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孔雀魚......

2007-05-10 2:07 am
我的一對孔雀魚生了BB之後一個星期,發覺個媽媽成日瞓响個魚缸底唔多游水,又冇乜胃口,點好?係咪病?

回答 (4)

2007-05-10 6:16 am
✔ 最佳答案
孔雀魚的介紹
孔雀魚學名Poecilia reticulata為原產於南美洲水域的小型卵胎生將魚類,最大體型約僅6公分,體型雖小,色彩卻是千變萬化。孔雀魚一直都是飼養喜心中的一塊塊寶,造物喜不僅賦與孔雀魚旺盛的生命力,還讓他們擁有豔麗的色彩及迷人的體態,而牠們在遺傳基因上撲塑迷離的變化,更是玩家致力解開的謎題,也因此更增添了孔雀魚令人難以抗拒的魅力。  



  



如何養活孔雀魚
新手的準備工作

設缸

一般人認為養魚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先買魚再說,其實這是不太正確的觀念,因為如果魚缸和魚一起買,常常會有些問題發生,後面會再詳細敘述.

如果已經決定好要養魚了,那麼應該先去選購自己所喜歡的魚缸.魚缸買完之後應該先清洗一下,然後泡鹽水放個水妖精,先打氣一兩天.然後將其水抽掉,再換新的水(此時最好也加點鹽)還是一樣用水妖精打氣一兩天-養水.這時候可以加點硝化菌,因為硝化菌可以分解掉一些有毒的物質,像魚的大便所釋放出來的氨和亞硝酸,讓這些有害魚的物質,變成無害的亞硝酸鹽.假如新設的缸看起來霧霧濛濛的,那就是硝化系統尚未建立,建議再加點硝化菌進去,如果不見改善,那就要重新設缸了.雖然很麻煩,但是這是可以確保魚的安全,所以養水時不要偷懶喔.

假如硝化系統已經建立了,水又養了幾天,那這時就可以去選購喜歡的魚回來了,但是買回來的魚還是不要一下子就投入魚缸中,最好可以用個小容器或小寵物箱,讓牠們慢慢適應你所養的水.但是要如何那做呢?其實很簡單,只有把養好的水,慢慢滴入容器中,要慢慢地滴喔,等一兩天後就可以放魚進魚缸了,雖然很麻煩,但是這些都是基本的養魚功,不要忽視喔,一開始會覺得很麻煩,等上手之後,我想一切都會變得很得心應手的.



養水

很多人在換水時,直接把舊的水抽掉,直接加入自來水,其實這對魚的傷害並不小,因為自來水中常常會消毒用的氯氣,如果將這樣有毒物質直接加入水中,體質較差,抵抗力較弱的魚,常常因為這樣而導致魚的死亡,所以在換水前幾天最好將自來水先用其他容器裝起來曝氣幾天,這樣這些有害的物質將揮發掉,儲存這些水讓水中的有害物質揮發掉,這就是養水



換水

為了使孔雀魚有更快適的生活,日常的魚缸管理極為重要。除經常注意於水質、水溫外,還要維持魚缸內的生態平衡。給予孔雀魚最佳的生活環境,同時,還要充分理解魚缸和自然界生態的關係。自然界是具有淨化水,以及再度利用的生態環境,如河川或海洋的魚糞或死骸等都由細菌予以分解,而成為魚餌的浮游生物營養源。要把跟廣大自然界完全一樣的生態環境,重現於狹窄的魚缸是不可能,於是有必要藉過濾器來淨化污水或換水,來演出人為的生態環境。  

水是有硬度。所謂硬度就是指溶解於水中的鎂或鈣離子,以及碳酸離子等。而水中含有多量時叫做硬水,少者叫做軟水。自來水中卻有對孔雀魚有害的氯或重金屬在內,氯或重金屬等只要把水儲存一段時間後,將會自然消失。所謂PH值就是指溶解於水中的氫離子濃度,如此數值小於7為酸性,而大於7為鹼性,若是正好7則表示中性。飼養孔雀魚用水必須將PH值調整為近中性的弱酸性或弱鹼性(PH6.5~7.5程度),凡是此一範圍者,孔雀魚的飼養可以說是沒問題了。造水是先從中和自來水的氯或重金屬開始。雖說是自來水,但因地域,或同一地域也因季節不同而氯濃度也有不同,因此,為合乎自己飼養的孔雀魚的PH值,並放入過濾細菌的休眠體;這是繁殖於濾材的好氣性細菌,而對於分解,發生於水中而有害孔雀魚的阿摩尼亞或亞硝酸也是不可缺少的物質;因為此一細菌繁殖後,才適合於飼養孔雀魚用的水質。

  魚缸內的水要經常予以循環,並通過過濾器來持續過濾,但水質還是會漸漸惡化。因此,有必要做定期的換水作業。換水的基本為「少量而頻繁」,並每2~3週1次,以全水量的四分之一程度為準。水質的劇變對孔雀魚的傷害很大。此外,每年至少也要做全面掃除1次,孔雀魚對全新的水還是難以適應,所以有必要保留老舊的水約二分之一左右,來另加新水。換水前幾天可以先讓新水開始曝氣,以便讓那些有害物質消失.



孔雀魚的疾病
孔雀魚的大部份病症,都是飼育者本身的疏忽所引發的,通常引發的病症有四大因素:

1.水質的惡化

水質惡化的最大原因是投餌過量所引起的水污染以及過濾器污穢所引起的有害

質的積存。只要每日的投餌適量,以及適當掃除過濾器與水質調整都可以防止發生。雖然適當的換水也有必要,切勿大量換水,這樣對孔雀魚有傷害,稍注意。過度清除過濾器,也同時洗掉繁殖的過濾菌,而導水質惡化。

2.水溫的變化

孔雀魚是屬於變溫物,會隨著周遭的溫度來變換体溫的。水溫不論高或低都有礙魚体機能正常的運作,尤其水溫的上昇或低下,對孔雀魚是最大的致命傷。結果体內的代謝不順,食欲也低下而會衰弱下去,也要注意季節早晚過度落差很多。3.粗魯的接觸魚身

孔雀魚的身体表面是特別纖細而易損傷,所以利用網子撈起時,要特別小心,否則体表一但損傷,細菌會從傷口侵入而感染。若不用網子而用手撈起時,也不要用指甲損傷魚体。請特別留意。

4.帶進病症

孔雀魚,容易患病的原因中,估有最大的比例是受到他魚的感染,若將新購入的孔雀魚放於魚缸內時,一定要先行確認,是否有病症或先養於他缸觀察三、五天,確定無病症再放入。

病症的前兆:

●索餌不佳 ●在水面附近做出呼吸困難狀

●在水底附近靜止不動 ●游水動作有些不自然

●身体磨擦於他物似的在游水 ●一直在張嘴狀態

●呼吸的方法有些怪異 ●魚体全面欠缺光澤

●尾鰭呈合閉狀態



如發現孔雀魚的外觀有如下現象時,患病的可能性最大需及早判別病名並採取藥浴等做適當的治療。

●鰭部先端溶解 ●体表或鰭部有白點

●嘴邊或身体的一部分呈白狀 ●鰓部呈紅白腫狀

●魚体有瘀血部分 ●魚体出現水泡

●極度消瘦 ●魚鱗豎起而魚体呈肥胖狀

●眼球呈突出狀 ●類似綿花球狀

一旦發現孔雀魚有異狀時,就要及早判別病名,如自己無法判斷時,就要請教水族館店家並購入治療用品。治療可分藥浴和口投。

一般常見的病症

白點病

症狀:魚体全面會出現直徑1mm以下的白色細點,並且一定會從各鰭發病之後再擴散至全身,如不予處置時,將會漸次衰弱不久就會死亡。這是淡水魚典型病症。儘管孔雀魚發病率不多,但也不是說完全不會發病,所以大意不得。

原因:白點蟲等纖毛蟲所寄生引發的病症,其体表的白點即是寄生蟲的本体。寄生蟲的週邊的表皮呈白色狀者也有,白點愈多則表示寄生狀態愈為嚴重。

爛尾症

症狀:是從尾鰭開始附著黃白色粘著物。不久,再蔓延至各鰭,並漸次糜爛。尤其病情進行時,鰭部會呈爛腐狀,甚或斷落尾鰭都有。因食欲大減,不久連肌肉也被侵腐而衰弱致死,故有必要及早治療,發病雄魚較多,是其特徵。

原因:遭受卡拉姆那里斯細菌感染所引起,感染途徑為傷口,而受傷大部份由於魚隻之間的爭鬥,粗魯的接觸所引起的居多。

水霉病

症狀:別名口腐病,棉花病,但正名為水霉病。這是水霉寄生於体表而帶上棉花

般是白色狀,不久蔓延至全身而腐爛皮膚,尤其病情進行時水霉繁茂部份會腐爛

掉落都有可能。而到了患病中期以後就會失去食欲,游水也欠活潑,不久將會死

去。

原因:体表的傷口或錨蟲,魚蝨等寄生所引起的傷口,由水霉科的真菌著生引發二次病症者。真菌大都是輸入孔雀魚帶進來的居多。

松球病

症狀:全身的鱗片豎起魚体,全面也會鼓滿,病名是因為看似松球般乃有此名。

如病情進行則魚鱗會剝落,於是不能再游水而導致死亡。

原因:遭受野羅孟那斯細菌感染所引發。

口腐病

症狀:口部週邊或頰部附近呈白棉花狀而不能再進食,不久,將會衰弱而致死。

原因:與爛尾病一樣,卡拉姆那里斯細菌感染為原因

輸入孔雀魚帶來的新感染

症狀:鰓部腫脹而在水面痛苦中勉強呼吸,並且合閉尾鰭而不時在搖頭,做不自

然的游水動作,不久,魚体呈白濁狀而衰弱致死。

原因:由輸入孔雀魚帶進來的細菌為感染因素。

而一旦發現感染的魚隻時,必須隨即隔離於其他魚缸。初期者,只有換水或加入

鹽水也可改善。

治療

可使用一些市售的殺菌劑來進行藥浴,大部份的情況都會有所改善。若仍然無法

痊癒,原因可能在於一些導致細菌性的感染的因素,並未消除,如水溫過低,死

魚未撈出等。患水霉病症者,可能要注意水質,應撈除死魚或殘餌,並趕快換水

,而松球病可能要優先改善水質,藥浴除去水中的病原,待魚較有食欲後,用細菌治療的藥餌餵食。至於爛鰭、爛尾等外表症狀的魚隻,換水並佐以藥浴,情況也能改善。
2007-05-11 8:49 am
首先希望今次答問題既人,響人地論壇上面copy文章時,請列出文章來源!
另外引用文章都要理解內容先好copy出黎用,因為我見上面有人答非所問!!唔識唔好害人!!唔該!!




到本人正式作答

首先你要知道孔雀魚係中上層魚類,即係話佢地多數都習慣響水既中層至上層活動,遇事受驚/受傷/病/休息先會游到底層水中!!
而你既孔雀魚長時間沉響水底係唔正常現象,所以想問你,母魚生產完有冇換水??因為生產期間,母魚會排出(羊水),(羊水)係會令水質變差,所以我相信你個時會聞到d水有d腥味!!現時建議你可以每隔一日換1/3至1/4缸水,同時加粗鹽響水中殺菌,咁做可以慢慢比咁弱既母魚慢慢習慣新水,但記住用黎換入既水,事前一定要另外放開24小時備用,等水中氯氣揮發先可以用黎換水!!因為氯氣會破壞魚鰓/魚鰭/身體表面保護層!!要小心留意呀!!
而一般生完bb既孔雀魚缸多數都會響頭3日換水,個3日多數都會1/3缸水咁去換,同時加粗鹽殺菌!!所以你過左一星期就要用上面個換水方法喇~
另外用鹽份量唔可以太多,會影響水中小量ph值同軟硬度!!,一般病情響 一公升水用粗鹽1~2克,唔好多過4克(份量可用湯匙一個平鋪~大約15克),如果唔知自己個缸有幾多公升水,可以去以下個網址http://www.cau-aqua.net/index.php?option=com_wrapper&Itemid=43
click入面右方既水族計算機 咁之後輸入你魚缸size就可以好準確咁知道魚缸有幾公升水,之後用鹽會準確好多架啦~
不過病情嚴重就要及早用鹽同時用藥(魚舖有售),因為粗鹽只係平時殺菌同初發病先有效!
唔明再問啦^^


2007-05-20 06:36:46 補充:
負評原因:答非所問,響人地論壇copy文章但又答唔到人野,呢編只係養孔雀魚基本知識吧了......
參考: 經驗!!
2007-05-11 2:38 am
如何判斷母魚是不是要生了啊 ?

在正常的養殖狀態下,應可以享受到繁殖的樂趣.母魚懷孕到產仔魚的周期約為25~30日.但如何精準的判斷仔魚的出生日期,有些徵兆可以提供參考;母魚肚型膨脹到接近方型肚或者母魚臨盆前通常比較不進食;亦指食慾低落,並且較神經質;常瑟縮於角落.由以上狀態就可以準備把母魚移置 產仔盒或 空曠的魚缸中靜待產....

我家的孔雀為什麼老是生病?

最近有新進的魚隻嗎 若採取混養是極危險的事 因為若買到食用消毒不完全的絲蚯蚓 那孔雀魚
必定也夾帶的著肉眼看不到的細菌 這也是您家孔雀魚生病的主因.....
另一個可能的狀況 孔雀魚最好在交尾器成熟前也就是1.5個月左右分開 以防3個月大生第一批小魚
時 造成整缸水質的變差 母魚通常沒事 而公魚常在這種情況下就縮尾了

如何判斷魚隻生病

健康的魚隻通常精神飽滿 在水缸內游來游去 生病的魚隻通常精神不佳 經常性的躺在底層
對於飼主所投的飼料也無反應 這通常是細菌性感染的前兆 .. 遇到這種情形 先把魚缸的多餘飼料
撈除 因為魚隻ㄧ旦沒將餌料吃完 餌料立即變成魚缸中的汙染源 再來請魚缸的水換一半 放適量的
粗鹽及細菌性黃藥 早期的發病狀態 通常這樣處理魚隻過幾天就會痊癒
倘若您發現的時間點過晚 魚隻尾鰭已有嚴重的縮尾或爛尾情況 也是如上述處理 不過成功率
可能較低 注意處理時間請禁食幾天 等待魚隻精神恢復再投餵餌料 並且再做換水的動作 以不超過
一半為原則 分次把魚缸中的鹽水分次淡化..
2007-05-10 5:32 am
你條魚生完之後有無換水?生完BB後D水會有問題,你試下換1/3隔夜水後再加小小鹽及定水劑就會OK!
參考: 经驗


收錄日期: 2021-04-12 21:19:1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09000051KK0311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