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當時的人對這個民主革命稱呼為「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為二十世紀早期中國文化界的一次革新運動。
1919年5月4日前夕,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批判中國文化,並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一方面,以胡適為代表的溫和派,則反對馬克思主義,支持白話文運動,主張以實用主義代替儒家學說,即為新文化運動濫觴。在這一時期,陳獨秀、胡適、魯迅等人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核心人物,這一運動並成為五四運動的先導。
起因
1915年,中國獨裁統治者袁世凱意欲復興帝制,他在文化方面實行的一個步驟,就是抬出「尊孔復古」的口號,為自己製造復辟的輿論、文化基礎。由於1911年的辛亥革命不僅成功地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也將「民主」「共和」這一思想深入人心。因此袁世凱此一舉動遭到了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識分子狙擊。
前期經過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了《青年雜誌》(自第二卷改成《新青年(LA JEUNESSE)》,研究這段歷史的人們也普遍以《新青年》作為該雜誌的總稱,指出「德先生」(指「民主」Democracy)和「賽先生」(指「科學」Science)並在該刊物上大量發表抨擊尊孔復古思想的文章。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開始。這一時期中國的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們也紛紛在該刊物上發表文章,如魯迅、李大釗、胡適等。這些撰稿人普遍接受了西方民主和科學的思想,使之成為新文化運動前期的指導思想。那時候,《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教育家蔡元培任校長的北京大學,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基地。
主要內容
在中國的教學中,以「四個反對」和「四個提倡」概括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
1. 提倡民主,反對專制、獨裁。
2. 提倡科學,反對愚昧、迷信。
3. 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4. 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後期變化
1916年3月,「護國運動」粉碎了袁世凱的皇帝夢,新文化運動的直接產生因素,就這樣被消除了。從此新文化運動開始逐漸淡去強烈的政治色彩,成為一般性的文化運動。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一部分在新文化運動中思想激進的知識分子,如李大釗、陳獨秀等,接受了馬列主義,轉變為「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他們認為共產主義才是能夠令中國獨立富強的方式,開始極力宣傳十月革命,成為共產主義在中國被廣泛了解的契機
歷史意義
中國共產黨認為新文化運動全方位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解除了思想禁錮的知識分子們,開始投身更多的政治活動,成為「五四運動」的導火索;知識分子在此運動中所宣揚的社會主義思想,最終導致共產黨統治在中國的確立。
另有人認為『新文化運動』是部分青年自由主義者和左翼激進文人之間的不穩定組合,主要成員都相信必需用現代西方文化替代中國傳統文化,但彼此對西方文化和中國現實的理解大相徑庭,所以這個運動迅速分解並依照各種政治意識形態重新組合。中國現代自由主義和馬克思主義思潮都可以在這個運動中找到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