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方最長河流

2007-05-09 10:11 pm
是長江或珠江. 珠江是最南河流. 但長江比珠江長是否入南方河流?

回答 (3)

2007-05-10 3:14 am
✔ 最佳答案

中國南方最長河流
中國的主要河流分北,中,南部。
北部:黃河
中部:長江
南部:珠江
所以南方最長河流是珠江。
中國的著名河流:長江、黃河、珠江
長江位於中國境內,全長6380公里[1],是中國也是亞洲第一和世界第三大河流(僅次於亞馬遜河和尼羅河)。古稱江、大江等。

江段
長江源流沱沱河以下依次為通天河、金沙江。金沙江以下,岷江口至長江入海口,長2884公里(荊江裁彎取直後,縮短航程80公里,為2800餘公里),通稱長江。在通稱長江的各江段又有各自的名稱。

源頭
長江源位於青藏高原腹部,源流主要有沱沱河、當曲和楚瑪爾河三支,其中沱沱河為長江正源。沱沱河全長358公里,發源於唐古拉山脈主峰,海拔6621公尺的各拉丹冬雪山西南側。穿過雪山與谷地,出唐古拉山區後北流,切開祖爾肯烏拉山較低的山崗,至葫蘆湖附近再往東流,於囊極巴隴附近接納右岸支流當曲後,之後便是通天河。通天河自當曲口至青海省玉樹縣巴塘河口,長813公里。

黃河
黃河全程5,464公里,為中國第二大河,長度僅次於長江。黃河起源于青海-西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九省,最後流入渤海。黃河流域面積752,000平方公里,養育人口1.26億人,占全國人口11.5%。

黃河流域位於北緯32°至42°,東經96°至119°之間,西起巴?喀拉山,東臨渤海,北界陰山,南至秦嶺,東西長約1900公里,南北約1100公里,流域面積?75.2萬平方公里,大約相當於三個英國的國土面積。
黃河流域大部分屬乾旱、半乾旱的大陸性季風氣候。

上游從河源到內蒙托克托縣河口鎮,可再細分為河源段、峽谷段和河套段;上游段水多沙少,為黃河主要清水來源區。
中游從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可細分為黃土高原峽谷段、汾渭地塹段及豫西峽谷段;中游落差大,河谷兩岸崖壁陡立,多急流險灘,例如有著名的壺口瀑布(又稱龍門)。

珠江

知識+ > 教育學術 > 其他

發問者 :hauchifu ( 小學級 3 級 )
發問時間:2006-09-08 21:41:24
解答時間:2006-09-15 11:22:07
問題分數:10 分 / 閱覽次數:500 / 回答:2

[其他]

為何會叫 [珠江]
為何會叫 [珠江]
寄給朋友 加入我的最愛 檢舉

最佳回答其他回答網友票選
回答者 :chinwansze [小學級 4 級]
回答時間:2006-09-08 21:50:56 / 最後修改:2006-09-08 21:52:55
網友評價 :57% 29% 14% (目前有7人評價)
發問者評價:
檢舉


珠江:

河名:

流域面積:

(萬kmkm²) 河長
(km)
西江幹流
(思賢滘以上) 35.5 2074
西


流 北盤江 2.58 327.0
柳江 5.72 773.3
郁江 8.68 1179.0
桂江 1.93 426.0
賀江 1.15 344.0
北江

(三水以上) 4.67 468
東江幹流
(包括三角洲) 3.32 523
西北江三角洲 1.76 141

珠江,舊稱粵江,是中國境內第四長河流,按年流量為中國第二大河流。全長2400公里。原指廣州到入海口的一段河道,後來逐漸成為西江、北江、東江和珠江三角洲諸河的總稱。其幹流西江發源於雲南省東北部沾益縣的馬雄山,幹流流經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四省(自治區)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在廣東三水與北江匯合,從珠江三角洲地區的8個入海口流入南海。北江和東江水系幾乎全部在廣東境內。珠江流域在中國境內面積44.21萬平方公里,另有1.1萬余平方公里在越南境內。

地理位置:

珠江流域範圍:

珠江流域處於東經102°14′—115°53′,北緯21°31′—26°49′之間。流域內山地和丘陵面積占94.5%,平原面積小而分散,僅占全流域的5.5%,最大的平原為珠江三角洲平原。全流域的地勢總體為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為雲貴高原及青藏高原邊緣,西江上游的急流瀑布較多,其中以白水河上的黃果樹瀑布最為出名。雲貴高原以東主要是低山丘陵(即兩廣丘陵)。珠江下游的沖積平原是著名的珠江三角洲,河海交匯,河網交錯,具有南國水鄉的獨特風貌。

參考資料:
2007-05-10 12:08 am
是珠江!!!!!
2007-05-09 11:12 pm
※※※我認為應該是珠江,因為長江是作為中國南方與北方的分界,所以長江是屬於中國的中部地區,既不屬於北方,也不屬於南方。


收錄日期: 2021-04-19 23:18:0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09000051KK0171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