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現在的小學生要受那麼多的壓力?

2007-05-04 4:59 pm
今天看了報紙的報道,一個小五學生跳樓身亡,十分之難過,本人也有一個兒子讀小一,功課也十分之多,還十分之深,相比以前真的完全一樣,我不明白,為何要咁深? 真的有此雖要嗎?我們小時候,讀書返學是很開心的,完全沒壓力,但現在我兒子時常不開心,還說返學很辛苦,求學不是求分數,這句說話,就算家長做得到,學校也未必做得到!!

回答 (1)

2007-05-05 12:08 am
✔ 最佳答案
學業是小學生的壓力主要來源

多年來遭人詬病的「學能測驗」去年取消,但小學生的學業壓力並無隨之而減退。香港明愛德田明愛青少年綜合服務於二零零一年三月發表了一項調查,了解他們的壓力來源及壓力程度。調查於去年年底在觀塘六間小學以問卷調查形式,共訪問了一千五百六十六名小五及小六學生。結果發現:

高小學生感到最大的壓力來源仍然是學業,首三位包括測驗或考試、學業成績不理想及升班或升學,反映學生仍要背負沉重的壓力。

其次的壓力來源和家庭有密切關係,包括父母不明白我的感受或需要、功課繁多或艱深、父母爭吵或分開、被父母責罵、和父母對我的要求過高。

家長的反省


家長往往因希望子女入讀理想的中學,對子女仍抱有很高的期望,對他們造成一定的壓力。

父母應多了解子女的感受,更要避免將子女牽涉入家庭糾紛之中,加添他們的心理壓力。


童壓力:成長的助力還是阻力 ?
· 陳茂釗 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講師
從一件小事說起
有一位品學兼優,, 經常[考第一]的小五學生, 在接到考成績表後,面色立時變得十分蒼白 。 他的班主任關心地問他是否身體不適 ,他戰戰兢地說:「我……考第三 , 母親一定不會放過我了 !」

另有一位文靜的小六女學生放學後在街上遊蕩 , 不肯回家 。同行的同學便帶她返回學校。老師查問原因,她十分擔憂地說︰「我不敢回家,因為我不可以弄污校服…. 我母親不准我弄污校服!」

考試獲得第三名,理論上是值得高興的事,不小心弄污衣服,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更屬一件小事 。 但是,從這兩位同學眼中,這些可能就是他們人生中的 [重大]挫折,他們似乎是難於負擔,經受不起 。究竟是現在的兒童太懦弱,還是他們的生活環境壓力太大呢 ?

了解我們的兒童
對於如何教導兒童,令他們能健康地成長,相信是大部份家長及老師們關心的課題 。 部份家長及教師們感到現在的小孩子實在太難教了,他們一方面要關注兒童的自尊,但從另一方面,過份的關心及原諒又可能會變成放縱 。 難道要無止境的原諒?給兒童無止境的機會?兩者之間如何平衡,為兒童帶來成長的助力? 這的確是值得關注的課題。

「鳥飛, 魚游, 兒童遊戲」 (Landreth, G.L.1994) , 原本是天下間最正常不過的事,但今天,家長們每每都會說 : 「為了你的將來,不要浪費時間,玩耍,大可不必了。」 而更令人感歎的,甚至部份教育工作者也相信[學業] 就是兒童學習的指標,甚至是「唯一」的指標 。 於是,「自然成長的活動」變成了現代兒童稀有的時間,取而代之的便是沒完沒了的家課 、 溫習 、 再溫習。 小童群益會(1990)就兒童壓力問題曾作深入的研究,結果顯示本港兒童的部份壓力是來自學習的,其中包括功課數量 、 內容及形式 、 個人對學業的要求 、 父母及師長的期望,及同學之間競爭,研究結果足以顯示學童的確在學習活動上承受著頗大的壓力 。 除了學習上的壓力外,家庭成員間的疏離、代溝的衝擊、同儕的排斥與嘲笑、 對生活環境的不滿,都成為兒童壓力的主要部份 。 若兒童未有足夠能力面對來自四方八面的成長 [阻力],他們便會出現心理上的困擾,令他們煩惱不安,並對壓力的來源作敵對反抗。他們一方面不能接納自己,學習時缺乏自信; 他們會種種方式逃避現實,例如以白日夢、 拒絕 、 否認 、 理由化等心理防衛方式遠離壓力 。 除此以外 , 部份兒童會以具體的行為作為逃避的方法,如逃家 、逃學 、 尋求暫時樂趣 、沉迷享樂 、 厭惡學習等(吳武典, 1990)。若未能給這些面對成長困惑的兒童提供合適的輔導,他們的成長必然會遇到極大的障礙 。

壓力並不是壤東西
正如前述所說,過量的壓力對兒童產生不良的後果,但另一方面,兒童若在完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成長,同樣是不健康的。簡單地說,沒有壓力,兒童便會失去挑戰自我的機會,亦不會感受失敗、 學習失敗,生命也就變得軟弱無力了 。

古柏史密斯 (1976) 認為培養兒童自尊心有三大條件:
重要感:使個人感受到他的存在是重要的、有意義的;
成就感:個人能挑戰自己,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更因為自己能達到 預期的成就而感到完美暢快;
有力感︰個人感受到自己有能力處理及克服困境,並能從困境中欣 賞並享受自己所擁有的能力。

古柏史密斯的見解清楚顯示,合適的壓力正正可以為兒童提供良好的學習成長機會,令兒童在壓力之中,感受他存在的「重要」,享受努力得來的「成就」,更能學習面對困難,充份感受自主的「有力」感。

兩種錯誤的模式
現今的父母或師長,在處理兒童面對壓力時,有兩種嚴重的錯誤︰

(一)過份保護兒童:
為免兒童受到傷害或挫折,部份家長會幫助兒童除去一切可能出現的挫折,或不給兒童做錯事或面對困境的機會。想想你的孩子,你是否容許一年級的他執拾書本?二年級的他處理自己的食物盒?你會否因為擔心他忘記執拾書本或弄污食物而由你代勞?

(二)對兒童的能力有過份要求:
你會否因為你的小朋友經常犯錯而憤怒?或是因為你的小朋友做錯了,知錯了,道歉了,但還是要 錯,而且是不斷地重覆著同一的錯誤,因而令你感到氣憤?你甚至可能會認為他是對抗的,不聽話的,甚至是「無用」?在這情況下,你會給他機會嗎?或是「加重懲罰」,令他留下深刻的教訓,期望沒有下次的錯誤?相信經驗會告訴你,你的小朋友可能還是會繼續「錯」下去!回想這些生活經歷,你可有想想他們的年齡,是否「不能錯」?若兒童因為你的懲罰而不敢錯,而不明背後的原因,這是愉快的事嗎? 以上兩種模式,一是給兒童過多的保護,在沒有任何挫折機會下,兒童那會學習堅強?另一種教養模式則給兒童過大的成長壓力,兒童在充滿「威脅」的情境下成長,他們那會享受成長的愉快?可以說,兩種方式也不是健康的。請記著,兒童的成長是有一定的模式和規則的,透過合適的關心、鼓勵和信任,兒童是會漸漸成長的。

協助兒童面對壓力的建議

為兒童「製造」合適的成長壓力,充份發揮個人的潛質,本人有以下建議:

(一)以身作則:
你自己如何處理壓力?你如何面對情緒上的不安?這是絕對影響著你的小朋友的。故此,檢討及關注自己的行為模式,是首要處理的問題

(二)不要比較:
別以為比較可以鼓舞個人的發奮力量,過多的比較,壞處總比好處多。請提醒自己,我們必需配合兒童能力上的個別差異,使每個兒童均能在相對標準下獲得符合其能力的成功經驗(張春興,1994);

(三)信任你的小朋友:
羅杰斯(1982)認為人皆有其天賦的學習潛質,同時,他認為在較少的威脅下,兒童才會較有效地學習。另外,他亦同時提出自我評估式的學習結果可訓練兒童的獨立思考力與創造力,故此,在合適的情境下,我們應容許兒童參與決定他的學習模式,給與承擔責任的機會。如溫習時間安排、考試溫習時間表、日常生活的安排等。

(四)容許犯錯:
請記著,原諒不等於縱容,但若有必要作出懲罰,在實施懲罰前,你必需一問:你是否冷靜?小孩子是否明白你的關心?你是否別無選擇?

(五)學習感受的分享:
中國人往往不習慣與別人作感受上的溝通,父母子女間的感受溝通情況也是同樣的欠缺。但請相信,溝通是十分重要的。當小朋友犯錯,你可以向他提出你的感受,例如:「我很難過,你是否知道,我責罰你的時候是如何心痛的呢?」

(六)要求、期望要合理:
當你作出指導時,請你想一想他的年齡、能力,是否與你的期望相配合。

(七)明白兒童成長出現問題十分平常的事,
不要自責,亦不應怪責身旁的親友,他們同樣十分苦惱的,透過討論,可能會解決困難。另外,向「專業人員」求救是一可行的途徑。例如專業社會工作者,輔導員及學校輔導教師等。

(八)學習聆聽︰
聆聽是支持及關心的表現。作為家長或師長,用心聆聽孩子的說話,不但能了解兒童的思想,而且在聆聽的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會變得更近,彼此亦會更容易溝通了解。


總結:
健康的自我形象,是兒童成長的關鍵。一個自我形象健康的人,他的人生是無往而不利的(林孟平,1994)。若從這點出發,作為協助兒童成長的輔助者,我們並不是要為他們除去成長的障礙,而是協助他們有面對成長困難的勇氣,學習如何衝破難關,建立自信及自尊,並信任個人有克服困難及逆境的能力,從而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這樣的兒童,才能正面地向著自己的人生。



參考文獻: 1.吳武典(1990).輔導原理。台北:心理出版社。 2.林孟平 (1994).偏差自我形象:學生問題的關鍵。亞洲輔導學報 (第三卷第一及二期)。PP43-56。 3. 香港小童群益會 (1990).香港小學生的功課壓力。香港:香港小童群益會。 4.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5.Landreth,G.L.原著,高淑貞譯(1994).遊戲治療 :建立關係的藝術。台北:桂冠圖書。 6.Coopersmith, S.(1967) . The antecedents of self-esteem. San Francisco : W.H. Freeman. 7.Rogers, C.R. (1982) . Freedom to learn. (2nd ed.) . Ohio : Merrill.


收錄日期: 2021-04-15 20:48:5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04000051KK0061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