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既然曹操生性多疑,為何還會相信黃蓋會投降?

2007-05-10 2:24 am
赤壁之戰---既然曹操生性多疑,為何還會相信黃蓋會投降?

回答 (4)

2007-05-10 3:26 am
✔ 最佳答案
原因其實有很多~



第一:我相信和曹操自認為聰明一世有關。曹操在彼方東吳置了兩個25奸細--蔡中蔡和,便以為已洞悉了敵方一切軍事行動,掌握了敵人的情報(當然,他以為敵人不知道才這麼得意),因此十分得意,闞澤獻信時,曹操當初不信,後來已信大半,在蔡中蔡和的心腹密報後,更是信了十足,因此便墜入奸計陷阱之中。



此有演義內容證明我的論點:



少頃,有人入帳,于操耳邊私語。操曰:“將書來看。”其人以



密書呈上。操觀之,顏色頗喜。闞澤暗思:“此必蔡中、蔡和來報黃



蓋受刑消息,操故喜我投降之事為真實也。”操曰:“煩先生再回江



東,與黃公覆約定,先通消息過江,吾以兵接應。”澤曰:“某已離



江東,不可復還。望丞相別遣機密人去。”操曰:“若他人去,事恐



泄漏。”澤再三推辭﹔良久,乃曰:“若去則不敢久停,便當行矣。”



第二:東吳選人恰當。識破詐降,破綻往往從獻書人和敵人的舉動中出現。因為詐降方選人一定要適當,因為假如選人不慎,整仗勝負便會扭轉。選闞澤的原因是因為黃蓋知他能言有膽,能勝此任。而事實上,闞澤亦不負眾望,成功而回。闞澤被曹操發現「破綻」時,面不改容,竟仰天大笑,又罵曹操無知無學,鬥氣不說,這一切行為帶來反效果,使曹操更加相信了闞澤,而闞澤其實當時只是輕輕地說了一句:豈不聞‘背主作竊,不可定期’?」(後面有些廢話,略過不談),可見東吳選人適當,過到多疑的曹操一關有很大的關係。



http://sokamonline.com/3King/3King047.cfm)



第三:用苦肉計,旁觀者清。三十六計對苦肉計的解釋是: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間以得行。童蒙之吉,願以也巽。意思是:苦肉計是一種特殊做法的離間計(或詐降計)。運用這條計,「自害」是真,「他害」是假,以真亂假。己方要做成 內部矛盾激化的假像,再派人裝作受迫害,借機打入敵人內部進行間諜活動,以達到操縱敵人、打擊敵人的 目的。周瑜謹守苦肉計的定義執行,曹操難分其真假,有言:局中者迷,旁觀者清,故曹操相信黃蓋詐降是情有可願。所以有人說郭嘉不死,必能破此詐降計。



http://sokamonline.com/3King/3King046.cfm)



第四:先入為主。大家都知道,第一樣聽來的事物總以為是真的,後來聽到的反而好像沒那麼可信(如果兩件事都是成反比的)。曹操局中者迷,加上先入為主,而且也多得兩隻笨烏蔡中蔡和的「及時信」,使曹操對之深信不疑。



第五:天有不測風雲。曹操的部下程昱曾言提防黃蓋用火攻,但曹操早已探過了天氣,吳用火攻自會身受其害,因此警覺性大減,我相信曹操有想過這層,才沒那麼擔心。



這就是我對曹操雖然生性多疑,為何還會相信黃蓋會投降的原因了。




2007-05-11 13:22:33 補充:
三國志中好處並無提及赤壁之戰的詳細情況,不過三國演義除了某些情節是假的和對曹操、諸葛亮、劉關張的過份醜化、美化和神化外,基本上其他都是可信的。二十五史之一的三國志是逐人記載其事跡,對戰爭的情況並無著筆。赤壁之戰中除了借東風外其他的可信度均高。

2007-05-11 19:49:22 補充:
小友自問╬自答致網友粉藍.花瓣:
兄長(請問性別是?)誇吾過甚!其實我真的只是一個在中史區混水摸魚的回答者已而。中國歷史區的高手大有人在,比比皆是(什麼人我倒不便說了,以示尊重,不過大家如果一向有留意我的都知道我說的是哪數位人兄),兄長竟說我是中史高手,真是貽笑大方了!不過,我也十分不屑一些抄襲的回答者,通常我會加以反擊他們。儘管我的文筆總算不差,可是以列點的方或回答問題比較清楚易明!我喜以不同方法答題,列點算是我用得最多的方法!
如果閣下堅持要我用接近方法回答另一題,小弟唯有略盡錦力了。
參考: 網址在上,全部自己意見,切抄襲
2007-05-11 1:10 am
畢竟一大堆好消息沖到,曹操便驕傲起來,故相信黃蓋投降。
不過曹操只是奸了一點,未至於生性多疑,樓主恐怕未看過《三國志》吧。
2007-05-10 2:42 am
主要原因係因為曹操戰略上的錯誤,早已注定了戰果~~~

古今學者在分析曹操赤壁之戰失敗原因時看法頗多,王夫之認為曹操有太多主客觀上的不利因素:“赤壁之戰,操之必敗,瑜之必勝,非一端也。舍騎而舟,既棄長而爭短矣。操之兵眾,眾則驕;瑜之兵寡,寡則奮;故韓信以能多將自詫,而謂漢高之不己若也,此其一也。操乘破袁紹之勢以下荊、吳,操之破紹,非戰而勝也,固守以老紹之師而乘其敝也,以此施之于吳則左矣;吳憑江而守,矢石不及,舉全吳以饋一軍,而糧運於無慮之地,愈守則兵愈增、糧愈足,而人氣愈壯,欲老吳而先自老,又其一也。北來之軍二十萬,劉表新降之眾幾半之,而恃之以為水軍之用,新附之志不堅,而懷土思散以各歸其故地者近而易,表之眾又素未有遠征之志者也,重以戴先主之德,懷劉琦之恩,故黃蓋之火一爇而人皆駭散,荊土思歸之士先之矣,此又其一也。積此數敗,而瑜之明足以見之;即微火攻,持之數月,而操亦為官渡之紹矣。知此,而兵之所己,與敵之足畏與否也,皆可預料而定也”;晉代史學家習鑿齒認為是曹操一時的驕傲自滿招致失敗:“昔齊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國,曹操暫自驕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於數十年之內,而棄之於俯仰之頃,豈不惜乎!” 當代學者多認為當時統一的條件尚不成熟,當下學界已成定論的一種說法是:“長江流域上下游幾個區域的封建經濟,發展到了勉強可以自給和彼此均衡的程度,給南方孫、劉的割據提供了物質基礎,而同一時期北方的國家則由於受到割據混戰的嚴重摧殘,無力消滅南方的國家,以統一中國”,即“經濟均衡論”。筆者認為以上各家說法皆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從當時的戰略角度考慮,曹操之所以在赤壁慘敗,進而丟掉幾乎整個荊州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沒有及時攻擊佔據戰略要地夏口的劉備殘餘勢力,致使孫劉聯盟,並以夏口為據點向曹軍發起反攻。可以說,忽視夏口的重要戰略地位是曹操的戰略失誤,並直接導致了赤壁慘敗。本文以夏口的戰略地位為重點從新的角度對曹操赤壁之戰的得失進行分析。

   建安十三年(西元208年)七月,曹操南征荊州,劉表病亡,次子劉琮代為荊州刺史,“遣使請降”,駐守在樊的劉備聞訊欲退守江陵,曹操“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于當陽長阪大破劉備,“大獲其人眾輜重”,劉備會合劉琦退守夏口。曹操進駐江陵之後,並未乘勝追擊劉備,而是著手安定荊州,這樣,曹操便佔據了荊州七郡中的南郡、南陽、武陵、長沙、零陵、桂陽六郡以及江夏郡的北部,水陸騎兵二十萬以上,聲勢浩大。佔據益州的劉璋聞訊後“始受征役,遣兵給軍”,在此之前,佔據涼州的馬騰受司隸校尉鐘繇安撫,派軍協助曹操進攻並州高幹勢力,大約與赤壁之戰同時,馬騰征為衛尉,家屬徙置鄴城,只有其長子馬超駐守涼州,這樣,曹操東征已無後顧之憂。

   劉備兵敗於長阪之後,與劉琦退守夏口,雖佔據戰略要地,但畢竟勢單力薄,“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以兩萬之眾守一孤城,與曹操的二十余萬軍隊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此時對劉備來說,最有效的對策無疑是採納諸葛亮與魯肅的建議,與孫權聯盟共抗曹操。但聯盟並非朝夕之間便可成功,且孫權對聯劉或者降曹尚且猶豫不決,劉備自然擔心曹操會在聯盟結成之前出兵進攻。“諸葛亮詣吳未還,備聞曹公軍下,恐懼,日遣邏吏於水次候望權軍。”因此,劉備不得不考慮其他出路:“與蒼梧太守吳巨有舊,欲往投之”。在此種情況下,曹操若趁孫劉聯盟尚未結成,江東水軍不會西進參戰的機會,以北方步騎兵,荊州水師及文聘駐紮在江夏的人馬從水陸二線同時進攻夏口,劉備難以抵擋,必棄夏口,或東投孫權,或南奔蒼梧。

  在此大好形勢下,曹操並未及時出兵夏口進攻劉備,而是按兵不動。根據《三國志•武帝紀》記載,建安十三年九月,劉備奔夏口,曹操進駐江陵,同年十二月,赤壁之戰爆發,在這三個多月時間裏,曹操一直著手安定荊州地方,並未主動採取任何軍事行動。在安定荊州的同時,曹操還致書孫權:“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對於曹操此舉,謀士程昱曾表示:“孫權新在位,未為海內所憚。曹公無敵於天下,初舉荊州,威震江表,權雖有謀,不能獨當也。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權必資之以禦我。難解勢分,備資以成,又不可得而殺也”。程昱的說法道出了孫劉聯盟的可能性及其後果,但曹操卻並不以此為然。張靖龍先生在分析曹操此舉時認為“在當時曹操的心目中,目前劉備處境與當年的袁尚、袁熙相似,只要對江東孫權施加一些影響便可達到目的”,曹操未必會將孫權與偏安於遼東一隅的公孫康相提並論:遼東地處偏遠,中央政府對其鞭長莫及,公孫氏久畏袁氏,故而斬送二袁首級以求安守遼東;江東孫氏則不然,其立業江東,又窺視九五之心,在曹操佔據荊州之後,江東政權已經處於曹操軍隊的威脅之下,若降曹攻劉,勢必難以保持其在江東的統治地位。曹操之所以對程昱“權必資之以禦我”的看法不以為然,主要在於其並不擔心孫劉聯盟對自己的威脅,首先是由於劉備此前依附于劉表,此時又與劉琦合兵一處,而孫權與劉表有殺父之仇,此前孫權三次出兵夏口進攻黃祖也被認為僅僅是為報殺父之仇,曹操很可能出於此種考慮而低估了孫劉聯盟的可能性,且有強大的兵力做後盾,其並未將孫劉可能聯盟的數萬兵力放在眼裏,在這種情況下,致書孫權多少有些先禮後兵的味道;另一方面,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點,曹操對荊州戰略的考慮,受習慣性思維的影響,過於重視江陵,而忽視了夏口的地位。

  江陵屬南郡,為荊州的政治經濟中心。江陵是昔日楚國都城所在地,又是荊州戰略物資的儲蓄地,“臨江南之會,倚巫山之固,築壘堅守,傳檄吳、楚,長沙以南必隨風而靡”。江陵戰略地位重要,“不守江陵,則無以複襄陽;不守江陵,則無以圖巴蜀;不守江陵,則無以保武昌;不守江陵,則無以固長沙。江陵于諸郡輔車之勢,謀國者所當察也。”早在劉表初任荊州刺史時,荊州大族蒯越便建出“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劉表採納其建議,赤壁戰前,劉備在聞聽劉琮降曹之後,首先率軍到襄陽,在無法與劉琮對話的情況下,又向江陵進軍,同時“別遣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曹操“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輕軍到襄陽。聞先主已過,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劉備與曹操皆欲搶先佔據江陵,可見其戰略地位重要。赤壁之戰後,曹操引軍北還,留自己的從弟,征南將軍、都亭侯曹仁駐守江陵,拒周瑜,足見其對江陵的重視。

   在曹操留駐江陵,安定荊州之際,孫權採納了魯肅、周瑜、諸葛亮等人的建議,決意聯劉抗曹,以周瑜、程普為左、右督,統軍會合劉備。

  關於赤壁之戰前劉備的駐軍地,有夏口和樊口兩種說法。樊口,根據《讀史方輿紀要》記載:“樊港在樊山西南麓。寒溪之水,注為樊溪,亦曰袁溪,北注大江,謂之樊口。《志》雲:在縣西北五裏。建安十三年,劉備敗于當陽,用魯肅計,自夏口進屯鄂縣之樊口,是也。”[5](卷七十六《湖廣方輿紀要二》)陳壽著《三國志》,有九處提到劉備進住夏口,[1](卷一《武帝紀》、卷六《劉表傳》、卷三十二《先主傳》、卷三十五《諸葛亮傳》、卷三十六《關羽傳》及注引王隱《蜀記》、卷四十七《吳主傳》、卷五十四《周瑜傳》及《魯肅傳》)範曄《後漢書》也提及“及操軍到襄陽,琮舉州請降,劉備奔夏口,”[10](卷七十四下《劉表傳》)只有《三國志•先主傳》注引《江表傳》認為劉備進住樊口:“備從魯肅計,進住鄂縣之樊口。”司馬光編著《資治通鑒》,採用了《江表傳》的說法:“備用肅計,進住鄂縣之樊口。”《讀史方輿紀要》的記載顯然亦是採用此一說法。[3](卷六十五)由於《江表傳》錯誤頗多,裴松之往往在其後自己或者引用孫盛等人的評論對其提出質疑,其史料價值值得商榷;再者,劉備進住樊口的說法與《三國志》、《蜀記》、《後漢書》等多家記載不符,又無其他史料作為旁證;從地理位置看,樊口位於長江以南,孫權三次征伐黃祖,逐漸佔據江夏郡的江南部分,此時的樊口屬於孫權轄區,劉備在孫劉尚未正式聯盟的情況下,捨棄夏口這一戰略要地,東進樊口而寄人籬下,萬一孫權效仿公孫康投降曹操,其隨時可能步二袁的後塵,從戰略角度及自身安全出發,劉備也不可能放棄夏口而進住樊口。因此,筆者認為《江表傳》的說法與史實不符,劉備戰前駐地應為夏口。

   對於夏口的戰略地位,曹操由於習慣性思維以及對荊、揚一帶情況不瞭解而有所忽視, 江東君臣卻有著深刻的認識。魯肅與呂蒙在與孫權論及建國方略時都將佔據夏口作為奪取荊州,徐圖天下的第一步,前文已有論述。周瑜在向孫權請戰時曾說:“瑜請得精兵三萬人,進住夏口,保為將軍破之。” “進住夏口”既是破曹的前提又是保證,江東水軍進住夏口後,與劉備軍隊回合,一方面可以從水路切斷曹軍的進軍路線,畢竟在水軍方面,“心懷狐疑”的荊州降軍不足以與“以水軍立國”的江東水師相抗衡;另一方面,以夏口為據點,孫劉聯軍可以進一步西進,將戰線推進到夏口以西,以減緩曹軍對江東政權的壓力,即使戰事不利,退保夏口,與孫權的後援部隊會合,發揮水軍的優勢,仍有一決勝負的機會。結果是,孫劉聯軍與曹軍遭遇於赤壁、烏林一帶,聯軍使用詐降、火攻,曹軍大敗。曹操北歸,孫劉兩方軍隊以夏口為根據地繼續西進,劉備“遂有荊州、江南諸郡”。 
 
   夏口為荊、揚二州戰略要地,既是江漢平原順流東出的大門,又是東南揚州溯江西攻必奪之要塞。赤壁之戰,曹操若于孫劉聯盟之前佔據夏口,便可沿江直下,直接威脅江東政權;即使在夏口以東為江東水師擊敗,亦可退守夏口,採取防禦戰術,保有荊州。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佔有荊州,可以西攻劉璋,東迫孫權,曹操仍有統一全國的資本。可以說,錯失夏口一地,曹操失去了統一全國的時機。
2007-05-10 2:28 am
因為黃蓋用了苦肉計


收錄日期: 2021-04-12 21:10:5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09000051KK0327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