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路德係乜水ar~~

2007-05-12 4:14 am
馬丁路德係乜水ar~~
佢有d咩歷史ar~~~
講咩細d俾我聽ar~~
唔該哂~~~

回答 (2)

2007-05-12 4:19 am
✔ 最佳答案
)馬丁路德的"傳奇"生平事蹟

1483年11月: 馬德路德出生在日耳曼(人稱日耳曼為改革發源地)中部紹森幾亞(Thuringia)的曼斯菲德(Mansfeld)附近的艾斯里本(Eiskeben)-->撒克森選候領地......他的父母是農民, 自幼家中不算太富有, 而且他的父母經常打路德. 自少他就處在深怕其父母發怒的環境下成長.因此他在少時, 就已經為煉獄(其實在以前的正典聖經永沒有煉獄這個觀念,這個觀念是源於馬克比書第12章45節的,可是後來因著教會和教皇控製人民思想的需要,用這個煉獄的恐嚇手段來控製人民,使其臣服而在聖經章節中加上,但是由於人民對煉獄的恐懼過深,因此教皇烏爾班二世Urban 2便籍著十字軍東征來得到贖罪卷,以減輕煉獄中的受刑)中永火而恐懼! 他就是這樣處於一個懼怕其父母發惡和煉獄觀渡過了年輕的時期.

1502年: 路德在爾筆特大學畢業

1505年: 當路德經過史托頓軒時,差點被電打中,於是他十分害怕地發誓(大家可否記得聖經明確說我們不能發誓? 即使發誓也不能違背? 可是這位基督新教創教者全部做晒)說道:

"若果今次大難不死,就會成為一名修士(天主教) "

在此事之後, 路德就不理父親的反對,進入了奧古斯丁的修道會. 當時其父漢斯含淚罵他:

"去榮耀你在天上的父吧!! 不用再理會我這個父親了!"

1510- 1511年: 在修道會當中,對神職人員腐敗而感到很無奈,很失望. 而且在呢個時候, 他為此節聖經深受感動:

"義人必因信得生。”(羅一:17)

因此他決定回去威騰堡, 攻讀神學博士.

1513-1516年: 深受羅馬書的影響,不認為行為可以救. 並昂言說道:

"我覺得自己得到了重生,經過敞開的門,進入了樂園!”

而且他又懼怕聖經中的律法, 於是便自己創出惟獨信心(sola fides),惟獨恩典(sola gratia),惟獨基督(solus Christus)等等的理念.....

1517年: 開始與天主教展開宗教大戰!他反對帖次勒(Tetzel)在威騰堡販賣贖罪卷來得敗. 並將<<九十五條>>貼在威騰堡的教堂大門上,邀請各方人仕來討論"贖罪卷","教皇赦罪權力"和"教會的財庫"的內容.
參考: i hope can help you
2007-05-12 7:33 pm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年11月10日—1546年2月18日, 在艾斯萊本逝世),本名Martin Luder,新教宗教改革的發起人。他本來是奧思定會的教士、神學家和神學教授,本來他想避免教會的分裂來達到教會改革的目的。他的演說和寫作天才以及他的令人尊重的為人使他的主張獲得了很大的歡迎。他的改革終止了中世紀天主教教會在歐洲的獨一地位。他翻譯的路德聖經至今為止是最重要的德語聖經翻譯。他生於德國艾斯萊本,父母是礦工、礦主,後來上升為城市的議會會員。路德是九個孩子中的第八個。1483年11月11日(當年的馬丁節),他受洗禮,並以當日的聖人(聖馬丁)命名。他在鄰近他的出生地的曼斯費爾德長大,當時艾斯萊本和曼斯費爾德約有數千居民,而他的父親擁有當地的一處銅礦。嚴格而充滿愛心的父親,要他接受時尚的啟蒙教育。他的父母信奉教廷,但不過分熱誠。

從1488年到1497年路德在曼斯費爾德的城市學校就學,此後他在馬格德堡的大教堂學校里待了一年。在那裡教導他的是中世紀晚期出現的共同生活弟兄派的教士。1498年他的父母將他送到埃森納赫的方濟各會修道院中。他在那裡受到音樂和詩歌的教育,他是一個很好的歌唱家。奉父命路德在獲得博士學位後又開始學法學。

1510年路德被他的教團派往羅馬城抗議教廷下令將奧恩定會與另一個非常嚴格的教團合併到一起。他參加了一個集體阡悔的儀式,希望以此獲得解脫。這說明他當時還不懷疑羅馬教廷的阡悔儀式,但他對羅馬教廷的不認真和道德敗壞非常失望。

1511年斯道皮茨將路德召回維滕貝格並指定路德為神學博士和他的繼承人。雖然斯道皮茨只能減輕路德的心靈不安,無法消除它們,兩人直到1524年斯道皮茨逝世始終是好朋友。

此後幾年中路德教授贊詩和保羅書信等內容,一些他原來的講義和聽課筆記保留至今。從這些文件中我們今天看得出他與羅馬天主教廷決裂的過程。

有人認為這是在1511年到1513年之間,其他人說是在1515年到1518年之間,也有人認為這實際上是一個緩慢的過渡過程。在宗教史的研究中這個時間的確定最重要的是確定這個發現對宗教改革的意義到底有多麼大。

1515年路德的羅馬書教本中已經反映出了他的新見解,但其中還混合著約翰尼斯·陶勒的密契主義見解。1516年路德發表了一位不知名的密契主義者寫的一本書,反映出了他對教會外表的神事儀式的不斷加強的反對。

從1517年開始路德在簽名時將Luder改為Luther(這個名字來源於希臘詞ελευθερος,意為「被解放的人」,「自由人」),來表現他內心的轉折。

1517年夏,路德看到一份美因茨大主教和樞機阿爾佈雷希特·馮·布蘭登堡給到處游蕩販賣赦罪書的牧師的一封信。該樞機主教想要用收入的部分來付他欠富格爾家族的債。富格家族向該樞機主教借了這筆錢來讓他獲得主教的地位,為此他遣送約翰·特澤爾途經維滕堡奔赴薩克森。1517年9月4日路德發表了他的九十五條論綱,他希望以此來引起他的神學教師同事們的神學討論。一份這部最早的原文的逐字拷貝前不久在沃爾芬比特宮的圖書館中被發現。但真正著名和引起宗教改革的是後來的另一份反對赦罪書的九十五條論綱。

1518年6月教廷命令路德趕赴羅馬,他被控告為異端。但在開庭前對他的控告就被改為極端異端了。有人假造了他的論綱來誣衊他。路德請求在德國境內受審,因為他身體欠佳,薩克森的選帝侯腓特烈三世支持路德的請求。這樣一來路德案就添上了一重政治色彩:教宗利奧十世需要選帝侯的支持來讓他歡心的候選人當上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因此他於1518年8月同意路德的請求。樞機迦耶坦奉命在旦夕奧格斯堡的帝國大會上審問路德。1518年10月12日至10月14日審問進行。路德不肯否認任何無法使用聖經證明其錯誤性的主張。迦耶坦因此認定路德是一個異教徒,他必須被交出。腓特烈三世依然拒絕。

1519年1月12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逝世,他指定其孫子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為其繼承人。卡洛斯一世通過行賄手段當選為皇帝,稱查理五世。查理五世本人在義大利有領地,因此教宗怕查理會包圍他。利奧十世為了不把此時對他來說尤其重要的選帝侯的關係弄僵決定暫時把路德案放下來。他派人與腓特烈三世尋找一個和平解決的方案。最後大家能夠保證路德的沉默。

但就在此時因戈爾施塔特的一個神學家埃克與路德的一個來自維滕堡的教師同事之間發生了一場爭辯,埃克建立了一組論綱,但這組論綱完全是針對路德的。因此路德不得不打破他的沉默。埃克說,這樣就證明了路德與100年前被燒死的異端教徒揚·胡斯是一宗同脈的,而路德則譴責羅馬教廷促成了東正教的分裂;這是路德與天主教會決裂的開始。

1519年6月26日查理五世當選為皇帝後教廷恢復了對路德的審判。迦耶坦再次無效地審問路德。12月10日他終於與教廷決裂。在教廷下令焚燒他的書籍後他公開在維騰貝格的一座城門前焚燒了教宗的文件、一些經院哲學的書和宗教法。1521年1月3日他被革除教籍。

1521年5月8日皇帝下令基於教宗的決定在整個帝國境內沒有人允許支持路德、收養他、讀他的書、印他的書,每個人都有義務逮捕他和將他押往羅馬。路德被弗雷德的士兵偷偷綁架送往埃森納赫附近的瓦特堡,來防止別人傷害他。在這裡他可以繼續他已開始的聖經翻譯。

在梅蘭希通德鼓勵下他從1521年秋開始翻譯新約,在11個星期內他將新約譯成德文。後來這個翻譯被印刷許多次。此後他又翻譯了舊約(1534年完成),兩者一起組成了著名的路德聖經。作為翻譯的基礎他使用了伊拉斯莫的希臘文聖經和他自己的拉丁文翻譯和武加大譯本。

他的翻譯不是逐字逐句的翻譯,而是將聖經中的大意(和他自己的理解)翻譯為德文。他想使用大眾的語言,因此他使用的語言是非常生動、形象、大眾化和非常易懂的。

1525年6月13日路德與1524年從一個修道院中逃出的過去的修女凱瑟琳·馮·波娜訂婚。6月27日兩人結婚。對路德來說這是他的理論的邏輯結果,因為他反對禁欲、要求解散修道院和不將婚姻看作是一庄神聖的事。他的這些觀點遭到許多人的反對。但凱瑟琳在他的困難和他的抑鬱時期幫了他很大的忙。


收錄日期: 2021-05-03 11:57:2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11000051KK0364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