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缽仔糕歷史!

2007-05-07 10:05 pm
缽仔糕點泥架?
幾時喺香港出現?

回答 (2)

2007-05-08 2:53 am
✔ 最佳答案
<<砵仔糕>>
砵仔糕在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只有一、兩種的口味。但到了現在,砵仔糕的口味增加了很多種。只要是你想出來的口味都可以嘗到。以前的砵仔糕通常都是以黃糖製造的,但現在有的是以砂糖,有的是以冰糖,還有的是以蔗糖製造的,這些都適合不同人的口味。這些口味不但有創意,而且還很健康。例如:綠茶砵仔糕,南瓜砵仔糕,這些都是一些健康小食。

用1份糖,1份粉,3份水 ( 糖﹕粉﹕水 = 1﹕1﹕3)
* 糖水一定要冷卻才可用來開成漿
* 我只用粘米粉 ,無用粟粉 (感覺好實)
* 碗仔要掃少許油 起出來才靚 otherwise會好黏,唔靚

- 小心control 時間
- 落少DD 水
- 蒸了1/3~1/2 時先落紅豆 , 紅豆唔會沉底, 同埋無甘凹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102202038


砵仔糕是一種傳統廣東小吃糕點,源自廣東台山,在清朝咸豐年間的台山縣誌已有記載。

傳統的砵仔糕以黃糖、粘米粉等造成後,放在一個瓦製的小砵內蒸熟,故名;但現在的製法已多數改用小瓷碗。吃的時候才把砵仔糕從小砵倒出來,以竹籤穿起來吃。有的砵仔糕加入紅豆;亦有砵仔糕改以白砂糖製造,因而是白色的。剛蒸好的砵仔糕,暖、滑、香、爽,特別味美。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0%B5%E4%BB%94%E7%B3%95

廣東台山人以清泉水煮黃糖、米漿,再倒入瓦缽仔蒸熟,便成為今天的缽仔糕。有50年做缽仔糕經驗的林師傅,堅持沿用以石磨磨米漿做缽仔糕。缽仔糕上的凹洞,原來是故意將有水氣的部份挖走,否則會有酸味。

http://jade.tvb.com/food/unforgettable_taste/07.html


砵仔糕
傳統的砵仔糕是以台山的瓦砵仔製作的一種糯米糕點,現在在香港街頭所見的大多是用小瓷碗製作,呈半圓形,用足籤串著,吃起來爽口滑溜,別具老式香港小食情懷。


缽仔糕
材料:

粘米粉4兩(篩好) 砂糖4湯匙

紅豆1兩 滾水12兩

清水4兩

做法:

1.洗淨紅豆, 除去雜質, 加水蒸1 1/2小時, 瀝乾備用.

2.將砂糖溶於滾水中.

3.粘米粉加4兩清水開稀, 倒入煮滾的糖水中.

4.拌勻至稀糊狀, 加入紅豆.

5.將紅豆稀糊倒入於己掃上油的小碗中, 蒸15分鐘即成.

http://www2.hkedcity.net/sch_files/a/mkm/mkm-2002513/public_html/25.htm
參考: Yahoo!
2007-05-13 2:24 am
<<砵仔糕>>

傳統的砵仔糕以黃糖、粘米粉等造成後,放在一個瓦製的小砵內蒸熟,故名;但現在的製法已多數改用小瓷碗。吃的時候才把砵仔糕從小砵倒出來,以竹籤穿起來吃。有的砵仔糕加入紅豆;亦有砵仔糕改以白砂糖製造,因而是白色的。剛蒸好的砵仔糕,暖、滑、香、爽,特別味美。

砵仔糕本來是用瓦砵頭盛載,近年早已絕跡。

<<砵仔糕由來>>

砵仔糕是一種傳統廣東小吃糕點,源自廣東台山,在清朝咸豐年間的台山縣誌已有記載。

<<砵仔糕歷史>>

砵仔糕在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只有一、兩種的口味。但到了現在,砵仔糕的口味增加了很多種。只要是你想出來的口味都可以嘗到。以前的砵仔糕通常都是以黃糖製造的,但現在有的是以砂糖,有的是以冰糖,還有的是以蔗糖製造的,這些都適合不同人的口味。這些口味不但有創意,而且還很健康。例如:綠茶砵仔糕,南瓜砵仔糕,這些都是一些健康小食。在深水 找到這檔碩果僅存的瓦砵頭砵仔糕。說砵仔糕是四邑地道街頭小食,酬神祭祖也必備此糕點。

<<砵仔糕在香港那裡出名>>

生隆特別自台山運來砵仔做糕。缽頭的的骰骰,直徑只有兩吋,容量小,受火力便均勻,不似大碗因火力不均造成邊硬中間軟的現象。而且瓦砵煮得愈多愈吸味,用舊瓦砵煮來的糕,會特別香些。砵仔糕一啖一個,香滑彈牙,有米香,老闆黃生說他們每天閒閒 日賣出2,000個。
在深水步找到這檔碩果僅存的瓦砵頭砵仔糕。老闆黃生說砵仔糕是四邑地道街頭小食,酬神祭祖也必備此糕點。
<<砵仔糕圖片>>


收錄日期: 2021-04-18 22:04:2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07000051KK0166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