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姓?林姓?

2007-05-11 5:42 am
天機算明天大結局了,金匱之盟和斧聲燭影以前都問過,
那問一問其他的.
有說後周柴姓皇族和今天姓林的有密切關係,
那是怎麼的一回事?
更新1:

樓下的,你有無睇清楚我問題問咩?你抄咁長無用架.我唔會選你.

回答 (4)

2007-05-11 9:37 am
✔ 最佳答案
據網上百家姓之載,原來柴氏本身有一支是來自林姓;這些不見於正史,而是見於地方性的林家宗譜:

如《閩省寧化石壁村林氏宗譜》和閩西部分林氏譜便有記載:

**林氏改姓柴氏**

林氏有一分支參加了隋末農民起義,其時林家後人林士弘為群雄之人,為南方農民起義首領,曾統領義軍集結于鄱陽康山,大敗隋軍於鄱陽湖。發展到十多萬人,進占虔州(今江西贛州),稱帝,國號楚,建年太平(見辭海1979年版縮印本P2018)。許多豪傑殺隋令以附,因之聲勢日盛,曾控制北起九江,南達番禺(今廣州)的廣大地區;經曆六年後,卻敗于唐李。唐李建國即剿殺各支農民起義軍,林氏族人為避剿殺而易林爲柴姓,後來即衍生了周世宗柴榮這一支,宗譜對這一段歷史就直方不諱。到五代時,後周世宗柴榮即是林士弘的後裔。

*********************

**柴氏回復林姓**

(一)譜中第二件記載之事是:北宋初代後周,後周廢帝柴宗訓(柴榮之子)為避宋室之害,所以率領家人逃出汴京,再易柴姓為林姓:

據《閩省寧化石壁村林氏宗譜》和閩西部分林氏譜記載:

柴榮死後,其子恭帝宗訓繼位不久,趙匡胤即發生陳橋兵變,而從當時只有七歲的後周恭帝手中奪取了政權;恭帝隨後被廢,降爲鄭王。恭帝成年後(21歲),向宋王朝偽報已死亡,實則率叔侄家人逃出汴京,先在後周的原屬國南唐國的福州濟南山避難,遂將柴字拆之,去「此」添「木」,即易柴姓為林姓。北宋征服南唐時又由閩東遷往閩西,今閩西林姓濟南郡派即為恭帝後裔,長汀濯田還保留了周恭帝的墓地。

國史和國家檔案對恭帝及親人去向的記載卻是一個懸案:歐陽修的《新五代史》、薛居正的《舊五代史》,以及《五代史考異》、《續資治通鑒長編》都這樣記載:柴榮的弟弟柴讓、柴海等“不知所終”,又記“房州上言,周鄭王殂”(周鄭玉即周恭帝,房州即其遜位後的住地)。因此史書上說周恭帝柴宗訓早已死了,家人不知所蹤,何來遷徙?當然這些跟宗譜所載大相逕庭。

(二)因此另有一說是恭帝被廢,降爲鄭王後,禁于房州,乃喻其族人(並非其本人)攜其子柴詠(柴崇義)逃至濟南山隱居避難。遂將柴字拆之,去“此”添“木” ,易柴複爲林姓,並選用“濟南”爲堂號。後遷南劍州(宋太平興國四年(979)改劍州置州,治所在南平,即今南平市,轄境相當今福建南平市及將樂、順昌、沙縣、龍溪等縣地。明初改爲府,稱延平府)順昌(今福建順昌縣)小陳坑。

同時也對其子柴詠(柴崇義)作了以下描述:

柴詠公:宋仁宗賜名崇義,宗訓公(後周恭帝)之子(杭城眉山家譜稱曰徵公,未詳熟是),聽其父言,幼年攜族人避難來到濟南山隱居,並將「柴」字拆之,去「此」加「木」成林,複為林姓,並選用濟南為堂號。後移居南劍州(今福建南平市)順昌(順昌縣)小陳坑。給籍田十傾,世襲爵祿。宋治平甲辰元年(1064年)八月,蒙英宗詔府邑,有司備錄“柴氏後裔”。子一:禦。(這個說法就沒有涉及周恭帝遷徙避禍之事,似乎不和史書相抵觸。)

(三)還有一說是柴榮的兄弟柴穆率子起兵反抗,被趙宋打敗,為免滅門之禍,奔赴濟南,柴穆又複改為林姓。

到底是柴榮之兄弟,柴榮之子還是柴榮之孫改姓,看來說法不一,不過就大致上說是後周滅亡後,柴榮家人為避禍而改姓。(周世宗柴榮皇帝弟兄五人:一曰柴穆,二曰柴茂,三曰柴榮皇帝,四曰柴華,五曰柴貴)
*********************
據聞後世也有柴姓改為林姓之事例:

據《平陽郡柴氏宗譜》載,明洪武六年,護國將軍柴天福與柴天壽、柴天德兄弟率軍入黔平叛後,留居貴州省安順地區。其後,柴天福一支改林姓,柴天壽一支改殷姓,柴天德後裔分支貴州省平壩、普定、六枝、晴隆、貴陽、水城、盤縣和雲南省宣威、會澤、沾溢、曲靖、玉溪、峨山、墨江、普洱等地,現已傳至第23代。

參考:
http://lin.5d6d.com/viewthread.php?tid=50
http://ly.fj-archives.org.cn/m_listData.asp?CatalogCode=4683&FlowId=28292
http://whkx.china001.com/misc.php?xname=H4QTG01&dname=OORTG01&xpos=11&op=print
http://www.bigan.cn/jiapu/lin_22.html
http://mem.netor.com/m/gbook/adindex.asp?page=1&boardid=281&newid=
2007-05-16 10:58 pm
對, MARCO兄真厲害. 不過他的才幹可能被一些炒維基黨眼紅. 多幾個這樣的人, 試問那些維基黨還可以只COPY AND PASTE就混水摸魚得到最佳答案? 那些不明來歷的負評會不會就是這樣來? 他們覺得自己的解答更好, 為何不出來獻醜一下?
2007-05-16 6:28 pm
點解你會咁勁...?
2007-05-11 5:49 am
許多人,包括柴氏族人都認為柴姓是一個單源的姓氏,出薑姓炎帝神農氏。其實不然,柴姓還有另外重要的一支,源自皇帝軒轅氏。並有少數民族改姓柴氏。
 最早的柴氏宗譜見於西晉孝武皇帝太康年間,由著作郎柴巨集道、中書舍人柴巨集膜所撰。太康八年丁未七月,司空司隸校尉著作郎權知譜事崔陵,奉勅纂修柴氏宗譜序雲:”觀在廷群臣,所進名宦仕績,乃知柴氏家傳本於烈山氏少典之後,娶有嬌氏之女曰安登,生子曰石年,以薑為姓,以火德王,為炎帝神農氏。少典之妃,曰附寶,感電光繞,鬥而有娠,生軒轅有熊氏。子元囂為少昊金天氏,孫為顓頊高陽氏,生卷章。卷章生黎及回,黎與回代為祝融,官于高辛氏之世。回生陸終,陸終生六人:曰樊封於昆吾、曰惠連封於帝丘、曰錢鏗封于徐、曰會人封于晉,賜姓柴,居平陽為平陽郡公。自少典至會人,凡十九世,會人至承勳凡二十九世,曆秦漢魏吳以來,名鄉賢相代不乏人。或佐理天朝,或宜猷于藩鎮,皆濟濟縉紳之光,宗譜之輝也。因敬敘之,以垂不朽。”

 大唐貞觀六年五月,朝奉郎汪行忠奉勅修柴氏宗譜序雲:
"伯子武王即位,封先聖之後得平陽郡,柴晉公二十九世孫承勳仍襲前爵,會人為柴氏受姓之祖也。乃帝王之胄,簪纓相承,三世孫耿光成口時,為西河守,孫季芳昭王時為晉陽承,子宣化□王時為大理卿,子輔國為趙城令,孫光濟懿王時為太常丞,光濟長孫范,厲王時為助教,子成楝為山陽令,楝子濟時為洛陽牧,子從政平王時為濟南刺史,子春萃為西安守,孫時行為即墨令,子□貞惠王時庶長有貞,子以華為南城刺史,子盛陽為禹城令,子惟庸為定王時大名別駕,孫儼國學祿,子普靈王時為汴州守,普子伯宗為會稽丞,子善長安東丞,孫端禮武昌刺史,禮孫遇時為鄭州牧,子可齊武陵令,孫孔明顯王時中丞,孫懋烈□王時都尉,子延爵任河內刺史,漢興遷大理寺聊,□司馬,座於官,諡文靖,子亮工漢文帝朝舉文武全才,除郎中,遷司馬府侍書轉太子洗馬,子宦景帝時為長沙刺史,宦子璽武帝朝為中丞,璽子懿□昭帝時太子賓客,子森為濟南郡丞,孫知節為徐州牧,節孫宏濟東漢時潤州郡守,子有光為東安令,子應聘章帝時為太子校書,子永年為東昌牧,子寰為太平丞,寰子敷為宜州判,子京順帝時曆陽丞,遷廣陵太守,因內艱複任丹陽,桓帝時為戰功拜征南將軍,靈帝朝遷黃門選部侍郎,都督江東諸軍事,獻帝興平乙亥封富春侯,諡忠肅,子運昌為為建康丞,子益國後主朝為兗州刺史,都督荊豫諸軍事,定國、經國、鎮國,皆任郡守,邑令衣冠,蟬聯延於歷代子孫,蕃衍棋布星羅,若非纂集,安究流傳,證得柴氏巨姓,昔西晉武帝夢與神人共語,自稱先世名賢於是。

 司空司勅校隸崔陵更集九州百仕貴名齎先世譜狀,投上秘閣,品為天下大姓。當時太子贊善宏□館侍讀學士柴宏道等,齎先世名官年月投進,詳撰成譜。"

 另據光緒二十六年《富春屠山柴氏宗譜》雲:"柴氏本仲尼弟子,高柴之孫舉,以王父名為氏,所謂以為氏者也。高柴齊人,其十世祖奚為齊文公子高之孫,故以王父名為高氏。而本姓實薑氏,出炎帝神農氏之系。神農氏生子十有三人,數世而有炎帝器。器生三子,其少子曰祝庸,生術囂。術囂生二子,曰條、曰勾龍。勾龍為後土,後世祀於社,生子二人,曰垂、曰信。垂生伯夷,伯夷生太岳,佐禹平治水土,虞夏之際封于呂或封于申,太公呂尚其苗裔也。武王封之齊,舉太公二十二世孫也。柴氏得姓自舉始。舉裔孫武,漢高祖時為將軍。至唐而有譙國襄公紹,為唐勳臣,尚高祖平陽公主,居晉州臨汾。太宗貞觀中,命尚書高士廉等編齎天下譜牒,品第為九等。襄公以勳戚次皇族,是為柴氏稱大姓之始。紹生二子,哲威、令武。哲威六世孫孟端,居太原,開成初官翰林學士,生三子,玘、玭、玼。玭鹹通間屢舉茂才不就,生守禮、守義,一女適後周太祖為聖穆皇后。後無子,養兄守禮之子榮以為子。守禮生二子,曰榮、曰華。榮承周統為世宗……"

 據查,少數民族回、滿、黎、土家,彝,蒙古等,也有柴姓者。

 由此可見,柴氏不僅是一個古老的姓氏,也是一個多源的姓氏。

 柴氏宗親姓氏有:一, 薑子牙的後裔有:姜、呂、齊、丘、崔、盧、高、丁、尚、柴、駱、易、慶、柯、桓、厲、浦、章、井、聶、青、暢、蛇等二十多個姓氏——

姜子牙後裔姓氏初考
 丘姓,太公後裔,以地為氏。呂尚建都營丘(今山東臨淄)後,號稱齊太公,他簡化君臣禮節,利用當地魚鹽資源發展生產,使齊國很快強盛起來。其子孫以地為氏者,稱為丘氏,史稱丘姓正宗。至清雍正皇帝時,由於避諱孔子的名號,朝廷下令把“丘”姓一律改為“邱”姓,在丘字的左邊增加一個邑旁,籍以表示對至聖先師的崇高敬意。
  丁姓,太公受封于齊,其子是周成王時的朝廷重臣,又是周康王的顧命大臣,死後諡為“丁公”,其後遂以丁為姓。
 井姓,呂尚的後代有出任虞國者,受封于井邑,稱為井伯,其子孫遂為井氏。
 桓姓,齊襄公之弟公子小白在襄公被殺後,自莒國回到齊國繼承君位,後齊國稱霸,死後諡號為“桓”,即齊桓公,其支庶子孫以“桓”為氏。
 章姓,呂尚的一支子孫封國于鄣(今山東章丘),西元前664年被齊國所滅,子孫去邑旁為章氏。
 柯姓,呂尚後裔有名柯者,後世以柯為姓,《廣韻》:齊太公有柯氏。
 浦姓,春秋時,姜太公後裔有奔于晉者,為晉國大夫,食采於浦邑,其後有浦氏。
 崔姓,齊丁公呂彳及有個嫡子季子,本應該繼齊國君位,卻讓位于弟叔乙,自已食采于崔邑(今山東章丘西北的崔氏城),遂為崔氏。
 易姓,姜子牙後裔有封于易地(今河北易縣一帶)者,以封地為姓,遂為易氏,史稱易姓正宗,是為河北易氏。
 盧姓,薑子牙之後齊文公之子名高,高之孫溪任齊國正卿。因迎立齊桓公有功,得到盧(今山東長清縣西南)作為封邑,其子孫以邑為氏,稱盧姓。
 柴姓,春秋時,齊文公之子高的孫子叫高溪,高溪的十世孫高柴居於魯國,是孔子的弟子。高柴字子羔,為壽聖儒賢,品行很好,是孔子的賢徒之一。高柴的孫子柴舉以祖父名為姓,稱柴氏。
 聶姓,齊丁公分封其支子于聶邑,為齊國附庸,其後有聶氏。
 駱姓,薑子牙有個庶子名叫駱,他的後世子孫以其名為姓,稱駱氏。
 慶姓,《通志》載:“齊世子無虧生慶克,其後為慶氏。”
 賀姓,春秋時,齊桓公有個孫子叫公孫慶克,他的兒子慶封以父名命姓,稱為慶氏,因國內發生動亂,慶封逃往南方的吳國,吳王把朱方(今江蘇鎮江東)封給慶封,慶氏比在齊國時還要富裕。東漢時,改為“賀”姓,子孫沿襲下來,稱為賀氏。
 暢姓,出自薑姓,為周代諸侯齊國公族之後。
 青姓,據《路史》載,春秋時齊國有青氏,為薑子牙之後。
 蛇姓,源于薑姓,為齊公族蛇丘氏之後。
 厲姓,為齊厲公之後,以厲為姓。
 年姓,《路史》雲為薑子牙之後。
 靈姓,《風俗通》雲為齊靈公之後。
 癸姓,《姓苑》雲,出自齊癸公之後。(逵富太) (下)

柴氏宗親姓氏有:二,祝融氏會人及其後裔封國

 祝融氏是黃帝后世子孫。祝融,名重黎(簡稱黎),又稱祝誦,祝和。相傳帝嚳高辛氏時,他在有熊氏之墟(今新鄭)擔任火正之官,能昭顯天地之光明,生柔五穀材木,為民造福,帝嚳命曰祝融,後世尊為火神。《史記·卷四十·楚世家》說:"高陽者(帝顓頊),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老童),卷章生重黎。"《世本》說:"老童(即卷章)生重黎及吳回。帝嚳時代,重黎,以罪誅,其後為司馬氏,而其弟吳回復為火正。吳回死,陸終嗣。陸終有子六人,一曰昆吾,封于蘇,蘇姓。二曰參胡,封于黃,黃姓。三曰彭祖,封于彭,彭姓,四曰會人,封于晉,賜姓柴。五曰安,封於邾,賜姓曹。六曰季連,封于楚,羋姓。"

 陸終第四子會人(又名求言)的後裔承勳,周武王時襲封柴晉公,世居平陽(今山西臨汾)。據史載,會人及其後裔有封地十邑。一曰晉(山西臨汾),商代封,賜柴姓。二曰鄶(今河南新鄭、密縣一帶),為西周初武王所封,鄶姓。三曰鄔(今河南偃師縣),周朝春秋時封,鄔姓。四曰鄢,會人後,西周封鄢,鄢姓。五曰雲,會人的另一封地,雲姓。六曰雍(今河南沁陽縣東),為夏時所封(雲姓子孫),商末國滅,雍姓。七曰羅,西周時封會人(雲姓)後裔于湖北宜城,稱羅國,後被楚滅,羅姓。八曰潞,春秋時封會人後於潞(今山東潞城縣東北),路姓。九曰韋(今河南滑縣南),西晉太康七年聖旨勅司空司隸校尉著作郎權知譜事崔陵等所撰柴氏宗譜雲:"會人封于晉,其孫元哲封于韋,是為豕韋,當夏商之世,代為公侯。"然據《姓纂》記載,韋姓出自顓頊大彭之後,夏封于豕韋,苗裔以國為姓。《唐書宰相世系表》亦雲,夏時封顓頊孫大彭為諸侯,少康時封其別孫元哲于豕韋,苗裔以國為氏。彭祖為會人之三哥,而元哲到底為誰之孫,尚待考證。會人之後的第十封邑,目前尚無資料可考。

 這裏有必要對古鄶國作一簡單介紹。據史料所載,鄶國,又寫作檜國,原為西周初年的封國,到春秋時為鄭武公所滅,將其地併入鄭國。古鄶國都城遺址至今尚存,"帝嚳命曰祝融都于鄶國,今河南鄭州府新鄭縣祝融墟,即鄶國都也。"一說在今河南密縣東35公里的曲梁鄉大樊莊東北,秦水東岸的故城角寨子村。

 此由可見,河南新鄭、密縣一帶不僅是祝融氏的發祥之地,也是其苗裔會人封國之處。由此可見,河南新鄭、密縣一帶不僅是祝融氏的發祥之地,也是其苗裔會人封國之處。會人為柴、鄶、雲、鄔、鄢、羅、雍、路等姓氏共同的祖先。

 祝融氏陸終後代姓氏有:柴,蘇,黃,彭,羋,曹,鄶、雲、鄔、鄢、羅、雍、路等姓氏。

 所以,柴姓有三個來源:一是姜太公後代,二是祝融氏陸終後代,三是其他民族改姓。


收錄日期: 2021-04-27 21:15:4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10000051KK0467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