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次的「文字獄」是在哪位皇帝在位期間發生的呢?詳情怎樣?(10分)

2007-05-12 5:31 pm
中國第一次的「文字獄」是在哪位皇帝在位期間發生的呢?詳情怎樣?(10分)

回答 (6)

2007-05-13 10:53 am
✔ 最佳答案
Q:中國第一次的「文字獄」是在哪位皇帝在位期間發生的呢?詳情怎樣?(10分)
A:樓上所引之以下內容肯定是錯的(對不起!!請借用小小空間說些偏離題目之事):
引用以上之文章如下:
“夏朝末代皇帝桀是個昏君、 暴 君。史稱:桀為酒池,可以運舟,糟丘足以望十裏,而牛飲者三千人。關龍逢進諌曰:「為人君身行禮儀,愛民節財,故國安而身壽也。今君用財若無盡,殺人若恐弗勝,君若弗革,天殃必降而誅必至矣。君其革之。」立而不去朝。桀囚而殺之。”
以上是說:夏桀時大臣關龍逢,因忠諫而被桀所殺。據稱夏桀時,建造的酒池中可以運船;堆起的酒糟足有十裏長,池中之酒可供牛飲者三千人。關龍逢向夏桀進諫說:「 古代的 君王,講究仁義,愛民節財,因此國家久安長治。如今國王您如此揮霍財物,殺人無度,您若不改變,上天會降下災禍,那時定會有不測的結果。」他懇請國王改變這種情況。說畢,立於朝廷不肯離去。夏桀大怒,命人把他囚而殺之。關龍逢因忠諫被殺,在夏王朝內外引起很大不滿,很多人都不敢直言進諫,只想遠遠離去。(轉自網頁:- 關龍逢)

以上只是大臣關龍逢於朝上因向夏桀進諫,進諫後不肯退朝,而被殺之事;本人就想問問,當朝進諫和文字獄有什麼關係?這只是殘殺諫臣之舉,而非文字獄。
正確來說,所謂「文字獄」,是指著書者因在其著作中有涉及誹謗、指責、咒罵當權者,或被當權者指稱其有類似以上行為者,而遭逮捕入獄,有時還會牽連家族;他們的下場是遭殺害,或遭流放。這樣方可定義為「文字獄」。維基百科中亦指「文字獄」是指「中國歷史上的一種政治現象,為威權或專制君主對文學創作中的不利、敏感,施以嚴酷迫害行動。」所以「文字獄」就是指「文學作品有被認定冒犯天威,而所生之獄案」。
進諫只是口頭之說,沒有文字,亦不涉及文學創作,故而不是文字獄。所以樓上未有查清楚,對於定義未清,就不應胡說。


Q:那麼中國第一次的「文字獄」是發生在那時?
A:
其實應為春秋時齊國之“崔杼殺太史”一事。
據《左傳》上記載,魯襄公二十五年(西元前548年),齊國的大臣崔杼殺了淫亂無道的齊莊公,齊國太史秉筆直書說:“崔杼弒其君”。崔杼大怒,殺掉了這位太史,然後命其二弟記載這件事。二弟毫不猶豫,寫下的仍然是這五個字“崔杼弒其君”,於是也被殺掉。三弟繼承兄長遺志,亦再次寫下“崔杼弒其君”,又被崔杼所殺。
最後由太史最小的弟弟,接任太史一職。但他與三個哥哥一樣視死如歸,仍舊寫“崔杼弒其君” 。崔杼看了,知道硬的不行,改軟的,就找這位太史商量,要求別這樣寫,被拒絕;崔杼退一步,要求不要用這個“弑”字,因為是莊公沒有幹好事。太史答,不管怎樣臣子殺君王就是“弑”,沒商量的。並對崔杼說:“據事直書,史氏之職也。失職而生,不如死!”最後,崔杼被其正氣所震懾,沒殺再下殺手。當太史出門時,看到另一位史官南史氏手持竹簡而來,便問他來此何幹?南史氏說:“我擔心你也被崔杼殺掉,無人記錄史實。”說罷將手裏的竹簡給太史季看,上面也是如實記載著“崔杼弒其君”。

(http://www.epochtimes.com/b5/3/4/25/n304463.htm)


原文可見於《左傳•魯襄公二十五年》中:
「夏,五月,乙亥,齊崔杼弒其君。辛巳,公與大夫及莒子盟,太史書曰:崔杼弒其君,崔子殺之,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其弟又書,乃舍之,南史氏聞太史盡死,執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

於《史記‧齊太公世家》中亦有載:「.... 齊太史書曰“崔杼弑莊公”, 崔杼殺之。其弟複書,崔杼複殺之。少弟複書,崔杼乃舍之。」


太史一家,為了要如實記載 崔杼弒齊 君之事於史書上,而接而連三遭逮捕及殺害,到最後其幼弟才能迫使崔杼就範,把其醜行落於史書上。這就是史上最早所記載的一個文字獄之事。

其後各朝也有類似於文字獄之事,請看以下網頁: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87%E5%AD%97%E7%8B%B1)
(http://www.weachina.com/html/00676.htm)
(http://zh.wikibooks.org/wiki/%E6%AD%A3%E6%B0%A3%E6%AD%8C)

2007-05-13 21:08:58 補充:
謝謝閣下對本人的信心!!
2007-05-16 7:40 pm
Marco,你是歷史學家嗎?
2007-05-16 8:54 am
其他那幾個,亂用wiki料魚目混珠,都要看看問的是誰啦.
2007-05-12 6:40 pm
最早的文字獄:夏桀所制造的關龍逢一案

夏朝末代皇帝桀是個昏君、暴君。史稱:桀為酒池,可以運舟,糟丘足以望十里,而牛飲者三千人。關龍逢進諌曰:「為人君身行禮儀,愛民節財,故國安而身壽也。今君用財若無盡,殺人若恐弗勝,君若弗革,天殃必降而誅必至矣。君其革之。」立而不去朝。桀囚而殺之。
2007-05-12 5:37 pm
文字獄,是指中國歷史上的一種政治現象,為威權或專制君主對文學創作中的不利、敏感,施以嚴酷迫害行動。
文字獄之案件常是無中生有,小人造謠所為。較大規模的文字獄甚至可以牽連成千上萬人受害。





目錄[隱藏]

1 歷史上著名的文字獄

1.1 明前
1.2 明清
1.3 近代
2 文學作品中的文字獄
3 參見

[編輯]

歷史上著名的文字獄
[編輯]

明前
《漢書》上說,司馬遷的外孫楊惲因《報孫會宗書》令「宣帝見而惡之」而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判處楊惲腰斬。魏末嵇康因寫作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令司馬師「聞而惡之」而被斬於東市。
北宋大詩人,大詞人蘇軾就曾因為所作的詩中,被指「包藏禍心,誹謗謾罵」,得罪當權者,被捕入獄將近五個月,罪名是包藏禍心、謗訕時政。主要的根據是《山村五絕》、《八月十五日看潮》、《和陳述古冬日牡丹》等幾首詩。
[編輯]

明清
明初洪武七年(1374年),文人高啟應因寫作了《上梁文》,與蘇州知府魏觀同案處斬。
順治四年(1647年),發生清朝第一起文字獄「函可案」。一位法號函可的和尚因藏有「逆書」《變記》而被逮捕,後來流放到瀋陽。
康熙朝有兩起較著名的文字獄案件,一起是發生於康熙初年尚未親政時的「明史案」,另一起是發生於康熙末年的「南山集案」。
明史案:浙江烏程(今吳興)盲人庄廷攏,想學習歷史上同為盲人的左丘明,著寫一部史書。但又匱於自己所知不多,便去買得鄰居明大學士朱國楨的明史遺稿,延攬江南一帶有志於纂修明史的才子加以編輯。書中仍奉尊明朝年號,不承認清朝的正統,還提到了明末建州女真的事,並增補明末崇禎一朝事,全都是清朝所忌諱的。該書定名為《明書》,作為自己的著作。書編成後,庄廷攏死,其父庄允城為之刊行。不料有小人敲詐不成,反去告發,事情越鬧越大,最後驚動朝廷中的輔政大臣鰲拜等人。當時康熙年幼尚未親政,鰲拜下令逮捕並嚴厲處置涉案的相關人士。庄允城被逮捕上京,後來死於獄中,庄廷攏被掘墓開棺焚骨。1663年凡作序者、校閱者及刻書、賣書、藏書者均被處死。先後因此獄牽連被殺者共七十余人,被充軍邊疆者達幾百人。
南山集案:方孝標曾到雲南做吳三桂的官,後來及早投降清朝免死,著有《滇黔紀聞》等書。戴名世見其書,在所著《南山集》中加以引用,結果被人告發認為其著作中有「大逆」語。其實著作中並無真正抵毀清朝的「大逆」之語,只是方書說到南明永曆政權未可稱為偽朝,戴書提到南明弘光帝及其年號,犯了清朝的大忌。結果此案也波及數百人,吏部原定將戴名世斬首,處死家族中十六歲以上男子,而將女眷等沒收為奴婢。不過後來康熙下令只殺戴名世一人,其餘原定處死的百余人改為流放寧古塔。
雍正朝較著名的文字獄案件如「查嗣庭試題案」和「呂留良案」。
查嗣庭試題案:1726年發生了文字獄史上流傳最廣泛的大案「查嗣庭試題案」。禮部侍郎查嗣庭到江南某省主持科考,試題出的是「維民所止」,出自《大學》。但這句話卻被人送到雍正面前,說「維止」二字乃是去「雍正」之首的意思,雍正輕信大怒,令查嗣庭斬首。
呂留良案:湖南的曾靜和張熙兩個書生受到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呂留良的著作中「華夷之辨」等觀點的影響,到處進行反清活動。後來曾靜和張熙策動當時的川陝總督岳鐘琪謀反,結果被告發。雍正下令親自審問曾靜等人,不過他認為曾靜等為「迂妄之輩」,決定予以赦免,但卻將死去幾十年的呂留良開棺鞭屍示眾,其許多親族、學生及刻書藏書者也受到牽連。同時,雍正帝將曾靜等人指責他的十大罪狀(謀父、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懷疑、株忠、好諛任佞)一一進行了辯解和駁斥,編為《大義覺迷錄》,並派大員帶領曾靜到各地進行宣講。
到了乾隆初年,皇帝曾一度下詔停止文字獄。但自乾隆十六年(1751年)波及全國的「偽孫嘉淦疏稿」事件開始,文字獄開始重現。尤其到乾隆中後期,文字獄達到高峰,而且非常嚴酷。乾隆年間共發生文字獄案件一百多起,大大超過前朝。
[編輯]

近代
1968年1月柏楊因翻譯大力水手漫畫,文中提及卜派流落至一個豐饒的小島而樂不思蜀。遭國民黨政府曲解為暗諷蔣介石,以「挑撥人民與政府感情」之名義判處十二年有期徒刑並囚於綠島;1975年因蔣介石逝世而減為八年有期徒刑,但是刑滿後仍被留置於綠島,到1976年才因為國際特赦組織等人權團體的要求才被釋放。
[編輯]

文學作品中的文字獄

中國古代名著《水滸傳》中,梁山泊的首領宋江在潯陽酒樓上醉酒題詩,寫下了《西江月》一詞和附詩一首,結果也被小吏告發,最終將宋江逼上梁山。(《水滸傳》第三十九回 潯陽樓宋江吟反詩 梁山泊戴宗傳假信)
金庸在其作品《鹿鼎記》中,也在小說序幕部分介紹了明史案的歷史背景。
以下係我自己見解:

好多人會受害
文化上既損失,好多文化水平高既人會受害
對政府既不滿會加強
影響國際型像
歷史上留下污點
歷史真相失傳
2007-05-12 5:36 pm
中國第一次的「文字獄」是在哪位皇帝在位期間發生的呢?詳情怎樣?(10分)
中國第一次的「文字獄」是在哪位皇帝在位期間發生的呢?詳情怎樣?(10分)



  文字獄在中國歷代幾乎都發生過,但是談到規模廣大,處罰嚴厲,沒有超過清廷的。清廷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先後發生了數十起大大小小的文字獄。
  什麼是文字獄?文字獄就是統治者藉挑剔文字的過錯,而興起的大獄。它的對象主要是讀書人,目的是控制思想,鞏固政權。
  清朝最早發生的大型文字獄,是康熙朝浙江人莊廷鑨的明史案。莊廷鑨因為刊行了一本《明史》,書中有攻擊滿人的文字,在康熙二年,(西元一六六三年),被人告發。這時候莊廷鑨已經死了,於是開棺焚屍,他的弟弟和為這本書做序的人,也都被殺。另外牽涉到這一件案子的一些官吏、書商、刻工和列名書中的人等,他們有的被罷官,有的遣送到邊疆充軍,有的被處死。為了這個案子前後死了七十多人。
  文字獄是非常殘酷的,判罪很重,至少是終身監禁,或者是流放到邊疆充軍,大多數則是殺頭處死,有時已死的人甚至被開棺戮屍,一次文字獄牽連到的人常常是百十成群,告發的人,則可以因此一帆風順,有錢有地位。所此,不少人就以檢舉別人的文章,來獲得個人的權勢。
  當時一個告老還鄉的大學士,有人問他的處事經驗,他說:「我從來不寫文章,也不寫信,即使偶而練習書法,寫完了必定用火燒了,所以才能僥倖活到現在!」由此可見清朝文字獄是多麼可怕。




努爾哈赤
皇太極登基
多爾袞
圓圓曲的故事
嘉定三屠
鄭成功
年少有為的順治皇帝
康熙皇帝與鰲拜
清初學界的三先生
文字獄
梅文鼎和王錫蘭
三藩之亂
雅克薩之戰和尼布楚條約
雍正皇帝
鴨母王朱一貴
大義覺迷錄
十全老人乾隆
四庫全書
香妃
和珅弄權
嘉慶皇帝
川楚白蓮教亂
聊齋誌異
道光皇帝
林則徐和禁煙節
鴉片戰爭
魏源與海國圖誌
英法聯軍
圓明園
慈禧太后和辛酉政變
洪秀全與太平天國
曾國藩與湘軍

2007-05-12 09:37:16 補充:
書中記載的文字獄,有部分是我們熟悉的,當中最著名的可算是明太祖朱元璋時的胡惟庸案和藍玉案。 ... 他們得知漢文化博大精深,深懼漢族百姓會視他們為蠻野之人,故此便大興文字獄,企圖打擊漢人士氣。 ...

2007-05-12 09:37:59 補充:
康熙一朝發生過兩件重大的文字獄,一是莊廷. 鑨明史案,另一是戴名世南山集案。 前者發生在康. 熙二年,當時康熙尚未親政;後者則發生在康熙五. 十年,康熙當然脫離不了關係。 戴名世是安徽桐城. 人,字田有,五十七歲中進士,因為居於南山,著. 作名為《南山集》。 書裡引用同鄉方孝標《滇黔紀 ...

2007-05-12 09:38:53 補充:
以上是題外話,我想要提的重點是呂留良家族因遭文字獄而世代留放東北后,給東北所起的文化作用與文教上的啟蒙,下面一段話取材自余秋雨文化苦旅書中所引,近代國學大師張太炎先生的見解: ... 詩句或許有些誇張,確真實反映出清代文字獄時興至何種程度. ...i think************+++++++++++++++++++++++


收錄日期: 2021-04-12 19:32:5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12000051KK0090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