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第的歷史

2007-05-03 2:35 am
我想要甘棠第的歷史資料(詳細)

回答 (3)

2007-05-03 2:37 am
✔ 最佳答案
孫中山紀念館(英語:Dr. Sun Yat-sen Museum)位於香港香港島中環衛城道7號,前身是何東胞弟何甘棠的住宅甘棠第。紀念館是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分館,介紹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的生平及他與香港的關係。

紀念館於2006年12月12日(孫中山誕辰140周年後1個月)正式開幕。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2/HK_Castle_Road_KomTongHall_2006-12_front.JPG/300px-HK_Castle_Road_KomTongHall_2006-12_front.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孫中山紀念館


建築歷史
甘棠第建於1914年,由香港富商何東之二弟何甘棠興建,何甘棠亦於1950年在此終老。1960年,甘棠第售予鄭氏家族,其後鄭氏又轉售予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作教會的聚會場所。1990年,甘棠第被古物諮詢委員會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2002年10月,教會向政府建築事務監督申請把甘棠第拆卸重建。市民及民間團體強烈希望保留,香港特區政府於是以5300萬港元向教會購入甘棠第,並耗資9100萬港元修葺,改建為孫中山紀念館。



[編輯] 建築特色
甘棠第樓高4層,總樓面面積2560平方米,屬愛德華時代的古典建築風格,外牆以紅磚及花崗岩砌成。一、二樓設有弧形露臺,以希臘式巨柱承托。樓房設有前、後樓梯,前梯供主人何氏家族使用,後梯則供傭人使用。由於教會對建築物只作少量的更動,故此內部裝修保存良好。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1/KamTongTee01.jpg/88px-KamTongTee01.jpg


修葺前的甘棠第,教會加設的玻璃窗其後被悉數拆除。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7/HK_Caine_Rd_Sun_Yat_Sen.jpg/120px-HK_Caine_Rd_Sun_Yat_Sen.jpg


修葺中的孫中山紀念館(2006年6月)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5/HK_Castle_Road_KomTongHall_2006-12-10.JPG/120px-HK_Castle_Road_KomTongHall_2006-12-10.JPG


衛城道入口刻有甘棠第的中、英文名稱及建築年份















孫中山紀念館的館址「甘棠第」於1914年建成,原為香港殷商何東胞弟何甘棠的住宅,樓高四層。整座大樓的建築屬英皇愛德華時期的古典風格,弧形陽台有希臘式巨柱承托。內部裝修瑰麗堂皇,色彩斑斕的玻璃窗、陽台牆身的瓷磚,以及柚木樓梯的欄杆至今依然保存良好,是香港現存有數的二十世紀初建築物。
甘棠第不單在外觀上美輪美奐,亦是香港其中一座最早以鋼筋構建,並有供電線路舖設的私人住宅,堪稱香港建築史上的里程碑。






圖片參考:http://hk.drsunyatsen.museum/graphics/side_01.gif






http://hk.drsunyatsen.museum/b5/architectural.php


[編輯] 設施與展覽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0/HK_Dr_Sun_Yat_Sen_KomTongHall_1st_floor_function_room.JPG/200px-HK_Dr_Sun_Yat_Sen_KomTongHall_1st_floor_function_room.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甘棠第昔日舉行正式宴會的宴會廳,稱為「白廳」

兩個常設展覽廳,主題分別為「孫中山與近代中國」及「孫中山時期的香港」
「甘棠第的歷史與修繕」展覽廳
專題展覽廳暨演講廳
閱覽室
兩個視像室
互動學習室:透過互動電腦遊戲形式介紹孫中山的事蹟及辛亥革命等的專題
活動室


[編輯] 展品

展館展出約150件藏品,7成是市民捐贈及館藏,其餘由英國倫敦(10件)及中國內地的博物館(48件)借出,逾半屬一級國家文物,借出展品的展期由半年至兩年不等。中國國民黨黨史館亦有借出文物展出。
借出展品的中國內地博物館包括: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歷史博物館、廣州中山大學孫中山紀念館、南京博物院、廣州博物館及湖北省博物館。[1]

重點展品:

孫中山在1886年至1887年在廣州習醫時使用的顯微鏡(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孫中山於香港習醫的考試答題卷
香港西醫書院畢業典禮的晚宴菜單
1901年1月1日留日學生團體勵志會在東京舉行新年慶祝會首次公佈的「中華民國萬歲」印章
孫中山於1909年向港英政府申請回港的親筆信,寫上「Hong Kong is my second home and my family now settle there(香港是我第二個家,我的家庭現亦安頓在此)」
孫中山為關景良擔任證婚人的結婚證書
中華民國大總統孫文宣言書(1912年1月1日;廣州博物館藏)
宣統皇帝溥儀退位詔書(1912年2月12日;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孫中山贈予香港海員的「博愛」親筆題幅
孫中山於1912年贈予黃興的對聯
孫中山於1923年11月26日批示的大元帥令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e/HK_Dr_Sun_Yat_Sen_KomTongHall_4_desperados.JPG/120px-HK_Dr_Sun_Yat_Sen_KomTongHall_4_desperados.JPG


四大寇的蠟像造型場景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6/HK_Dr_Sun_Yat_Sen_KomTongHall_f01.JPG/120px-HK_Dr_Sun_Yat_Sen_KomTongHall_f01.JPG


孫中山銅像








[編輯] 開放時間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7/74/KamTongTee02.jpg/150px-KamTongTee02.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衛城道的入口。

星期一至三;星期五至六: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下午7時
星期四、年初一至二:休館


[編輯] 門票

成人:港幣10元
全日制學生、小童、殘障人士或長者:港幣5元
星期三;孫中山誕辰(11月12日)及忌辰(3月12日):免費入場


[編輯] 啟用初期的購票安排

由2006年12月5日至2007年3月31日,市民須透過城市電腦售票網預購門票。
門票有效期為7天,入場時間為上午10時、上午11時30分、下午1時、下午2時30分及下午4時。星期日和公眾假期加開下午5時30分。
市民若希望在免費入場的日子參觀,仍須透過城市電腦售票網領取免費門票,逢星期四派發,每人限取四張。
2007-05-03 2:38 am
甘棠第
 

甘棠第業主耶穌後期聖徒教會原計劃在零二年七月把具歷史價值的建物拆卸後在原址建一座宗教暨教育中心,由於公眾人士的強烈反對,教會願意和特區政府在零二年底展開談判,但一年後仍無進展。長春社在零三年十一月去信教會在美國鹽湖城的總部,促成了政府和甘棠第業主在零四年二月底達成共識。政府將斥資五千三百萬元購入甘棠第,並改建成孫中山博物館。這次雙贏局面正是本社所樂見的,體現了本地社會對文化遺產的尊重
--------------------------------------------------------------------------------

位於中環衛城道的甘棠第由華人富商何東的弟弟何甘棠建於一九一四年, 大樓的建築屬英皇愛德華時期的古典風格。甘棠第樓高三層,一樓和二樓有弧形露台,以希臘式巨柱承托。樓房分前後梯,前梯供何氏家族上落,傭人只准使用後梯(即該建築物的特色—「妹仔樓梯」),總樓面積一萬九千六百七十二方呎。
 

一九五九年,何東家族分家,甘棠第輾轉於一九七一年被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購入。而該建築物則在一九九零年被古物諮詢委員會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現時屋內的柚木大門、懸浮式的樓梯、著色玻璃和水晶吊燈等依然保留得很好。


甘棠第與孫中山博物館
2005年


甘棠第的外貌
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革命家,為世人所尊崇,與香港的關係更是密不可分。他早年便在香港求學,並萌生了劃時代的革命思想。自1894年成立興中會,以至1912年民國成立的18年間,孫先生一直以香港為革命運動的根據地,其足跡主要集中於港島的中西區,當中包括了孫先生接受大學教育的香港西醫書院(中環荷李活道81號)及領導革命的香港興中會總部乾亨行(中環士丹頓街13號)。由於中西區記錄了孫中山先生昔日的足跡,亦是中山史蹟徑的所在地,所以特區政府於去年年初選定甘棠第(港島中環衛城道7號)為孫中山博物館的館址,具體的籌備工作由香港歷史博物館負責,望能趕及於2006年年底開幕,以紀念一代偉人孫中山先生140歲的冥壽。




甘棠第的原物主 ─ 何甘棠
香港孫中山博物館的館址甘棠第,是由香港富商何東之弟、怡和洋行買辦何甘棠於1914年興建的,亦是他於1950年終老的地方。甘棠第樓高三層,一樓和二樓的弧形露台有希臘式巨柱承托;樓房分前後樓梯,前梯供何氏家族上落,後梯則予傭人使用,俗稱「妹仔樓梯」。整座大樓的建築屬英皇愛德華時期的古典風格,內部裝修瑰麗堂皇,色彩斑斕的玻璃窗、陽台牆身的瓷磚,以及柚木樓梯的柵欄至今仍在,是一座保存良好的20世紀初建築物。自1960年起,甘棠第一直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管理,直至去年年初由香港特區政府斥資購入,藉以改建修葺為孫中山博物館。







甘棠第內的飯廳裝飾堂皇,古味盎然。
孫中山先生雖然未曾踏足過甘棠第,但他與甘棠第的原主人何甘棠卻有不解之緣。何甘棠生於1866年,與孫中山先生是同年,兩人均曾就讀於中央書院(今皇仁書院),並同於1886年在該校畢業,所以他們兩人原是同學。何甘棠的長兄何東更曾襄助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動,孫先生於1923年2月18日從上海返廣州時途經香港,便曾訪晤何東;兩日後,孫先生更在何東的陪同下前往香港大學陸佑堂演講,接待他的港大師生代表包括了何東的兒子,即當時的港大學生會主席何世儉。孫先生在演講後與港大師生於陸佑堂外的合照中,何世儉更坐於孫先生的身旁,可見何家與孫中山先生的關係密切,甘棠第亦是在港修建孫中山博物館最理想不過的場地。

孫中山博物館全面啟用後,將與鄰近的中山史蹟徑配套,讓廣大市民追思昔遊,憑弔孫中山先生及眾革命同志的活動足跡。
參考: me
2007-05-03 2:37 am
孫中山紀念館(英語:Dr. Sun Yat-sen Museum)位於香港香港島中環衛城道7號,前身是何東胞弟何甘棠的住宅甘棠第。紀念館是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分館,介紹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的生平及他與香港的關係。

紀念館於2006年12月12日(孫中山誕辰140周年後1個月)正式開幕。




孫中山紀念館


建築歷史
甘棠第建於1914年,由香港富商何東之二弟何甘棠興建,何甘棠亦於1950年在此終老。1960年,甘棠第售予鄭氏家族,其後鄭氏又轉售予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作教會的聚會場所。1990年,甘棠第被古物諮詢委員會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2002年10月,教會向政府建築事務監督申請把甘棠第拆卸重建。市民及民間團體強烈希望保留,香港特區政府於是以5300萬港元向教會購入甘棠第,並耗資9100萬港元修葺,改建為孫中山紀念館。


[編輯] 建築特色
甘棠第樓高4層,總樓面面積2560平方米,屬愛德華時代的古典建築風格,外牆以紅磚及花崗岩砌成。一、二樓設有弧形露臺,以希臘式巨柱承托。樓房設有前、後樓梯,前梯供主人何氏家族使用,後梯則供傭人使用。由於教會對建築物只作少量的更動,故此內部裝修保存良好。


修葺前的甘棠第,教會加設的玻璃窗其後被悉數拆除。




修葺中的孫中山紀念館(2006年6月)




衛城道入口刻有甘棠第的中、英文名稱及建築年份






[編輯] 設施與展覽


甘棠第昔日舉行正式宴會的宴會廳,稱為「白廳」。
兩個常設展覽廳,主題分別為「孫中山與近代中國」及「孫中山時期的香港」
「甘棠第的歷史與修繕」展覽廳
專題展覽廳暨演講廳
閱覽室
兩個視像室
互動學習室:透過互動電腦遊戲形式介紹孫中山的事蹟及辛亥革命等的專題
活動室

[編輯] 展品
展館展出約150件藏品,7成是市民捐贈及館藏,其餘由英國倫敦(10件)及中國內地的博物館(48件)借出,逾半屬一級國家文物,借出展品的展期由半年至兩年不等。中國國民黨黨史館亦有借出文物展出。
借出展品的中國內地博物館包括: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歷史博物館、廣州中山大學孫中山紀念館、南京博物院、廣州博物館及湖北省博物館。[1]
重點展品:
孫中山於香港習醫的考試答題卷
香港西醫書院畢業典禮的晚宴菜單
孫中山於1909年向港英政府申請回港的親筆信,寫上「Hong Kong is my second home and my family now settle there(香港是我第二個家,我的家庭現亦安頓在此)」
孫中山為關景良擔任證婚人的結婚證書
中華民國大總統孫文宣言書
孫中山贈予香港海員的「博愛」親筆題幅
尢列收藏的刻有「中華民國萬歲」印章
四大寇的蠟像造型場景

四大寇的蠟像造型場景




孫中山銅像






[編輯] 開放時間


衛城道的入口。
星期一至三;星期五至六: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下午7時
星期四、年初一至二:休館

[編輯] 門票
成人:港幣10元
全日制學生、小童、殘障人士或長者:港幣5元
星期三;孫中山誕辰(11月12日)及忌辰(3月12日):免費入場

[編輯] 啟用初期的購票安排
由2006年12月5日至2007年3月31日,市民須透過城市電腦售票網預購門票。
門票有效期為7天,入場時間為上午10時、上午11時30分、下午1時、下午2時30分及下午4時。星期日和公眾假期加開下午5時30分。
市民若希望在免費入場的日子參觀,仍須透過城市電腦售票網領取免費門票,逢星期四派發,每人限取四張。
館內暫時不設售票櫃位。

交通
巴士:3B、12、12M、13、23、23A、23B、40、40M及103
專線小巴:8、10、10A、11、22、28及31
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22:3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02000051KK0302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