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因為中國人常吃米飯和蔬菜,
使用筷子會較方便。
而西方人常吃肉類,
使用刀叉會較方便。
筷子和刀叉
中國人吃飯用筷子,西方人進餐用刀叉,各有自己沿襲的歷史。若論更早的時候,世界各地的人們吃食都是用手抓,就是現在,一些地區的人民吃飯還沿襲用手抓的習慣。一旦開始使用餐具,中西方就分道揚鑣了。
論歷史,筷子的使用遠較刀叉為早。筷子古時候單叫箸,箸的起源可追溯到周代,《禮記》、《荀子》、《史記》都提到箸,《韓非子》特別提到周朝的紂王,使用"象箸"進餐,箕子看了很是擔憂,因為箕子認為用象箸進餐,則與之配套的餐具不可能用陶器,必須是"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盛菽藿,"(菽是大豆,藿是豆葉)配合的食物必須是"旄象豹胎"(旄象指旄牛和象)……,依此類推,衣服穿著,也不可能是"布衣短褐",而必須是"錦衣九重",住的房子也一定是"高臺廣室"等等。箕子的擔憂不幸言中,紂王因追求奢侈的享受,荒滛無度而亡國。這就是後世"見微知著"成語的來歷。
前年一位香港記者參加前瀋陽市市長慕綏新的記者招待會上,注意到這位市長的穿著非同尋常,單是他那條領帶,價值當在萬元以上,與之配套的西裝皮鞋,當然更是世界名牌,光這一身穿戴,非數萬元不行,這便與他的工資收入無法平衡,因而懷疑他可能是個貪官,但那時的慕綏新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呢。這位記者即是繼承了箕子"見微知著"的眼光,不幸被言中了。
現在人們的口語習慣都稱箸為筷(或筷子、筷兒),書面語也用筷。查先秦古籍中都不見筷字,筷是遲至明朝才出現的,說來也可笑,筷是因民間口語的忌諱而產生的。原始社會時期的忌諱特別多,南方民間保留的忌諱也不少,這可能是古吳越的遺風。明朝的陸容說;"民間俗諱,各處有之,而吳中尤甚。如舟行諱"住",諱"翻"。以箸為"快兒","幡布"為"抹布"。…"(陸容《菽園雜記》卷一)。 陸容說"舟行諱住"指船家吃住生活在船上,進餐當然要使用箸,箸音 zhu ,和住(zhu) 同音,所以改箸(住)為快,後來為了區別起見,加竹頭成筷。現今的溫州(古甌越)和福州(古閩越)的民間口語仍稱筷為箸。
西方進食的餐具主要是刀和叉,最初只用刀,早期的刀就是石刀或骨刀,知道煉銅以後,有了銅刀,鐵器出現以後,才改用鐵刀。單獨的刀不像筷,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餐具,因為它是多功能的,用來宰殺、解剖、切割狩獵物或牛羊的肉,到了燒熟可食時,又兼作餐具。
遲至15 世紀為了改進進餐的姿勢,才使用了雙尖的叉,因為用刀把食物送進口裏不雅觀,改用叉叉住肉塊,送進口裏顯得優雅些。叉才是嚴格意義上的食具,但叉的弱點是離不開用刀切割在前,所以二者缺一不可。到 17 世紀末英國上流社會開始使用三尖的叉,到18 世紀才有了四個叉尖的叉子。所以西方人刀叉並用只不過四五百年的歷史,中國人的箸,合刀叉的功能為一,簡單方便,儘管現今的餐具已經發展到琳琅滿目,不勝其多,唯獨筷子一雙,無法取代。
西方何以沒有箸?這是與西方進餐以肉食為主有關,肉食又與農業結構有關。歐洲是畜牧業為主,麵包之類是副食,直接用手拿。主食是牛羊肉,用刀切割肉,送進口裏,最方便了。牧場和草原廣大,刀叉是隨身掛在腰帶上,食無定所,必須隨身帶。到了城市定居以後,刀叉進入家庭廚房,才不必隨身帶。
中國人的農業結構以種植業為主,主食是米飯或饅頭, 副食以蔬菜為主,佐以少量魚肉,主副食都可用筷子,熟練之後,非常簡單方便。農業社會本來就是定居的,筷子沒有必要隨身帶。
筷的前身是小竹竿或細樹枝 ,臨時折斷兩根小竹竿或細樹枝,用來撥勻燃燒中的炭火,後來發現燒熟的塊根食物如芋、薯之類很燙手,用細竹竿、細樹枝夾出來吹涼,就可以吃了,這大概就是筷子的前身。
我常想,箸和漢字有某種不可思議的聯繫,漢字的書寫工具是筆,這筆和箸都是用細竹竿製作,大小長短相仿,都是運用手指的巧妙操作,故有其一,必有其二。我們很難設想,中國人早已學會使用毛筆寫字,繪畫,卻仍舊用手抓飯吃。反之,也不能設想,中國人早已學會使用筷子吃飯,卻不知道用毛筆寫字和繪畫。
圍繞中國,在亞洲形成了一個所謂漢字文化圏,包括日本、朝鮮、越南等國。這個文化圏內,人們都使用漢字,也都使用箸。中國人到了亞洲以外的任何地方,他們帶去了漢字,也帶去用筷吃飯的習慣。兩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不可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