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華山
華山地名起於西元1922年,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廢台北市舊有五五街庄名,改用日式「町」名。而將原清治台時期之三板橋莊南部份(今中正區梅花里)稱之為「樺山町」,而「樺山」是從日治台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而來。當時位於樺山町之公家單位計有:台北市役所(今行政院址),樺山貨運站,台北酒廠等,是日治時期台北市都市計劃所規劃開發的地區。其中樺山貨運站於昭和15年(西元1940年),因台北火車站改建,在樺山町增設貨運站,與台北酒廠之鐵路酒廠支線連成一氣。
華山園區前身為「台北酒廠」,創設於日治時期大正5年(西元1916年),原為民營芳釀株式會社酒造廠,專製清酒、蝴蝶蘭、人參酒;大正11年(西元1922年),由日治政府實施專賣制度予以收買,改稱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北酒工廠,以製造米酒及各種再製酒為主;民國34年,光復後,由政府接收,改名為台灣省專賣局台北酒工廠,民國38年,因專賣局改制為菸酒公賣局,改為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台北第一酒廠。早年生產價格低廉、以樹薯為原料的「太白酒」成為一般民眾日常消費的最愛,大約從五十年代中期,米酒的產量逐漸增加,酒廠配合政府政策,研發各種水果酒,開始了台北酒廠的黃金時代,甚至獲得「水果酒工廠」的稱號。
台北酒廠的內部,其建築設置以廠區進行階段性擴建,包含了在大正11年(西元1922年)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北工場時期,建有米酒製造場(高塔區試驗室)、蒸餾工場、與基本的倉庫等;之後在昭和8年(西元1933年)「新工場建設計畫」的指導之下,陸續於昭合5至8年完成各類倉庫、動力系統、大型的製酒工場等等興建,殿定酒廠建築之規模。
酒廠員工生活的勞動故事,也有70多年的光景,酒廠員工和社區住民長達數十年的生活記憶中,如煙囪的煤渣飛落身上,果酒禮堂播放電影,酒廠全家老小一同加班生產的酒製品等種種事蹟,在空間中印下酒廠「以廠為家」的痕跡。
但隨著經濟發展,位於市內鬧區,因地價昂貴,加上製酒所產生的水污染問題難以克服,公賣局遂配合台北市都市計畫,於台北縣林口購地設置新廠。於民國76年4月1日,酒廠遷至台北縣林口工業區,台北酒廠正式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