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時方知無佛可成??

2007-05-05 11:39 pm
成佛之時方知無佛可成~~~何解???

回答 (10)

2007-05-06 12:07 am
✔ 最佳答案
成佛之時方知無佛可成,只是説明不可以太執著於佛經的文字上,佛的概念上。因爲‘佛’本身也是空的。

六祖見五祖時說︰但求作佛(之法)不求餘物,這説明六祖當時還沒有頓悟,他不知道佛法本身是不可求的。
2007-05-10 6:17 am
★小故事說明:http://lenyan.mpsdn.com/articles/srhnothing.htm

★詳解:http://lenyan.mpsdn.com/articles/bkself.htm 文末

★第八識=潛意識=佛教獨到的發現

http://lenyan.mpsdn.com/articles/index.htm#vanilla

2007-05-09 22:20:37 補充:
★什麼是空性?http://hk.groups.yahoo.com/group/lenyanTW/message/6099

2007-05-09 22:22:39 補充:
★蕭平實是「論文抄襲」。他先後跟許多大德學過法,後來自封救世主、菩薩再世合理化盜版行為。罪狀為:將釋迦牟尼佛的東西換成自己的封面,當然也包括「善款」劃撥帳號.....因此其言論看似有理,實則抄襲,騙得很多人團團轉。詳:http://hk.groups.yahoo.com/group/lenyanTW/message/6088/怎麼辦?http://98.to/baman
參考: 98.to/3yuan、98.to/joinus
2007-05-09 8:15 am
無為及能作真如的心才是真佛;
為成佛而作佛只是〔做佛〕。
2007-05-06 11:25 pm
任何佛教理論,都應該能在經論中找到依據,請問樓主的問題出自何處,出自何典?

如果只就字面上解釋,這個講法是想表達佛陀所證的境界。真理可從兩個層面來講,一是從真理方面去講〈勝義諦〉,另一是從凡夫的角度去講〈世俗諦〉。如果以〈勝義諦〉的層面去解釋這句話,便能明白其中的深義。

凡夫因為不知道〈勝義諦〉,所以認為外境或者事物是「實在」存在的。甚麼叫做「實在」存在呢?所謂「實在」存在,意指外境或者事物是不需要因緣而獨存,如神教的上帝。如果問上帝在那裏來,神教徒會答神是自有的。但有理性的人會知道這種想法不合理。可從數方面去講,

(一)神是自有的,這並不合理。從現實中可以發現,事物是由因緣而產生,並沒有一種東西是「從天而降」,或者「自己生自己」。如果可以這樣,一朵花應該可以自我複制,變成一整個森林。但現實並無此事。

(二)神是創造天地的,亦不合理。因為現實可見,事物並非如神般,擁有永恆不變的特質。被創造者與創造者,性質完全不同,無法證明天地是神所造。要知道神教徒說,神是先天地而存,在這之前除了神,就沒有其他事物。因此,神創造天地時,是沒有先天地而存的材料,一切也是神自己「造」(生產)出來的。所以,受造物與創造者不同質,只能說他根本不是創造者。

如果否定了〈自生〉(自己生自己)獨存的神,又不可能〈無因〉而生便會發現其他事物也一樣,大家也是依因緣而生。

但是在較深的佛法層面,連「因緣」本身,也是不定的。為甚麼呢?因為所謂「因緣」,是要有一個「主因」,再加一點其他的「助緣」,才能得到結果。但是,沒有「助緣」的話,單靠一個「主因」是得不到東西;又或者只靠一個所謂的「助緣」,也不能得到東西。因此,所謂「主因」及「助緣」也是互相依靠才能成立,佛法裏稱之為「互相觀待」。又另一方面講,人們要認識「因緣」,必需要依靠語言。沒有文字,何來「因緣」二字?所以,所有事物「互相觀待」,便是事物的本質。

雖然如此,卻不否定事物的價值。事物間「互相觀待」,只是存在的方式,並不是說沒有它的價值。平通人覺得「無常」便否定了事物的價值,事實並非如此,因為「無常」才顯出事物的價值。試想如女明星,如果十年後也是這樣子,一百年後也是這樣子,恐怕便不覺其美了。正因為不同年紀有不同樣子,才「顯出」女明星的「美」,是不是?

當佛陀完全了解真理的一刻,知道事物的本質〈如所有智〉,便會知道並沒有一個「實在」的佛給衪去成。因為沒有眾生,便沒有佛,二者不是「互相觀待」嗎?

至於第八識,可見玄奘《八識矩規頌》便會知道。
2007-05-06 10:48 pm
問:成佛之時方知無佛可成~~~何解
答:所謂成佛,首先要講的是:出有佛世名為祖,出無佛世名為佛。而成佛作祖之時,亦即是我們修行用功,尋回我們一念未生之前的那顆真如心,而那顆真如心其實是眾生皆有的,但我們經歴著無此刧以來的流浪生死,作下的業力由如須彌山,但我們拼命的修行用功,必有一天可尋回那顆真如心。
但要留意上述我用的字眼是用 "尋回" 兩個字。寄然尋回,亦即是失而復得。失而復得亦即是沒有多亦沒有少,那樣又有什麼佛可成。


問:甚麼是第八識?
答:八識是所謂的阿賴耶識. 是眾生的生死根本. 悟道之人,始能觀知. 即
自心所顯現的宇宙萬象. 如能觀得此識的本源,便是究竟,證入涅盤.
2007-05-06 9:14 am
一般人的觀念是眾生和凡人的分別,所以才可以由凡人修行而成佛。可是在佛的眼中,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陀成道時所作的讚嘆),所以佛和凡人只是同一個本性的兩個不同表現。佛是沒有煩惱的凡人,凡人則是有煩惱的佛。如此說來,又如何有佛可成呢?

不過要成了佛才可以真正領悟到這個道理,所以說要到了成佛的時候,才知道實在無佛可成。
2007-05-06 5:38 am
釋迦佛於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悟道時說:
「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唯因妄想無明而不能證得。」

六祖惠能大師《自序品》說:
「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一切眾生, 本具佛性深藏於第八識, 為三障敝伏, 以至生生世世不能見自佛性,
凡夫是連自己藏有佛性也朦然不知o

成佛 - 由凡夫至成佛, 是於三大阿僧祇刼(有些人須時長些或短些)下功夫, 去除三障,終見自佛性全現o

三障 -
1)業障,
2)報障
3)煩惱障 – a.見思惑; b.塵沙惑; c.無明惑

一般人誤解: 成佛是由凡夫外相加福慧上去才將來有大威祌力, 向心外求佛,如蒸沙豈能成飯,終不能成,且差之萬里,背向涅槃城 !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若有執着,即覺自己有得着,便敝了佛性o
若一切執着破除,即不覺有人.我.你.他.物,也不覺有所得能得,便現出佛性o)

六祖惠能大師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六祖惠能大師偈: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可惜我們這些生死凡夫,不肯當下承擔,不知污垢的衣里藏著稀世寶珠,濁染的心中蘊藏著無比的智慧。否則我們又怎麼會貧窮,無智呢?那麼我們也就能向六祖所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了」。於是六祖大師在《壇經》中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本具佛性的道理,採用了許多方法,甚至運用了許多不同詞匯,如心、本心、自心;性、本性、自性;識心、識本心、見本性等來幫助從生理解、了悟、本具菩提般若智之佛性,以增加修行者的信心。
2007-05-06 3:02 am
成佛之時方知無佛可成、請問各下已成佛嗎?唯有佛與佛才能了知一切。般若般羅蜜多心经云:行深般若般羅蜜多時、照見五縕皆空。啊彌陀佛!
2007-05-06 3:00 am
六祖檀經講記
http://book.bfnn.org/books2/1314.htm#a01
◎悟法傳衣第一

自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

(中略)

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諦聽。吾為汝說。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師復曰。今於大梵寺說此頓教。普願法界眾生【言下見性成佛】。時韋史君與官僚道俗聞師所說。無不省悟。一時作禮。皆歎善哉。何期嶺南有佛出世。


成佛之時方知無(外求)佛可成??.......我妄心猜解。
***但悟自性。見性成佛。法從心覓。不假外求。一念善至佛地。一念迷落無期。

2007-05-06 14:36:16 補充:
曾看過祖師悟時語︰腳下忽見無凡塵。心如大日處虛空。覺者無執一切。行慈悲無為法不念功德。 即心即佛。是覺者境界。佛者此處解為覺者吧?迷轉悟悟亦能捨方成佛。 以上還是我以為,僅供參考。
參考: 妄心猜解.各自依.
2007-05-06 12:09 am
一字記之曰-------- 等!!!!!!!!!!!!!!!!

時辰未到,姻緣未了呀!

樂天大佛上


收錄日期: 2021-04-13 00:27:3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05000051KK0290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