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曹操大敗的最主要原因

2007-05-10 2:36 am
究竟係 1.20萬大軍中太多降兵,軍心未服
2.日夜追趕劉備,令軍隊疲憊
3. 不習水戰,後來導致火燒連環船的惡果
更新1:

絕不要一大段抄來而又毫不合題的答案!!!!!!

更新2:

打少了第4個:當時瘟疫流行,令軍隊在疲病交加時大戰,戰斗力大大減弱

更新3:

一定要畀原因!!!

回答 (6)

2007-05-13 7:52 am
✔ 最佳答案
理由有很多,每一個都差不多足以讓曹操吃盡苦頭
就我所見
1.曹操剛攻下荊州統一中原北方,意氣風發,自己以為能一舉攻吳而沒有周全計劃
2.孫權以長江天險自守,手中士兵皆擅水戰,佔盡地利
3.曹操軍隊大部份為北方人,有水土不服的病況,影響作戰
4.時正值瘟疫流行,吳人有習以為常故可能有抵抗力而不受影響,但外來的北方人卻因而生病
5.曹操自設連環船,讓孫劉聯軍皆以火攻破
6.孫劉聯軍萬眾一心,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念頭,能拚死一戰
7.時常起東風,有助火勢擴大
8.誤信黃蓋投降,致黃蓋能實行火攻
9.所帶部隊過多外,亦沒有好好分配,導致前方被破,後方亦失去戰鬥能力

若要選擇最主要的原因,我想以第8點較為主要,因為黃蓋火船燒下曹軍的船艦,使他們大為驚,而進行撤退,而不久劉備又把曹軍的中軍船艦燒毀,謁曹操不但不把自己餘下的船燒下,因船艦全軍覆沒,縱然曹操沒有兵力上的損失,亦再沒有能力進攻東吳
2007-05-10 2:42 am
我想是曹操不習慣水戰,
SO為免船搖下搖下,
THEN連住D船,
導致火燒連環船
2007-05-10 2:42 am
最主要原因係:
3. 不習水戰,後來導致火燒連環船的惡果
2007-05-10 2:39 am
最主要的原因 3. 不習水戰,後來導致火燒連環船的惡果 ,那次令曹操失去了大量士兵
2007-05-10 2:39 am
3. 不習水戰,後來導致火燒連環船的惡果
and too proud too
2007-05-10 2:38 am
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爭之一。公元208年(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軍,南下荊州,然後討伐孫權。孫權和劉備組成聯軍,由周瑜指揮,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一帶大破曹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赤壁之戰是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也是孫、曹、劉各家都派出主力參加的唯一的戰事。

進取荊州
曹操經200年官渡之戰、207年北征烏桓,完成了統一北方的戰爭。建安十三年正月回到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後,立即開始了向南用兵的軍事上和政治上的準備。其一,在鄴鑿玄武池以練水軍;其二,派遣張遼、於禁、樂進駐兵許都附近,以備不測;其三,令馬騰及其家屬遷至鄴,做了實際上的人質,以減輕西北方向的威脅;其四,罷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進一步鞏固了他的統治地位;其五,鏟除了數次戲侮及反對自己的孔融,以維護自己的權威。

七月秋,曹操親領大軍十余萬南下荊州,用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的話來說是「乘破袁紹之勢以下荊、吳」。正當曹操疾趨宛、葉之時,八月間劉表病逝。九月,其次子劉琮在新野(今屬河南省)不戰而降於曹軍。荊州水軍數以千計的蒙沖、斗艦,悉歸曹操所有,至此曹軍水戰實力大增。依附劉表屯兵樊城(今湖北襄樊)的劉備,聞訊後率部南撤。

當時江陵(今湖北江陵)貯有劉表的大量糧草、兵器等,因此劉備一方面由樊城向江陵撤退,另一方面命關羽帶領水軍經漢水到江陵會合。九月,曹操派精騎五千,包括親兵虎豹騎,一日一夜急行三百里,追擊劉備,在當陽長坂坡(今湖北當陽東北)大敗劉備軍。

曹操至江陵後,立即採取安頓州吏民的措施,下令「荊州吏民,與之更始」。

賈詡認為攻佔荊州的目的已經達成,勸說曹操先利用荊州的資源、休養軍民、穩定新佔地,可是曹操並沒有理會他的建議。曹軍的作戰部署大體是:以趙儼為章陵(郡治在今湖北棗陽東南)太守兼都監護軍,於禁、張郃、朱靈、李典、張遼、馮楷等七軍,統一指揮他們在漢水、淮水之間的行動。荊州方面,曹操以曹仁和夏侯淵駐守江陵,以曹洪駐守襄陽,另以一部水陸軍由襄陽沿漢水南向夏口。曹操親率一部連同新附荊州之眾順江而下,攻打東吳。

孫劉聯盟

赤壁之戰示意圖起初, 孫權派魯肅出使荊州,吊劉表喪,兼說劉備同心御曹。後劉琮投降曹操, 魯肅與劉備遇於當陽,劉備聽從魯肅勸說, 折向東南漢水方向撤退,和自漢水東下的關羽水軍會合,並與劉表長子江夏太守劉琦所部一萬余人聯軍退至夏口(今湖北武漢漢口),圖謀聯合孫權抗擊曹操。諸葛亮向劉備請纓隨魯肅往東吳向孫權求救。

諸葛亮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孫權已接到曹操勸降的書信,信上說:「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孫權不願以「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曹操,又顧慮孫劉聯軍不能與曹操相匹敵。孫權部下以魯肅為代表的主戰派和張昭為首的主和派也展開了激烈爭辯。諸葛亮為孫權分析敵我雙方的利弊:「豫州(劉備)軍雖敗於長阪,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他指出(一)曹操勞師遠征,士卒疲憊;(二)北人「不習水戰」;(三)荊州之民尚未心服曹操。諸葛亮的結論是如果孫劉聯合,定可取勝。

魯肅又用激將法進言,說服了孫權,同時勸孫權立即把周瑜從鄱陽(今江西波陽東北)召回。周瑜支持諸葛亮和魯肅的意見,先後分析曹軍的弱點,指出:第一,曹軍疲憊不堪;第二,「又今盛寒,馬無藁草」第三,加之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曹操的後患。既而進步分析了曹軍的實際力量,指出來自中原的曹軍不過十五六萬,而且所得劉表新降的七八萬人,人心並不向曹。

孫權增強聯劉抗曹取勝的信心,命周瑜和程普為左右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周瑜率精銳部隊三萬人,沿江而上至夏口,與劉備統軍兩萬多人會合,共同抗曹。

後果
赤壁戰前曹操的優勢是非常大的:第一,曹操「挾天子令諸侯」,諸侯自然在道義上難以爭鋒;第二,曹操以新勝之軍南下,其氣自盛,第三,曹操兵力數倍於孫、劉兩家。既然曹操具有如此的優勢,孫劉聯軍的戰績更以輝煌。此戰,孫劉軍揚水戰之長,巧施火攻,可以算是中國歷史上果斷、以少勝多的的著名戰例。赤壁戰後,曹操退回北方,再未有機會如此大規模南下荊州。曹操集團也失去了在短時間內統一全國的可能性。

周瑜等與曹仁隔江對峙,遣甘寧襲取夷陵(今湖北宜昌),曹仁率部進圍甘寧,周瑜率軍救援,大破曹仁軍。劉備回師夏口,欲溯漢江迂迴曹仁後方。次年,曹仁被迫撤退。孫權繼續與劉備聯盟,以抗拒曹操。劉備進攻荊州南部, 包括武陵(郡治在今湖南常德)、長沙、桂陽(郡治在今湖南郴縣)、零陵(均在今湖南境)四郡投降。後來又奪得劉璋的益州。孫權據有江東,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割據局面。


點評
在評論曹操兵敗赤壁,傳統的史學家強調其思想輕敵驕傲。如張作耀《曹操傳》說:「曹操其人極易激動,易被勝利沖昏頭腦」。

曹操沒有乘勝把劉備徹底擊潰。

為《三國志》作注的裴松之則不以為然,他認為:「曹操當時既新平江漢,威懾揚越;資劉表水戰之具,藉荊楚楫棹之利,實震盪之良會,廓定之大機;不乘此取吳,將安俟哉?」

傳統的評論一般忽略的一面是疫病流行因素。曹操把失敗原因歸於疾病,他寫信給孫權說:「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裴松之評論赤壁之戰是說:「至於赤壁之敗,蓋有運數。實由疾役大興,以損凌厲之峰,凱風自南,用成焚如之勢。天實為之,豈人事哉?」李友松的《曹操兵敗赤壁與血吸蟲病關係之探討》一文,指出曹操赤壁之戰兵敗的原因是「疾病」—急性血吸蟲病。赤壁之戰的戰場恰恰是當時血吸蟲病嚴重流行的地區,而且時間又是血吸蟲病的感染季節。赤壁之戰是在冬天開始的,但曹軍在轉徙、訓練時間是在秋天。曹操水軍在赤壁之戰戰前染上血吸蟲病,經過一個月以上的時間就發病了,致使大戰時疲病交加,不堪一擊。 而劉、孫軍隊長期在血吸蟲流行的疫區中從事生產、生活,士兵體內或多或少已產生一定的免疫力。
參考: adv


收錄日期: 2021-04-23 18:53:0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09000051KK0337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