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古詩!!

2007-05-14 12:57 am
飛來峯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昇
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請問哩首詩的作者同埋哩首詩既名係咩??

回答 (4)

2007-05-14 1:07 am
✔ 最佳答案
王安石-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飛來峰上,有一座高如千丈的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聽說雞起鳴叫的時候,在塔上可以見到旭日東昇)
不畏浮雲遮望眼,(不怕天空飄浮的雲遮攔遠望的視線)
自緣身在最高層。(只因為身在此塔的頂層。)
參考: yahoo
2007-05-15 12:33 am
飛來峰...........
2007-05-14 2:12 am
登飛來峰王安石

一作者簡介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字介甫,北宋撫州臨川(今江西省臨川市)人。他是著名政治家,宋神宗熙寧年間兩任宰相,推行新法,改革政治。晚年退居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半山園。在文學方面,他也很有成就,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立意高遠,中心明確,議論透闢。他前期的詩歌多指陳現實,有感而發,語言激烈尖銳;晚年轉寫山水風光,更注重字句的推敲錘煉,又喜歡用冷僻的典故。這些風格,一方面繼承了唐代韓愈的奇險怪僻,另一方面亦影響了後來宋詩的發展。


二背景資料

飛來峰在杭州西湖西,與靈隱寺隔溪相對,高一百六十八米。相傳東晉時,印度僧人慧理曾說此山很像天竺國的靈鷲山,不知何以飛到中國來,人們便稱之為飛來峰。

王安石這首詩所寫的,是不是杭州的飛來峰,歷來都有人提出疑問。有人指出杭州的飛來峰無塔,和詩的內容不吻合。王安石所寫的,可能是飛來峰後不遠的北高峰。明清人引此詩,有題作《詠北高峰》的。北高峰海拔三百餘米,登高望遠,可以見到錢塘江。此外,亦有人認為飛來峰其實是飛來山之誤。飛來山在浙江紹興城南,其上有應天塔。

無論王安石登的是哪一座山,他都是藉登高望遠,表達他高瞻遠矚的胸懷。王安石在1050年任浙江鄞縣知縣期滿,回故鄉江西臨川,途經江南時,登臨飛來峰,有感而發,寫下這首七絕。王安石到鄞縣就職後,進行了一些改革,具有積極的實幹精神,受到百姓的歡迎,卻遭到守舊官吏們的阻撓反對。但此時王安石卻是不畏人言,敢於革新,《登飛來峰》就是這種豪情的反映。

三注釋

1.千尋:古代八尺為尋。千尋極言其高,是誇張的說法。
2.不畏浮雲遮望眼:古人常用「浮雲蔽日」來比喻奸臣進讒言蒙蔽皇帝、陷害賢臣,王安 石偏唱反調,表示自己站得高看得遠,不怕譏評。
3.自緣:由於、因為。

四賞析重點

這首詩是詩人三十來歲時的作品,寫他登飛來峰時的所見所感。

詩人登上飛來峰上的千尋塔,雞鳴時看見紅日冉冉升起;詩人遙望遠方,並不擔心視線被白雲遮擋,因為自己正站在塔的最高處。

本詩的前兩句,寫飛來峰和千尋塔的概貌。飛來峰原來就高峻陡險,且在這高高的峰顛上還有千尋高塔,詩人所處位置之高自可想而知了。通過誇張的手法,顯現高遠開闊的眼界。山高、塔高,所見則遠,不僅水光瀲灩的西湖可以盡收眼底,滔滔入海的錢塘江也隱約可見。由錢塘江入海,又自然地聯想到海上日出的宏偉景象。詩人沒有親眼看見,所以用「聞說」。雞鳴日出本是從前日常生活常見的現象,但在古人的詩歌中往往帶有神話的色彩。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一詩中,李白說:「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在《天台》一詩中,孟浩然更說:「雞鳴見日出,常與仙人會。」王安石登高遠眺,自然想起了古人關於海日天雞的詩句,引出美妙的遐想。

第三、四句表現了詩人由登臨的歡愉心情,進一步生出積極奮鬥的雄心壯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經世濟民的才華。「身在最高層」,浮雲已是飄游腳下之物,自然不能阻礙他的視線;心在最高層,則小人瑣碎紛雜的閒言,亦自然不能擾亂他的改革方向。由此可以看出這位年青政治家的抱負和自信。古人常用「浮雲蔽日」表達自己政治見解不被皇帝採納,反受小人的陷害。而王安石的詩卻是胸懷豪壯,表達出不怕艱難,勇往直前的堅定立場和信心。

《登飛來峰》把眼前的景物、自己的感受和前人的詩句,交織在一起,抒發了自己報國的情懷,施展抱負的決心,意旨深遠。「浮雲」一語,故然可以專指當時王安石所處的政治環境,但亦可以看作生活道路上的障礙,還可以比喻一切蒙蔽真理的事物。詩人在這首詩帶出的,是富有哲理的主題。
2007-05-14 1:32 am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昇。
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這是王安石的<<登飛來峰>>

以下是王安石的資料

王安石

王安石畫像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中國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其亦擅長詩詞,流傳最著名的莫過於<泊船瓜洲>裡: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生於撫州 (今屬江西),出身官宦之家,於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考中進士第四名。嘉佑三年(1058年),向宋仁宗上萬言書針砭時弊、要求改革。1069年宋神宗時任參知政事,推出了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和募役法等新法。1070年升任宰相。由於新法中關於土地改革影響到地主與相關的官僚,變法遭到他們的強烈抵制,在民間由於改革推行難度大,反而對一般民眾的生活產生不利影響,又遭到知識分子的敵視。使得他在民間形象一直不佳。在1074年、1076年兩次被罷免職務。宋神宗死後,原反對派司馬光(曾因與王安石政見相左而被排擠)任宰相,幾乎廢除了所有法案。變法失敗後,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

王安石為人特立獨行。據載,他常不梳洗就出門會客,看書入神時則會隨手拿東西吃,吃了魚食也不知道。署名蘇洵但普遍認為是偽作的《辨姦論》就是影射王安石的,其中寫道:「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此豈其情也哉?」蘇軾和王安石也歷來不睦,王安石喜好驚人之言,蘇軾曾作文譏諷。民間也有不少兩人鬥智的故事。


歷史評價

王安石推行的變法,歷史上的評價多有不同。北宋時期,其反對派就以修史的方法進行批評。到了南宋,再次通過修史的方法對其改革進行定性,指出王安石變法使得北宋王朝遭到滅亡(有說法指出是南宋朝廷為了推卸皇室的責任)。以後歷朝歷代均以此作為依據,對其變法做出這樣的判斷,以至於在宋元話本裡有文章專門諷刺。

但是王安石的家鄉的一些文人出於同鄉的原因進行了一些爭辯,例如陸九淵等。

歷史發展到近代,中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變故,改革的呼聲日益提高,所以對王安石變法開始進行正面的評價,主要的人物有梁啟超、嚴復等,他們從社會現實需要出發,呼籲改革精神。以後對王安石變法的研究越來越多,並在民國時期有所推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王安石的評價主要從階級等角度出發,以後逐漸取消了這種方法,從具體的利益角度來看他的變法。主要研究者有漆俠、鄧廣銘等。

在海外,美籍華裔歷史學家黃仁宇就認為,王安石的多項改革,涉及將當時的中國進行大規模的商業,以及數目字管理,但不見容於當時的官宦文化,亦缺乏有關技術能力而無法取得成功。
參考: 維基百科


收錄日期: 2021-04-19 21:36:0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13000051KK0330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