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對共產來講係成功
對國民黨你失敗
要了解清末民國的歷史,你要了解埋當時世界政治環境的情況,唔能夠只著眼於中國的形勢,
蘇共係一個野心好大的國家,但因為地理的關係,佢要四出擴張只有三方面,(北面是雪地唔駛諗)
一,向西發展,即係歐洲地區,但當時的德國已經野心勃勃,加上西邊的英法意等國家民族性強,定必頑固抵抗.
二,向東發展,在蘇聯國土中只有東邊有臨海出口,即係今日韓國一帶,但當時又有另一個新興掘起的國家--日本, 並曾經在清末日俄戰爭中獲勝,因此蘇共亦頗忌憚日本.
三,因為東西兩邊都無法找到缺口,但蘇聯本土因為地理關係,資源不足,於是就只有向南方進發,而當時的中國係一個內憂外患的時候,中華民國建國不久,國勢力弱,但軍閥割據,內鬥嚴重,政治上又南北對抗,於是蘇聯睇準了中國是一個資源豐富,而國力最弱的時候,於是進行柔性入侵,務求建國蘇聯的附庸國,(即係二戰後東歐等十三國的情況,名義上是一個國家,實際上是由蘇聯支配資源,控制政治)
當初蘇聯知道北洋政府只係一班軍佬割據,而孫中山係唯一想全國統一的政治力量,(因為孫中山搞統一,蘇聯就唔駛自己處理四分五裂的中國,由孫中山絀籌推動,蘇聯座收漁利),於是在南方政府勢孤力弱的時候,主動提出「援助」南方政府,又提供金錢、軍備及顧問,等實際「支持」,孫中山在最須要人支持,但又沒有人支持的時候,呢種的「支援」當然很吸引,
於蘇共提出,「聯俄」的政策時,亦要包括「容共」的附帶性政策
另一方面,蘇聯為何要「支持」孫中山呢?
1剛才講,由孫中山出面號召領導北伐,到中國統一時,佢可以輕易取得中國(留意,蘇聯要取得中國的資源及利益,其方法不同於日本,日本人睇小中國,因明治維新成功的影響而變得自大,於是用搶的方法,蘇共則用柔性手法,即係透過利誘,而後培植蘇共力量,在表面上你是獨立,但實際上只係蘇共的一隻旗)
2北伐軍的軍備均由蘇共提供,加上派出「專家」指導,換言之中國的軍事情勢,蘇共必能全面掌握
3以中共黨員的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因為當時的中國共產黨勢力很少,蘇共要中共黨員加人國民黨(當時國民黨有三十萬黨員),係要依附國民黨的資源來壯大自己,同時,要黨員掌握國民黨黨內及黃埔軍校要職(如當時,周恩來就出任國民黨政治部主任),中共黨人在國民黨內進行思想統戰,散佈左傾思想,培養「親共」的國民黨人.
4由蘇共的專家來「指導」孫中山北伐及建國,一方面掌握南方政府內部情況,另一方面試圖影響黨國要員,左右政局.諸如廖仲凱就係其中一名嚴重左傾的國民黨要員...
可見,蘇軍以「支援」的方法,輕易掌握及派員深入南方政府的「黨、政、軍、財」等各個方面,因此,蘇共與中共從「聯俄容共」的開始,就係要從根本上顛覆國民政府,只係手法比日本高明千百萬倍,他用柔性手段爭取到中國及部份國民黨人的同情和好感,加上「宣傳」得當,演說堂皇,可以說對中國之後的發展影響深遠,直至現在...
所以對共產黨來講「聯俄容共」是成功的,但要搞清楚,呢個政策是蘇聯想出來,意欲建立可以直接支配和控制的中國政府,但因為日本的飶侵,令結果出人意表,蔣介石一開初已經「睇穿」共產黨的來意(其實孫中山都知,不過蘇聯的支援太吸引,二來認為得一百幾十人的共產黨唔能夠對國民黨做出些什麼....),於是二十年代中後期進行清黨,如非張學良搞個「西安事變」,中共唔可能有起死回生的可能,亦因西安事變促成所謂的「二次合作」,令日本誤以為中國「統一力量抗日」,影響到日本少壯派軍人採取「急攻」的政策,發動「七七事變」,因此令中共在八年間增長了實力,由其是軍備方面,於是在戰後,中共認為自己的實力已大大增強,漸漸「唔聽話」,最後自行「建國」,雖然中國自認是蘇聯的「細佬」,毛澤東對史大林更以「大哥」相稱,無論中國年年稱臣進貢,但始終是一個「獨立體」.因此,對中共來講,「聯俄容共」是成功,甚至得到超出原有想象的收獲, 對蘇共而言,,「聯俄容共」就是失敗的政策,即古語所謂「賠了夫人又折兵」,始終無法控制中國,徙中獲利.
對於國民黨而言,當然是失敗到極點的政策,因為國民政府以後面對的各種困難,大部分原自「聯俄容共」令中共坐大後而產生,加上共產黨善於宣傳,以及利用群眾及民族情緒(時至今日都係),令國府每件事情都複雜好幾倍,為了解決共產黨的問題,國府的財政、軍力、資源及國家發展,從未能集中力量統一資源和運用,可以說共產黨是民初中國政治的大負擔.
當然,從更宏觀的角度來講,中國過去的一百年,都唔係真係屬於自己的政治,而係「外國勢力」較量的「角力場」,(二十年代起,是蘇聯與歐洲、日本競爭的後援地; 戰後至蘇聯同美國角力拉鋸,什麼「抗美援朝」、「越戰」....以至台灣問題等等)
上面的回答者有點九唔答八啊
2007-05-13 12:40:30 補充:
孫先生採用「聯俄容共」政策是正確的.孫先生的革命道路,可謂滿途荊棘,其中最大的阻力莫過於袁世凱及其一手扶植的北洋軍閥勢力.袁世凱雖死,但北洋勢力仍然是當時全中國最強大的軍事力量,軍閥之間雖屢有內爭,然而因為根基鞏固,所以革命勢力對其無可奈何!孫先生深知要革命成功,
2007-05-13 12:40:38 補充:
必須要建立有堅強作戰能力的軍隊,而建軍則是不能沒有錢的.孫先生眼見蘇聯[十月革命]成功,有值得自己效法的地方,遂贊成與蘇聯建立邦交,接受蘇聯經濟上的援助及軍事上的指導,並接納蘇聯的建議,容許中共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助革命勢力的增強.國民革命軍能於短短三年就完成北伐使命,「聯俄容共」政策確實起了不少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