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does RFID technology work basically?

2007-05-12 7:54 am
How does RFID technology work basically?

回答 (2)

2007-05-12 8:01 am
✔ 最佳答案
射頻識別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6/EPC-RFID-TAG.jpg

沃爾瑪正在使用的射頻標籤
射頻識別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又稱電子標籤、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通信技術,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



RFID標籤的類別
RFID標籤分為被動,半主動(也稱作半被動),主動三類。

被動式
被動式標籤沒有內部供電電源。其內部集成電路通過接收到的電磁波進行驅動,這些電磁波是由RFID閱讀器發出的。當標籤接收到足夠的信號時,可以向閱讀器發出數據。這些數據不僅包括ID號(全球唯一標示ID),還可以包括預先存在於標籤內EEPROM中的數據。
由於被動式標籤具有價格低廉,無需電源的優點。目前市場的RFID標籤主要是被動式的。

半主動式
一般而言,被動式標籤的天線有兩個任務,第一:接收閱讀器所發出的電磁波,藉以驅動標籤IC;第二:標籤回傳信號時,需要靠天線的阻抗作切換,才能產生0與1的變化。問題是,想要有最好的回傳效率的話,天線阻抗必須設計在「開路與短路」,這樣又會使信號完全反射,無法被標籤IC接收,半主動式標籤就是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半主動式類似於被動式,不過它多了一個小型電池,電力恰好可以驅動標籤IC,使得IC處於工作的狀態。這樣的好處在於,天線可以不用管接收電磁波的任務,充分作為回傳信號之用。比起被動式,半主動式有更快的反應速度,更好的效率。

主動式
射頻識別技術包括了一整套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包括:

射頻識別標籤,又稱射頻標籤、電子標籤,主要由存有識別代碼的大規模集成線路晶片和收發天線構成,目前主要為無源式,使用時的電能取自天線接收到的無線電波能量;
射頻識別讀寫設備以及
與相應的信息服務系統,如進存銷系統的聯網等。
將射頻類別技術與條碼(Barcode)技術相互比較,射頻類別擁有許多優點,如:

可容納較多容量。
通訊距離長。
難以複製。
對環境變化有較高的忍受能力。
可同時讀取多個標籤。
相對地有缺點,就是建置成本較高。不過目前透過該技術的大量使用,生產成本就可大幅降低。

技術及性能參數
射頻識別標籤是目前射頻識別技術的關鍵。射頻識別標籤可存儲一定容量的信息並具一定的信息處理功能,讀寫設備可通過無線電訊號以一定的數據傳輸率與標籤交換信息,作用距離可根據採用的技術從若干厘米到1千米不等。
識別標籤的外形尺寸主要由天線決定,而天線又取決於工作頻率和對作用距離的要求。目前有四種頻率的標籤在使用中比較常見。他們是按照他們的無線電頻率劃分:低頻標籤(125或134.2千赫),高頻標籤(13.56兆赫),超高頻標籤(868到956兆赫)以及微波標籤(2.45GHz)。由於目前尚未制定出針對超高頻標籤使用的全球規範,所以此類標籤還不能夠在全球統一使用。而超高頻標籤的應用目前也最受人們的最受注意,此類標籤主要應用在物流領域。頻率越高,作用距離就越大,數據傳輸率也就越高,識別標籤的外形尺寸就可以做得更小,但成本也就越高。目前面向消費者的識別標籤外形尺寸需求,一般以信用卡或商品條形碼為準。
2005年初每標籤的價格仍在30歐分左右,大批量(十億個以上)生產的射頻識別標籤的價格可望在2008年降至10歐分以下。
鑒於標籤和讀寫設備之間無需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密碼技術在整個射頻識別技術領域中的地位必將日益提高。隨著射頻識別的普及,不同廠家的標籤和讀寫設備之間的相容性也將成為值得關注的問題。
此外,使用壽命、使用環境和可靠性也是重要參數。

應用
射頻識別技術可應用的領域十分廣泛,主要決定因素是該項技術在相應領域中的經濟效益。經常提到的具體應用包括:

鈔票及產品防偽技術
身份證、通行證(包括門票)
電子收費系統,如香港的八達通與台灣的悠遊卡
家畜或野生動物識別
病人識別及電子病歷
物流管理, RFID 技術可以實現從商品設計、原材料採購、半成品與製成品之生産、運輸、倉儲、配送、銷售,甚至退貨處理與售後服務等所有供應鏈環節之即時監控,準確掌握産品相關資訊,諸如各類、生産商、生産時間、地點、顔色、尺寸、數量、到達地、接收者等
在整個電子商務領域,許多人把射頻識別技術看作為繼網際網路和移動通信兩大技術大潮後的又一次大潮。但是目前RFID在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的發展遠遠落後於美國及歐洲,需要非常的努力方能趕上這次「新的浪潮」。
2007-05-12 8:04 am
射頻識別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又稱電子標籤、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通信技術,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

射頻識別標籤是目前射頻識別技術的關鍵。射頻識別標籤可存儲一定容量的信息並具一定的信息處理功能,讀寫設備可通過無線電訊號以一定的數據傳輸率與標籤交換信息,作用距離可根據採用的技術從若干厘米到1千米不等。

識別標籤的外形尺寸主要由天線決定,而天線又取決於工作頻率和對作用距離的要求。目前有四種頻率的標籤在使用中比較常見。他們是按照他們的無線電頻率劃分:低頻標籤(125或134.2千赫),高頻標籤(13.56兆赫),超高頻標籤(868到956兆赫)以及微波標籤(2.45GHz)。由於目前尚未制定出針對超高頻標籤使用的全球規範,所以此類標籤還不能夠在全球統一使用。而超高頻標籤的應用目前也最受人們的最受注意,此類標籤主要應用在物流領域。頻率越高,作用距離就越大,數據傳輸率也就越高,識別標籤的外形尺寸就可以做得更小,但成本也就越高。目前面向消費者的識別標籤外形尺寸需求,一般以信用卡或商品條形碼為準。

2005年初每標籤的價格仍在30歐分左右,大批量(十億個以上)生產的射頻識別標籤的價格可望在2008年降至10歐分以下。

鑒於標籤和讀寫設備之間無需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密碼技術在整個射頻識別技術領域中的地位必將日益提高。隨著射頻識別的普及,不同廠家的標籤和讀寫設備之間的相容性也將成為值得關注的問題。

此外,使用壽命、使用環境和可靠性也是重要參數。


收錄日期: 2021-04-20 00:43:4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11000051KK0515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