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既資料

2007-05-14 1:32 am
壯族傳統節日,服飾,建築,食物

回答 (3)

2007-05-14 1:35 am
✔ 最佳答案
壯族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主要聚居在廣西、雲南省文山,廣東連山、貴州從江、湖南江華等地也有分佈。人口1548.96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南北兩大方言。南宋時,曾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出“土俗字”,但使用範圍不廣,多使用漢字。1955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1957年11月,由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召開的政務院第63次全體會議批准了《壯文方案》,結束了壯族人民沒有自己合法文字的歷史。

  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壯族人民創造了壯戲。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

  壯族在宋代史籍中稱為“撞”、“僮”、“(彳+童)”。解放後稱“僮”。1965年10月12日,經廣西僮族自治區人民委員會報請國務院批准,改族名為“壯族”。壯族人民曾多次發動反封建、反壓迫的農民起義,廣西桂平金田村是太平天國的發生地。1929年12月到1932年,在廣西建立的左右江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作出貢獻。

  壯族人忌諱農曆正月初一這天殺牲;有的地區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裏串門。

  壯族以農業為主,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素負盛名的特產。甘蔗產量居全國首位。  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對客人中的長者和新客尤其熱情。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後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後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後吃飯。路遇老人,男的要稱“公公”,女的則稱“奶奶”或老太太;路遇客人或負重者,要主動讓路,若遇負重的長者同行,要主動幫助其代負並送到分手處。

  解放後,1952年12月9日在廣西的西半部建立桂西壯族自治區,1956年春改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廣西省地區為範圍的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4月1日建立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日常食俗 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幹飯,菜肴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製作方法多種多樣,比如大米有秈米、粳米、糯米等品種。平時用於做飯、煮粥,也常蒸成米粉(類似麵條,有湯食、炒食之分)食用,味道鮮美可口。粳米、糯米還可泡成甜米酒即醪糟(方法與漢族同)。營養豐富,在冬天常吃,能起禦寒滋補作用。糯米常用做糍粑、粽子、五色糯米飯等,是壯族節慶的必備食品。玉米也有機玉米與糯玉米之別,機玉米用於熬粥,有時也煎成玉米餅。玉米粥乃山裏壯族人最常吃的。有些地方還有吃南瓜粥的習慣,即先將瓜熬爛,加玉米麵煮熟即可。糯玉米磨成面後,可做糯玉米粑,或捏成雞蛋大小的麵糰(內可包有糖、芝麻、花生等餡料),再用水煮熟,與其清湯同吃,相當於漢族元宵、色味俱美。甜食是壯族食俗中的又一特色。糍粑、五色飯、水晶包(一種以肥肉丁加白糖為餡的包子)等均要用糖,連玉米粥也往往加上糖。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蔔、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腌菜的習慣,腌成酸菜、酸筍、鹹蘿蔔、大頭菜等。快出鍋時加入豬油、食鹽、蔥花。壯族對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有些地區還酷愛吃狗肉。豬肉也是整塊先煮,後切成一手見方肉塊,回鍋加調料即成。壯族人習慣將新鮮的雞、鴨、魚和蔬菜製成七八成熟,菜在熱鍋中稍煸炒後即出鍋,可以保持菜的鮮味。壯族自家還釀製米酒、紅薯酒和木薯酒,度數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過節和待客的主要飲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雞膽稱為雞膽酒,配以雞雜稱為雞雜酒,配以豬肝稱為豬肝酒。飲雞雜酒和豬肝酒時要一飲而盡,留在嘴裏的雞雜、豬肝則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當菜。

  節慶、禮儀食俗 壯族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三月三、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幾乎每個月都要過節。過春節一般在臘月二十三過送灶節後便開始著手準備,要把房子打掃得窗明几淨,二十七宰年豬,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糍粑。除夕晚,在豐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公雞,家家必有。壯族人認為,沒有雞不算過年。年初一喝糯米甜酒、吃湯圓(一種不帶餡的元宵,煮時水裏放糖),初二以後方能走親訪友,相互拜年,互贈的食品中有糍粑、粽子、米花糖等,一直延續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整個春節才算結束。三月三按過去的習俗為上墳掃墓的日子,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派人攜帶五色糯米飯、彩蛋等到先祖墳頭去祭祀、清掃墓地,並由長者宣講祖傳家史、族規,共進野餐。還有的對唱山歌,熱鬧非凡。1940年後,這一傳統已逐步發展到有組織的賽歌會,氣氛更加隆重、熱烈。其他節日食俗也都各有講究,各具特色,比如中元吃鴨、端午吃粽、重陽吃粑等等。壯族的粽子分為包米粽(用浸泡後的糯米包紮)和包糕粽(經浸好的糯米水磨成漿和過濾成“糕”後再包紮。“包菜”也稱“包生飯”,是三月三、四月八(牛魂節)許多壯族地區人們愛吃的節日食品。其方法新鮮別致,即用“包生菜”的寬嫩葉包上一小口飯,放入口中嚼吃。頗有獨特風味。

  壯族是個好客的民族,過去到壯族村寨任何一家作客的客人都被認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幾家輪流請吃飯,有時一餐飯吃五、六家。不管遠親近鄰來家做客,都要以禮相迎,熱情接待。平時即有相互做客的習慣,比如一家殺豬,必定請全村各戶每家來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務必備酒,方顯隆重。敬酒的習俗為“喝交杯”,其實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兩人從酒碗中各舀一匙,相互交飲,眼睛真誠地望著對方。婚喪嫁娶、蓋房造屋,以及小孩滿月、周歲等紅白喜事,都要置席痛飲。一般要有扣肉、米粉肉、清煮白肉塊、豬肝、白斬雞、烤乳豬、豆腐圓、油炸蓉(用油豆腐加工而成)、筍片、魚生等8或10道菜。實行男女分席,但一般不排座次,不論輩分大小,均可同桌。並且按規矩,即便是吃奶的嬰兒,凡入席即算一座,有其一份菜,由家長代為收存,用乾淨的闊葉片包好帶回家,意為平等相待。每次夾菜,都由一席之主先夾最好的送到客人碗碟裏,然後其他人才能下筷。壯族喪葬酒席多為素菜,只有出殯以後才能吃葷。

  祭祀食俗 壯族過去信仰多神,崇拜自然,認為萬物有靈,如果村寨中有一棵參天大樹,往往被視為全村的保護神而加以崇拜,誰家有人病重必定要到樹前燒香焚紙,祈求保祐;村後有個懸崖龍洞也被認為是顯靈聖地或鬼神棲息之所,而常去焚香超度,祭鬼消災。更多的是祭土地神,壯族地區幾乎每個村寨都在離村不遠的山腳下立一土地廟,每逢過節或是平時殺豬,都要以整煮豬頭去那裏超度一番,若做烤豬則抬著整豬前去敬祭。家神更是每節必祭,擺上酒、肉、整雞等供品,祭罷方能食用。一年之中最大的祭祀活動是農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節。過中元節時,家家都要殺雞宰鴨,蒸五色糯米飯,祭祖、祭鬼神,以求免除災禍。牛魂節祭牛魂,多在春耕以後的一天,有的地方固定於農曆四月初八進行。這天,各家都帶著一籃五色糯米飯和一束鮮草,到牛欄旁祭牛魂,然後把一半食品及鮮草給耕牛吃。過去,桂西南一帶壯族要在霜降節殺雞宰鵝,做糍粑,蒸糯米飯,聚集在玉音廟宇供祭。相傳霜降節是紀念反抗外來侵略的英雄的節日,已有360多年的歷史。

  典型食品 壯族有許多著名的菜肴和小吃,有:①馬腳桿,雲南文山地區壯族特有食品,用糯米加臘肉絲及其他調料製作而成,形壯如馬腳得名;②魚生,過去是壯族節日或待客的上肴;③烤乳豬,壯族名菜,用小豬烤制而成;④五色糯米飯,也稱花糯米飯、五彩糯米飯,用優質糯米和各種植物色素或食用色素蒸制而成,是壯(瑤)族傳統節令食品,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每逢節日,親朋之間都要相互贈送五色糯米飯,以表示盛情和敬意,祝福吉祥如意,愉快幸福, 成品並具有清熱解毒、健胃強身的功效;⑤寧明壯粽,壯族春節特製傳統食品,是用糯米、豬肉等煮製成的一種大粽粑,以廣西寧明一帶的粽粑最具特色,故名,居住在廣西西靖西嶽圩、湖潤一帶的壯族,每逢春節也有吃這種大粽粑之習,當地稱“風莫飯”。相傳吃風莫飯之習,始於北宋,常在春節前幾天開始製作。做好的寧明壯粽年初一時用以祭祀祖先;⑥狀元柴把,用鹵熟的鴨肉等經韭菜捆紮而成。⑦白切狗肉,廣西壯族名菜,用狗肉煮熟拌以佐料而成,朋友聚會,有時僅憑此一菜猜拳敘飲,故有戲稱:“獨腳菜”(壯族有吃狗肉的習慣);⑧壯家酥雞,廣西中部地區壯族傳統名菜,以雞為主要原料,經炸後再加工而成,是壯家逢年過節常備菜式,已有一百多年曆史;⑨清燉破臉狗,雲南壯族傳統名菜,用破臉狗肉放入砂鍋內隔水燉熟而成。(破臉狗:又名圍子、花白臉,全身毛以黑白兩色組成,頭部黑白紋路突出,故名破臉狗,屬山中小野獸);⑩龍泵三夾,廣西西北部地區壯族傳統名菜,壯族有用豬小腸釀進豬血製成的食品稱“豬龍泵”;用豬龍泵配上豬肝、豬粉腸製成冷盆菜,食用時各拈一塊共三件,夾在一起吃,因而得名。已有300多年曆史,是當地辦喜慶筵宴的壓席菜。此外還有豆腐肴,廣西河池地區壯族流行菜,也是仫佬族、毛南族的風味菜。
2007-05-14 2:29 am
壯族(舊稱僮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廣西、雲南、廣東和貴州等省區。秦以來,壯族先人歷代分別稱為西甌、駱越(雒越)、南越、濮、僚、俚、溪峒蠻、烏滸,在宋代史籍中始稱為「撞」、「僮」、「仲」,明清時也有稱為僮人、良人、土人的。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僮」與「壯」同音),直到周恩來倡議在1965年改「僮」為「壯」。



壯族的支系(亞族)和分佈
壯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大約有1700多萬人口。廣泛分佈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及雲南省東南部的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等地方。另外,貴州的布依族和壯族十分接近,操同一種語言,風俗習慣一致,而布依族和壯族的分界線是以廣西與貴州的省界為標準的,顯然布依族和壯族是同一個民族的不同法定族稱。而越南的岱-儂族與廣西的壯族南部方言人群幾乎沒有實質的差別,可以看作是壯族南部方言人群在越南北部的延伸。基於壯族、布依族和岱-儂族均有以「僚」(Rau,意即「我們」)為自稱的現象,近年來中國國內有許多壯族和布依族的網民將三者合稱為「僚人」或「僚族」。僚人(壯族、布依族、岱-儂族)總人口大約為2200多萬人。
壯族內部按照方言來劃分,還存在幾個支系(亞族):
北僚群:

廣西壯族北部方言群:分佈在廣西西部、中部的右江、邕江以北地區,人口大約1000多萬。
雲南沙人:主要分佈在雲南省東南部,語言文化接近廣西壯族北部方言群,人口大約30萬。
貴州布依:主要分佈在貴州省南部地區,與廣西西北部壯族(也自稱布依)基本同質,人口大約300萬。
越南布依族:主要分佈於越南北部,有「布依」「布那」「貴州」等支系,因為語言文化風俗習慣都比較接近當地的岱-儂族群而又屬於人口弱勢群體(人口不到10萬),因此基本上已經同化於岱-儂當中。
南僚群:

廣西壯族南部方言群:分佈在廣西西部、中部的右江、邕江以南地區,人口大約600多萬。
雲南儂人:主要分佈在雲南省東南部,人口大約70萬,語言文化接近廣西壯族南部方言群的德靖、左江兩個土語區和越南的岱-儂人群。
越南岱-儂人群:廣泛分佈於越南北部各省,以高平、諒山兩省最多,人口大約200多萬。岱-儂族與廣西的壯族南部方言人群幾乎沒有實質的差別,可以看作是壯族南部方言人群在越南北部的延伸。
土僚群:

雲南土僚:主要分佈在雲南省東南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文山、馬關、麻栗坡等河谷地帶,自稱「布岱」,與儂、沙雜居,語言文化上有別於一般壯族的特徵。總人口大約10萬。

語言
壯語是中國的大語言之一,使用人口大約2000萬以上(包括布依語、岱-儂語)。壯語屬於台-加岱語系侗台語族(壯侗語族)台語支(壯傣語支),與泰國語、寮語、傣族語、撣族語等語言有著十分密切的親緣關係,國外有學者將壯語稱為「北泰」語。壯語北部方言和布依語均屬於台語支北部組,壯語南部方言和越南的岱-儂語都屬於台語支中部組。另外,泰語、老語、傣語、撣語等組成了台語支西南組。
壯語在壯族聚居的鄉村地區和部分城鎮仍普遍使用,但壯文由於種種原因至今沒有普及;現在散居於部分縣城和城市的部分壯族人改以漢語為日常語文,不過城鎮壯族在壯族總人口當中比例不大,總體上以壯語為母語的壯族人仍然占壯族人口的九成以上。同時,越來越多的壯族年輕人學會了熟練使用漢語文,成為壯漢雙語人口。人民幣上印有用壯語文字書寫的銀行名稱和麵額。
壯語按照語音特徵可以分為北部方言、南部方言兩大方言和土僚語。
北部方言

1. 邕北土語(武鳴、邕寧北部、橫縣、賓陽、平果)
2. 紅水河土語(都安、馬山、上林、忻城南部、來賓南部、武宜、象州、鹿寨、荔浦、陽朔、貴縣、賀州)
3. 柳江土語(柳江、來賓北部、宜州、柳城、忻城)
4. 桂北土語(河池、南丹、天峨、東蘭、巴馬、融水、羅城、環江、永福、融安、三江、龍勝)
5. 右江土語(田東、田陽、百色)
6. 桂邊土語(田林、隆林、西林、凌雲、樂業、鳳山、及雲南省的富寧和廣南自稱布約依[pu3?jui4]的那部分壯族的語言)
7. 邱北土語(雲南省邱北縣和硯山縣、師宗縣的自稱布依[bau3 i4]的那部分壯族的語言)
8. 連山土語(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懷集縣)
南部方言

1.邕南土語(邕寧南部、隆安、扶綏、上思、欽州)
2.左江土語(龍州、寧明、憑祥、崇左、大新和天等兩縣東部、越南北部如諒山等省)
3.德靖土語(德保、靖西、那坡、天等和大新兩縣西部、越南北部如高平等省)
4.硯廣土語(雲南省硯山、廣南、麻栗坡、馬關、文山等縣內自稱布儂[pou3nong2]的壯族語言,以及越南北部靠近其的某些岱儂語)
土僚語

文麻土語(雲南省文山、麻栗坡、馬關和開遠等地自稱布岱[bu6dai1]的壯族語言)。該方言的語音特徵是聲母保留古台語全濁音,韻母完全失去了入聲。

文字

方塊壯文
一千多年前,壯族人民就利用漢字的偏旁、部首和發音、語義,創造了方塊壯字(土俗字),民間使用的土俗字據《古壯字字典》(蘇永勤等編)統計大約為4800個,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載:「邊遠俗陋,牒訴券的,專用土俗書,桂林諸郡皆然。」但由於各地的字形不一,沒有形成統一的規範,筆劃過繁,書寫不易,使用起來很不方便,沒有為行政公文和正規教育所採用(當然這也和壯族沒有建立起統一的政權國家有關)。方塊壯文至今仍然在壯族地區的民間流行。
民間藝術家用它來記錄、編寫、整理出來的故事、傳說、山歌、戲劇如《布伯》、《劉三姐》、《百鳥衣》、《儂智高的故事》等,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資料和文化財富。199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委員會組織專家完成了古壯字處理系統的軟體設計,並使用於壯族各類古壯字抄本的整理,相繼出版了《布洛陀經詩譯注》、《壯族民歌古籍集成》、《嘹歌》和《歡岸》等壯族古籍,展現了古老而豐富的壯族傳統文化風貌。

拼音壯文方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五十年代制定通過《壯文方案》並在壯族地區推廣使用,曾一度受到壯族人民的歡迎。50年代老拼音壯文以拉丁字母為基礎並攙雜斯拉夫字母以及自創字母,80年代後壯文全部採取26個拉丁字母形式。拉丁壯文以壯語北部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壯語武鳴話為標準音。

服飾
壯族特色織物是壯錦。壯族傳統服飾尚青黑,男裝對襟,女裝右衽。婦女的上衣衣領、袖口、襟邊都繡有彩色花邊,褲子黑色寬肥,戴花紋圖案的頭巾。壯族受漢族影響較大,年輕人多著漢裝,婦女日常戴的頭巾也常使用工業生產的印花毛巾,穿著自織土布的越來越少。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a/a8/Zhuangzu_women.jpg/180px-Zhuangzu_women.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正在烤火的的壯族婦女

民居
壯族大多數房屋仍然保持古老的「干欄」形式,其樓房全系木質結構,一般先起底層,上立屋架(壯家叫兩節柱),兩頭搭以偏廈,頂上蓋瓦或杉皮,有三間五間不等。樓上住人,底層關養牲畜、家禽,置農具,設春碓、磨坊等。

歷史人物
.....「一種文明所產生的男人和女人----人的類型, 正好顯示出該文明的本質和個性, 也即顯示出該文明的靈魂 「。(1) 壯族在其文明歷史的長河中,曾湧現出許多偉大或具有深遠影響力的人物。這些人物有:羅誠(戎成王),梁奉(鎮南王),潘長安(安南王),黃少卿, 阿儂(儂智高生母,「婭王」),儂智高(曾建「大歷國「,「南天國「)、冼夫人(周恩來譽為「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巾幗英雄」)、瓦氏夫人(抗倭英雄), 蕭朝貴(太平天國西王),韋昌輝(太平天國北王),石達開(太平天國,翼王),鄭獻甫(清代學者),陸榮廷(舊桂系首領),岑毓英(雲貴總督)、岑春煊(清末民初中國政治家)、盧燾(黔軍總司令兼貴州省長),韋拔群(中國現代農民運動領袖),韋國清(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甘苦(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黃現璠( 中國現代民族學奠基人),[[覃應機

烏滸人
烏滸人,是廣西壯族先民之別稱。 《南方異物志》說: 滸,地名,在廣州之南,交州之北」,①即地從族或人 而得名。宋《輿地紀勝》卷一O三說:桂北「陽朔縣,有夷 人,名烏滸,在深山洞內,能織斑布。」有些文獻又載:桂 南橫縣有烏滸灘。可見,烏滸之名,不止見於一處。又烏滸 以異地而別稱,或由譯音不同而異名,故《新唐書》卷二 二二下,以烏滸為烏武。烏滸、烏武,乃是同一族稱無疑。(摘自黃現璠著《壯族別稱烏滸人之探討》一文。)
注①唐李賢注《後漢書·南蠻傳》引萬震《南方異物志》

參考資料

黃現璠著《壯族別稱烏滸人之探討》,《廣西民族研究參考資料》第一輯1981年9月; 《嶺外壯族匯考》廣西民族出版社1989年12月。

參見

壯語文字
中國少數民族列表

外部連結

壯族線上
僚人家園論壇
布依線上
壯族服飾論壇
2007-05-14 1:36 am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主要聚居在廣西、雲南省文山,廣東連山、貴州從江、湖南江華等地也有分佈。人口1548.96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壯語屬漢藏語係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南北兩大方言。南宋時,曾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出“土俗字”,但使用範圍不廣,多使用漢字。1955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文。1957年11月,由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召開的政務院第63次全體會議批准了《壯文方案》,結束了壯族人民沒有自己合法文字的歷史。

  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技藝的基礎上,壯族人民創造了壯戲。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

  壯族在宋代史籍中稱為“撞”、“僮”、“(彳+童)”。解放後稱“僮”。1965年10月12日,經廣西僮族自治區人民委員會報請國務院批准,改族名為“壯族”。壯族人民曾多次發動反封建、反壓迫的農民起義,廣西桂平金田村是太平天國的發生地。1929年12月到1932年,在廣西建立的左右江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作出貢獻。

  壯族人忌諱農曆正月初一這天殺牲;有的地區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內;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裏串門。

  壯族以農業為主,馳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壯族地區素負盛名的特產。甘蔗產量居全國首位。  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對客人中的長者和新客尤其熱情。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後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後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後吃飯。路遇老人,男的要稱“公公”,女的則稱“奶奶”或老太太;路遇客人或負重者,要主動讓路,若遇負重的長者同行,要主動幫助其代負並送到分手處。

  解放後,1952年12月9日在廣西的西半部建立桂西壯族自治區,1956年春改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廣西省地區為範圍的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4月1日建立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日常食俗 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幹飯,菜肴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製作方法多種多樣,比如大米有秈米、粳米、糯米等品種。平時用於做飯、煮粥,也常蒸成米粉(類似麵條,有湯食、炒食之分)食用,味道鮮美可口。粳米、糯米還可泡成甜米酒即醪糟(方法與漢族同)。營養豐富,在冬天常吃,能起禦寒滋補作用。糯米常用做粑、粽子、五色糯米飯等,是壯族節慶的必備食品。玉米也有機玉米與糯玉米之別,機玉米用於熬粥,有時也煎成玉米餅。玉米粥乃山裏壯族人最常吃的。有些地方還有吃南瓜粥的習慣,即先將瓜熬爛,加玉米麵煮熟即可。糯玉米磨成面後,可做糯玉米粑,或捏成雞蛋大小的面團(內可包有糖、芝麻、花生等餡料),再用水煮熟,與其清湯同吃,相當於漢族元宵、色味俱美。甜食是壯族食俗中的又一特色。粑、五色飯、水晶包(一種以肥肉丁加白糖為餡的包子)等均要用糖,連玉米粥也往往加上糖。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蔔、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腌菜的習慣,腌成酸菜、酸筍、鹹蘿蔔、大頭菜等。快出鍋時加入豬油、食鹽、蔥花。壯族對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有些地區還酷愛吃狗肉。豬肉也是整塊先煮,後切成一手見方肉塊,回鍋加調料即成。壯族人習慣將新鮮的雞、鴨、魚和蔬菜製成七八成熟,菜在熱鍋中稍煸炒後即出鍋,可以保持菜的鮮味。壯族自家還釀制米酒、紅薯酒和木薯酒,度數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過節和待客的主要飲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雞膽稱為雞膽酒,配以雞雜稱為雞雜酒,配以豬肝稱為豬肝酒。飲雞雜酒和豬肝酒時要一飲而盡,留在嘴裏的雞雜、豬肝則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當菜。

  節慶、禮儀食俗 壯族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三月三、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幾乎每個月都要過節。過春節一般在臘月二十三過送灶節後便開始著手準備,要把房子打掃得窗明幾凈,二十七宰年豬,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粑。除夕晚,在豐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公雞,家家必有。壯族人認為,沒有雞不算過年。年初一喝糯米甜酒、吃湯圓(一種不帶餡的元宵,煮時水裏放糖),初二以後方能走親訪友,相互拜年,互贈的食品中有粑、粽子、米花糖等,一直延續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整個春節才算結束。三月三按過去的習俗為上墳掃墓的日子,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派人攜帶五色糯米飯、彩蛋等到先祖墳頭去祭祀、清掃墓地,並由長者宣講祖傳家史、族規,共進野餐。還有的對唱山歌,熱鬧非凡。1940年後,這一傳統已逐步發展到有組織的賽歌會,氣氛更加隆重、熱烈。其他節日食俗也都各有講究,各具特色,比如中元吃鴨、端午吃粽、重陽吃粑等等。壯族的粽子分為包米粽(用浸泡後的糯米包紮)和包糕粽(經浸好的糯米水磨成漿和過濾成“糕”後再包紮。“包菜”也稱“包生飯”,是三月三、四月八(牛魂節)許多壯族地區人們愛吃的節日食品。其方法新鮮別致,即用“包生菜”的寬嫩葉包上一小口飯,放入口中嚼吃。頗有獨特風味。

  壯族是個好客的民族,過去到壯族村寨任何一家作客的客人都被認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幾家輪流請吃飯,有時一餐飯吃五、六家。不管遠親近鄰來家做客,都要以禮相迎,熱情接待。平時即有相互做客的習慣,比如一家殺豬,必定請全村各戶每家來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務必備酒,方顯隆重。敬酒的習俗為“喝交杯”,其實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兩人從酒碗中各舀一匙,相互交飲,眼睛真誠地望著對方。婚喪嫁娶、蓋房造屋,以及小孩滿月、周歲等紅白喜事,都要置席痛飲。一般要有扣肉、米粉肉、清煮白肉塊、豬肝、白斬雞、烤乳豬、豆腐圓、油炸蓉(用油豆腐加工而成)、筍片、魚生等8或10道菜。實行男女分席,但一般不排座次,不論輩分大小,均可同桌。並且按規矩,即便是吃奶的嬰兒,凡入席即算一座,有其一份菜,由家長代為收存,用幹凈的闊葉片包好帶回家,意為平等相待。每次夾菜,都由一席之主先夾最好的送到客人碗碟裏,然後其他人才能下筷。壯族喪葬酒席多為素菜,只有出殯以後才能吃葷。

  祭祀食俗 壯族過去信仰多神,崇拜自然,認為萬物有靈,如果村寨中有一棵參天大樹,往往被視為全村的保護神而加以崇拜,誰家有人病重必定要到樹前燒香焚紙,祈求保佑;村後有個懸崖龍洞也被認為是顯靈聖地或鬼神棲息之所,而常去焚香超度,祭鬼消災。更多的是祭土地神,壯族地區幾乎每個村寨都在離村不遠的山腳下立一土地廟,每逢過節或是平時殺豬,都要以整煮豬頭去那裏超度一番,若做烤豬則抬著整豬前去敬祭。家神更是每節必祭,擺上酒、肉、整雞等供品,祭罷方能食用。一年之中最大的祭祀活動是農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節。過中元節時,家家都要殺雞宰鴨,蒸五色糯米飯,祭祖、祭鬼神,以求免除災禍。牛魂節祭牛魂,多在春耕以後的一天,有的地方固定於農曆四月初八進行。這天,各家都帶著一籃五色糯米飯和一束鮮草,到牛欄旁祭牛魂,然後把一半食品及鮮草給耕牛吃。過去,桂西南一帶壯族要在霜降節殺雞宰鵝,做粑,蒸糯米飯,聚集在玉音廟宇供祭。相傳霜降節是紀念反抗外來侵略的英雄的節日,已有360多年的歷史。

  典型食品 壯族有許多著名的菜肴和小吃,有:點馬腳桿,雲南文山地區壯族特有食品,用糯米加臘肉絲及其他調料製作而成,形壯如馬腳得名;點魚生,過去是壯族節日或待客的上肴;點烤乳豬,壯族名菜,用小豬烤制而成;點五色糯米飯,也稱花糯米飯、五彩糯米飯,用優質糯米和各種植物色素或食用色素蒸制而成,是壯(瑤)族傳統節令食品,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每逢節日,親朋之間都要相互贈送五色糯米飯,以表示盛情M敬意,祝福吉祥如意,愉快幸福, 成品並具有清熱解毒、健胃強身的功效;點寧明壯粽,壯族春節特製傳統食品,是用糯米、豬肉等煮製成的一種大粽粑,以廣西寧明一帶的粽粑最具特色,故名,居住在廣西西靖西岳圩、湖潤一帶的壯族,每逢春節也有吃這種大粽粑之習,當地稱“風莫飯”。相傳吃風莫飯之習,始於北宋,常在春節前幾天開始製作。做好的寧明壯粽年初一時用以祭祀祖先;點狀元柴把,用鹵熟的鴨肉等經韭菜捆紮而成。點白切狗肉,廣西壯族名菜,用狗肉煮熟拌以佐料而成,朋友聚會,有時僅憑此一菜猜拳敘飲,故有戲稱:“獨腳菜”(壯族有吃狗肉的習慣);點壯家酥雞,廣西中部地區壯族傳統名菜,以雞為主要原料,經炸後再加工而成,是壯家逢年過節常備菜式,已有一百多年曆史;點清燉破臉狗,雲南壯族傳統名菜,用破臉狗肉放入砂鍋內隔水燉熟而成。(破臉狗:又名圍子、花白臉,全身毛以黑白兩色組成,頭部黑白紋路突出,故名破臉狗,屬山中小野獸);點龍泵三夾,廣西西北部地區壯族傳統名菜,壯族有用豬小腸釀進豬血製成的食品稱“豬龍泵”;用豬龍泵配上豬肝、豬粉腸製成冷盆菜,食用時各拈一塊共三件,夾在一起吃,因而得名。已有300多年曆史,是當地辦喜慶筵宴的壓席菜。此外還有豆腐肴,廣西河池地區壯族流行菜,也是佬族、毛南族的風味菜。


收錄日期: 2021-04-19 16:17:0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13000051KK0355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