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每當談論預防骨質疏鬆飲食,總會提到鈣質,這易使人以為骨骼中只有鈣質這成分。事實上,除了鈣質,骨骼還有磷質、蛋白質和水分等。
營養師多建議吃高鈣食物來維持骨骼健康,這完全是因為日常飲食的攝鈣量通常都不能達至建議水平(每天約1000毫克)。根據香港中文大學的調查發現,香港成年人每天攝鈣量約為500至600毫克,遠低於上述建議數量。然而,其他與骨骼健康有關的營養素,卻沒有出現這個問題。
少吃蔬果 骨質密度低4%
*********************************
中大醫學院今年於沙田各屋,以問卷形式訪問670名介乎48至63歲的更年期女性。調查發現,每天進食少於200克蔬果的受訪者,較每天進食多於700克蔬果者,骨質密度低3至4%。
六成受訪女性每天進食不夠500克蔬果(即衛生署建議的5份蔬果)。負責調查的中大社區及家庭醫學講座教授何陳雪鸚表示,香港人生活繁忙,飲食習慣西化,都是導致攝取不足蔬果的主因。
三分一50歲以上港婦骨質疏鬆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引,骨質疏鬆症的定義為骨質密度比一個健康女性的骨質密度低2.5個標準差。本港最少有三分之一50歲或以上的女性,受骨質疏鬆症困擾,原因是更年期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從而影響骨質密度,出現骨質疏鬆症。
更年期女性的骨質密度,每年最高可下跌2%,嚴重的患者會出現嚴重骨折而需長期住院,從而增加感染肺炎機會,導致死亡。
初期無病徵 骨折率較高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無聲無色的病症,一般患者初期都不會有任何徵狀,但出現骨折的機會較高,而骨折的主要部位有脊柱、手腕和臀骨。
除了多吃蔬果及補充鈣質,更年期女性應避免進食過多肉類
*********************************************************************
因為攝取過多動物蛋白質會增加血液酸性,加快人體鈣質的流失。
另市民亦可補充鉀質,因鉀能中和人體血液內的酸性,而補充鎂亦能促進對鈣的吸收和代謝作用。
不過,骨質密度與運動量及生活模式等多種因素有關,很難結論多攝取蔬果能減少骨質密度下降的機會。
牛奶及其他奶類製品
************************
牛奶及其他奶類製品含豐富鈣質,一杯高鈣奶約含500毫克的鈣質,再加上日常飲食的攝取量,要達至建議的攝取量並不困難。如果不喜歡每天喝奶的話,大可以進食芝士或乳酪來代替。
小魚(如九肚魚或白飯魚)、蝦米、芝麻、深綠色的蔬菜、豆腐等
****************************************************************************
除牛奶外,還有些含鈣量高的食物,如一些小魚(如九肚魚或白飯魚)、蝦米、芝麻、深綠色的蔬菜、豆腐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豆腐高鈣是因為添加了石膏粉(炭酸鈣),而豆奶的製作過程則不用加入該凝固劑,所以其鈣質含量並不是特別高。
過量吃肉導致鈣流失
*************************
不少研究發現,除攝取量不足,還有其他跟飲食有關的因素導致骨質密度下降,而其中一項是長期攝取過量蛋白質。雖然骨骼的成分中含有蛋白質,但大量文獻已證實,過量攝取該營養素是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素之一,因為過量的蛋白質會加速骨骼中的鈣流失,使其密度減低。香港人進食肉類的分量遠比建議為高,因此要保持骨骼健康,每餐不可吃超過3(約相等於3個乒乓球大小)的肉類。
除此以外,攝取過量鹽分及經常飲用含大量咖啡因的飲品亦會增加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