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英格蘭以"無翼奇蹟"的姿態奪得世界盃冠軍....
在此之前,烏拉圭,意大利,西德及巴西都是以有翼的陣容奪得世界盃冠軍的...可見當時世界主流是很依靠翼鋒的...而到都現今,翼/邊中場都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位置,他可以充分利用球場的闊度,拉散對方的防線,而且可以令球隊的進攻多樣化.
其實【充分利用球場的闊度,拉散對方的防線,而且可以令球隊的進攻多樣化】這些根本是現代足球的概念,不可跟當時的三線分割打法相提並論。
至於為什麼會採用無翼的4-4-2陣式? 最後又為什麼可以成功?
首先,當年世界上最盛行的打法,是1954年匈牙利創出的4-2-4四前鋒打法,直到巴西1958和62年冠軍時,也是【抄襲】了這種打法。(1958年的巴西便是用奧蘭度和第第打雙中場,由加連查,薩加奴打左右翼鋒,正前鋒便是比利配華華。)
但這個陣式在當年的【三線分割】打法下,便出現一個大弱點:
首先是後衛在【三線分割】打法下不會主動出擊,加上各國的【4前鋒】打法主要是以速度為主 (當時尚沒有流行柱躉式中鋒),因此可見的事實是:各國的4前鋒也是一些高速型的矮仔。
(以巴西為例,比利,薩加奴,加連查也是有名的矮仔,而按
http://es.wikipedia.org/wiki/Vav%C3%A1,華華也只有174cm。)
即是說,要後衛斬波上前,再由前鋒頂贏,根本沒可能,也不是主流打法。因此,當時中場二人便是一個輸送的重要橋樑。
而當年英格蘭的無翼打法 (4個中場中),便是跟當年4-2-4進攻足球背道而馳,大打防守波 / 加強中場攔截力,正正破壞了4-2-4陣式中,中場球員的工作,令4-2-4陣式出現斷層。
藍西爵士當年打的算盤,便是放棄進攻足球 (即入5球,但失4球的那一種),採用一種破壞別人的陣式,不讓對方組織攻勢的積極打法。
而從數據上計算,英格蘭在整個決賽週 (第一場分組賽開始,一直到打敗西德贏得冠軍) 只失三球,是當時的紀錄,他們的防守打法可謂成功得非常過份。
以上便是英格蘭可以奪得世界盃冠軍的主要原因。
另外也希望大家注意一點:
其實大家一直所謂的【無翼打法】,只是他們一般會停留在中場中位置,但他們其實還是會【落底】的。
以靴斯的世紀問題球為例,當年便是由剛逝世了幾天的阿倫波爾右路傳中給靴斯。
其實,與其說他們是【無翼打法】,倒不如說是利物浦在候利亞年代的【全能中場】打法更貼切 (即4名中場沒有固定位置,哪裡有空位便走到那裡接應,4名中場均要熟練左右中場和中場中的打法)
因此,我們經常用【無翼奇蹟】來形容英格蘭奪得世界盃冠軍,其實是不恰當的,我們日後應該要改稱他們為【全能中場】。
至於發問者問沒有翼的打法真的可行???
這個就真的不得而知了,因為英格蘭也不是真的【沒有翼】.....
2007-05-02 17:36:03 補充:
至於為什麼會採用無翼的4-4-2陣式? 最後又為什麼可以成功?首先,當年世界上最盛行的打法,是1954年匈牙利創出的4-2-4四前鋒打法,直到巴西1958和62年冠軍時,也是【抄襲】了這種打法。(1958年的巴西便是用奧蘭度和第第打雙中場,由加連查,薩加奴打左右翼鋒,正前鋒便是比利配華華。)
2007-05-02 17:36:52 補充:
但這個陣式在當年的【三線分割】打法下,便出現一個大弱點:首先是後衛在【三線分割】打法下不會主動出擊,加上各國的【4前鋒】打法主要是以速度為主 (當時尚沒有流行柱躉式中鋒),因此可見的事實是:各國的4前鋒也是一些高速型的矮仔。(以巴西為例,比利,薩加奴,加連查也是有名的矮仔,而按
http://es.wikipedia.org/wiki/Vav%C3%A1,華華也只有174cm。)即是說,要後衛斬波上前,再由前鋒頂贏,根本沒可能,也不是主流打法。因此,當時中場二人便是一個輸送的重要橋樑。
2007-05-02 17:37:44 補充:
當年英格蘭的無翼打法 (4個中場中),便是跟當年4-2-4進攻足球背道而馳,大打防守波 / 加強中場攔截力,正正破壞了4-2-4陣式中,中場球員的工作,令4-2-4陣式出現斷層。藍西爵士當年打的算盤,便是放棄進攻足球 (即入5球,但失4球的那一種),採用一種破壞別人的陣式,不讓對方組織攻勢的積極打法。而從數據上計算,英格蘭在整個決賽週 (第一場分組賽開始,一直到打敗西德贏得冠軍) 只失三球,是當時的紀錄,他們的防守打法可謂成功得非常過份。以上便是英格蘭可以奪得世界盃冠軍的主要原因。
2007-05-02 17:40:31 補充:
以靴斯的世紀問題球為例,當年便是由剛逝世了幾天的阿倫波爾右路傳中給靴斯。他們很有團隊精神,十分合拍
2007-05-04 17:46:55 補充:
英格蘭國家隊 世界排名:9足總成立年份:1863加入國際足協年份:1905晉身世界盃決賽週次數:12世界盃最佳成績:冠軍主要錦標:世界盃冠軍 1次(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