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由漁村變成大都市的資料

2007-05-05 7:34 am
求香港由漁村變成大都市的資料???





thanks

回答 (3)

2007-05-05 7:44 am
✔ 最佳答案
香港由漁村變成大都市的資料???
香港漁業早於香港開埠之前便已出現,到現時在香港的本地產業中仍然有一定的重要性。捕捉魚類及水產業均為香港提供一個穩定的活魚供應。香港31%消耗的海鮮便是由香港的漁民捕捉,而6%的新鮮魚類則是由香港的魚類養殖場生產。
漁業是香港古老的行業。但你是否知道,
現今在工商業高度發達的香港,漁業仍然佔有
一定的地位。1986年,香港約有漁船4,700艘,
供應的海魚佔全港總消耗量約有86%。1997年,
香港約有漁船4,460艘,漁民19,200人,供應
的海魚佔全港總消耗量的75%。
  港島的香港仔、筲箕灣,離島的長洲、大
澳,新界的青山、大埔、沙頭角、西貢,合稱
香港的「八大漁港」。其中香港仔避風條件最
好,港口寬闊,附近海域漁產豐富,不僅吸引
本港漁民,還吸引許多內地和澳門的漁民前來
停泊、交易,致使經常有幾百艘漁船聚集在這
裡。香港仔充滿了濃郁的漁鄉風情──你時常
可以看到漁民上岸出售海鮮和聽到機動漁船進
出港口的陣陣轟鳴聲。

圖片參考:http://www.chiculture.net/0217/picture/1205pic17017.jpg




圖片參考:http://www.chiculture.net/0217/picture/1205pic17059.jpg
80年代銅鑼灣避風塘


2007-05-04 23:45:39 補充:
最後是在1970年代,香港的經濟進入第三個階段—經濟多元化。在70年代開始,香港的周邊地區在出口量開始追上香港。同時,發達國家因經歷能源危機而採取保護主義,香港的訂單減少,製造業大幅萎縮,於是香港須另覓出路,發展多元化經濟。經濟多元化是以擴大的經濟事業的基礎,使多個行業成為香港的支柱。例如發展保險、金融、房地產等服務業。由於這些行業也需要大量的人手,因而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給港人,以解決工業衰退的問題。而在80年代起服務業佔香港最高的生產總值,因此令香港經濟迅速發展,成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在世界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2007-05-04 23:46:53 補充:
因為香港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轉口港的貿易漸漸恢復,但到了1950年代初因韓戰爆發而陷於停頓。香港唯有發展工業,來使經濟繼續發展。1950至60年間,輕工業有著明顯的增長,當中最重要的工業有紡織、成衣和塑膠業。往後,其他輕工業如電子、鐘錶和玩具業亦迅速發展。由於當時香港貨品不論在成本、質量上也較各地區有優勢,因此競爭力也較強,自然吸引了很多外商來港購買港人的貨物,令香港的輕工業逢極一時。60年代,香港的本地工業產品佔總出口量的70%,較轉口總值的百分比高,自此,香港成功發展成加工工業中心,取代了轉口港的地位。
2007-05-05 7:41 am
[編輯] 華治時期
主條目:香港史前時期、香港秦朝至元朝歷史、香港明朝歷史和香港清朝初期歷史


宋王臺石碑英國佔據香港之前,還未有「香港」一詞,所以之前的歷史皆附屬於香港各地區的歷史。

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人在香港居住,在新界和大嶼山不少地方曾經發現新石器時代人類聚居的遺址。前214年(秦始皇卅三年),秦朝派軍平定百越,置南海郡,香港正式被納入中原領土。到了唐朝開元二十四年,香港屬於循州(今惠州市),屯門軍鎮[11]的二千駐守士兵(地點為今日的屯門)主力保護海上貿易。新界五族[12]也自唐朝起遷入現時新界各處,一直到南宋時期左右。

自唐朝起(因遷海而到清朝康熙年間止),香港的瀝源(今沙田),大奚山(今大嶼山)沙螺灣的土壤適合牙香樹生長,種香及產香也逐漸發展起來。據考證[13],明朝時由東莞南部、新安全境(包括香港)的香樹製品會經陸路運至尖沙頭(今尖沙咀),用小艇送到石排灣(今香港仔),再用俗稱「大眼雞」的艚船運至廣州,然後送往蘇杭銷售。

五代十國時期,由於大步(今大埔)一帶盛產珍珠,南漢劉氏遂於963年設官辦珠場,稱為媚川都。971年(北宋開寶4年),九龍灣一帶(今觀塘)設官富場,派鹽官駐守。南宋末年,皇帝宋端宗趙昰和宋帝昺趙昺被元朝軍隊逼迫逃到香港,據說曾在土瓜灣一塊大石頭上休息,後人稱該處為宋王臺。

1514年(明朝正德九年)葡萄牙派兵抵達並攻佔屯門,明軍於1521年(正德十六年)向葡萄牙開戰,史稱屯門海戰,結果大獲全勝。清朝初年,香港屬新安縣管轄。清廷為防沿海居民接濟明朝遺臣鄭成功,遂於1662年(康熙元年)下令遷海,加上實施海禁,香港本區受嚴重影響。後來廣東巡撫王來任、廣東總督周有德請求復界,1669年(康熙8年)朝廷允許,新界五族居民陸續遷回。


[編輯] 英治初期
主條目:香港割讓、香港殖民地時期、香港開埠初期歷史和香港20世紀初歷史


1840年代畫家筆下的香港島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不久,清朝道光皇帝由主戰轉向主和,派欽差大臣琦善到廣州與英軍談判。1841年1月琦善與義律在清廷與英國政府不知情下草擬《穿鼻草約》,並於1月20日由義律發出《給女王陛下臣民的通知》中,宣稱他和琦善之間「達成了初步協議」[14],其中包含「把香港島和海港割讓給英國」,並於1月26日於香港島北岸的水坑口登陸。但由於清廷及英國政經界分別認為有辱國體及獲利太少,故雙方不承認《穿鼻草約》的存在,但英國軍方並沒有撤出香港島。直至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被大英帝國打敗,並於翌年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島連同鄰近的鴨脷洲才正式割讓與英國。1860年清廷再敗於英法聯軍,被逼簽下《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南部連同鄰近的昂船洲一同割讓給英國。當時在九龍半島上的新邊界只用矮矮的鐵絲網分割,位置就在今天的界限街。1898年,英國通過與清廷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條約,租借九龍半島北部、新界和鄰近的兩百多個離島,但九龍寨城除外,租期99年。這一系列的租借和割讓,形成了今日香港的邊界。


[編輯] 抗日及重光

1941年聖誕節香港淪陷,日本皇軍入城主條目:香港保衛戰、香港日治時期和香港重光

中日戰爭爆發,日軍在1938年登陸廣東,並迅速佔領與香港為鄰的廣州及附近地區,並派間諜潛入香港調查英軍的佈防位置。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數小時後,同時進攻馬來亞及越過深圳河侵佔香港。其間日本和加拿大及英印軍發生多場激烈戰事。12月25日,由於駐港英軍戰力不足,當時的香港總督楊慕琦宣佈嚮日本投降,開始了香港3年零8個月的日治時期。

香港重光以後,英國國旗再次在香港總督府內升起。當時因國共內戰再次展開,中華民國政府無力向英國政府取回公道。後繼的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後,中、英雙方就香港問題達成協議:中方無意收回香港主權,也不干預國民政府軍民在香港的活動,用以換取英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承認。


[編輯] 戰後發展

香港殖民地最後的一面旗幟,由英國藍旗和代表香港的殖民地徽所組成,1959年-1997年主條目:香港1950年代、香港1960年代、香港1970年代、香港1980年代和香港1990年代

1950年代,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韓戰與西方世界交惡,被西方國家禁運,使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轉運物資、徵集資金、收集情況的唯一地點。香港亦從轉口港轉為發展工業,經濟得以迅速發展。然而於1966年,文化大革命席捲中國大陸,紅衛兵多次意圖越過中港邊境。後來左派公然響應國內造反派的號召,在香港多處策動暴亂。當時在香港街頭放滿寫上「同胞勿近」的真假「菠蘿」[15],使香港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其間有若干市民被真的炸彈及其他方法殺害。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以「長期利用、充分打算」的方針,堅持不打算收回香港,使這一件事情得以平息。

經歷過1960年代末的暴動,港英政府於1970年代初調整了政策方針,逐步吸納華人進入決策機制,減少危害英國管治香港的可能性。1973年由於受石油危機的影響,香港經歷了一次經濟大衰退,但自1974年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高速增長。1970年代中香港地鐵開始動工,廉政公署成立,開始實施九年免費強迫教育,並進一步擴展公共房屋計劃,如十年建屋計劃及居者有其屋計劃,皆為香港未來的「經濟奇蹟」奠定基礎。

1970年代初期,由於新界土地契約的問題,使港英政府不得不考慮香港前途的問題。英國政府曾經多次要求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延續新界的租約,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拒絕。在1980年代初,英國曾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權」及「治權」,前者歸中華人民共和國,但英國仍保留治權。1982年9月22日,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到北京提出這個方針,打算延續對香港的管治,但當時的領導人鄧小平強烈反對及絕不讓步,不過表示可以讓香港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因中方對收回香港立場強硬,期間香港的樓價、股票及港元匯價持續急挫,更於1983年9月出現港元危機,港元兌美元由1982年約6港元跌至9.6港元兌1美元的歷史低點。為挽救香港金融體系,港英政府於1983年10月15日公佈聯繫匯率制度[16],匯率定為7.8港元兌1美元。此後聯繫匯率制度一直實行至今。

1984年12月19日,中英雙方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簡稱《中英聯合聲明》。根據這份聲明,英國需在1997年7月1日將香港的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而香港即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在上述協定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會依照鄧小平所提出的「一國兩制」政策,確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不會在香港實行,並保證香港除外交及國防外,各方面都擁有高度自治。然而1989年,受到六四事件影響,香港部分人人心惶惶,使香港的資產價格下跌,移民潮再次出現。同年港英政府推出香港機場核心計劃以穩定人心。


[編輯] 特區時期

1997年6月30日午夜於香港會議展覧中心新翼禮堂舉行香港主權移交儀式,標誌英國對香港150多年統治正式結束主條目:香港主權移交和香港2000年代

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香港正式結束英國150多年的管治,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董建華為首任行政長官。然而,3個月後爆發亞洲金融危機,對香港經濟構成重大負面影響。同年,香港更首次發現有人類感染甲型H5N1禽流感。1999年,主要因為美國的科網熱吹至,香港股票市場再一次進入瘋狂狀態,香港經濟略見起色。但隨著美國的科網熱減退,香港的科網泡沫亦隨即破滅,及後於2001年美國發生911事件,香港經濟無可避免持續衰退。加上以往香港扮演中國轉口港的優勢受到上海、廣州和深圳的挑戰,而且面對經濟轉型和全球化帶來的衝擊,令製造業北移,失業、通縮問題隨之而來。政府連串政策失誤和不擅建立良好的公關形象,令政府處於弱勢,社會不滿氣氛與日俱增,這股衰退潮一直持續至2003年尾仍未竭止。

2003年春季,由於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SARS)爆發,香港各方面都大受打擊。是次疫症中,香港有1755人感染,共299人死亡,為死亡率最高的地區。經濟損失無法估計,失業率上升至8.7%的歷史新高。同年年中,政府就《香港基本法》第23條關於國家安全問題立法時,因處理失當,成為市民對政府施政不滿的導火線,引發同年7月1日的香港七一遊行,最後政府只好暫時擱置立法。遊行過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對香港實施了一些優惠政策,如落實香港與中國大陸的「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以及推行「港澳個人遊」,並落實興建港珠澳大橋,鞏固香港作為亞洲物流中心的地位,從而期望減少市民的不滿。特區政府並開始制訂人口政策吸引專才移民和投資移民,以提昇人口質素。2004年7、8月,香港開始出現輕微通脹,正式走出持續了68個月的通縮期。
2007-05-05 7:38 am
自1860年開始,由於英國已把香港島及九龍半島佔領,便想把香港的經濟發展,將香港發展成轉口港。直至二十世紀初,香港還是以轉口港作為主要的經濟活動。直至1950年代開始,由於外在的環境的影響,香港發展成一個工業城市,當中以輕工業為當時的主要市場活動。這個情況大約至1970年時慢慢減退,在1980年代開始經濟多元化逐漸取代工業,成為現今香港的經濟形態。

首先,第一個階段是轉口港。由1860年開始,由於香港的局勢開始穩定下來,而英政府對香港的管治也逐漸確立,便有意發展在港的經濟。在二十世紀初,香港憑著本身的地理優勢、建全的運輸系統、華人的勤勞工作、政府的穩定施政,所以吸引很多外商來港貿易,就由這時起香港便成功地發展為轉口港。經香港運入中國內地的主要貨品有煤、未加工的棉花和羊毛織品等。同時輕工業逐漸萌芽,其後遇上全球經濟大衰退、省港大罷工、戰亂等一連串局勢不穩的情況,因而令香港的經濟停滯不前。故此在1900-1939年間香港的經濟以轉口港為主。



但是轉口港的經濟形態在50年代被工業模式所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轉口港的貿易漸漸恢復,但到了1950年代初因韓戰爆發而陷於停頓。香港唯有發展工業,來使經濟繼續發展。1950至60年間,輕工業有著明顯的增長,當中最重要的工業有紡織、成衣和塑膠業。往後,其他輕工業如電子、鐘錶和玩具業亦迅速發展。由於當時香港貨品不論在成本、質量上也較各地區有優勢,因此競爭力也較強,自然吸引了很多外商來港購買港人的貨物,令香港的輕工業逢極一時。60年代,香港的本地工業產品佔總出口量的70%,較轉口總值的百分比高,自此,香港成功發展成加工工業中心,取代了轉口港的地位。



最後是在1970年代,香港的經濟進入第三個階段—經濟多元化。在70年代開始,香港的周邊地區在出口量開始追上香港。同時,發達國家因經歷能源危機而採取保護主義,香港的訂單減少,製造業大幅萎縮,於是香港須另覓出路,發展多元化經濟。經濟多元化是以擴大的經濟事業的基礎,使多個行業成為香港的支柱。例如發展保險、金融、房地產等服務業。由於這些行業也需要大量的人手,因而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給港人,以解決工業衰退的問題。而在80年代起服務業佔香港最高的生產總值,因此令香港經濟迅速發展,成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在世界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以上是3個階段的成因
詳細的在參考資料


收錄日期: 2021-04-12 21:38:3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04000051KK0532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