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愈多愈好)

2007-05-02 2:28 am
全個元朝的資料。我最不明白是元朝。

回答 (4)

2007-05-02 2:33 am
✔ 最佳答案
元朝(1271年—1368年),根據蒙古國2003年12月出版發行的五卷本《蒙古國通史》是一段蒙古國的重要歷史時期,但也被中國官方和相當多的中國人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由蒙古族統治者忽必烈(即元世祖)於1271年所建,1279年滅南宋,定都於大都(今北京市)。1368年被新興起的明朝逐出中原地區。


元朝歷史

[編輯] 蒙古帝國(1206-1260)
蒙古高原原為金朝的附屬地區。隨著金朝的逐漸衰落,蒙古的勢力也開始壯大起來,不再臣服於金朝。金泰和四年(1204年),蒙古族領袖鐵木真統一了蒙古高原各部。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7月13日),鐵木真獲得尊號「成吉思汗」,建國於漠北,國號「大蒙古國」(Yeke Mongghol Ulus)。大蒙古國建立後,不斷向外擴張,1217年,滅亡西遼、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一直打到伏爾加河流域,於1225年東歸。1227年滅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征程中病逝。成吉思汗逝世後,由幼子拖雷監國,本來拖雷應當繼承汗位,但拖雷為免紛爭,於是推舉窩闊臺繼位。傳說,後來拖雷因替窩闊臺飲下有詛咒的酒去世。

1229年,窩闊臺繼任大汗,1231年征服高麗,1233年滅東真國,1234年滅金國。隨後再次西征,1237年佔領莫斯科,1241年兵分兩路入侵波蘭、匈牙利,大敗德意志聯軍,前鋒直指維也納,歐洲為之震驚。正當此時,窩闊臺逝世。遠征軍於是東還,後來拔都建立欽察汗國。

1246年,貴由在窩闊台的皇后支持下繼位。拔都與貴由在長子西征以後不和,貴由在遠征拔都途中病死,拔都本有資格承繼汗位,但他無意即位,另舉拖雷的長子蒙哥為大汗。1251年,蒙哥繼位。1254年滅大理國。蒙哥命旭烈兀西征;1258年,佔領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滅阿拔斯王朝。1259年,佔領大馬士革。這時,蒙哥在攻打南宋四川時,在合州城下去世,軍隊於是東還。


元朝建立

元·盧溝筏運圖。描繪了元世祖至正三年(1266年)在盧溝橋附近漕運西山石木用於修造大都宮殿的情景。蒙哥於1259年在四川去世後,其弟忽必烈與阿里不哥開始爭奪汗位。1260年3月,阿里不哥在宗王阿速台等大多數蒙古正統派的支持下於大蒙古國首都哈拉和林通過「忽里勒台」大會即大汗位。與此同時,忽必烈與南宋議和後返回開平(今內蒙古多倫),在中原儒臣及部分蒙古宗王的支持下集會自稱大汗。4月,忽必烈設立中書省,總管國家政務。5月,忽必烈頒佈《即位詔》,並建元中統。由於忽必烈在中原漢地自行集會稱汗,並且推行漢法,明顯違背了蒙古傳統,引起了阿里不哥和蒙古正統派的強烈不滿。忽必烈與阿里不哥隨即展開了四年的內戰,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敗投降。忽必烈定為一尊,但他的「行漢法」主張卻造成許多蒙古貴族的不滿,拒絕歸附忽必烈,結果導致四大汗國紛紛脫離,忽必烈的政權遂只包括中國與蒙古本土(起初還包括承認忽必烈汗位的伊兒汗國,但在忽必烈去世後也獨立了)。大蒙古國不復存在。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公佈《建國號詔》,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國號為「元」。這是蒙古國家由世界帝國轉為中原王朝的分水嶺,蒙古之前對中原的統治是掠奪性的殖民地式統治,只有到忽必烈時才轉型為以中國為主體的王朝,且在這之前「元」之名尚未出現,故「元朝」的建立應由此算起。

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在劉秉忠規劃下,建都於中原的大都(今北京市)。


[編輯] 統一中國
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軍攻陷宋都臨安(今浙江杭州),俘虜5歲的宋恭帝及謝太后。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軍在崖山海戰消滅了南宋最後的兵力,陸秀夫挾持8歲的小皇帝宋幼主趙昺投海而死,南宋滅亡。元朝遂統一全中國。

之後,元軍曾入侵周邊一些地區,如越南和日本等,其中以入侵日本的戰爭最為著名,通常認為颱風(日本人稱之為「神風」)是造成失敗的最大原因。


[編輯] 中期(1295-1332)
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並對孔子的家族、弟子等加封了種種稱號。

延祐二年(1315年),元仁宗下令恢復科舉制度,將儒家學說中的程朱理學定為考試的主要內容。從此程朱理學成為元朝(以及其後的朝代)的官方思想。

至治三年(1323年),元英宗下令編成並頒佈元朝正式法典--《大元通制》,共2539條。

至正三年(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遼史、金史、宋史三史,至1345年修成。


北遷和滅亡(1333-1388)
主條目:北元

元朝後期,特別是1340年代至1350年代期間,自然災害頻有發生,黃河地區水患尤其嚴重。與此同時,統治者不斷向人民收取各種賦稅,人民的生活更加艱苦。早在泰定二年(1325年)就發生了河南趙醜廝、郭菩薩領導的起義。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年)發生的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起義,揭開了元朝滅亡的序幕。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統一了江南的半壁江山。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開始北伐,在大將徐達、常遇春等的協助下,於1368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元惠宗北逃,元朝在中原的統治結束。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稱帝,建立了明朝。以後,在漠北的元君臣仍沿用大元國號,史稱北元。北元於1388年天元帝被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爾襲殺後(一說1402年鬼力赤即位後)去國號。


[編輯] 元朝的統治
蒙古人在未滅南宋前,蒙古的忽必烈為了方便管治中土,就已在中土開始開始行漢法,建立了一套以傳統中國中央集權作藍本的政治體制,並使用中原的統治機構來統治人民,包括劉秉忠、姚樞和許衡。後來,又恢復了科舉制度,尊崇孔子,並將儒家學說中的程朱理學定為元朝的官方思想。

然而由於元朝的覆蓋面積太廣,除中國外還包括中亞等地方,不少各中亞汗國君主以及蒙古王室成員,都不滿忽必烈行漢法的舉動,故忽必烈的漢法也施行得不徹底,而忽必烈晚年也漸與儒臣疏遠。結果漢法也不過是一些零碎的政策,如科舉制度終元朝也不過舉行過幾屆,而漢人取錄的機會不但相當低,取錄後也不過授以不重要的官職。

在元朝消滅了南宋以後,還派兵攻打日本和東南亞各地,最遠曾到達印尼的爪哇。但受到當時的科技限制,習慣於陸地上作戰的蒙古軍並不善於水戰與熱帶叢林戰,多次征伐都以失利告終。


元朝疆域

元朝疆域元朝統一全國後的疆域是:北到蒙古、西伯利亞,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雲南,西北至今新疆東部,東北至外興安嶺、鄂霍次克海,總面積約1200多萬平方千米。

全國劃分為中書省和11個行中書省,以及總制院(1288年更名為宣政院)所管轄的吐蕃地區。

另外,元朝皇帝名義上同時又是作為一切蒙古君主的君主的蒙古大汗,其汗國在名義上對四大汗國擁有最高的宗主權,因而其領土在某些時候被泛指為整個蒙古帝國的領土,而蒙古帝國曾一度囊括了歐亞大陸的廣大地域。不過,蒙古帝國實際上早在忽必烈時期已經分裂,各個汗國都已形成獨立的國家,各自為政,甚至有時互相交戰,因此蒙古大汗所在的汗國的疆域並不包括各汗國領土。而元朝設立的行政機構(如行中書省和宣政院)也未包括這些領土。

有關元朝的爭議
有關元朝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存在不同的看法。許多人認為,由於元朝從忽必烈即位後就開始「行漢法」,定國號大元,即位稱帝,使用中原的統治機構來統治人民,並將首都定於中原(大都,即北京),同時管轄地也主要是現在的中國的疆域,因此元朝是中國的一個正統朝代。這種觀點通常對元朝持正面的看法。還有人認為,中國的元朝時期包括整個蒙古統治的地區,故元朝及四大汗國當時均成為了中國的領土。不過,也有人不同意上面的看法,這種觀點認為,元朝(或稱蒙元)是將中國南方代表中國正統的南宋地方政權滅亡,並在中國土地上建立起來的外國或外族政權,因此此時中國處於亡國時期。注意持這種觀點的人所認為的「中國」僅是指統治者來自漢族的中國或者中國內的地方政權,而「外族」是以漢族為本位稱呼蒙古族。這種觀點通常對元朝持負面的看法。尤其因為他們認為元朝有歧視等級制度和殺五姓的政策。更詳細的內容請參見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國條目
2015-04-30 3:12 pm
一起玩情趣用品網路商城,提供成人情趣用品、情趣內衣等,全省宅配到府、超商付款包裝隱密,歡迎參觀選購。

一起玩情趣用品官網:http://www.17one.net

一起玩情趣用品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17one
2007-05-02 3:41 am
元朝 (1206-1370)

公元1206年,52歲的蒙古酋長鐵木真被推舉為大可汗,稱成吉思汗,意為"世界的統治者"。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帝國,他的帝國經不斷的征戰,最終導致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帝國的形成—「蒙古帝國」。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並沒因他的逝世而停止擴張,相反他的子孫們把他的帝國席捲延伸至歐洲,成為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空前帝國。帝國的建立,促進了歐亞大陸間的相互影響,建立了通行無阻的商道,使當時的人對世界有更新的了解。

蒙古帝國是一個超級大帝國,地域之廣,幾乎無法作有效的統治,蒙古人採取分制的制度,把他們的帝國分為幾個汗國,分別為「元帝國,吐蕃宗教國,察合台汗國,窉察闊台汗國,欽察汗國,伊爾汗國」,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把原來屬西夏帝國,金帝國,宋帝國,大理帝國和蒙古本土合併成一個帝國,國號「大元」,為《易經》「大哉乾元」之意,蒙古國從此由一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變為中華帝國正統王朝的一個朝代。

元世祖建立帝國後成為蒙古汗國唯一的宗主,建都北京,北京成為遠至多瑙河和幼發拉底河的世界之都,元朝廷為把境內的子民分為四等,第一當然是蒙古人,第二是色目人(中亞人),第三是漢人(中國北方人),第四是南人(中國南方人)。在中國的土地上中國人的地位最低。

把職業的等級分十級:
1. 官 2. 吏 3. 僧 4. 道 5. 醫 6. 工 7. 匠 8. 娼 9. 儒 10. 丐。
儒者的地位比娼妓還低。

元帝國還對一些沒被征服的鄰邦進行大規模的征伐,包括日本,緬甸,佔城,安南和爪哇。不斷的征戰和元政府的歧視漢人政策,在漢人不斷地反抗下,終被逐出中國本土,回到蒙古故地,元帝國也隨之滅亡。

蒙古的宗主們大多信奉佛教,但是,在1307年的一場宮廷鬥爭中,中華文明面對一場大危險。忽必烈的孫子阿難答傾向於伊斯蘭教。他能熟悉《古蘭經》,並擅長於阿拉伯文,是寧夏的長官(達魯花赤),是寧夏境內伊斯蘭教的熱情宣傳者。他的父親元成宗為了使他轉而皈依佛教,曾一度囚禁過他。元成宗死時(1307年2月10日),阿難答企圖奪取帝位,但是他的侄兒海山獲得了帝位,並處死他。中華文明避免了一場將會是很徹底的改變的危機。


參考資料:中華人





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蒙古族統治者建立的統一王朝,建都大都(今北京),其創建者為元世祖忽必烈。

蒙古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大興安嶺北段、額爾古納河以東地區。唐代蒙古之名始見於史籍。蒙古族後西遷至蒙古高原,從事游牧畜牧業。金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蒙古族領袖鐵木真統一了蒙古高原各部。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鐵木真尊號成吉思汗,建國於漠北,國號大蒙古。蒙古國建立後,不斷向外擴張。至蒙哥汗時,已先後滅亡西遼、西夏、金、大理,並多次攻伐南宋。蒙哥(元憲宗)死後,中統元年(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開平(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即位。隨後戰勝了爭奪汗位的阿里不哥(忽必烈之弟),平息了漢人李璮叛亂,鞏固了統治。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正式改國號為大元。次年,建都於大都。自成吉思汗(元太祖)建國起,歷史上泛稱為元朝。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軍攻陷臨安(今浙江杭州),俘虜南宋恭帝趙 及謝太后。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軍在厓山海戰中消滅了南宋流亡官員和宋軍殘部所重建的新朝,南宋滅亡。

元朝自忽必烈定國號起,歷十一帝,凡九十八年。從成吉思汗建國算起,凡十五帝,一百六十三年。元朝統一全國後的疆域是:北到西伯利亞,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雲南,西北至今新疆,東北至鄂霍次克海。

元朝的軍、政體制與前代相比是較為健全的。中央政府的軍、政統治機構,主要由中書省、樞密院、御史台構成。中書省領六部,主持全國政務,樞密院執掌軍事,御史台負責督察。地方行政機構,分別為行省、路、府、州、縣。行省是朝廷委派重臣到各地署事,行使中書省職權的簡稱。以後行省由中央臨時派出機構轉為地方常設的最高行政機構。除中書省直轄的腹里(河北、山東、山西)和宣政院管理吐蕃以外,元朝在全國設有嶺北、遼陽、河南、陝西、四川、雲南、甘肅、江浙、江西、湖廣等十個行省。行省握有很大權憲,統轄路、府、州、縣的政務,錢糧、兵甲、屯種、漕運、軍事等等。元代行省制度是自秦漢以來中央集權制度的一個重大發展。

元朝軍事制度是蒙古舊制和中原王朝軍制的結合體。忽必烈建國後,保留了成吉思汗創立的四怯薛輪番入侍宿衛制度。元朝宿衛軍隊一般在萬人以上,由皇帝或親信大臣直接節制。擔任京城(大都和上都)防衛的軍隊是侍衛親軍,到元末曾先後設置三十餘衛,衛設都指揮使或率使,隸屬於樞密院。鎮守全國各地的是鎮戍軍。軍隊有蒙古軍、探馬赤軍、漢軍、新附軍等。

元朝統一中國,結束了長期南北對峙的局面,加強了國內各地區、各民族間的相互聯繫,為全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元朝的經濟仍以農業經濟為主,但生產技術、墾田面積、糧食產量、水利興修以及棉花的廣泛種植等都超過了前代。元朝畜牧業的發展體現在牧地的擴大、牧養設施的改進等方面。元朝的手工業生產除官辦作坊外,民間手工業比較發達,行業種類超過前代。特別是新興棉紡業、氈罽業都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瓷器、印刷業也有較大進步。由於驛傳制度的完善和海運的開通,國內外交通空前發達,商業比唐、宋時代有了很大的發展。城市繁榮,盛況空前,出現大都、杭州、泉州、廣州等聞名世界的大都市。元朝的國際貿易交往,東到高麗、日本;南到印度和南洋各地;西南通阿拉伯、地中海東部;西面遠達非洲。元朝政府先後在泉州、慶元(今浙江寧波)、上海、澉浦(今浙江海鹽南)、溫州、廣州、杭州等地設立市舶司,專門管理對外貿易。

元朝的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有很高的成就。其中天文學居於當時世界最先進地位,數學、醫學也都在世界先進之列;戲曲與小說創作繁榮,元曲成為與唐詩、宋詞並稱的優秀文學遺產。

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八月,明軍攻陷大都,元順帝北逃,元亡。以後,在漠北的元君臣仍沿用元朝國號,史稱北元。


參考資料:中華萬年網

2007-05-01 19:51:22 補充:
除以上資料外,你還可瀏覽以下有關元朝的網址,希望對你有用。http://baike.baidu.com/view/10783.htmhttp://www.3lian.com/zl/114/5000/h20.htmhttp://www.ccnt.com/china/history/history/yuan/yuan.htm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83%E6%9C%9D
2007-05-02 2:44 am
元朝
首都 大都(北京)
君主 共11位
-開國君主 忽必烈
-滅亡君主 元惠宗
成立 1271年
滅亡 1368年

元朝歷史
蒙古帝國(1206-1260)
蒙古高原原為金朝的附屬地區。隨著金朝的逐漸衰落,蒙古的勢力也開始壯大起來,不再臣服於金朝。金泰和四年(1204年),蒙古族領袖鐵木真統一了蒙古高原各部。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7月13日),鐵木真獲得尊號「成吉思汗」,建國於漠北,國號「大蒙古國」(Yeke Mongghol Ulus)。大蒙古國建立後,不斷向外擴張,1217年,滅亡西遼、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一直打到伏爾加河流域,於1225年東歸。1227年滅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征程中病逝。成吉思汗逝世後,由幼子拖雷監國,本來拖雷應當繼承汗位,但拖雷為免紛爭,於是推舉窩闊臺繼位。傳說,後來拖雷因替窩闊臺飲下有詛咒的酒去世。

1229年,窩闊臺繼任大汗,1231年征服高麗,1233年滅東真國,1234年滅金國。隨後再次西征,1237年佔領莫斯科,1241年兵分兩路入侵波蘭、匈牙利,大敗德意志聯軍,前鋒直指維也納,歐洲為之震驚。正當此時,窩闊臺逝世。遠征軍於是東還,後來拔都建立欽察汗國。

1246年,貴由在窩闊台的皇后支持下繼位。拔都與貴由在長子西征以後不和,貴由在遠征拔都途中病死,拔都本有資格承繼汗位,但他無意即位,另舉拖雷的長子蒙哥為大汗。1251年,蒙哥繼位。1254年滅大理國。蒙哥命旭烈兀西征;1258年,佔領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滅阿拔斯王朝。1259年,佔領大馬士革。這時,蒙哥在攻打南宋四川時,在合州城下去世,軍隊於是東還。

元朝建立
初期(1260-1294)
元·盧溝筏運圖。描繪了元世祖至正三年(1266年)在盧溝橋附近漕運西山石木用於修造大都宮殿的情景。蒙哥於1259年在四川去世後,其弟忽必烈與阿里不哥開始爭奪汗位。1260年3月,阿里不哥在宗王阿速台等大多數蒙古正統派的支持下於大蒙古國首都哈拉和林通過「忽里勒台」大會即大汗位。與此同時,忽必烈與南宋議和後返回開平(今內蒙古多倫),在中原儒臣及部分蒙古宗王的支持下集會自稱大汗。4月,忽必烈設立中書省,總管國家政務。5月,忽必烈頒佈《即位詔》,並建元中統。由於忽必烈在中原漢地自行集會稱汗,並且推行漢法,明顯違背了蒙古傳統,引起了阿里不哥和蒙古正統派的強烈不滿。忽必烈與阿里不哥隨即展開了四年的內戰,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敗投降。忽必烈定為一尊,但他的「行漢法」主張卻造成許多蒙古貴族的不滿,拒絕歸附忽必烈,結果導致四大汗國紛紛脫離,忽必烈的政權遂只包括中國與蒙古本土(起初還包括承認忽必烈汗位的伊兒汗國,但在忽必烈去世後也獨立了)。大蒙古國不復存在。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公佈《建國號詔》,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國號為「元」。這是蒙古國家由世界帝國轉為中原王朝的分水嶺,蒙古之前對中原的統治是掠奪性的殖民地式統治,只有到忽必烈時才轉型為以中國為主體的王朝,且在這之前「元」之名尚未出現,故「元朝」的建立應由此算起。

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在劉秉忠規劃下,建都於中原的大都(今北京市)。

統一中國
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軍攻陷宋都臨安(今浙江杭州),俘虜5歲的宋恭帝及謝太后。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軍在崖山海戰消滅了南宋最後的兵力,陸秀夫挾持8歲的小皇帝宋幼主趙昺投海而死,南宋滅亡。元朝遂統一全中國。

之後,元軍曾入侵周邊一些地區,如越南和日本等,其中以入侵日本的戰爭最為著名,通常認為颱風(日本人稱之為「神風」)是造成失敗的最大原因。


中期(1295-1332)
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並對孔子的家族、弟子等加封了種種稱號。

延祐二年(1315年),元仁宗下令恢復科舉制度,將儒家學說中的程朱理學定為考試的主要內容。從此程朱理學成為元朝(以及其後的朝代)的官方思想。

北遷和滅亡(1333-1388)
元朝後期,特別是1340年代至1350年代期間,自然災害頻有發生,黃河地區水患尤其嚴重。與此同時,統治者不斷向人民收取各種賦稅,人民的生活更加艱苦。早在泰定二年(1325年)就發生了河南趙醜廝、郭菩薩領導的起義。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年)發生的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起義,揭開了元朝滅亡的序幕。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統一了江南的半壁江山。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開始北伐,在大將徐達、常遇春等的協助下,於1368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元惠宗北逃,元朝在中原的統治結束。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稱帝,建立了明朝。以後,在漠北的元君臣仍沿用大元國號,史稱北元。北元於1388年天元帝被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爾襲殺後(一說1402年鬼力赤即位後)去國號。

元朝的統治
蒙古人在未滅南宋前,蒙古的忽必烈為了方便管治中土,就已在中土開始開始行漢法,建立了一套以傳統中國中央集權作藍本的政治體制,並使用中原的統治機構來統治人民,包括劉秉忠、姚樞和許衡。後來,又恢復了科舉制度,尊崇孔子,並將儒家學說中的程朱理學定為元朝的官方思想。

然而由於元朝的覆蓋面積太廣,除中國外還包括中亞等地方,不少各中亞汗國君主以及蒙古王室成員,都不滿忽必烈行漢法的舉動,故忽必烈的漢法也施行得不徹底,而忽必烈晚年也漸與儒臣疏遠。結果漢法也不過是一些零碎的政策,如科舉制度終元朝也不過舉行過幾屆,而漢人取錄的機會不但相當低,取錄後也不過授以不重要的官職。

在元朝消滅了南宋以後,還派兵攻打日本和東南亞各地,最遠曾到達印尼的爪哇。但受到當時的科技限制,習慣於陸地上作戰的蒙古軍並不善於水戰與熱帶叢林戰,多次征伐都以失利告終。

元朝疆域
元朝疆域元朝統一全國後的疆域是:北到蒙古、西伯利亞,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雲南,西北至今新疆東部,東北至外興安嶺、鄂霍次克海,總面積約1200多萬平方千米。

全國劃分為中書省和11個行中書省,以及總制院(1288年更名為宣政院)所管轄的吐蕃地區。

另外,元朝皇帝名義上同時又是作為一切蒙古君主的君主的蒙古大汗,其汗國在名義上對四大汗國擁有最高的宗主權,因而其領土在某些時候被泛指為整個蒙古帝國的領土,而蒙古帝國曾一度囊括了歐亞大陸的廣大地域。不過,蒙古帝國實際上早在忽必烈時期已經分裂,各個汗國都已形成獨立的國家,各自為政,甚至有時互相交戰,因此蒙古大汗所在的汗國的疆域並不包括各汗國領土。而元朝設立的行政機構(如行中書省和宣政院)也未包括這些領土。


軍政機構
行政機構
中央機構
中書省,領六部,主持全國政務。
尚書省,負責執行重要政令,不過有時廢除。
宣政院(總制院),負責佛教及吐蕃軍政事務。
樞密院,執掌軍事。
御史台,負責督察。
地方行政機構
行省,行省是朝廷委派重臣到各地署事,行使中書省職權的簡稱




軍事機構
宿衛軍隊,由皇帝或親信大臣直接節制。擔任京城(大都和上都)防衛的軍隊是侍衛親軍。
三十余衛,衛設都指揮使或率使,隸屬於樞密院。
鎮戍軍,負責鎮守全國各地。軍隊有蒙古軍、探馬赤軍、漢軍、新附軍等。

[編輯] 經濟
由於蒙古的勢力擴展到了西亞地區,使得歐洲與元朝中國的交往更加頻繁,技術交流更加迅速。元朝的經濟仍以農業經濟為主,生產技術、墾田面積、糧食產量、水利興修以及棉花泛種植等都超過了前代。因漕運、海運的暢通及紙幣的流行,商業在元朝也極度繁榮起來,使其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庶的國家之一。

科學文化
元朝的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有較高的成就。天文學居於當時世界最先進的地位,數學、醫學也都在世界先進之列;戲曲與小說創作繁榮,湧現關漢卿等一批優秀的劇作家。元曲成為與唐詩、宋詞並稱的中國優秀文學遺產。

有關元朝的爭議
有關元朝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存在不同的看法。許多人認為,由於元朝從忽必烈即位後就開始「行漢法」,定國號大元,即位稱帝,使用中原的統治機構來統治人民,並將首都定於中原(大都,即北京),同時管轄地也主要是現在的中國的疆域,因此元朝是中國的一個正統朝代。這種觀點通常對元朝持正面的看法。還有人認為,中國的元朝時期包括整個蒙古統治的地區,故元朝及四大汗國當時均成為了中國的領土。不過,也有人不同意上面的看法,這種觀點認為,元朝(或稱蒙元)是將中國南方代表中國正統的南宋地方政權滅亡,並在中國土地上建立起來的外國或外族政權,因此此時中國處於亡國時期。注意持這種觀點的人所認為的「中國」僅是指統治者來自漢族的中國或者中國內的地方政權,而「外族」是以漢族為本位稱呼蒙古族。這種觀點通常對元朝持負面的看法。尤其因為他們認為元朝有歧視等級制度和殺五姓的政策。更詳細的內容請參見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國條目。


收錄日期: 2021-04-27 20:48:4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01000051KK0401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