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隨遇而安

2007-05-03 9:41 pm
何為隨遇而安

回答 (4)

2007-05-03 9:51 pm
✔ 最佳答案
隨遇而安

釋義:
1) 隨遇而安就是不論在任何環境任何情況之下都能很快習慣適應
2) 能安於所處的環境。語本《石門文字禪.卷二二.舫齋記》。
3) 後亦用「隨遇而安」比喻安於現狀,不思長進。

典故:
「隨遇而安」原作「隨寓而安」。在六祖慧能的時代,禪宗傳道重在以心傳心,不立文字,但因宋代記載諸祖法語的燈錄大量刊行,參究公案的風氣愈來愈盛,禪風由此轉變,不立文字的參禪法變成不離文字,也就是所謂的「文字禪」。
惠洪為北宋「文字禪」的主導者,他反對把禪與語言文字割裂開來,主張「借言以顯無言」,即通過語言文字和研究禪宗經典而習禪、教禪。《石門文字禪》輯錄的便是他的詩、偈、書、序等。
後來「隨遇而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能安於所處的環境,後亦用來比喻安於現狀,不思長進。出現「隨遇而安」的書證如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盡心下》:「言聖人之心,不以貧賤而有慕於外,不以富貴而有動於中,隨遇而安,無預於己,所性分定故也。」
2007-05-03 9:53 pm
隨遇而安

釋義:
1) 隨遇而安就是不論在任何環境任何情況之下都能很快習慣適應
2) 能安於所處的環境。語本《石門文字禪.卷二二.舫齋記》。
3) 後亦用「隨遇而安」比喻安於現狀,不思長進。

典故:
「隨遇而安」原作「隨寓而安」。在六祖慧能的時代,禪宗傳道重在以心傳心,不立文字,但因宋代記載諸祖法語的燈錄大量刊行,參究公案的風氣愈來愈盛,禪風由此轉變,不立文字的參禪法變成不離文字,也就是所謂的「文字禪」。
惠洪為北宋「文字禪」的主導者,他反對把禪與語言文字割裂開來,主張「借言以顯無言」,即通過語言文字和研究禪宗經典而習禪、教禪。《石門文字禪》輯錄的便是他的詩、偈、書、序等。
後來「隨遇而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能安於所處的環境,後亦用來比喻安於現狀,不思長進。出現「隨遇而安」的書證如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盡心下》:「言聖人之心,不以貧賤而有慕於外,不以富貴而有動於中,隨遇而安,無預於己,所性分定故也。」

可是易經對於「隨」的解釋反而是有所取捨才能隨遇而安,如隨卦六二、六三爻爻辭云:「係小子,失丈夫」、「係丈夫,失小子」,剛好說明應捨即捨,乾脆俐落,沒有包袱而能捨得,有捨就有得。有得才能隨境遇而心安,而不是一個在矛盾的狀態下,隨境遇變化而沒有原則的濫好人。
2007-05-03 9:48 pm




成語名稱:隨遇而安



成語釋義:隨:順從;遇:遭遇。指能順應環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滿足。



成語出處:清·劉獻廷《廣陽雜記》一:“隨寓而安,斯真隱矣。”



成語示例:不過能夠~——即有船坐船云云——則比起幻想太多的人們來,可以稍爲安穩,能夠敷衍下去而已。(魯迅《兩地書》六)
2007-05-03 9:46 pm
世界上的事是早有安排,您就是喜欢不喜欢也要接受,所以既然事情发生是那样,就要接受,那就是隨遇而安.不是要是您可以做到此境界,人就可以对什么事情也来得开心,不会因此而不快乐.


收錄日期: 2021-04-15 19:36:2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03000051KK0139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