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坐任港督會是誰?

2007-05-04 9:07 pm
從香港開埠以來,最好港督會是誰?(請列明功績)
特首毋須提,未有一個似樣.......

回答 (1)

2007-05-05 11:24 am
✔ 最佳答案
彭定康任內積極起用華人出任要職,以便為香港回歸作銜接。在1993年11月,他以公務員事務司陳方安生接替霍德,成為首位華人布政司。其後又在1995年9月以庫務司曾蔭權接替麥高樂,成為首位華人財政司。彭定康任內雖然出現了移民潮,傳統英資又有撤離的跡象,但香港經濟仍然發展蓬勃,其中以樓市和股市最為顯著。在1993年12月10日,恆生指數首次衝破10000點並以10228點收市。而在同年4月1日,彭定康又成立了香港金融管理局,以確保整個銀行體系的穩定。此外,香港在彭定康任內成為全球第八大貿易地區。然而,彭定康卸任後,香港即在1997年10月陷入亞洲金融風暴。彭定康任港督期間,他的親民作風大受市民歡迎,例如他曾到中環的泰昌餅家品嚐蛋撻,又在往後的日子和餅家店東維持書信來往。而他每次發表施政報告後,又會親自出席電台節目接聽聽眾提問,以及主持公開答問大會,面對市民質詢,由此建立了開放和向公眾負責的親民形象,他的親民作風後來亦為不少政界人士所模仿。
彭定康任內亦積極提高本港的福利,但國務院港澳辦常務副主任陳佐洱卻在1995年抨擊他這樣做會使福利開支過高,最終使香港「車毀人亡」。無論如何,香港浸會大學在1997年3月13日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62%的受訪者贊同彭定康的表現,而候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則只有53%。
雖然已經卸任港督,但彭定康仍不時重遊香港。在2005年11月11日,他就回到香港推銷他的著作《非一般外交家》,期間除了和行政長官曾蔭權和富商李嘉誠會面外,又特地到泰昌餅家慶祝餅家重新開張。彭定康向傳媒表示:「我愛香港,我和我的家人在香港渡過了人生最美好的五年,所以每次回到香港都是件絕妙的事。」
===========================================
尤德在1982年上任總督之初,香港的高等教育仍舊在十分落後的階段。當時香港只有兩所認可的大學——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而專上學院亦只有樹仁學院和香港浸會學院等,可謂寥寥無幾。而根據統計,當時香港亦只有2%的中學畢業生能享有在本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有見及此,尤德任內對教育發展特別重視。後於1984年,他更分別見證了城市理工學院(今城市大學)以及香港演藝學院的成立。尤德也是體藝中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的主要倡設者之一,惟兩校要至他過身後,才分別於1989年和1991年正式成立。
尤德在1982年10月首次在立法局發表施政報告,當中曾表示要「建立一個鼓勵市民發展幹勁和進取精神的環境;只有在特別情況下,例如正常經營受干擾、工人得不到公平待遇、或本港聲譽受損時,政府才會對工商及金融界進行干預」。後來香港經濟雖然不景,他亦曾親自率領貿易代表團訪問英國、日本、美國和中國以推廣本港的貿易,又頒布了不少管制和監察銀行、保險、證券、金融和貿易各行業的法例,以整頓本港內部的情況。
=============================================
麥理浩1971年被委任為香港總督,先後續任3次,任期十年五個月,至1982年5月8日離港返英,是任期最長的港督。他剛上任時,香港貪污風氣嚴重,公僕向市民收取小費的事時有發生。1973年,總警司葛柏涉嫌受賄,麥理浩爵士在翌年2月成立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負責處理反貪污工作。1975年,香港政府終於將葛柏引渡回港受審。
1970年代,香港人口劇增,麥理浩爵士推行一系列措施以減輕人口問題,其中包括「十年建屋計劃」(1972年)、發展新市鎮及興建地下鐵路(1979年)。70年代中期,一些中產市民既不希望入住質素較差的公屋,但經濟能力無法供款購買私人房屋,有見及此,麥理浩在1978年推出「居者有其屋」計劃。同年,他推行九年免費教育政策,所有6至15歲兒童必需接受教育。


收錄日期: 2021-04-12 19:25: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04000051KK0138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