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係咩?

2007-05-06 7:29 am
請問有無d有關講華嚴經ge野可以令我可以加深了解佢過中的道理?

回答 (7)

2007-05-06 7:39 am
✔ 最佳答案
多媒體生命劇場《華嚴經》
經歷佛界,思考生命
進念‧二十面體‭ ‬2007年原創「多媒體生命劇場」首個劇目《華嚴經》,首次把佛教經典,結合多媒體表演元素,搬上舞台,從而帶領觀眾思考生命的意義。

多媒體演出《華嚴經》並非一齣呼籲觀眾信佛的說教作品,而是希望觀眾能在劇場內體會一些未能從讀本、電視或電影中體會到的觀念。正如一件人人都很清楚的事情,但由於每人的觀點不同,所領悟到的東西亦有所不同,這是佛教中「悟」的意思。表演藝術也是一樣,觀眾在劇場內坐在不同的位置,觀看到和感受到的東西也不一樣。劇場能讓觀眾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經驗去理解和感受一些和自己生活、生命有關的事情。‭ ‬


有關《華嚴經》劇場演出
佛教語言,結合舞台多媒體元素
劇場演出以佛學經典《華嚴經》的中心思想作為創作基礎,並吸納了「華嚴法會」及唱頌「華嚴字母」的形式,以「光」作為媒介,結合舞台裝置、影像設計、音樂、舞蹈等當代多媒體表演藝術元素,在劇場裡展現「佛界」的意象及探索《華嚴經》中佛偈的義理,引領觀眾親身體驗「一切唯心造」的境界,透過演出,讓觀眾從佛學角度觀看當代物質文明與精神生活狀態。

創作團隊
緣生緣起‭ ‬越界撮合
以著名的禪師、詩人、學者及和平主義者一行禪師的文本為基礎,釋衍空法師擔任《華嚴經》演出的創作顧問及文本創作,釋僧徹法師當「華嚴字母唱誦」部分的創作顧問,並特別邀請十位法師台上現場唱誦華嚴經文。演出由進念創作及節目總監胡恩威任編導及設計;本地音樂創作人于逸堯負責整體音樂創作及編排,林夕參與歌曲的文字創作;視覺方面,由張叔平擔任形象設計,並請來台灣書法家董陽孜書寫「華嚴字母」,用數碼影像技術將「華嚴字母」展現舞台,是次演出的影像設計由黃志偉負責;本地編舞家伍宇烈擔任動作設計,聯同進念演員陳浩峰、楊永德、黃大徽和潘德恕參與演出。

更多演出資料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二零零七年六月九 / 十 / 十五至十七日 (晚上七時四十五分)
二零零七年六月十六日 (下午三時正)
$ 120 / $ 180 /$ 280 /$ 380 /$ 1,000 * (慈善門票)
* 進念‧二十面體為註冊非牟利慈善團體。慈善門票收益將撥用於與《華嚴經》有關之學校藝術教育推廣工作。

門票於3月16日起在各城市電腦售票處公開發售

2007-05-05 23:40:29 補充:
庚戌冬,先師明觀老和尚示寂,治喪之餘,悲思紛集。因憶師所付遺作中,曾記述在浙東行化時,有治習華嚴得不可思議神妙境界等語,頓起業盡情空廓然無礙之觀。即屏居香港光明講堂,讀誦大經,迥向吾師,隨讀隨記,以資探索,並檢同全部華嚴著述集要為參究。其中有宋溫陵戒環比丘所集華嚴要解,解妙義豐,不厭三復。爰亟付印,冀有助於後之讀者。并將賢首國師華嚴三昧章合刊於後,以同開寶藏焉。

2007-05-05 23:40:54 補充:
戒環嚮以華嚴海藏汗漫難究。遂三復方山長者疏論。述總要敘。疏條經旨。稍辨端倪。繼沿綴緝清果明禪師所集修證儀。略解聖號表法。屢為賢達下詢。願盡九會之奧。因取清涼國師綱要。與論校讎。別為斯解。以方山為正,清涼為助。洞究全藏纔萬八千言。庶幾覽者。無異剖大經於一塵。睹法界於彈指也。
2013-02-08 2:07 pm
大方廣佛華嚴經《注音版》
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4fizBe0OdVTc0xzVzk5UnN6enM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宣化老和尚講述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Ava/contents.htm
2007-05-06 9:38 pm
華嚴經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
此經分三個版本:四十卷華嚴,六十卷華嚴及八十卷華嚴。
基本上每部大乘經典都可有一主題,例如法華經是講 "開佛知見"的,金剛經是講 "般若"的,而華嚴經是講"入不可思議佛境界的"。
亦據聞此經曾失傳了一段時候,最後某某菩薩是在龍宮請回人間的。
在四十卷華嚴內有記載較為人熟釋的: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顧品即十大願王。
何等為十:
一者禮敬諸佛
二者稱讚如來
三者廣修供養
四者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
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
八者常隨佛學
九者恒順眾生
十者普皆回向
2007-05-06 7:56 am
華嚴經目錄:
序品第一
方便品第二
譬喻品第三
信解品第四
藥草喻品第五
授記品第六
化城喻品第七
五百弟子授記品第八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法師品第十
見寶塔品第十一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勸持品第十三
安樂行品第十四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囑累品第二十二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
觀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蓮華經是一本大經,其中以觀音菩薩普門品最出名

2007-05-06 17:04:32 補充:
對唔住,我原來我手快快捷打錯咗妙法蓮華經的目錄都唔知sorry
2007-05-06 7:42 am
《華嚴經》講的是什麼?我們想學佛,首先要認識佛教;我們要讀經,同樣的首先要認識所讀的經典,特別是《華嚴》,佛說《華嚴》顯示出無比圓滿的智慧德相。佛在這部經上教我們什麼呢?八個字—「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確確實實就是講這八個字,換句話說,佛在本經是教我們怎樣過佛菩薩的生活。我們知道九法界的眾生,特別是六道凡夫,過的生活非常艱難困苦,所謂苦海無邊。佛在這部經典中教導我們,怎樣在現前的生活當中,現前的工作環境當中,真正做到超凡入聖,從凡夫的生活轉變成諸佛菩薩的生活,就是這一部經的內容。我們能轉過來,對社會廣大的群眾,對一切眾生,就是作師作範;師是表率,一切眾生的表率,社會大眾的榜樣模範,這是我們首先要認識清楚的。
華嚴經包含浩瀚,這裡有眾大德法師的講解:
http://book.bfnn.org/article_11.htm
2007-05-06 7:36 am
《華嚴經》的原本只有一種,但分量很大。印度人計算篇幅的大小,是以偈頌為單位,說一偈或一頌是同樣的意思,都以四句為一單位。不論是偈頌、長行或密咒,也以四句為一單位;一單位裡,字數並不相等。《華嚴經》總共有十萬頌,也就是四十萬句,可見其分量之大。分量多就容易散失,所以《華嚴經》傳入中國時,就是一個殘缺本。

首次傳入是在晉朝,只有三萬六千頌,是十萬頌的三分之一,其中三分之二都遺失了。將三萬六千頌翻譯成華文,總共有六十卷,稱為《晉經》,也稱為《六十華嚴》。現在還有流通,但是讀的人較少。

第二次是在唐朝證聖年間,即武則天執政時,由實叉難陀大師從西域帶來,比上次增加九千頌,總共有四萬五千頌,共翻譯出八十卷,稱為《八十華嚴》。

第三次在唐德宗貞元年間,印度有個小國,對中國進貢。禮品裡有一部《普賢菩薩行願品》,經文完整無缺,非常珍貴。由印度高僧般若法師譯成華文,總共四十卷,稱為《四十華嚴》。所以《四十華嚴》就是《普賢菩薩行願品》。現在《華嚴經》每一品都有缺文,唯獨《普賢菩薩行願品》是完整的。弘一大師教導我們學習的方法,《八十華嚴》讀到第五十九卷,接著讀《四十華嚴》,合起來總共九十九卷。


收錄日期: 2021-04-23 16:57:2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05000051KK0604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