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內戰勝敗原因 最佳解答 = 20分

2007-05-11 4:32 am
請問國共內戰中.. 共產黨點解會獲勝?
同樣.. 點解國民黨會落敗?? 唔該哂 =]"

回答 (2)

2007-05-11 6:28 am
✔ 最佳答案
共產黨獲勝原因:

政治方面:共產黨成立時,建立嚴格的組織紀律黨員多服從中央,少持相反意見,所以共產黨與國民黨鬥爭中,共產黨上下步調一致,力量集中,因而逐步壯大

經濟方面:共產黨提出以土地問題為核心,強調平等,共產等思想,符合當時中國的國情.此外,共產黨提出「土地革命」,「減租減息」等口號深入人心故廣受農民支持

軍事方面:共產黨深知本身軍力處於弱勢,故利用擅長之游激戰及學潮,工潮,採取「以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當時機成熟,才展開遼瀋,淮海,平津等幾場決定性大會戰

社會方面:共產黨善於採用統一戰線之策略,以「民主」口號來爭取支持.
在抗日後至建國前,能禮待其他黨派和無黨人士,爭取同盟者以奪取政權

國際方面:日本投降時,共產黨得原是駐守東北的蘇聯軍繳獲之關東軍武裝,配合一百多萬解放軍及近一億人口的解放區,軍力大增,足與國民軍抗衡

國民黨戰敗原因:

政治方面:國民黨內部組織鬆散,分成諸多派系,對和戰頻生爭議,加以官僚腐化,管治大失人心

經濟方面:國民黨一直未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成為統治隱憂.
抗戰期間,軍費龐大,工商業生產委縮.抗戰後,全國元氣未後而內戰又起,國民黨不斷印發法幣和金圓券,造成嚴重通貨膨脹.
政府要員多罔顧時艱,中飽私囊,令民窮財盡,怨聲載道

軍事方面:國民黨與共產黨十年武裝對立及八年抗日戰爭,士兵已甚厭戰,加上軍隊待遇差劣,士氣低落.而國民黨軍隊內部有蔣中正之嫡系和其他旁系(桂系,閻系)之分,各系在戰爭中往往保存實力而按兵不動,甚至因利益而倒戈相向

社會方面:國民黨未能聯合社會各階層的力量以共同建國.抗戰勝利後,也沒有注意團結其他黨派,建立強勢政府

國際方面:抗戰結束後,美國為保持國際均勢,不願中國發生內戰,於是出面調停國共衝突,給與國民黨一些援助.當內戰爆發起,美國停止對國民黨援助
參考: 中國歷史書
2007-05-11 6:20 am
背景概述
1923年1月,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與蘇聯政府全權代表越飛在上海會面,正式討論與中國共產黨合作。會面後,兩人發表《孫文越飛宣言》。12月29日,孫中山落實接受列寧和共產國際的協助重建大元帥府,共產國際派出鮑羅廷到廣州為孫中山顧問,以蘇共為模式重組中國國民黨。1924年1月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宣佈實行「聯俄容共」(共產國際)政策。透過蘇聯的援助,於3月組建黃埔軍校,蔣介石擔任校長。孫中山於1925年3月12日病逝之後,1925年7月1日廣東國民政府成立,汪精衛以全票被選為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和軍事委員會主席,繼續執行孫中山的「聯俄容共」政策,鮑羅廷被任為政治顧問。1926年,汪精衛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最高顧問。11月23日國民黨右派戴季陶、林森等召開「西山會議」,反對汪精衛左傾。1926年3月20日發生中山艦事件。4月1日在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汪重申聯俄容共三大政策。5月11日,中山艦事件之後,由於和蔣介石的政見分歧,汪精衛離開廣州前往法國馬賽。1926年12月鮑羅廷隨國民政府遷往武漢。1927年2月汪精衛自法回國,途經蘇聯受到史達林的接見。回國後就任武漢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反對蔣的排共建議,堅持容共。4月5日和共產黨領袖陳獨秀發表《國共兩黨領袖汪兆銘、陳獨秀聯合宣言》。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事件」。汪精衛發表講話,痛斥蔣介石的武力清黨行為,表示「反共即是反革命」,蔣介石在南京成立一個新的國民政府,是為寧漢分裂。5月中,經過李宗仁及朱培德居中斡旋,武漢及南京避免開戰,決定暫時分頭繼續北伐。月底,共產國際決議改變中國共產黨方略,準備武裝工農成立新軍、徹底進行土地改革;但仍然留在國民黨內,使國民黨及武漢國民政府成為工農革命獨裁機構。與此同時,共產黨在湖南進行的流血土地改革,鬥爭地主,使國民黨內不少軍官不滿,終與何鍵發生衝突;何鍵、朱培德等亦開始清共,是為「馬日事變」。7月13日中共公開發表宣言退出國民黨。7月15日,汪精衛召開緊急會議,通過《統一本黨政策案》,要求在國民政府和軍隊中任職的共產黨員聲明脫離共產黨,否則停止職務。8月1日共產黨發動八一南昌起事。朱德、周恩來等指揮的中共部隊向駐守南昌的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發動進攻。8月4日,中共部隊敗退,放棄南昌,南下廣東。8月8日汪精衛的武漢政府開始大肆逮捕處死共產黨人,實行武力分共。8月14日蔣介石下野,寧漢合流。9月,桂系軍閥和西山會議派掌握南京政府,汪精衛下野。10月,汪精衛到廣東否定南京政府,鮑羅廷經蒙古回蘇聯。11月,蔣介石回到上海,邀汪精衛北上。12月11日,共產黨在葉挺、葉劍英的領導下發動廣州起事。12月12日,成立廣州蘇維埃政府,但隨即廣東軍將領張發奎調各地軍隊反攻,12月13日,共產黨軍隊被迫撒離廣州。12月16日汪精衛辭職赴法國。

自1927年到1937年間中國共產黨進行的流血土地改革,鬥爭地主,並有多次公然造反對抗中華民國政府的戰爭。(中華民國政府稱為勦匪、中國共產黨稱之為土地革命、十年內戰或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1936年西安事變後,蔣中正總統被迫停止攻擊共產黨。以後,中華民國政府以抗日為主,與共產黨的戰爭暫停。

4萬名中共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八路軍;1萬名走出深山野林的遊擊隊員組成了國民革命軍陸軍新四軍。抗日戰爭期間共產黨的口號是「一分抗日,兩分應付,七分發展」。八路軍將官陣亡僅1員、新編第四軍無將官陣亡,從六大到七大,中國共產黨黨員由4萬餘人發展到121萬。蘇聯於1945年8月對日宣戰,出兵東北將繳獲日軍的武器提供中共包括,包括九百架飛機、七百輛坦克、三千七百多門各種大炮、將近一萬二千挺機關槍、一支頗具規模的松花江小艦隊,還有無數步槍、高射機槍、裝甲車。

1945年8月,蔣中正在日本投降前後三次發電邀請毛澤東到重慶商談「國際、國內重要問題」國共雙方代表簽訂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和《停戰協定》。八路軍、新編第四軍進入東北的各部隊和東北抗日聯軍組成東北人民自治軍,挾持投降的日本關東軍從事如訓練空軍等軍事行動。1946年1月14日改稱東北民主聯軍公然造反暴發第二次戰爭(中華民國政府稱為勘亂、中國共產黨稱之為解放戰爭、第二次國共內戰、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美國的馬歇爾奉命前來進行調停工作,雖曾達成國共雙方共組政府的協議,但在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張召開國民大會,共產黨堅決反對的情況下,短暫的合作再度破裂。中國國民黨、中國民主社會黨與中國青年黨共同召開制憲國民大會,參與制定中華民國憲法,選舉中華民國總統。共產黨以要求民主為口號 ,搭配蜂擁而起的學潮,以宣傳爭取民心,實際以間諜(劉斐、郭汝瑰、韓練成、熊向暉、張克俠、何基灃、廖運周等等)奪取軍事情報,並以鄉村包圍城市的策略開始進行全面的戰爭,歷經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徐蚌/淮海戰役等三大戰役後,國民黨軍隊實力快速縮減,節節敗退。到了1949年,蔣中正宣佈下野,代總統李宗仁試圖求和,但其後遭到毛澤東拒絕。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宣告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並未實行民主,而兩個中國開始同時存在。10月13日,解放軍兵臨廣州,李宗仁只得飛往重慶。10月24日解放軍發動古寧頭戰役,渡海登陸部隊在三日之內全軍覆沒。11月16日,李宗仁胃病復發,出現十二指腸出血,遂於11月20日以治病為由轉往香港。12月5日,與夫人郭德潔,兩名兒子及隨從又從香港飛美國紐約就醫。國民政府經廣州、重慶、成都直至於12月7日遷往臺北,情勢風雨飄搖,但1950年的韓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駛入台灣海峽,並積極維持海峽中立化之戰略政策,中華民國政府得以在台灣穩定維持。


內戰根源

抗日戰爭勝利後於重慶,國共兩黨領袖蔣中正與毛澤東在宴會上舉杯致意。
從左往右依次為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蔣經國、蔣中正、王世傑、毛澤東。孫中山等人領導的辛亥革命並不徹底。以袁世凱為首的一大批清朝舊官僚投機革命,建立了北洋軍政府。雖然革命黨人想通過和平的方式對這個政府進行西方民主化改革的嘗試,但是並沒有成功。儘管如此孫中山等革命黨人依然堅持著他們西方式的民主理想:政府民選,軍隊國家化。而過於理想的革命黨人無法使用選票等和平手段來說服手握兵權的軍閥首腦。這一切讓革命黨人認識到,沒有軍事力量就不能達到目的。孫中山在廣州組建國民政府,創建國民革命軍,於1924年發動北伐戰爭,討伐北洋軍閥政府。與共產黨和蘇聯的合作也是從那個時期開始的。同時孫中山從蘇聯引進的黨掌握軍隊的模式。這樣中國就出現了國民黨控制的軍隊。孫中山對於中國民主進程的本意是,「軍政→訓政→憲政」,軍隊國家化。可是孫中山沒有想到的是在國民黨掌握了軍隊之後,國民黨發生了分裂,國民黨和共產黨原本牢固的政治同盟發生了互相攻擊的情形。

國共的分裂,是革命路線的分裂,而不是對革命的背叛。儘管國共雙方都指責對方叛變革命,因為從雙方的政治綱領上看,雙方的最終目標是存在衝突的。孫中山的中國國民黨要在中國建設資本主義,而中國共產黨要實現共產主義。雙方的分裂是必然的結果。兩黨之所以能夠組成同盟,是因為兩者在當時擁有共同的敵人(北洋軍閥);另外,國共的合作方式也是雙方分裂的原因之一。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的方式與國民黨進行合作。這種方式在各自黨內都存在分歧。共產黨在加入國民黨後迅速發展,引起了國民黨右派的不安。1927年馬日事變和四·一二事件之後,蔣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國民政府。大量共產黨人被拘捕或屠殺,中國共產黨人於1927年召開「八七」會議,為了對抗中華民國政府的鎮壓發動了南昌暴動、秋收暴動、廣州暴動,創建紅軍,開闢農村根據地,進行土地革命,以農村包圍城市來武裝奪取政權。並建立了中華蘇維埃政權。共產黨人在城市的活動也轉為地下。

國共內戰是國共兩黨因為政見上的分爭,而引發的戰爭。和以往不同的是:以往軍閥的軍隊是私人性質的軍隊,而國共雙方的軍隊都是黨控制的軍隊。軍隊成了黨的政治工具,為黨的理想互相廝殺。黨能夠有控制軍隊的行為或職能,起源就在於蘇聯的十月革命模式和軍政→訓政→憲政的引進。如果沒有國民黨對軍隊的控制,就不會有國共內戰;然而,如果沒有國民黨對軍隊的控制,也不太可能會出現北伐的勝利。中國國民黨控制的軍隊後來也成為了中國的國防基礎,在此基礎上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第一次國共內戰
主條目:第一次國共內戰
1927年至1937年間,第一階段國共內戰,共產黨稱之為土地革命、十年內戰或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國民政府稱之為剿匪。但共產黨認為進行流血革命的目的是通過將沒收的地主資產分發給農村的貧雇農,從而改變農村貧富極度懸殊的經濟狀況而產生的戰爭。

自1930年開始,國民革命軍先後動用優勢兵力對共產黨位於江西、湖南的根據地實行五次「圍剿」,前四次遭到失敗,但在最後一次「圍剿」中,國民革命軍在德國顧問建議下步步為營,採取持久作戰和堡壘主義的方式擊敗中共紅軍,迫使其自江西瑞金撤離並轉移陣地至陜西延安;共產黨稱之為兩萬五千里長征。紅軍在這過程中損失慘重。1936年,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使國民革命軍停止與紅軍作戰。


第二次國共內戰
主條目:第二次國共內戰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間,第二階段國共內戰,中國共產黨稱之為解放戰爭,也稱第二次國共內戰、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華民國稱之為 戡亂。戰爭的結果是中國共產黨於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華民國政府於1949年在中國大陸戰敗後撤往臺灣。


起因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蘇聯為中共提供的武器及東北地盤,使中國共產黨的勢力擴大。
參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收錄日期: 2021-04-13 20:02:4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10000051KK0409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