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Q1. 低成本航空對我國航空業的衝擊有哪些?
A1. 目前台灣自己沒有所謂低成本航空公司(Low Cost Carrier, LCC),也沒有境外的LCC航線飛到台灣來,所以可以說是台灣航空市場並沒有直接受到LCC的衝擊。有一段時間台灣國內航空市場是採取「開放天空」自由競爭策略,大家還記得有一家已經倒閉的瑞聯航空曾經出售過北高航線的一元機票。後來因為惡性競爭連在機場附近的檳榔攤都在推銷折扣機票。民航局又收回成命,開始規範國內航線的票價,結束一場價格惡戰。現在高鐵通車,北高航線採取聯營,更無可能有LCC出現。
不過未來如果兩岸直航,台灣各大城市和大陸各大城市之間,可以有許多「多對多」的航線(例如台灣3個城市對大陸20個城市,就有60條航線),會成為LCC誕生的溫床。
Q2. 為何可以把票價壓的那麼低?因素有哪些?
A2. LCC能大幅降低票價,一般受是從以下幾點著手:
第一、降低營運成本
機隊單一化:採購飛機的機種统一化,避免多種機種。 機隊單一化之後,購機價錢較為,且後續的保養维修單纯,以降低成本。機隊單一化後,减少機師訓練時間並降低訓練费用。
减少使用大型機場,改使用城市周邊的小型機場,以節省機場使用费。
减少租用機場内較昂贵的設施,如:接驳乘客往飛機的流動乘客通道(空橋),改為安排接駁车辆和小型登**梯。
改以約聘方式降低機組員的薪水。
第二、簡化機艙內服務
簡化機艙内的清掃,减少飛機停留時間,以多開班次载更多旅客。
飛行時間內機艙不提供飲食,有或者旅客必須付費取得餐飲服務。
積極贩售機内商品,以增加運费以外的收入。
不提供機上雜誌及報紙,以减少成本。
第三、降低票務營運成本
艙等單一化,以多搭载旅客。
積極推展網路订票及電子報到,不提供劃位服務,改以自由入座,降低票服及櫃臺的人力成本。
依飛行時段有不同票價,冷門時段的票價越便宜,以降低空席率。
Q3/Q4.難道只有吸引只注意價格的消費者市場嗎?除了價格他還有其他附加價值的存在嗎?
A3/A4. 航空服務和任何商品一樣,一旦其生命週期邁入成熟期後,就會有很多不同的市場區隔出現,而且產品的價格會大幅降低。航空事業也必須服膺此一市場鐵律,所以全球第一個LCC西南航空(Sourthwest Airline)就在市場趨近飽和的美國出現。
LCC的航線大都是短徒航線,乘客對服務的要求不會很高,除了價格低廉外,LCC的班次密集、LCC飛航大公司不飛或班次極少的航線,都是LCC對旅客的附加價值。
Q5.對於此類低成本航空,航空業者的因應管道?
A5.當航空市場進入成熟期後,LCC進入瓜分大型航空業者的市場勢不可免。大型航空公司因應之道是更要細膩地操作市場區隔策略,從航線、客層、價位、和服務上強化自己的定位。
Q6. 此類低成本航空佔市場比率多不多?
A6.各國市場飽和度以及自由化程度不同,都會影響到LCC的市場佔有率。但是總括來講LCC是一個快速成長的產業區隔,2006年全球LCC的運能,比前一年成長了55%,而大型航空只成長了0.9%。
美國是LCC的先驅發展最早,因此LCC也漸趨成熟,市場佔有率維持在15~20%之間,西南航空一家獨自囊括50%LCC市場。歐洲城市密集,22個國家中竟然擁有50家LCC,市場佔有率一直在成長中,到2006年五月已經到達16.3%。亞洲的LCC雖然是後起之秀,但在區域市場的佔有率也直逼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