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琴的資料

2007-05-01 7:04 am
我想問一問關於豎琴的幾個問題:
1.豎琴的由來
2.豎琴的history
3.豎琴的結構和特性
4.豎琴使用的場合
5.豎琴的相關特性之簡介
6.豎琴的sound

回答 (2)

2007-05-02 1:17 am
✔ 最佳答案
豎琴的由來:

在遠古時代,人們從射箭中得到了靈感,把竹片或木頭彎曲,將線固定在兩端成為可撥的弦,彈出了聲響,這便是豎琴的前身吧。在聖書中也有大衛王彈奏豎琴的記載。隨著時代的腳步,與人類社會的發展,這種原始的撥弦樂器逐漸一步步改良,開展了一段漫長的演變歷程。

豎琴歷史:

據說紀元1000年前就有了豎琴,但在歐洲最早出現豎琴的地方是愛爾蘭,直到現在他們仍然在使用。世界各地如南美洲,亞洲的日本與台灣,都有這種豎琴的製造,而且各有獨特的造型,這種豎琴也就叫做愛爾蘭豎琴。這種琴沒有踏瓣裝置,形狀比較小,發展至今最多也只有39弦或40弦,琴的橫柱上有調音的半音裝置,供升降音用,這必需用手操作,因此所能彈奏的調性就有限制了。在12世紀時,一些情歌彈奏者及行吟走唱者,使得豎琴風行整個歐洲大陸,達到了最頂峰。到16及17世紀時,在西班牙與義大利豎琴演奏則成為一種高雅的音樂了。

豎琴的變化:

由於在早期只有簡單的自然音階排列方式的少數弦,所能彈奏的調性有限,沒有共鳴箱,慢慢的弦數增加,也有了共鳴箱,外形上也一直在改變,由簡單造形到雕刻精美的圖案,線條華麗優美。19世紀初(西元1810年)法國鋼琴製造家艾瑞爾德(Sabastien Erard)引進設計了現代化的這種踏瓣豎琴,外形同樣是倒立的三角形,木製結構,下方有個底座,直立柱子,上方的橫樑呈彎曲線條,是琴身之頸,連伸圓肚形的發聲共鳴箱,有47條不長度的弦由橫樑拉到共鳴板,底座有七個瓣,分別C.D.E.F.GA.B,每一個踏瓣控制它裡面所有的音,如C踏瓣就控制所有的 C音,可升可降,任何調性皆可彈奏。琴弦在高音部位是尼龍弦,中間是羊腸弦,低音區則使用鋼弦,一共六個八度加上最高五個音,它的音色比愛爾蘭豎琴更豐厚圓潤。
腳踏式豎琴(約佔 10%)

  現代豎琴是由法國鋼琴製造家 S.埃拉爾於1810年設計出來的,造型大方昂貴,用腳改變調性。由40至47弦不等。因為價錢昂貴,若非極度喜愛者或對豎琴有一定造詣著,絕不會考慮腳踏式豎琴。

  不管是40弦、46弦或是47弦腳踏式豎琴,均有七個踏板分別改變 B C D E F G A 七組弦線的音高(把該組弦線調高或調低半音)。順帶一提,七個腳踏,一般都是由左腳負責 B C D 和右腳負責 E F G A。


註:B = si;C = do;D = re;E = mi;F = fa;G = sol;A = la

  不管是那一種豎琴,其構造都是由弧形頸部(neck)、共鳴箱(resonator)及琴絃(strings)所組成的。在不同的國家區域,亦有不同的造型和弦數,如中國的『箜篌』就是其中一種。

愛爾蘭式豎琴跟腳踏式豎琴最大分別是愛爾蘭式豎琴沒有腳踏,它是由手動式的手槓來改變調性。


琴身用料

  常見的豎琴琴身用料是象牙木,一般都很耐用。腳踏式豎琴便有些設有金薄。

  但聽說一般豎琴的琴身都可以用五十年。當然亦有例外的,不過短壽的原因都離不開不小心搬運所至。

  

2007-05-07 23:21:00 補充:
多謝!!
參考: 資料太多,未能盡錄
2007-05-01 7:08 am
到豎琴(Harp),腦中最先浮出的是在許多中世紀宗教油畫裡,飛翷在天際旳小天使,他們手裡總是拿著豎琴,為畫裡的主角散播喜氣與歡欣。可見豎琴這個樂器的歷史已經很久了。有多久呢?如果你把5000年以前修米爾文明時期出土的三弦豎琴也算進去的話,那麼它的歷史可能就與我們的黃帝有得拼了!

豎琴概觀

當然,你今天所看到構造精密、外型華麗的豎琴,是陪著遊唱詩人幾百年訴說故事的時光,在巴洛克時代漸漸成為管弦樂團中的一員之後,於十九世紀由一位名為伊拉爾(Sebastien Erard)的法國人所改良定制的。總共有47根弦,全部以全音做為間隔(也就是說這47根弦的音高相當於鋼琴上相連的某47個白鍵,而沒有黑鍵的半音);但它同樣可以撥奏出12音律裡的所有音階,關鍵在位於琴台附近的七個踏瓣,演奏者必須邊撥奏邊用腳控制踏瓣所製造出來的半音效果,有時候還得穿上特製的鞋子才能應付需要。

說到這些密密麻麻的弦,大家應該注意到某些弦會雜入不同的顏色。沒錯,Do是以紅色標示,而Fa則以藍色來做記號,主要目的就是容易讓演奏者快速找到需要的音,畢竟他們的視線並沒有與琴弦排列成垂直,不標顏色的話是很容易出槌的。有關琴弦還有一則軼事,據聞在踏瓣還沒發明之前,琴弦也包括半音部分,加起來竟多達78條,相信那時倒楣的演奏者一定忙得眼花撩亂而不可開交,那還顧得著姿勢的優雅與否。

豎琴的特色

演奏豎琴有些先天上的優缺點,使得它在彈弦樂器(註一)裡更能彰顯其特色。首先,普通一個人的手掌大小就可以撥到將近十度內的音,比起鋼琴的八度多了不少演奏的伸展空間;其次,在撥弦之前,會有一個「觸弦待撥」的準備動作,這個限制使得它無法奏出快速連續同音反覆的音符;第三、由於兩手分別從樂器的兩邊演奏,所以兩手交叉演奏的部分要比鋼琴來得自由;第四、由於樂手要用右肩撐住樂器,所以右手很難演奏出太低的音(在手臂不夠長、或手指搆不到的情況下);第五、利用踏瓣能夠調配出不同的合弦,而將這些和弦上下掃拂,就可以製造廣大的和聲,而且這種掃奏(Glissando)是豎琴獨有的表現方法;第六、豎琴的音色固然是無與倫比的柔美,但可惜它的表現力實在很貧乏,以致於如果出現在室內樂演奏時,它也大多擔任伴奏的角色,由於曲目數量的限制,所謂的「豎琴獨奏家」比起其他樂器也就少了許多。

表現豎琴的世界

雖然說豎琴很早就納入管弦樂團的編制之中,但能夠特別把豎琴擺到主奏位置的作曲家實在不多,在古典樂派之前的作品,豎琴幾乎沒有可以獨當一面的機會,連上場的機會都很少(這與撥奏豎琴者多為女性的刻板印象是否有關?),在這個時期內只有Krumpholtz、Dussek、史博等人曾經寫了一些豎琴協奏曲、奏鳴曲等等,但是這些曲子多半是給學生練習用,比較談不上什麼藝術價值。

倒是在十八、十九世紀的歌劇史演進中,豎琴始終擔任著盡職的配角。浪漫樂派以後,這種以柔美為表現重心的樂器才漸漸受到作曲家的矚目,首先是白遼士將這個樂器搬上管弦樂的演奏中,包括《幻想交響曲》、《哈洛德在義大利》等都找得到豎琴的蹤跡;包括李斯特的數首音詩(尤其是《奧菲斯》)將豎琴的表現力大大延伸;而舒曼、布拉姆斯在歌曲集裡、華格納在歌劇裡也想到用豎琴伴奏,這些段落將撥奏豎琴往前跨出一大步;布魯赫的《蘇格蘭幻想曲》則有一段重要且寫得很漂亮的豎琴段落。

接著豎琴漸漸在表達充沛情感的浪漫管弦大曲中發揮了功用。在理查‧史特勞斯的《死與淨化》與《唐璜》、西貝流士《黃泉的天鵝》與《第一號交響曲》、法朗克《d小調交響曲》等都明顯地聽到豎琴大顯身手的樂段,甚至在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西班牙隨想曲》與柴可夫斯基的三大芭蕾舞曲裡,都有許多豎琴的裝飾奏!

對筆者來說,最能發揮豎琴形象的作曲家德布西,他有一首《長笛與中提琴、豎琴合奏奏鳴曲》,這是他在去世前曾有意將各種樂器組合譜寫六首奏鳴曲的計劃當中的第二首,但他只寫完三首就去世了;另外一首是拉威爾《降G大調七重奏》,更正確地說應該是《為豎琴、長笛、豎笛與弦樂四重奏的序奏與行板》。我們不難發現這兩位印象樂派的大將對豎琴這個樂器異常喜愛,除了以上兩首室內樂之外,諸如《海》、《夜曲》、《牧神的午後前奏曲》、《達芬妮與克羅埃》組曲、《高貴而感傷的圓舞曲》等管弦樂曲,豎琴在其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走入死胡同?

在不以旋律為重的現代音樂上,豎琴的使用似乎走到了一個死胡同,就豎琴而言,這個危機同時也是個轉機,豎琴獨奏家們窮則變、變則通,自己拓展曲目的空間,改編了古典音樂裡一些動人優美的小品,這些原是鋼琴或小提琴的小品,在經過豎琴的換裝之後,不少效果甚至還遠遠超過原曲!

這個擺在樂團裡高貴優雅的大型樂器,什麼時候才能跳脫出為人嫁伴的格局,擁有在樂台上「獨奏」的一片天空呢?以它的屬性,可能還要慢慢等吧!

註一:「彈弦樂器」包括「撥弦樂器」與「擊弦樂器」,有鋼琴、大鍵琴、豎琴、吉他、曼陀林等。


收錄日期: 2021-04-18 21:59:3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30000051KK0524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