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在歐洲,因為有四旬期(復活節前40天)的守齋的緣故,在每次復活節用餐前,都先予以祝聖;因此第七世紀時,就有祝聖羔羊的記載出現了,之後又多了油脂和火腿的祝聖。
其實四旬節守齋是禁止吃蛋類的。到了十二世紀,才開始有雞蛋的祝聖;因此在復活節時,天主教徒會把蛋塗成紅色,請神父祝聖,自己也用作禮物送給朋友,這是為什麼現在復活節都要送彩蛋的最早起源。
除了雞蛋外,還有其他食品,如奶油、乳酪、麵包等的祝聖。在禮儀改革前的聖教典禮中,仍保留了羔羊、蛋、麵包的祝聖經文。
在歐洲許多國家,復活主日的主餐均食羔羊肉,因為在祝聖羔羊時,可讓人紀念摩西藉著羔羊的血,領導以色列人出埃及,而這羔羊(後來稱為逾越節的羔羊)是耶穌的預表:祂是上帝的聖潔羔羊,藉祂在十字架上所留的血,使人類得以洗淨罪,脫離魔鬼的奴役。
蛋也象徵春天及新生命的開始。到了基督徒的時代,更賦予了一層宗教意義:象徵耶穌復活走出石墓。
而麵包則使基督徒們想到耶穌是永生的活糧。在歐洲許多國家中,復活節通常會另外烤製特別的復活節麵包,麵包上畫有基督耶穌的字樣、十字架,或羔羊的圖案等,以紀念基督。
慶祝與習俗
在中世紀,所有的基督徒在復活節日出之時慶祝,因為依據古老的傳說,復活節時的太陽會在清晨歡喜地跳躍三次,來榮耀耶穌的復活,那時穿雲而出的光芒就有如天使般的歡舞。
歐洲的民眾在復活節的清晨聚集在曠野或山頂觀看日出的光輝,在破曉之時鳴砲與響鐘,並有樂隊與聖詠團以哈利路亞及讚美詩歌來慶祝象徵耶穌升起的太陽,至今在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區仍保有這種清晨致敬的習俗。
斯拉夫民族也保有其古老的復活節習俗,教堂從早到晚都要以短暫的間隔持續敲鐘,來提醒信徒這是一年中最偉大的日子之一。
在羅馬尼亞,基督徒在上教堂前,會先在家裡大掃除,穿新衣,沐浴,這樣做是為了表示一個新的開始。在40天的四旬期之後,各家的桌上都充滿了各樣美食,並以美美的彩蛋來陪襯,增加節慶的氣氛。最高興的莫過於小孩了,因為他們可以在草叢中尋找禮物和彩蛋!
羅馬尼亞的農民,會穿著傳統的服飾,並點燃手中的蠟燭,在午夜時聚集在教堂周圍,裝嚴地喊著:「耶穌已從死裡復活了!」在每個教堂的周圍,不論是山丘或平原,人們手持著蠟燭,並高聲唱著讚美詩。
在美國,為復活節所預備的食物都會裝在一個籃子裡,這個籃子就稱為Easter Basket。所有四旬齋的守節都在復活節前一天的中午結束,然後會請牧師為Easter Basket做祝福。籃子裡通常有:Paska(一種特製的復活節麵包)、Kolbasy,和Sirok(一種加了起司的蛋捲)、Kolac(飲料)。怎麼吃呢?一大塊的Paska,塗上一層奶油,再切下一小塊Kolbasy,一片Sirok,配著水煮蛋一起吃,最後再加一些馬蘿蔔和甜菜所混和的配料。飲料方面就可以準備一大壺的咖啡和上述的Kolac。(啊,寫得我肚子都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