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後,中國社會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2007-05-12 5:39 am
詳細d~~~thx~

回答 (2)

2007-05-12 5:54 am
✔ 最佳答案
鴉片戰爭的影響







教學目的


一、要求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對中國的危害;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對中國的危害;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對中國的危害;從社會性質、社會矛盾和革命任務的變化看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二、要求學生從思想上認識:


1.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和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都是不平等性質的條約,是資本主義國家強加在中華民族身上的沉重枷鎖,使中國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經過鴉片戰爭,隨著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人民革命的任務也開始發生變化。中國從此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民族、民主革命時期。因此,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捩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3.通過香港島被割占所帶來的民族恥辱的講解,教師進一步幫助學生認識1997年我國收回香港主權的重大意義。


  三、要求培養學生的能力


  1.通過史實,分析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比較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與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對中國危害的異同,培養學生比較問題的能力。


教學要點


一、中英《南京條約》


1.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1842年)


2.《南京條約》的附件──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


3.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


 二、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1.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


 2.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3.中國革命任務的變化


 教學要求和建議


  一、本節課的重點:中英《南京條約》和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本節課的難點:正確理解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二、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的主要內容,學生在初中時已學習過,建議教師在深度方面要有所加強,對關稅協定、“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規定的真正含意,割占香港島、大量賠款、五口通商對中國的影響和危害等問題,應進行剖析。


 1.關於英國強佔香港島問題,早在乾隆末年英使馬戛爾尼來華時即提過此類要求,經過此次戰爭,達到了侵略目的,可見是蓄謀已久的。香港島控制廣州的出海口,商業上,佔領香港島就能打擊廣州貿易;軍事上,可以控制廣州和中國東南沿海,自此香港島成為英國侵華的據點。發動鴉片戰爭的英國外交大臣巴麥尊曾大言不慚地說:“香港是插入中國領土的一個楔子。”


  2.英國在《南京條約》中勒索的賠款為2100萬銀元。一個銀元約合中國銀子7錢2分。這些款項相當清政府全年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清政府為此加強了對人民的壓榨,各族人民的負擔空前沉重。


3.五口通商的規定,便利了資本主義國家的貨物,包括鴉片,大量湧入中國,使中國經濟日益半殖民地化。《虎門條約》裏規定,英國人可以在這些租地建屋,長久居住。五個口岸又成了英國的侵略據點。


 4.協定關稅的規定,使中國的進口稅成為世界上最低的。自此中國自己不能調整稅率,海關不能起保護本國工商業的作用,反而成為外國侵略者用之以傾銷洋貨和掠奪中國原料出口的工具。


 5.領事裁判權的規定,是說英國的僑民、商人同中國人發生衝突,犯了法或成為被告,只能由英國駐中國的管事官——領事去裁判,中國政府不得過問。自此一些外國煙犯、不法分子可以在中國為所欲為,使中國的主權受到嚴重破壞。


 6.片面最惠國待遇的規定。國際交往,最惠國待遇是可以有的,但必須是雙方對等的。但從這一批不平等條約開始,規定了片面的最惠國待遇,就是外國要求中國給予最惠國待遇,但是它們並不以最惠國待遇來對待中國。另外,它們還提出了利益均沾問題。自此,中國和任何一個侵略國家簽訂不平等條約,就不僅是對一個國家喪失主權問題,而是對所有與我國簽訂不平等條約的資本主義國家喪失了權利。


  三、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的簽訂除使美法享有英國在《南京條約》及其附件中取得的一切特權(除割地和賠款)外,還擴大了哪些侵略權益?教師應適當作具體講解。這主要指:


  1.《望廈條約》規定:“倘中國日後欲將稅例更變,須與合眾國領事等官議允。”這比《南京條約》中的“關稅協議”,又進了一層。


 2.《望廈條約》規定,美國人在中國與中國人或其他各國人之間發生訴訟,都由美國領事審理,這就擴大了領事裁判權的範圍。


 3.美國兵船可以到中國沿海各港口“巡查貿易”,這就進一步侵犯了中國的領海權。


 4.《黃埔條約》規定,允許法國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傳教,修建墳地,清政府要負責保護。自此這些資本主義國家就利用傳教士中的不法分子以宗教作為侵略中國的武器之一。


  四、“鴉片戰爭的影響”一目,教材從社會性質的變化、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和中國革命任務的變化三個方面作了分析。講授時,建議教師注意以下兩點:


  1.三個方面應以分析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為主,因為其他兩個方面的變化都是以此而派生出來的。

 2.說明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應從政治和經濟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在政治上,戰前清朝封建統治雖已衰落,但中國仍然是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清政府行使著全部主權。經過鴉片戰爭,清政府雖然照舊進行統治,但已受到資本主義列強的干涉和控制,主權已不完整。正如有的著作所說:“清政府站在中國人民頭上發號施令,外國資產階級卻站在它的頭上發號施令,這就是那許多條約特權的實質。”(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近代史稿》第一冊)在經濟上,鴉片戰爭以後,由於外國資本主義的侵入,中國的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日益解體,逐漸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商品推銷市場和原料供給地。總之,經過鴉片戰爭,中國原來社會內部固有的舊的矛盾並未消失,新的矛盾又加上來,因而形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007-05-12 5:52 am
鴉片戰爭前後,中國各地都有反清活動,其中以1850年(道光三十年)爆發於廣西的太平天國事件,聲勢最大,前後凡十五年,戰火遍十六省,在當時和以後,影響都很深遠。太平天國興起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各點:

一、種族仇恨--一清兵入關後,對漢人殺戮甚慘,康、雍、乾三朝雖然施行恩威並濟

的政策,始終無法消弭漢人的民族仇恨:加上清朝歧視漢人的措施,

更激發了漢人的民族思想,反清活動一直沒有止息。

二、政治敗壞--乾隆中期以後,吏治腐敗,嘉慶、道光年間,國庫空虛,貪污風氣

盛行,捐納又多,導致民怨沸騰,甚至起來反抗。

三、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由於要割地賠款,於是加緊向百姓壓榨,賦稅不斷增加。

而鴉片貿易的擴大,使白銀大量外流,銀貴錢賤,造成國家財政虧損。人民不

得溫飽,社會日益動盪,久被壓抑的民族意識逐漸抬頭,遂有太平天國事件的發

生。這一場大規模的反清活動,持續了十五年,一度動搖了清朝的統治,雖然最

後失敗,但已播下了反清思想的種子成為排滿革命的先驅。


收錄日期: 2021-04-23 21:47:4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11000051KK0421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