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水污染
水污染主要是指因物質、生物或能量介入後,改變其物理、化學或生物的特性,以致影響水的正常用途或危害國民健康及生活環境。
水污染來源包括天然的污染源及人為的污染源。天然的污染源一般指市鎮暴雨逕流等;人為的污染源則來自工業廢水、畜牧廢水、農業污染、礦場廢水及垃圾滲出水等。
水污染造成了地下水、海洋 、河川、水庫和湖泊等水源的污染。依據台灣省85年河川水質監測資料,全台灣地區21條主要河川,29條次要河川,未受污染河段占62.4%,輕度污染河段占10.4%,中度污染河段占12.3%,嚴重污染河段占14.9%。

近年各類污染源雖持續增加,河川污染情形並未惡化,顯示歷年來水污染管制已獲初步成效,惟嚴重河段仍居高不下。再依據行政院 環保署初步調查台灣地區十五座水庫水質顯示,鳳山 澄清湖及阿公店水庫,有藻類過度繁殖現象,應立刻研擬防治措施。
水污染後最被關切的是會影響自來水源的水質,無法供應日常生活的乾淨自來水。如十九世紀中葉歐洲霍亂、傷寒病的大流行,即因水被污染而傳染所致。此外水體遭受污染後往往會影響水中生物的生存,魚類或其他水生物都需有適當的溶氧才能生存,嚴重污染會造成水中生物的死亡。農業用水的污染,可能造成的損害為農作物的枯萎或減產,土質變劣而導致農地廢耕等。
面對台灣地區的水污染問題,急需積極規劃與管制,有下列數點簡易說明之
:
1.? 加速下水道興建、接管及家庭污水的處理設施
以台北市衛生下水道僅容納17%的廢水,比起開發國家大都會區90%以上的接管率落後甚多,其他地區更是缺乏,因此應對污水排放長期計畫與管制。
2. ?畜牧廢水的管制
尤其是養豬廢水為國內主要污染源之一,應禁止養豬戶設立於水源處,養豬戶必須有廢污水處理的設備。
3.? 水源處居民的管理
由於在水源處工廠的廢水,或農民的施肥,大量地排入湖泊、水庫中,使得水體中之氮、磷等營養過高,導致藻類大量繁衍,此即所謂的優養化作用。
根據近年來對湖泊及水庫水質調查資料顯示,本省之水庫已普遍地受到污染,尤其以優養化的問題較為嚴重。
4.? 廢水、廢棄物、農藥的處理
工業及家庭廢水的排放;垃圾廢棄物的堆放,以及不當地掩埋;農藥及肥料直接或間接地滲入地下水等,都會影響到地下水質造成水質的污染。
5.? 遷移改善河川行水區垃圾棄置場
民國86年5月31日全省五十五處河川行水區垃圾棄置場,已全部停止使用,預計五年內完成垃圾棄置場之遷移改善。
6.? 加強污染源稽查管制
加強工業區水污染管制,廢液污泥管制,建立流域別資料圖檔與污染源基本資料,提升地方政府執行管制能力,推動排放許可制度。
7.? 研發清潔生產技術,推動污染預防及工業減廢技術
引進清潔生產技術,及高效率不佔空間之廢污水處理技術,以增進水污染的處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