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性=否定一切?你麥鉤「空」阿厚某?!(否定一切,卻不否定「否定這個
動作本身」=虛無主義=「絕」有情)(按:菩薩=Bodhi-sattva=覺有情=大無畏
勇士之義)
★「空性」一詞的由來:佛門諸多「方便隨順,其數無量」的法門,都是對最究
竟、無相、無法依「六入」(眼、耳、鼻、舌、身、意)而達意的一乘法「應機」
而權變假設的。
★
http://98.to/jesuss 這就像有張耶穌像(=真理,第一手資料),每個人都用
自己的「影印機」(=眼耳鼻舌身意=感官經驗)口耳相傳去複印(解讀詮釋),必
有失真的情形........最後關鍵、重要變因 and 最終的侷限在「感官經驗」。
i意思是:「當人的感官經驗接收到形形色色的那刻,早已非原創的第一義諦
究竟真理.........just only『近似值』矣」(=微積分概念。舉例:令「圓
週率」代表真理;3.14.......等all what u see的形相代表「近似值」,
3.14.........是個無窮小數。 3.14…可以指出真理之月的所在,但卻永遠不代
表真理本身) →故曰「空性」
經此一說,看倌們知道什麼叫做「空性」了吧?跟覺悟者(佛、世尊)的獨到
發現——「12因緣」有絕對關係(註)!!
★小故事說明:
http://lenyan.mpsdn.com/articles/srhnothing.htm
★註,詳解:
http://lenyan.mpsdn.com/articles/bkself.htm
-------
>洛本天津仁波切:
>如果修法變成一種負擔、累贅,或變質為逃避世俗責任的方式,這種修法不但
>一點益處也沒有,最後反而會增加更多的執著和分別。
(1)
http://hk.groups.yahoo.com/group/lenyanTW/message/5866/ 目前社會對
佛教的定義:錯解佛教=執著於『不執著』.....學佛是為了:捨棄『不執著』、
與『執著』,中道為上」「因為凡事=中性。★只要執著兩邊,就永遠被所執著
or不執著的外境控制。
(2)
http://hk.groups.yahoo.com/group/lenyanTW/message/5885/ 若預設立場
錯解「佛教=執著於『不執著』=逃避面對自己、現實」。懷此心,往生到了西方
彌陀淨土,若仍存此心,還是得到「逃避的果」.....永遠=「白努力定律」=煮
沙成飯、徒勞無功...(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
國?....
學覺悟(佛)主要焦點是:認識長期於久而不聞其臭(=業障)中以7th識「分別愛
惡取捨」(喜順惡逆)無意中所壓抑出的「另一個陌生的自己」(最大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