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與天主教徒之分別?

2007-05-12 8:04 pm
基督徒與天主教徒之分別?

我是指行為準則的分別, 而非神學上之東西. 非基的可以以其印象作答.

*注, 我是不會選只以神學觀點作答的, 多於一個答覆會以投票作準
更新1:

樓下那一個Keawetong便是敗壞基督徒名聲的人版, 使人以為基督徒都是如此.

回答 (9)

2007-05-12 8:27 pm
✔ 最佳答案
以上兩位回答者的文句出發點,都只是以神學觀點來作答的。
撇除神學觀點,只就行為準則來說其分別,就容易得多了。不過,其實兩者的行為準則都是差不多的。基督教的教徒在日常生活上會有較多的節制自己不參與這個行為,不參與那個行為。
打麻雀的看法:天主教徒認為/覺得:打麻雀是沒有問題的,只要不是以賭博的心態,而只當它是一個普通的聯誼活動的話,便沒有什麼問題;基督教的教徒則覺得,打麻雀就算以什麼角度來看,都是屬於賭博,都是屬於觸犯了誡命的。
清明節拜山:天主教徒認為,在清明節時,我們應該以一個紀念已亡親友、為他們祈求永生的心態去舉行適當合宜的儀式,是一貫入鄉隨俗的舉止,完全沒有觸犯誡命的,但是,基督教徒覺得,拜山祭祖感覺上等同於拜偶像,所以,他們一貫不會參與,並認為這等同於犯了十誡。
傳統的結婚風俗習慣:在中國的傳統中,子女結婚,為父母來說,是人生一大樂事之一,因為他們已把子女養育成人了;按照傳統的守舊思想來說,子女結婚向父母敬茶時應該下跪,以表達出他們對其父母的尊敬。在此舉止上,天主教徒認為這絕對是理所當然的,應該隨從長輩的命令,入鄉隨俗;但是,基督教徒卻認為,他們只應該向上帝跪拜、下跪,不應該向父母下跪(即使他們也是孝順仔女)。
其實,在兩者(天主教及基督教)日常生活的行為舉止方面來說,差別實在多得很,要說也說不盡的。

2007-05-12 12:29:08 補充:
很奇怪,為什麼上述三位首先的回答者都是以「神學」為出發點的呢?主要的問題是分別兩者之間在行為準則上的分別。
2007-08-09 11:11 pm
其實分別不大,都是一廂情願夢想有永生,對無數證實耶經虛假的證據(例如新約預言世界末日在耶穌或其門徒年代來臨:http://forum.hkudb.com/f12/14694 及新約捏造耶穌出生事蹟的鐵證:http://forum.hkudb.com/f12/14696 等)都視而不見,可嘆!

正是:

死去當然萬事空,
縱然信主也相同。
永生本是痴人夢,
怕死沉迷自慰中。

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基督教徒?
http://truth-truth.blog.sohu.com/12203574.html
2007-05-22 4:12 am
其實基督敎一詞是指信奉耶穌為神的宗教,所以這廣義己包含羅馬天主教/希臘正教/新教等,本人不是基督,只是自己的好奇心對這一系列的信仰有所認識,任為人都有好人/壞人,基督徒間都不例外。
參考: yahoo
2007-05-13 12:23 am
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 274-337 A.D.)原為太陽神紇留斯(Helios)的信徒,其母海倫(Helena)為一虔誠基督徒。戴克理先皇帝退休後,羅馬陷入了混亂的內戰之中。根據優西比烏教會史的記載,君士坦丁在與馬克森狄大戰前的中午(312 A.D.),看見了一個燃燒的十字架,上面寫著:「在這記號裏得勝」。第二天,君士坦丁以十字架作為軍隊的標幟(即十字軍),在穆勒威橋(mulvian)大敗馬克森狄,成為羅馬帝國西面霸主。次年,他頒布米蘭詔書(Edict of Milan),給予基督徒更大的信仰自由,並發還在逼迫時期強迫充公的財產,停止其統治境內對基督徒的限制與逼迫。主後324年,君士坦丁一統天下,便公開支持基督教,並在次年發出通諭,勸告臣民信奉基督教。直至今日,神學家與歷史學家仍對君士坦丁悔改的動機常有爭辯。一方認為君士坦丁之所以擁護基督教,是為了其政治上的目的。另一方則相信,君士坦丁在其母海倫,以及穆勒威橋一役的影響下,有其信仰上的轉變與歸信。
因著基督教國教化,漸漸地,異教的信仰與風俗也一併進入了教會生活。這些異教的節期、邪惡的教訓,如同馬太福音所說,婦人所藏的麵酵,至終使全團發酵而腐敗。君氏在信主之前原是太陽教徒,信主之後,將每週的第一日訂為「太陽日」(Sunday),並將12月25日的太陽壽誕,混淆成為「聖誕節」。。而對聖人的崇拜、聖人遺物的迷信、以及外在的宗教儀式,漸漸使信徒失去原有的信仰與敬虔生活,這就是天主教的形成

加拉太書五章20節-21節「...異端...必不能承受神的國」,所以要謹慎判別誰是異端,避免錯信而得救無望.

天主教重要年事表
95年:教會開始受到大逼迫
313年:羅馬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勒令,宣佈寬容基督教
325年:教會第一次尼西亞會議,定亞流主義為異端
336年:聖誕節始於此年,但日期尚未統一,到了353年,里比亞主教才   
     首次訂為12月25日
381年:君士坦丁保會議,解決亞波里拿留主義所主張否認基督具有人性之
     爭論。
431年:以弗所會議後,開始崇拜馬利亞
451年:迦克墩會議,解決優提糾主義所主張基督的兩個性情合成為一個的 
     爭論
553年:君士坦丁堡會議,解決基督一性說的爭論
593年:教會中開始有煉獄的道理
600年:開始規定以拉丁語崇拜
680年:君士坦丁堡會議,解決基督具有兩個意志的爭論
787年:第二次尼西亞會議:批準對偶像與信徒遺物的敬拜及對死人的祈禱
788年:大肆崇拜馬利亞
819年:開始守聖母升天節(8月15日)
1054年:與希臘正教正式決裂
1074年:特如蘭會議(Trullian Synod)決定禁止神父結婚
1075年:強迫已結婚的神父和妻子離婚

從上表亦可看出天主教是人為地立規例,就如崇拜瑪利亞及信有煉獄等,並不是依照聖經(神的話語)而行,更何況聖經上加拉太書一章8節"...若傳福音給你們、與我們所傳給你們的不同、他就應當被咒詛。"


基督教因最能符合聖經的教導,所以能夠穩妥地上天堂,而天主教的終局能否得救也是未知之數,在出埃及記第二十章已經清楚列明不可為天上天下百物造象,也不可拜她,但天主教從為各所謂聖人造象,就已經完全違反左聖經既教導,其次,天主教的念珠,私自編寫玫瑰經,只有神父可赦罪,任何人藉任何宗教也可得救及信有煉獄等等,也是不符合聖經的


「宗教改革」是世人的稱呼,我們應當說「教會復原」。世人看我們是「宗教」,嚴格地說,我們是「召會」(教會):神從世界各國呼召出來的人,歸名下,成了「基督的教會」。基督教會本來不用「改革」,因為我們不是世界團體,我們是屬神,屬天的「召會」,從使徒行傳開始有教會以來,教會(按照聖經教導的)不用人為的改革。可惜的是,直到4、5世紀的時候,那些混進教會裡的人把持了教會,使教會慢慢地變了質,特別在主後509年,天主教掌了權,統治教會,造成中世紀的「黑暗時代」,長達1000年之久。後來有人起而反抗天主教(羅馬教),要把教會恢復到使徒時代的真面貌。這是「宗教改革」的由來。他們為了抗拒羅馬教、更正羅馬教、恢復基督教,所以又叫「抗羅教」 Protestants、「更正教」、「新教」。我們本不應說「改教」;我們只可以說「更正」。我們沒有改,而是天主教改了,我們只不過「更正」就是了。

天主教的來歷
主後3世紀末,教會組織受羅馬政治法律的影響,形成了羅馬大公教,後稱羅馬教,1054年才稱天主教。因此天主教又稱「羅馬天主教」。羅馬大公教改變了古大公教的信仰和組織。
因此,天主教是從君士坦丁以後才興起,正式成立天主教是以大格理高裡當教皇開始(590年)。換言之,主後590年以前是沒有天主教的。以前都是稱為「基督教」。

可看天主教的來源:
http://www.chick.com/zh/b5/reading/tracts/1366/1366_01.asp

http://infoshare.icedsolo.com/article.php?cat=ureligion
(看"天主教原委"及"基督教與天主教可否合一摘錄---從聖經看天主教的錯謬"一篇)

我為何離開天主教(祈理魁Chiniquy天主教神父自白)
http://cclw.net/withess/5-10/wwhlktzj.htm

给罗马天主教世界
http://goodnews.my100megs.com/p128.htm

獸的攻勢
http://myweb.hinet.net/home4/ttchurch/end/duduman/09.htm

“马利亚无罪成孕”信条的制成
http://www.cclw.net/book/qlksfz/htm/17.html

Last Rites
http://www.chick.com/reading/tracts/0082/0082_01.asp


天主教又名羅馬天主教,原因是由羅馬的君士坦丁大帝時才開始,斷不如如天主教徒所言的是由宗徒所流傳下來
2007-05-12 9:31 pm
贊成樓上bikkileung所講, 其實兩者的行為準則都是差不多的。
只是, 基督教的教徒在日常生活上會有較多的節制自己不參與這個行為,
不參與那個行為。有部份因為是不希望成為別人的絆腳石吧了.
當然不排除有人對信仰有不同睇法而作出不同的行為.

打麻雀的看法:

天主教徒認為/覺得:
打麻雀是沒有問題的,只要不是以賭博的心態,
而只當它是一個普通的聯誼活動的話,便沒有什麼問題;

基督教的教徒則覺得:
由於這個社會大部份的人對打麻雀這玩意以什麼角度來看,
都是屬於賭博,而賭博除了會產生貪婪外, 也會引發其他社會問題,
為不使別人以為賭博是對的, 所以攻克己身, 不參與其中吧了.

清明節拜山:

天主教徒認為,在清明節時,我們應該以一個紀念已亡親友、
為他們祈求永生的心態去舉行適當合宜的儀式,
是一貫入鄉隨俗的舉止,完全沒有觸犯誡命的。

基督教徒覺得,拜山祭祖也只會以紀念已亡的親友為目的,
所以, 他們一貫不會參與一些無義意的儀式,
免得別人誤會, 以為基督教信仰中可以接納相信其他鬼神存在,
成為他人的絆腳石, 叫人對信仰有錯誤的看法,
但多數人對先人都會默禱和鞠躬以示尊敬.


傳統的結婚風俗習慣:

在中國的傳統中,子女結婚,為父母來說,是人生一大樂事之一,
因為他們已把子女養育成人了;按照傳統的守舊思想來說,
子女結婚向父母敬茶時應該下跪,以表達出他們對其父母的尊敬。

在此舉止上,
天主教徒認為這絕對是理所當然的,應該隨從長輩的命令,入鄉隨俗;

基督教徒下跪是可以的,
但係拜就....(父母都未死, 做乜要拜??)
所見弟兄姊妹的婚禮中都有跪下敬茶以示尊敬,
甚至乎對長輩都有此舉動, 不許下跪可能只是誤會,
當然, 行禮時要向己死的親人跪拜敬茶這種無義意的事,
一般都不會做, 只會以站立默禱以紀念該位親人,

或許在兩者(天主教及基督教)日常生活的行為舉止方面來說,
差別實在多得很,要說也說不盡的。但基本上不應該是一樣的嗎?
行事為人不是都應該與信徒的身份相稱的嗎?
當然究竟要入鄉隨俗還是持守聖經教導都要視乎個人對信仰的執著與否,

(p.s. 我只能引用bikkileung有關天主教的部份, 因為我對天主教不太熟悉,敬希原諒.)
2007-05-12 8:51 pm
點解天主教教徒俾人地(包括非宗教人士或其他宗教人士,但不包括基督教人士)既印象好過基督徒?
首先講下佢地既分別:

    基督教:
天主教:

名稱
基督教、誓反教、更正教、福音教、(各教派互不從屬); 信友自稱基督徒
天主教、基督宗教、公教、(內有不同的「修會」, 但都同屬唯一的天主教會),信友自稱基督徒

聖經
唯一聖經、自由解經、著重聖經文字
在教會訓導、聖經學者意見和個人領會三者透過互動中去了解聖經。

聖母
不容許敬禮聖母或聖人, 也不主張祭祖
恭敬聖母、聖人; 朝拜、欽崇唯一天主。即係佢地恭敬的人不止天主一個, 可以包容到其他神。佢地里樣有d似佛教, 所以佢地大多數都包容到其他教的教徒。

聖事
否定「間接」的神人交往方式, 因此否定聖事的需要。無聖事,或只保留洗禮。
肯定上主也藉人而分施聖寵(是間接的,例如認識天主是由於有機會聽道),有七件聖事,
表達上主在人生重要際遇中與人有「可感覺」的接觸, 並分施恩寵。

告解
否定
見若20:22-23之聖經根據。

成義
唯一信心, 因信成義, 信者得救。
接納因信成義, 但這個信必須包括「皈依」與行動(雅2:14); 力行方有真信, 聖經的「認識」就是行動。

為亡者代禱
否定
基於諸聖共融相通的道理, 肯定生者死者在主前都是活著的; 且由於互相關懷, 必須彼此代禱。

祭獻
沒有彌撒, 因為相信基督一次過完成了祭獻; 也無聖體聖事, 聖餐只是紀念。
相信基督的祭獻是唯一的, 但在彌撒中卻跨越時空, 成為今日的「現實」。相信聖體是耶穌的真身體:「誰吃我的肉, 飲我的血, 必得永生」(若6:54)。

得救
強調只有「本派」才能得救。有些宗派甚至否定一切未信主的中國聖賢的得救。
強調救恩的普遍性, 信徒是救恩的「證人」而非唯一的「獲得者」; 救恩在我們身上已開始但未完成; 全部人及每個人都有得救的機會(伯後3:9), 因為都是天主的子女。

傳教
強調死亡的可怖及世界末日的迫切, 或用天堂去吸引人。
強調「愛」, 以言、行去傳教。認為生得光明, 自然死得磊落, 不必恐懼世界末日。不是為升天堂而信主, 而應為促成正義仁愛的天國臨現而努力。

倫理觀
無統一之倫理準則, 各派別依其各自對聖經的詮釋而有不同的立場, 不少人對離婚及墮胎加以贊同。
有清楚之倫理準則, 在重要問題上整個教會大致步伐一致, 例如反對離婚、墮胎、安死、試婚等。

對其他宗教
多採排斥、勸誘、征服的態度。
雖然相信基督是救主, 但也相信天主有祂的方法讓外教人得到真理, 所以多採取包容和接納的態度。

歷史
大部分自十六世紀之「宗教改革」中分離出來; 近數十年來新興許多教派。
是由「宗徒傳下來」的教會, 現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乃伯多祿的第264位繼承者。



由於兩者的立場不同,所以引致的言論也有所不同,甚至係天淵之別.
2007-05-12 8:45 pm
一句講晒,天主教徒也是基督徒,大家的行為準則一樣:
愛神+愛人
2007-05-12 8:10 pm
其實基督敎一詞是指信奉耶穌為神的宗教,所以這廣義己包含羅馬天主教、希臘正教、新教等。本人不是基督,只是自己的好奇心對這一系列的信仰有所認識。任為人都有好人、壞人。基督徒間都不例外。
對我來說,所有的基督教(除邪教如錫安教之類)的教義都是大同小義。如果真的要為些雞毛蒜皮的小分別而互斥其他派系為非正統,太過不值得。正因正統爭持之故,耶穌歿後原始教會才會分裂成不同泒系,以至發展到後來的宗教改革(Reformation)和宗教戰爭(Kulturkampf)。

2007-05-15 20:13:42 補充:
清明節拜山:天主教徒認為,在清明節時,我們應該以一個紀念已亡親友、為他們祈求永生的心態去舉行適當合宜的儀式,是一貫入鄉隨俗的舉止,完全沒有觸犯誡命的,但是,基督教徒覺得,拜山祭祖感覺上等同於拜偶像,所以,他們一貫不會參與,並認為這等同於犯了十誡。傳統的結婚風俗習慣:在中國的傳統中,子女結婚,為父母來說,是人生一大樂事之一,因為他們已把子女養育成人了;按照傳統的守舊思想來說,子女結婚向父母敬茶時應該下跪,以表達出他們對其父母的尊敬。在此舉止上,天主教徒認為這絕對是理所當然的,應該隨從長輩的命令,入鄉隨俗;但是,基督教徒卻認為,他們只應該向上帝跪拜、下跪,不應該向父母下跪。
2007-05-12 8:09 pm
其實基督敎一詞是指信奉耶穌為神的宗教,所以這廣義己包含羅馬天主教、希臘正教、新教等。本人不是基督,只是自己的好奇心對這一系列的信仰有所認識。任為人都有好人、壞人。基督徒間都不例外。
對我來說,所有的基督教(除邪教如錫安教之類)的教義都是大同小義。如果真的要為些雞毛蒜皮的小分別而互斥其他派系為非正統,太過不值得。正因正統爭持之故,耶穌歿後原始教會才會分裂成不同泒系,以至發展到後來的宗教改革(Reformation)和宗教戰爭(Kulturkampf)。


收錄日期: 2021-04-26 11:44:2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12000051KK0163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