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咸豐生母為讓兒子順利繼位,曾意圖毒死六阿哥奕訢(即後來的恭親王)?
一生為奴有此劇情,我亦看過有些小說有此橋段,但正史有此記載嗎?
據清末漢軍正藍旗人趙爾巽(1844年—1927年)所著的《清史稿•列傳一•後妃列傳》中載:
〝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二等侍衛、一等男頤齡女。後事宣宗,冊全嬪。累進全貴妃。道光十一年六月己醜,文宗生。十三年,進皇貴妃,攝六宮事。十四年,立為皇后。二十年正月壬寅,崩,年三十三。宣宗親定諡曰孝全皇后,葬龍泉峪。咸豐初,上諡。光緒間加諡,曰孝全慈敬寬仁端愨安惠誠敏符天篤聖成皇后。子一,文宗。女二:一殤,一下嫁德穆楚克紮布。〞
(
http://www.hoolulu.com/z h/25shi/25qingshigao/t-index.htm)
史書中對於咸豐生母鈕祜祿氏,即孝全成皇后的描述就應沒有提及此事,就連孝全成皇后是如何死也不得而知。
即使查《清史稿•宣宗本紀》亦未有論述此事,只寥寥數語如:
“(十四年)十月己酉,立皇貴妃鈕祜祿氏為皇后,頒詔加恩有差”
“(二十年)春正月壬寅,皇后鈕祜祿氏崩。”
(
http://www.hoolulu.com/zh/25shi/25qingshigao/t-018.htm)
似未有對孝全成皇后作太多的描述,更未題此事。
**********************
Q:請問此傳聞是從何而來的呢?傳聞的詳情如何?
其實這傳聞是來自於清末民初,曾為康有為弟子的廣東順德人羅惇曧(1874—1954)所著的《賓退隨筆》。《賓退隨筆》是一部筆記小說,內容多述清宮廷內的野史。
以下就是該書內的一部份有關內容:
◎孝全皇后賜死 康慈太后尊號
“宣宗孝全皇后生文宗,恭王奕訢、醇王奕譞皆孝靜後出,咸豐初晉康慈太妃者也。宣宗愛恭王,欲立之,孝全後欲鴆殺諸子。一日,置饌召諸子食,置毒魚中,預戒文宗勿食。文宗殊友愛,陰告諸弟毋食此魚,諸弟得不死。既而謀泄,宣宗母太后怒甚,立命賜死。後徘徊不能引決,太后命懸白宮門,集宮人晝夜哭之,後乃投繯死。
宣宗命文宗母事康慈,康慈撫如己出。宣宗以文宗友愛,決立之。康慈疾亟,文宗入侍,康慈面向壁,迷瞀中誤以為恭王也,曰:“汝來何為?吾所遺留皆以與汝也。汝兄性烈,汝勿忤之。”文宗詢母作何謂?康慈張目審知其誤,遂不語。文宗自是始惡恭王。恭王屢為母請尊號,文宗靳之。及康慈彌留,恭王出,遇文宗於夾道,泣告之,謂母願及彌留得尊號以瞑目,文宗點首趨入。恭王出,遽傳詔上康慈太后尊號,文宗滋不悅也。故有司所擬康慈喪禮,文宗極力裁削。未幾,命恭王退出樞垣。”
*康慈太后即鬼子六的生母靜貴妃,話說鈕祜祿氏死後就寄託於靜貴妃,因此奕訢與咸豐帝在小時有很多機會在一起。
(
http://bbs.cnchi.com/viewthread.php?tid=523212)
其實這件傳聞正正牽涉到鈕祜祿氏擔任皇后不久就暴斃的說法:
孝全皇后鈕祜祿氏剛被升為皇后不久,就突然暴死,據說是因為一件投毒案。道光帝因為六子恭王奕訢較聰明,就想立他為繼承人,孝全皇后知道後就想鴆殺奕訢及其他皇子。
老四和老六從小在一起玩耍,這天在皇后宮中一塊吃飯(當時還有其他皇兒子在場),這本也是平常事。但是皇后吩咐人準備一桌子菜時,卻置毒於魚腹,這事就被奕詝(咸豐)知道;奕詝因不忍毒殺眾弟,於是暗示大家不要吃魚。於是諸皇子逃過一劫。
因為事有蹊蹺,被孝和皇太后(宣宗時太后)所知後,就下令徹底調查,結果發現這個菜被下了砒霜,太后大怒,因為在清代,後宮不得參與朝政,皇后居然有這個圖謀害死阿哥,謀奪 儲 君之位,這就犯了宮中的大忌諱,這絕對是不能容忍的。皇后只有死。她馬上叫道光下旨賜死皇后,道光不捨得,遲遲未下,太后就把皇后叫來當面給她一條白綾讓她自行了斷,皇后捨不得兒子,賴著不想死。想用“拖”的辦法,等此事過一陣子平靜後再作打算。太后就使出了最狠的一招,她當機立斷命人在宮中敲鑼打鼓宣佈皇后“殯天”的消息,皇后沒辦法再拖下去,只好用白綾自盡。
另外據說在《清朝野史大觀》(民國初年由小橫香室主人所著,民國五年(1916年)由上海中華書局印行。)亦有類似的記載。以下是轉自維基的白話內容:
因孝全皇后所生的奕詝則軟弱無能,一副老好人模樣,難堪大任,道光帝原先最中意奕訢,有意立他為嗣。孝全皇后為確保自己的兒子能夠繼承皇位,遂擺下毒魚宴,企圖毒死奕訢。一天,奕訢正好來孝全皇后和奕詝所住的鐘粹宮找奕詝玩,皇后便派人通知奕訢之母靜貴妃,說讓奕訢在自己寢宮裏吃飯。臨近開宴,皇后偷偷叫來兒子奕詝,讓他不要吃桌上的魚。奕詝不明白原因,不肯聽從,皇后只好把圖謀告訴了他。但奕詝忠厚仁慈,且與奕訢關係最好,所以在吃飯時,當奕訢要夾魚吃時,他狠命地踩了奕訢一腳,如此數次,聰明的奕訢自然明白了,便再也沒有要吃魚。皇后的圖謀沒有得逞。後來風聲不脛而走,被孝和皇太后所知,十分惱怒,便命令道光帝賜死皇后。道光帝雖然不捨得皇后,但母命難違。孝全皇后為了自己的兒子能夠保全,只好自盡。
**********************
Q:真相又是如何?
A:其實這只是涉及孝全皇后暴死的一個傳聞,即因毒害六皇子及其他諸子而被賜死。出現此種說法,相信只是民間對其死因的其中一個諯測。其實不只這一個孝全皇后暴死的說法,還有其他說法:
一種說法是:孝全發現皇太后知道自己毒害皇子之事後,畏于家法,羞懼難當,自己服毒而亡。
另外還有:
孝全暴崩,《清宮詞》有:“如意多因少小憐,蟻杯鴆毒兆當筵,溫成貴寵傷盤水,天語親褒有孝全。”此詩原注為:“孝全皇后由皇貴妃攝六宮事,旋正中宮,數年暴崩,事多隱秘。其時孝和太后尚在,家法森嚴,宣宗(道光)亦不敢違命也,故特諡之曰:全’。宣宗既痛孝全之逝,遂不立他妃嬪之子而立文宗,以其為孝全所出,且于諸子中年齡較長。”照這首詩看,孝全暴崩,似是新年宮中家宴,為人下毒所致。 “溫成貴寵傷盤水”,兼用宋仁宗張妃怙寵及慶曆八年近侍作亂縱火,曹後率宮人救火擒賊的故事,不知意何所指?詞連孝和,尤不可解。史載:宋仁宗張妃頗與聞外事,曾為其伯父堯佐乞官,或者孝全亦有類似的舉動,而宣宗繼母孝和太后秉性嚴毅,有所責備,孝全因而羞懼服毒。宣宗哀矜,諡以“全”字。
孝全暴崩真相如何,至今無定論。但野史一般均指是孝和皇太后迫使孝全皇后自盡(不論是服毒,還是用白綾自盡)。但卻沒有指明原因一定是出於毒害六皇子及其他諸子。另外,野史之說,向來不能作以定論,而且《清朝野史大觀》著於後,其說或許是從《賓退隨筆》而來。所以真相如何,只有孝全皇后真正死因被查出,才可以斷定到底是否有毒殺一事。正如之前《清宮詞》注中說:清孝全皇后 “數年暴崩,事多隱秘。”即是此事為宮中之隱事矣!!
http://www.cheda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1622
http://www.17315.com.cn/news.asp?id=36874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3601/2005/09/05/[email protected]
孝全成皇后-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