

樂曲不單音響效果朦朧飄忽,曲式結構上也因樂句與樂句間的交熾融匯難以銳意區分。德布西有強烈的反古典主義思維,他曾在一音樂會中聽到奏鳴曲式發展部時因已知音樂的去向而毅然離開會場。全曲找不到古典手法中常用的整句或整段的重複及主題的發展和變奏,但我們著能感覺到主題的多個版本在沒有清晰陳述下不知不覺間出現了。具最少爭議性的分段法是以旋律性較強的五個位置作為參照點:第1、37、55、79及94小節,當中第37與55小節帶出了兩個較原主題有稍大起伏的旋律。

德布西對音色選擇和橫向的配搭也受到印象派繪畫風格中色彩隨光譜慢慢轉移的手法所影響:常把旋律線條或伴奏織體從一種樂器聲音慢慢過渡到另一種相類似的樂器音色中。此曲以豐富的木管樂線條為主,輔以兩架豎琴精緻的音色和弦樂居次要地位的襯托。最令人難忘的是樂曲起首長笛獨奏的主題 (例37.1),它除了有詩中字詞的聯繫外 (詞中曾提及長笛和管子,而全詩首句為「那些仙女呀,真想她們能永遠這樣」),樂句在音域、調性和節奏上都別具新意。音樂學家 (Paul Griffiths) 曾斷言這樂句是二十世紀新音樂紀元的起點。

德布西所處的年代也是根深蒂固的「大小二調」調式基礎開始被動搖的時期,而德布西也是刻意打破這種較為德國化格律的先鋒。音樂對他來說沒有大調與小調之分,因為和聲的選配全憑美的感覺而不是為了用和聲的功能來確立調性,而調號或調性的出現也只是一種給予別人特殊暗示的手段。自由應用平行和弦進行和全音音階的廣泛應用也成了德布西印象手法的標記。全音音階把一個八度音程平均分為六節,當中因沒有半音的出現而避色傾向任何一調,而且三全音音程 (tritone) 也輕易地藏身其中使調性更覺模糊。起首兩小節的旋律正是巧妙地用半音填滿了升C與G這個三全音音程的空間。
2007-05-14 9:32 am
牧神之午後前奏曲 (法文) 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 (英文) Prelude to the Afternoon of a Faun
這是德布西原本是想寫成一首組曲, 分別是前奏曲, 間奏曲和最終演繹曲, 結果後兩曲永遠沒有寫下.
一開始長笛便吹奏出tritone主題(一個連續三個全音音階, 達致增四度效果, 典型德布西印象派音樂如夢幻的效果), 這個主題在樂曲中以重覆, 不同配器, 不同的力度出現, 這個主題正是代表牧神拿著排簫來吹, 這是音樂上的重要元素, 將動機化為主題, 從這個主題作為樂曲的中心, 便可以用不同力度, 速度, 調性, 變奏, 發展, 配器來將這個主題加添豐富內容. 所以雖然你可以稱為很多重覆, 在高手下一點也不沉悶
http://music.yizhong.xm.fj.cn/xiyang/gxy%5c%5c021.mp3
總譜: 最頂便是長笛吹的主旋律, 在整首樂曲穿插

圖片參考:http://hk.wrs.yahoo.com/_ylt=A8tU32qSR0dG.38BQGi.ygt./SIG=128bj2n80/EXP=1179162898/**http%3A//www.aurora-magazin.at/images/2001/mehrin3.jpg


2007-05-31 01:15:42 補充:
抄太多無謂資料, 只要下面一段已足夠

全曲找不到古典手法中常用的整句或整段的重複及主題的發展和變奏,但我們著能感覺到主題的多個版本在沒有清晰陳述下不知不覺間出現了。具最少爭議性的分段法是以旋律性較強的五個位置作為參照點:第1、37、55、79及94小節,當中第37與55小節帶出了兩個較原主題有稍大起伏的旋律。
2007-05-14 5:00 am
I think 有大量重覆個一段
2007-05-14 4:54 am
係有小量重覆所以咁長不錯


收錄日期: 2021-04-12 19:35:5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13000051KK0423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