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集兔仔流眼水而且好臭係咪有病???急~~~

2007-05-03 12:27 am
我集兔仔流眼水而且d眼水有d臭,加上痾d尿又黃又臭,但係佢只係食草,仲有就係一日一餐糧,之前食同樣既野都無問題…
之前睇過d書話小動物流眼水就可能係病,咁係咪有事呀??
仲有呀,佢今年都5歲,一向都會用自己個廁所,但係唔知點解呢排佢成日就禁係o個籠都痾,攪到好污糟!
我驚佢唔知係咪衰退,失禁!
麻煩各路英雄賜教!

回答 (3)

2007-05-03 12:32 am
✔ 最佳答案


1970’s

徙置計劃及政府廉租屋計劃,提供了大量居住單位給予有需要人仕,解決了居住需要。但徙置區居住環境擠迫,人口密集,產生大量青少年問題,更成為社會不安的源頭。這些問題,更為六七年暴動其中一個間接起因。政府意識到居住環境嚴重影響社會安寧,從頭做起,希望改善居住環境,不但有助安定社會,亦能製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增長。

一九七一年,麥理浩爵士來港履新,亦注意到香港居住問題。麥理浩爵士在一九七二年發表了「十年建屋大計」,希望在一九七三年至八二年的十年內為一百八十萬香港居民提供設備齊全及合理環境的居所。為了落實這計劃,政府將徙置事務處、屋宇建設委員會及部份小型興建公共房屋組織合併成為香港房屋委員會,統一管理徙置區、廉租屋村及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的屋村外,還負責興建超過十個屋村,為一百八十萬居民提供住所。

1980’s

八十年代公共屋村數量大幅上升,除了因為實行麥理浩爵
士的「十年建屋大計」外,需求量增加亦促成大量屋村落成,
其中大部份屋村皆位於新市鎮區域。





住屋歷史



圖﹕一九一五年九龍寨城

--1940

有部份香港人居住在唐樓和石屋(圍村)。



圖﹕街道旁的上居下鋪唐樓

1945-1950

木屋、寮屋

香港二戰以後,大量內地移民湧入香港,全港人口由1945年的60多萬,激增至1950年的230萬。香港本地住宅數量有限,且遭戰爭破壞,因而房租高昂,房屋奇缺。許多居民只好在山坡或空地上用鐵皮、木板搭建木屋居住。當時就有約四分之一的港人居住在木屋區。可是,木屋區抵禦天災的能力極差,稍有不慎,便引來「火災」,時人亦謔稱火災為「無牙老虎」,喻其危險。木屋區尤以石硤尾及調景嶺的木屋區規模最大。木屋區的居住環境狹小差劣,沒有自來水,居民需要帶著大小水桶到街上的公眾水喉輪水。電力方面,居民自行駁電,但電線接駁時有問題發生,容易造成火警。



圖﹕木屋區和水上木屋

1951

11月21日,九龍城東頭村大火,一萬多人喪失家園。

1952

4月30日,九龍仔大坑西大火,焚毀木屋近2,000間,兩幼童酣睡中被燒死,災民達7,000餘人。

11月28日,九龍石硤尾村大火,燒毀民房 300多間,災民4,000多人。

1953

1月13日,九龍何文田村大火,兩小時燒毀木屋1,600多間,燒死嬰兒1人,災民16,000餘人。

1月26日,九龍塘萬香園木屋區大火,燒毀房屋200多間,災民2,000多人。

2月24日,九龍城東頭村木屋區大火,燒毀房屋300多間,2,000多人流離失所。



圖﹕寮屋區

12月24日,石峽尾寮屋區發生大火,火災波及石硤尾村、白田村、窩仔村、百步梯村、白田村大街及大埔道村。大火令到五萬多人痛失家園。政府為了安置災民,在深水?興建了簡陋房舍,這些房舍後來以當時工務局局長命名:「鮑寧平房」。這些房舍只屬臨時性措施。





圖﹕石硤尾徙置區







1954

這是香港公型房屋重要的一年。



4月,香港政府設立了屋宇建設委員會(和現時房委會雷同-下稱屋建會),以為當時的「白領階級中的低薪者」,如教師、記者、公務員及小文員等等人士,興建一些水準較高而租金較低廉的單位。屋建會為當時的香港市政局的一個機構,負責屋村問題的決策工作,所有市政局議員都是該會的當然成員;而其執行工作,則由市政事務處屋宇建設處負責。屋建會的廉租屋村,一概由該會內部的樓宇設計部或聘請私人公司負責,這是因為當時的香港政府工務司署忙於應付徙置大廈的建設工作,而無暇為該會設計樓宇。該會屋村的入住資格,除了要自行申請外,申請人的入息也有上限和下限。初時規定申請人的入息須為四百元至九百元;及後放寬至四百元至一千二百五十元。基本上,初時該會之各個屋村是不同設計的,這和當時差不多一樣的徙置大廈和政府廉租屋相比,的確是很有特色。不過由馬頭圍村開始,不難發現屋建會屋村大廈的設計已走向一致的風格。

直至一九七三年該會被解散為止,一共興建了十個「屋建會廉租屋村」。分別是(依落成次序)﹕北角村、西環村、蘇屋村、彩虹村、馬頭圍村、和樂村、福來村、華富村、坪石村及愛民村。



7月22日,深水?大坑東木屋區大火,燒掉木屋約2,000所,燒死9人,災民約24,000人。







徙置區

第一座徙置大廈在石硤尾災場原址落成,安頓災民。由於這種第一型七層高的徙置大廈不設打?,興建時間只需八星期。最初的設備一般,只提供住屋,配套設施未見考慮,廁所和自來水都要在單位外與其他人共用,住戶要在屋外的走廊煮食和曬晾,防火設施更是不足。但當時只需每月十四元,就能有一個永久居所,十分受香港市民歡迎。之後,政府將第一型大廈改良為二至六型大廈,更設立「徙置事務處」,專為受天災及清拆行動影響的市民提供安置。現在這些徙置區已變成公共屋村了,很多還仍然存在。



同年,政府創立了「政府廉租屋計劃」。



圖﹕(左)觀唐徙置區 (右)石硤尾徙置區

1957



屋建會廉租屋村

初稱為渣華道廉租屋村的北角村是第一個由屋建會興建的廉租屋村,一九五五年五月宣佈興建,五七年末落成,五八年全村完成。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廿五日,當時的總督葛量洪爵士主持北角村的開幕典禮。當時北角村的興建工程被稱為「亞洲最壯麗的工程」。當時的北角村設施可謂相當先進,有社區禮堂、商店、巴士總站、郵政局及碼頭。另外,各座大廈均有升降機之設,而且單位內有梗房間隔,初推出時,極受合資格市民的歡迎。該村之單位分有七種,分別是三人房、四人房、五人房、六人房、七人房、八人房及十三人房,各有獨立露台;每個單位的大門均是磨砂玻璃之設計,以便透光;每戶之郵箱設於每層的走廊。郵政局及屋村辦事處位於西大樓,社區禮堂位於西風車樓地下,後期改為一家傷健宿舍和青年中心。

圖﹕北角村

1958

屋建會所興建之十個屋村,只有北角村是有梗房間格的,及後因北角村造價偏高致使租金高昂,有違「廉租」之原則,故此從第二個興建的西環村開始,所有興建的屋村單位皆取消梗房間隔。

一九五五年十月宣佈興建的西環村是屋建會的第二個廉租屋村,初時稱為加多近街廉租屋村,至到一九五八年六月,正式入伙之前,才正名為西環村。該村共有五座大廈,其中東苑台是獨立一座,其餘四座各座走廊相通。五座皆是露台相連式大廈。由西環村開始,屋建會的廉租屋村單位再沒有梗房間隔。該村之單位分有三種,分別是五人房、七人房及十人房。

圖﹕西環村

美孚石油油庫遷往青衣,政府批准在該處興建「私人住宅」。

1960-1975

蘇屋村第一期三座大廈於一九六零年十一月落成。興建蘇屋村之前,該處是一個很大的木屋區。該村興建工程分了數期落成,而且每期的設計都是截然不同,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屋村。其中,楓林樓、丁香樓、金松樓、綠柳樓及櫻桃樓。



彩虹村、馬頭圍村、和樂村、福來村、華富村、坪石村及愛民村相繼落成



政府廉租屋

「政府廉租屋村」全部亦都在六二年至七五年間落成,包括了十七個屋村:觀塘、長沙灣、石硤尾、山谷道、黃大仙、沙田坳、牛頭角、黃竹坑、石蔭、元洲街、葵興、梨木樹、高超道、葵芳、葵盛、何文田和白田。

政府廉租屋村的類型只得兩款:舊型(六二至六七年)建成,要一至兩戶共用一格設於室外的指定廁所,單位面積和設計與同樣由工務局興建的第三型徙置大廈相約。新型(六七至七五年)建成,有獨立廁所,單位面積較大,走廊及通道空間比較寬闊。

1968



私人住宅

香港的私人樓宇,最初出現在銅鑼灣百德新街一帶,一連數幢,但設計一樣,十分乏味,而且又鄰近馬路,不受歡迎。

全港個第一個有完整規劃的私人屋苑﹕美孚新村,它分為八期,第一期於一九六八年落成,全苑總數達一百座之多。及後,其他私人發展商陸續興建私人屋苑,如太古城、沙田第一城,以及近年新興建的天水圍嘉湖山莊及馬鞍山新港城等。

私人屋苑的居住環境寬敞、寧靜、舒適,活動及私人空間也較其他種類的房屋多,每人所佔的空間平均約二百平方呎,而且每人也能擁有自己的房間,廚房和廁所當然也是獨立;設施方面亦十分齊備,除有停車場,另有私人會所和小型商場,居住在私人屋苑的生活甚為舒適。

1970

徙置大廈單位的居住面積分配方法有所更改,成人平均佔用面積由廿七平方呎增至卅五平方呎,亦即是與政府廉租屋大廈單位的居住水準看齊。除了居住環境看齊外,新區的設施亦改進了不少,例如增添福利大廈及遊樂場等等。政府於是決定日後興建的徙置大廈和政府廉租屋大廈在規劃及大廈類型方面都作統一設計。

1972

當時的總督麥理浩爵士宣佈「十年建屋計劃」,開發新市鎮,並下令把當時政府三個房屋計劃即徙置大廈、政府廉租屋計劃及屋宇建設委員會廉租屋村合併。

1973
2007-08-18 8:13 am
九唔搭八
2007-05-03 12:39 am
流眼水同埋有臭味, 快o的帶佢去睇醫生, 有事唔好拖。
兔仔痾o的尿一向都又黃又臭...
照計唔係衰退, 有人的兔仔可以養10年. 我個隻都差唔多6歲, 仍然龍精虎猛。
如果佢有病, 唔舒服, 就可能因此而懶去廁所痾。
早o的睇醫生... 病向淺中醫。


收錄日期: 2021-04-18 16:00:1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02000051KK0206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