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壓:
氣壓是指空氣重量所造成的壓力,以前在氣象上曾用【毫巴】(mb)作為氣壓的單位,目前國際通用的單位為【百帕】(hpa)。空氣分子具有重量,雖然我們感受不到空氣的重量,但是氣壓對於天氣的影響卻很大,氣壓的高底左右了空氣的流動方向(擴散作用)。
一般將氣壓分為高氣壓與低氣壓,高氣壓中心氣流下沉,往四周擴散;低氣壓中心氣流上升,空氣由四周像中心集合。
在氣象報告中,經常可以聽到低氣壓及高氣壓這兩個名詞。所謂低氣壓是指一地之氣壓低於其四周者稱之,反之則稱為高氣壓。換言之氣壓之高低是相對的,猶如群山間之山峰與山谷。
氣象人員每日將來自世界各地氣象站,同一時間所觀測得之氣壓值,填在標有測站位置的地圖上,然後把氣壓數值相同之測站以鉛筆線連接起來即成等壓線,由等壓線所構成的圖稱為天氣圖。從天氣圖上等壓線配置形勢,即可對地球表面上高低氣壓的位置及分布情形一目了然。
一般所指之低氣壓均發生在中緯度溫帶地區,它是由兩種性質不同之冷暖氣團相會後,在氣團之交界面(即鋒面)上產生波動而形成。低氣壓之發展過程,可分為初生期、成熟期、衰老期及消滅期等四個階段,其平均生命史約為一星期左右。
在北半球因地球自轉及地表摩擦力關係,環繞低氣壓之氣流呈反時針方向,而偏向低壓中心流動,因為氣流不斷地從低壓區四周向中心區集中,致使低氣壓中心附近的空氣被迫上升,此時其所含的水汽會遇冷凝結而成雲致雨,故通常在低氣壓區內之天氣都不佳。而高氣壓環流都呈順時針方向,空氣由中心向外流,造成中心區附近上空之空氣下沈。
冷熱不均造成了大氣的運動,產生氣壓。
※ 高氣壓:當某地的氣溫降低時,空氣受冷收縮下沉,形成高氣壓。
※ 低氣壓:當某地的氣溫升高時,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形成低氣壓。
氣溫降低形成高氣壓 氣溫上升形成低氣壓
所謂氣壓,就是在我們生活的大氣層中有壓力,我們就將這壓力稱為氣壓。測量氣壓的儀器有氣壓計、空盒氣壓表以及自記空盒氣壓儀,氣壓計的原裡相信大家在國中理化課時就曾在書上看過,它是利用水銀倒入儲存水銀的玻璃管內,再倒插入水銀槽中,這時水銀就會下降,降低到一個程度就不會再下降,這個時候玻璃管的上端沒有水銀的地方是處於真空狀態,一般一大氣壓大概是七十六公分水銀柱,當氣壓大時水銀就會上升反之則下降,我們就可以測量出氣壓了。而空盒氣壓表,則是一個波紋狀的真空盒子,當壓力大時,空盒受到壓縮而帶動指針升高。自記空盒氣壓儀也是利用空盒氣壓表的原理,只是加裝了記錄時鐘及記錄筆,可以連續記錄氣壓的變化。
標準氣壓是每平方公分的面積上承受一千達因的力量,我們稱為一「百帕」或是「毫巴」,這兩個都是氣壓的單位。通常觀測氣壓都是在整點時觀測,而觀測氣壓時要做儀器的訂正,因為每一個氣壓表的儀器差並不一樣。溫度差訂正是因為溫度高低不同,使玻璃管、水銀和有刻度的銅管產生脹縮而引起的誤差訂正。重力訂正則是因為地心引力所產生的重力加速度不同於緯度45度的海平面而產生的誤差訂正。標準的海平面的氣壓是760公釐,換算為百帕則是1013百帕。高度訂正則是空氣壓力會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所做的錯誤訂正。
通常一天當中有兩次升降起伏,最低是出現在凌晨四點及下午四點,而最高則是出現在早上十點和晚上十點。也就是說,最高氣壓和最低氣壓之間相差的時距是六個小時。每個地方的氣壓最高和最低之間的振盪都不一樣,這是受到緯度的影響,依照各地觀測站顯示,赤道附近的地區振幅在六、七百帕之間,而且會隨著緯度的增加而減少,到了緯度60度的地方幾乎快沒有差別了。
但是有時,也會因為受到比平時強烈的系統影響,而破壞了日常氣壓的模式,譬如說颱風來臨時,氣壓會明顯降低,因此颱風就是低氣壓中心,高氣壓中心則是冷氣團。
風是空氣的流動
是因為氣壓差別造成的(由高壓"吹"向低壓)
差別越大,風的速度將越大
亦即是取決於氣壓梯度
大西洋氣壓較高的熱帶氣旋,也有相等的風力,也是因為大西洋長期受到高壓影響,和低壓造成較大的氣壓梯度力
如果我沒有弄錯的話
未有德沃夏克分析法來分析熱帶氣旋之前
一般使用飛機觀測
於熱帶氣旋垂直高度某一點量度氣壓
(當然有時也會量度風力...但畢竟太危險了...因此並不常用)
再換算成地面氣壓,然後直接得知其強度
即使到了現在,大西洋仍有飛機觀測的
不過...氣壓或風力觀測各有缺點
氣壓受到氣溫影響,也受周邊天氣系統配置,而出現不同強度風力
但實測風力也因為半圓效應,下雨等因素而影響讀數
因此,單從一項數據而判別系統的強度,或對當地影響,是不太足夠的
我認為要從多項數據比較一下,才是較理想的做法
>其實風速取決於氣壓梯度。大西洋那邊颶風中心氣壓略高仍達颶風風力是因為大西洋那邊的副高一般比西北太平洋強,所以氣壓梯度亦較大,造成較大的風力。
低氣壓中心的氣壓值
http://www.cwb.gov.t w/V5/forecast/fcst/I 04_data.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