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鄭屋古墓的知識。(10分)

2007-05-05 4:26 am
我想知識李鄭屋古墓的大部分知識,請help me!

回答 (4)

2007-05-05 4:32 am
✔ 最佳答案
博 物 館 由 一 座 東 漢 磚 室 墓 及 展 覽 館 兩 部 分 組 成 。 該 墓 是 1955 年 政 府 在 李 鄭 屋 村 夷 平 山 坡 , 興 建 徒 置 大 廈 時 發 現 的 。 從 墓 的 形 制 、 墓 磚 銘 文 及 出 土 文 物 等 推 斷 , 該 墓 應 建 於 東 漢 時 期 , 即 公 元 25 - 220 年 。 李 鄭 屋 漢 墓 在 1988 年 被 列 為 法 定 古 蹟 , 得 以 永 久 保 存 。
為 了 穩 定 漢 墓 內 部 的 濕 度 和 溫 度 , 減 緩 墓 室 的 損 耗 情 況 , 墓 室 不 對 外 開 放 , 但 觀 眾 可 以 透 過 裝 嵌 在 羨 道 的 玻 璃 。


開 放 時 間 : 星 期 一 至 三、五 至 六 上 午 10:00 至 13:00 、 下 午 14:00 至 18:00
星 期 日 及 公 眾 假 期 下 午 13:00 至 下 午 18:00
逢 星 期 四 休 館
地 址 : 香 港 九 龍 深 水 埗 東 京 街 41 號
公 共 交 通 : 乘 搭 地 鐵 至 長 沙 灣 站 下 車 , 從 A3 出 口 沿 東 京 街 步 行 約 5 分 鐘 ; 或 乘 搭 九 龍 巴 士 2 號 或 過 海 隧 道 巴 士 112 號 在 東 京 街 下 車 。


發現及發掘

李鄭屋漢墓的發現,與許多其他古跡的發現過程相類,就是在建築工程中被發現。

1955年8月初,香港政府正在深水區實行大規模徙置區計劃,包括清拆木屋、夷平山地和興建徙置區大廈。當工人在夷平東京街北端一座小山丘時,就發現了這座意義重大的古墓。

工人馬上報知政府,而政府亦迅速行動,由香港大學中文系主任林仰山教授,親率該校師生和工務局人員,發掘及清理古墓,又由政府測量人員製圖。

 

在發掘工作完成後,政府為更能妥善保存古墓及其文物,在墓室加鋪鋼筋水泥外殼,以防損壞,並在墓旁興建陳列室展覽文物,又將附近建為公園。

 

 

地理環境

古墓位於九龍半島西北岸一個海蝕階地上,原本是在臨海的位置,但因多次填海及土地擴展工程,現在的海岸線已大為推前,與古墓相距超過一千米。

在古墓及其公園四周,都興建了住宅及工廠,人車往還,形成新舊的強烈對比。




 

李鄭屋漢墓的結構特色

李鄭屋漢墓的結構大致上呈一個十字形,但並不是一個對正的十字形,因為從高處看漢墓的結構,其底部是有少許傾斜。從橫面這個角度望過去,漢墓的頂部是凸出來的,基於這個因素,從漢墓內部看,其頂部是用磚頭而建造的圓形墓頂,這亦是李鄭屋漢墓的一大特色。現在墓內放了一塊大鏡,其作用便是讓遊人清楚看到這圓頂形的特色。



 

 

整個漢墓總共有四個墓室,分別是前、後、左、右四個墓室及一條羨道,故此漢墓呈十字形。前墓室便是漢墓的正中央,其底部呈一個正方形,而頂部則是圓形。後、左、右墓室則是向四圍伸出的部份,三個墓室的底部則是呈長方形,而頂部則是單券頂。值得一提的是在後墓室的盡頭有一個入了牆的小龕,當參觀墓室時要留神一點,要不是便會看不到。而羨道則是指進入墓室的通道,其位置在前墓室的後端。但有一點可惜的是當考古隊發掘墓室時,發現羨道位置已經破爛不堪,可能是二千多年的侵蝕或其他因素,故令到我們無法知道東漢時封墓的實際情形是怎樣的。

 

出土遺物

現存出土遺物共58件,主要分為陶器及銅器兩大類。陶器有罐、釜、鼎、尊、扈、豆等共27件,殘陶器2件,陶製模型7件,陶器蓋14件。而銅器方面有銅鏡、銅鈴等其他共8件。

大部份的遺物都保存得很好,故此其研究的價值也相對地提高。而陶器則可分為炊煮器、盛食器、貯藏器及一些模型等。

當中以模型中的屋較為特別,因為我們可以從屋的型狀及結構,知道當時做屋的方法,其研究價值亦較高。屋是平面近方形的,上蓋為三脊四坡的曲尺形,各壁都刻劃有仿木構的線條,前壁有長方形門口,左壁有一側門。

上圖的屋開有一“鑰匙孔形”洞門,屋後右邊是一方形小院,用欄干作矮圍牆,矮圍牆有一洞門通外間,於後牆較高處有一方形洞通往小院。室內有一婦人抱子,一人舂米,室外有一犬;至於右邊的屋則有一洞門由室內通往小院,室內一人持杵舂米,室外一人簸米。

至於銅器方面,當中的銅碗及銅洗已殘破不全。但我們從陶器中的炊煮器、盛食器、貯藏器及剩餘現有的銅鏡、銅碗、銅鈴等可窺視當時人民的日常生活狀況及其所用的工具。

 

另一方面,一般傳統的古墓,考古學家都會不難找到人體的屍骸,但在李鄭屋漢墓當中,一點人體的屍骸都沒有,因此,不同的考古學家對此有不同的推斷,其中有三個較多人支持的見解:

有部份的考古學家認為李鄭屋村古墓是屬於“衣冠塚”,所謂衣 冠塚,就是人們以死者的衣飾或遺物建墓,以作懷念。

更有人認為此墓是屬於一位大將軍,由於打仗而屍首身在異鄉,故此李鄭屋漢墓中便沒有這位大將軍的屍體。

李鄭屋漢墓被發現時,入口處己受到明顯的破壞,故有人認為墓中的屍首可能是被盜墓者搬離墓中 。

雖然這個問題的答案經過多年的研究及討論也找不出答案,但能建這種規模的墓穴的人,非富則貴是可以肯定的。

 

年份推論

由於發現古墓時,香港並未有一隊正式的考古隊伍,而且沒有發掘較大型古蹟的經驗,對於古墓的年代推論,眾說紛紜。

 

對這問題其實可從幾方面入手,作出較準確的推論,分別是墓室的形制、磚紋的研究及陪葬品的形式。

廣東省於東漢時開始出現磚室墓,像李鄭屋漢墓的十字型凸頂磚室則於東漢中期盛行,但在後室有小龕的,卻常見於東漢前半期。

 

陪葬品的種類、形制和花紋與一般華南地區東漢墓葬所出土的基本相同。

至於磚上的文字,其中有「番禺」字樣,相信是製磚地。在孫吳時代,九龍已經歸入東莞(舊稱東官)郡,再非番禺,故可斷定墓磚是吳晉以前所製。除了「六十四」這一銘文外,其他的銘文都是較方正的隸書,這種字體也是漢代的金石銘文所常用的。

綜合以上各點,可以斷定李鄭屋漢墓的年代,大約是東漢中期,即公元第一世紀末至第二世紀中葉。

李鄭屋漢墓與漢代同期墓室的比較

首先,在文物發現上,李鄭屋漢墓的文物比其他同期的漢墓為少。例如在東漢時的墓室,文物古蹟可謂十分之多,包括有東漢時用具、瓷器和食具,當然最重要的是有東漢人的屍骨,對於考察當時的人和事,可謂幫助不少。但在發現李鄭屋漢墓時,發掘出來的文物只不過得五十八件,甚至連人的屍骨也沒有。故對於考察當時人和事的幫助可謂十分有限。

同時,李鄭屋漢墓的命名亦與同期墓室有所不同。例如在祖國中,考古學家發現了一些同是東漢的古墓,他們往往以古墓中的物事而為古墓命名。

 

好像在一個古墓的牆上,發現了一些驅魔治鬼的壁畫,考古學家便把它命名為《打鬼圖壁畫墓》。又好像一墓室牆上,刻劃了卜千秋夫婦升仙的情景,這個墓便命名為《卜千秋壁畫墓》。但在李鄭屋漢墓中,在牆上只是刻劃了幾個字,如:六十四、薜師等字,並無壁畫或特別的文物,故只以地名命名。

 

不過,李鄭屋漢墓在結構上和同期的墓室大致相同。好像東漢時的《東漢墓》、《打鬼圖壁畫墓》,都是以一個正中央為本,接著便有其他的墓室向四方伸展,大多是以長方形為主,呈現一個多角形的墓室。

 

發現古墓的意義

雖然在香港發現的東漢遺物並不限於李鄭屋漢墓一處(例如芬神父在南丫島所採集的香港「史前遺物」之中便有東漢陶罐),但李鄭屋漢墓的發現,對我們了解漢代文化和香港古代的研究的重要性是特別大的。

古墓出土的文物共五十六件,其中包括模型和陶製器皿。從房屋模型我們不但可了解漢代村落的建築、房屋的形狀,而且可以知道它的構造。從人的模型的活動,例如舂米,可以看出農業社會的片面生活情況。在發掘出的陶製器皿中,在用途上可分為飲食器、炊煮器和貯藏器三類,對我們認識漢文化和藝術起了幫助。

對香港古代歷史研究方面,古墓的發現證實了香港這偏僻的地方,也和中原文化有很大接觸的。有人假設李鄭屋漢墓代表一種與廣東「土著文化」無關的「外來文化」,想不到這裏很早之前就是中原文化的一部份。

另外,這一墓葬的發現,也對瞭解香港歷史提供了比較實際性的資料。它反映了漢代香港居民的生活片面,而這種生活基本上是「漢化的」。廣泛一點來說,漢墓肯定了漢代中國文化的統一性。現今古墓坐立在市區屋村中,遺下歷史的痕跡,奠定了祖先活動紀錄的保存,待現今人們追昔。

 
2014-05-13 4:05 am
good !!!!!!!!!!!!!!!!
2007-05-05 4:38 am
因為係李鄭屋村發現的所以叫李鄭屋漢墓


一九五五年平整地盤興建李鄭屋時,建築工人發現這座磚室古墓。出土明器共五十八 件,包括陶製器皿及青銅器物。墓室形制及出土明器式樣顯示,這座古墓的建造年代應 在東漢期間(公元二十五至二百二十年)所以推斷李鄭屋古墓是東漢期間(公元25年-220年)所建築的。而墓內的磚銘「番禺」,也是漢朝時香港所屬的縣名。古墓現已闢作李 鄭 屋漢墓博物館。李鄭屋古墓座落於深水東京街北面,古墓有一個十字型的磚室,
分為前、後、左、右四個墓室,前室在正中央,底部是正方形,頂部為穹窿頂,其餘三個墓室是長方形的。古墓地下有一個類似防空洞的十字形洞穴和藏有古陶器六十件,包括陶罐、陶壺、陶孟、陶勺、陶禽等等。
1955年8月,香港政府為應付市民對公共房屋的需求,計劃在李鄭屋村興建徙置大廈。當建築工人進行夷平山坡時,無意發現了一個東漢墓穴。香港大學中文繫系主任林仰山教授(Frederick Sequier Drake,1892-1974)於是帶領學生前往研究發掘。據當年的老街坊回憶,在漢墓正式出土前,曾有建築工人用外衣包著古物運離現場。[1](詳見1955年8月11日《星島日報》)參考了林仰山等考古學家評估後,香港市政局加建了鋼筋水泥硬殼,以保護漢墓受風雨侵蝕。漢墓於1957年由香港市政局接管及開放予公眾參觀,墓內的出土文物都陳列在漢墓旁的展覽館內。1988年12月,李鄭屋漢墓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2007-05-05 4:29 am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是香港歷史博物館三間分館之一,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當中的建築屬於香港法定古蹟



[編輯] 歷史

1955年於李鄭屋邨發現的漢墓1955年8月,香港政府為應付市民對公共房屋的需求,計劃在李鄭屋村興建徙置大廈。當建築工人進行夷平山坡時,無意發現了一個東漢墓穴。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林仰山教授(Frederick Sequier Drake,1892-1974)於是帶領學生前往研究發掘。據當年的老街坊回憶,在漢墓正式出土前,曾有建築工人用外衣包著古物運離現場。[1](詳見1955年8月11日《星島日報》)參考了林仰山等考古學家評估後,香港市政局加建了鋼筋水泥硬殼,以保護漢墓受風雨侵蝕。漢墓於1957年由香港市政局接管及開放予公眾參觀,墓內的出土文物都陳列在漢墓旁的展覽館內。1988年12月,李鄭屋漢墓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由2005年1月起,為紀念漢墓出土50週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進行一系列的復修工程,包括在墓室頂部加建一個使用鐵氟龍物料製成的天幕,防止雨水造成的滲漏,減低被侵蝕的機會,耗資達100萬港元。墓室過去都沒有採取過任何措施去保護它,在1970年代香港的教科書所見,當時的墓室外圍亦只是一個長滿草的小山坡。直到1990年代後期,前市政局才在外加建保護設施,並在墓內裝設控制濕度的裝置。今日漢墓的墓室並不對外開放,但是市民可以透過墓室門的玻璃,一睹這個建於東漢時期的墓穴。


[編輯] 建築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外貌
李鄭屋漢墓根據考古學家推斷,該墓建於東漢時期。而於漢墓出土了67件文物,當中包括最少33件完整文物,例如屋舍模型和各種陶器及青銅器等。然而,漢墓中並未發現任何骸骨。

漢墓的佈局為「十」字形,一共有4個墓室。墓室屬磚室墓,由長40厘米、闊20厘米和厚5厘米的磚塊砌成,而磚塊刻有10多種花紋及文字「大吉番禺」,室入口道在正式出土前已遭破壞。


[編輯] 展覽
漢墓現時已成為了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一個博物館。由於需要穩定漢墓內的溫度和濕度,墓室並不對外開放,但參觀者可透過裝嵌在羨道門口的玻璃牆窺探墓室內部,參觀者也可有漢墓旁邊的展覽館,觀看漢墓的地理環境、墓室結構和發現經過,以及漢朝時期的嶺南文化。


[編輯] 地理
根據考古學家在發掘古墓時的周圍環境推斷,漢墓在興建之時還在海邊,但現時博物館所在的山腳處已離開海岸非常遠。即使扣除歷年因填海而增加的土地,亦可以察覺到從東漢到清末的1800年間,從珠江帶來的沙泥沉積下來的結果。


[編輯] 參觀需知

[編輯] 開放時間
星期一至三、五至六:10:00-18:00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13:00-18:00
逢星期四、聖誕日及翌日、元旦、農曆新年初一至初三休館

[編輯] 入場費
免費入場

[編輯] 地址
香港九龍深水埗東京街41號

[編輯] 交通
地鐵
荃灣綫:長沙灣站,下車後從A3出口沿東京街步行約10分鐘
巴士
九巴:2、2A
新世界第一巴士:702、796C
過海隧道巴士:112、970、970X




[編輯] 延伸閱讀
香港歷史博物館編:《李鄭屋漢墓》(該館,2005年10月)

ISBN:962-7039-53-5

《李鄭屋漢墓》內容包括墓中發現的58件文物的詳細資料,並附上林仰山教授當年撰寫的《深水埗東京街尾李鄭屋徙置區東面古墓的考古發掘》,極具參考價值;此外,更承蒙饒宗頤教授為本書題署,並惠賜鴻文《由磚紋談東漢三國的「番禺」》。《李鄭屋漢墓》為研習華南漢代文化及香港早期歷史的必備參考書。(轉引自歷史博物館網頁:


收錄日期: 2021-04-12 19:36:2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04000051KK0396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