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牛只對紅色有反應是錯誤的印象,事實上牛是色盲,但牠們有攻擊移動中物體的天生傾向。
西班牙舉國熱愛鬥牛,每年所涉的費用達十億美元以上。
在遠不可追憶的時代,人們不僅為了追求食物或是蔽體的衣物,那時就已開始和牛挑戰。
在洞穴壁岩中的發現,新石器時代的人類,也以獵得的動物鮮血,繪出他們獵殺野牛和公牛的情景,這強烈的顯示出,人與獸遭遇的本身是和覓食一樣。
鬥牛好鬥的本性並非訓練而來;這種食草動物生下來就具備這種攻擊任何移動物以及像強者挑戰的特質。
鬥牛這玩意,若論歷史,最古是中國,在東漢時已有,只是與西方不同的是,是牛與牛鬥,不是人與牛鬥。在今日浙江的金華市,迄今仍保留鬥牛的風俗。魯迅對金華鬥牛,也曾有所記敘和評介。已故名報人曹聚仁在其《萬里行記》一書,就提及「金華鬥牛,歷史上可能比西班牙早,卻是牛與牛鬥,其熱鬧刺激,不在西班牙之下。」
手執長鎗騎著馬的鬥士向牛挑釁,與壯猛的狂牛互相追逐。
西式鬥牛,當然不乏反對者。例如俄羅斯娛樂學院曾想在莫斯科奧林匹克綜合體育館舉行鬥牛表演,卻遭莫斯科市長禁止,認為鬥牛不符合俄羅斯的傳統。俄羅斯不少宗教界及文化界人士,也強烈反對鬥牛,指鬥牛是殘忍的遊戲,渲染暴力和屠殺,且可能增加兒童的攻擊性傾向。
鬥牛是否殘忍,當然是有爭論的。鬥牛勇士,-身是紅,手執鮮艷的紅布,似是挑釁蠻牛。其實牛是色盲的,「紅」的效果,不如說是減輕蠻牛被刺時鮮血直冒的血腥。而觀眾樂此不疲,是否反映了一些深刻的人性?
鬥牛哲學,可說是描述性與死亡的主題。大畫家畢加索所畫的鬥牛,畫雖抽象,仍能使人感受到其旺盛性慾。美國作家海明威在逗留西班牙期間,經常的消遣,就是去看鬥牛。
海明威雖然肥矮,不像個雄糾糾的武夫,但他很強調男子氣概,釣魚要釣大西洋的大海鰱和馬林魚,打獵則要捕殺熊、豹和犀牛。西班牙內戰結束後,沒有仗打,便看鬥牛代替。他在《午日的死亡》(Death In The Afternoon)一書,有一段便描述了看鬥牛的體驗,可讓人違反世俗不得殺戮的戒律,在人對死亡的革命之中,有如上帝力量的感覺,對不知死為何物的人帶來殺戮的快感!
參考資料:
http://www.rthk.org. hk/elearning/travel/ 10_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