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灣仔區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於香港島。
灣仔位於香港島灣仔區的西部,東起堅拿道,西至軍器廠街,南至寶雲道。告士打道以北的灣仔,一般稱為灣仔北。
自英國佔領香港後,灣仔已是華人主要的聚居地,亦曾為英國殖民政府的軍事基地,現時是香港其中一個主要商業區。區內亦有很多舊式住宅大廈,因此也面對著市區老化的問題。
[編輯] 人口
灣仔是一個人口流動相當大的區域。雖然區內居住人口只有十多萬,但卻有達六十萬的通勤人口每日上班和上學。作為住宅、商業、購物及娛樂一應俱存的區域,加上毗鄰中心商業區中環及大型購物區銅鑼灣,灣仔的交通需求相當大。地鐵、巴士、小巴、電車及渡輪等都服務著該區。此外,該區也有一些摩天大廈和地標建築,如中環廣場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等,所以也成為訪港旅客的一個主要景點。
[編輯] 歷史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4/Hk_wan_chai_old_temple_2.jpg/250px-Hk_wan_chai_old_temple_2.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洪聖廟
灣仔是香港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一。「四環九約」中的「下環」,即指灣仔。灣仔這名字是「小海灣」的意思。不過隨著城市的發展以及不停的移山填海,昔日「小海灣」早已不復見。在英國人到來以前,灣仔已有人居住,當中主要為漁民。今日皇后大道東大王東西街「洪聖廟」附近一帶,就是他們居住的地方。未填海前,灣仔時的海岸線亦在洪聖廟附近。灣仔當時是居民捕魚的主要地方。惟經過多年的填海,海岸線早已北移數百米,現時皇后大道東一帶已被商業大廈及住宅大廈包圍。
[編輯] 早期發展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0/01/Wanchai60s.jpg/200px-Wanchai60s.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960年代的灣仔
1840年代,英國人到來以後,春園街(Spring Garden) 附近很快就開始發展。起源為寶順洋行東主顛地在此建一私邸春園別墅,其範圍由灣仔道伸展至大王東街。春園內有一小湖供劃舢板之用,其水源乃由石水渠街所引入。春園英語本來的意思是指花園內有一泉水(Spring)。至於春園街附近的利東街、汕頭街和廈門街等,當時則為儲存準備運到不同的口岸城市的貨品倉庫。而船街、麥加力哥街則為維修船隻的船塢。後來顛地破產,春園亦於1867年消失。上述地段於1930年代前是繼石塘咀後另一妓女流連之地,她們在一些稱為大number(號碼)妓寨的唐樓(唐樓門牌大大地鬆在柱上而得名),但與石塘咀不同的是有洋妓提供,甚至西片《蘇絲黃的世界》亦於灣仔取景。至於在春園以西的日、月、星三街附近是香港首家發電廠的舊址。至於灣仔道以東、今日活道一帶原為一小山丘摩理臣山,曾經是石礦場。石礦至戰後方纔開採完畢後,摩理臣山亦被移平。現在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摩理臣山分校至今仍有一角石牆為紀念。
[編輯] 填海工程
早期灣仔最繁盛地區是在皇后大道東一帶。灣仔海岸線歷年不停的隨著填海外移。1841年建築皇后大道前,海岸約在大道東附近。建造大道東時倒進海中的沙土成了新的土地,新的海岸稱為海旁東,即今日的莊士敦道。這就是香港最早的填海工程之一。到了1902年建造香港電車時,電車路即設在海旁東。1922年起的大規模灣仔填海工程,歷時九年,將海岸線推至告士打道一帶,並建造了軒尼詩道、駱克道等街道。現時位於灣仔道與軒尼詩道之間,在集成中心旁邊小公園的楷梯有一金線,即為填海前的海岸線。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65年至1972年,另一大型填海工程則把海岸推至今日的會議道、灣仔碼頭一線。目前最後的填海則是1990年代建造會議展覽中心二期時進行。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a/af/Wanchaireclamation-zh.gif
[編輯] 古今建築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9/91/Wanchaimarket.jpg/250px-Wanchaimarket.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灣仔街市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d/d0/Wanchaioldpost.jpg/250px-Wanchaioldpost.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舊灣仔郵政局
雖然多年的重建令灣仔失去了很多的歷史建築,但倘若小心察看,會發現灣仔的街道由南向北正好是香港的發展史的縮影。最接近山旁的皇后大道東一帶是19世紀開埠前已有人居住的地方,發展得最早,亦有最多歷史古蹟。包括:
洪聖廟,皇后大道東、大王西街交界,建於1841年開埠以以前。
綠屋,位於茂蘿街。
北帝廟,毗鄰石水渠街的聖雅各福群會,建於1862年。
錫克廟,建於1901年,並於1935年增建為現有規模,位於司徒拔道和皇后大道東交界。
南固臺,建於1918年人稱鬼屋,位於捷船街及堅尼地道之間,為近年最具爭議的重建項目。
舊灣仔郵政局,皇后大道東、灣仔峽道交界,建於1912年。
藍屋,石水渠街,建於1920年,曾是一所醫院,亦曾為黃飛鴻徒弟林世榮後人的武館。
灣仔警署,建於1932年,俗稱二號差館,樓高四層,以藍白為主色。
灣仔街市,灣仔道、皇后大道東交界,建於1937年,典型的包浩斯建築。(擬拆卸)
在皇后大道東至莊士敦道電車路之間,則是二次大戰前發展的住宅區,有多條很具香港本地特色的街道,部份更仍保留有戰前住宅的特色。例如大王東街與莊士敦道交界即和昌大押所在; 克街等都仍然有典型的戰前舊樓。而太原街、交加街、灣仔道一帶仍然有傳統的街市。利東街的印刷街;大佛口的循道衛理教堂;被稱為夏巴油站的德士古大廈等等都是很有特色的建築和社區。
再向海的方向則有戰後1950年代至1960年代香港紅燈區所在地的駱克道、謝斐道,至今仍然有不少酒吧及一些夜總會位於這兩條街道附近,曾經大為有名的杜老誌夜總會亦是位於這裏。最後向北橫過了告士打道,進入高速發展的1970年代至1990年代,是商業區及酒店區。有各式的高樓大廈及世界級名建築,見證香港經濟的繁盛及財富的累積。此處名建築物包括有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香港演藝學院、中環廣場等。最接近維多利亞港海旁的,是1997年主權回歸時典禮使用的會展新翼,和象徵回歸的金紫荊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