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奧匈帝國皇子被殺而觸發戰事,最後由協約國戰勝。
第一次世界大戰
{{{partof}}}之一部份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6/WW1_TitlePicture_For_Wikipedia_Article.jpg/300px-WW1_TitlePicture_For_Wikipedia_Article.jpg
順時針方向,從最上方起:西線戰壕、英軍的坦克穿越戰壕、在加裏波利之戰被水雷擊沈的皇家海軍戰列艦、佩帶防毒面具使用機槍的軍隊;駱駝殲擊雙翼機
日期:
1914年–1918年
地點:
歐洲、太平洋、中東、地中海與非洲
結果:
協約國勝利
起因:
塞拉耶佛事件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方
協約國: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3/Flag_of_Russia.svg/22px-Flag_of_Russia.svg.png
俄羅斯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3/Flag_of_France.svg/22px-Flag_of_France.svg.png
法國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e/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22px-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png
英國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d/Flag_of_Italy_%281861-1946%29.svg/22px-Flag_of_Italy_%281861-1946%29.svg.png
義大利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a/US_flag_48_stars.svg/22px-US_flag_48_stars.svg.png
美國
更多…
同盟國: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1/Austria-Hungary-flag-1869-1918-naval-1786-1869-war.svg/22px-Austria-Hungary-flag-1869-1918-naval-1786-1869-war.svg.png
奧匈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c/Flag_of_the_German_Empire.svg/22px-Flag_of_the_German_Empire.svg.png
德國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3/Ottoman_Flag.svg/22px-Ottoman_Flag.svg.png
鄂圖曼帝國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b/Flag_of_Bulgaria_%281878-1944%29.svg/22px-Flag_of_Bulgaria_%281878-1944%29.svg.png
保加利亞
指揮官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3/Flag_of_Russia.svg/22px-Flag_of_Russia.svg.png
尼古拉二世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3/Flag_of_France.svg/22px-Flag_of_France.svg.png
喬治·克列孟梭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e/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22px-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png
戴維·勞合·喬治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d/Flag_of_Italy_%281861-1946%29.svg/22px-Flag_of_Italy_%281861-1946%29.svg.png
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三世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a/US_flag_48_stars.svg/22px-US_flag_48_stars.svg.png
伍德羅·威爾遜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1/Austria-Hungary-flag-1869-1918-naval-1786-1869-war.svg/22px-Austria-Hungary-flag-1869-1918-naval-1786-1869-war.svg.png
弗朗茨·約瑟夫一世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c/Flag_of_the_German_Empire.svg/22px-Flag_of_the_German_Empire.svg.png
威廉二世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3/Ottoman_Flag.svg/22px-Ottoman_Flag.svg.png
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土克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b/Flag_of_Bulgaria_%281878-1944%29.svg/22px-Flag_of_Bulgaria_%281878-1944%29.svg.png
斐迪南一世
傷亡
士兵陣亡:5,520,000
士兵受傷:12,831,000
士兵失蹤:4,121,000
士兵陣亡:4,386,000
士兵受傷:8,388,000
士兵失蹤:3,629,000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a/Map_1914_WWI_Alliances.jpg/400px-Map_1914_WWI_Alliances.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915年時,同盟國與協約國的勢力分佈圖,圖裡同盟國標示為紅色,協約國標示為綠色,中立國標示為黃色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奧匈屬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俄羅斯、塞爾維亞和義大利則屬協約國陣營。在戰爭期間,很多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加入了協約國。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萬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萬左右的人受傷。幷且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據估計損失了1700億美元。
戰爭的導火綫是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戰綫主要分爲東綫(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綫(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綫1(又稱巴爾幹戰綫)(塞爾維亞對奧匈作戰)。其中又以西綫最慘烈。
目錄[隐藏]
1 開戰原因
1.1 民族仇恨之一:普法戰爭
1.2 民族仇恨之二:巴爾幹
1.3 爭奪殖民地
1.4 同盟對立
1.5 軍備競賽
2 戰前危機
2.1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2.2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2.3 波士尼亞危機
2.4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2.5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2.6 塞拉耶佛刺殺事件
2.7 戰事爆發
3 西面戰綫
3.1 德軍進攻
3.2 戰事僵持
3.3 美國參戰
3.4 最後進攻
4 東面戰綫
4.1 俄國動員
4.2 德俄交戰
4.3 土耳其參戰
4.4 義大利轉投協約國
4.5 俄軍反擊
4.6 進攻君士坦丁堡
4.7 俄國革命
4.8 同盟國投降
5 海上戰爭
6 世界大戰
6.1 日本出兵
6.2 拉美諸國參戰
6.3 中國參戰
7 大戰結束
7.1 德國變天
7.2 巴黎和會
7.3 其他和約
8 影響
8.1 民族國家
8.2 歐洲削弱美日興起
8.3 共產革命
8.4 德國復仇
8.5 五四運動
8.6 軍人待遇
8.7 國際聯盟
9 統計資料
10 參看條目
11 參考資料
[編輯] 開戰原因
[編輯] 民族仇恨之一:普法戰爭
主條目:普法戰爭
圖片參考: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6/Guetteur_au_poste_de_l%27%C3%A9cluse_26.jpg/180px-Guetteur_au_poste_de_l%27%C3%A9cluse_26.jpg
圖片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1917年,法國戰壕之情景。更多照片可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彩色照片取得
普魯士為了統一德意志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於是在1870年誘導法國挑起戰端。這場戰爭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並建立德意志帝國。普魯士定下的和約條件苛刻,法蘭克福條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遠因。
[編輯] 民族仇恨之二:巴爾幹
巴爾幹半島向來都被稱為歐洲火藥庫,當時巴爾幹半島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了兩次巴爾幹戰爭,並使得奧匈和俄國的衝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綫。
[編輯] 爭奪殖民地
請參看: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之工業發展
經濟及工業化發展催促著當時各國政府爭奪殖民地以取得原料供應地及市場。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於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國內商人勢力興起,便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被罷後,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産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實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勢力範圍。這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和俄羅斯的既得利益,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衝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發加大。
[編輯] 同盟對立
普法戰爭後,德國總理奧托·馮·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採取結盟政策,圍堵法國。他本來讓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及俄羅斯帝國結成三帝同盟,可是後來在1878年柏林會議上,俄國因巴爾幹半島問題,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衝突。1879年,德國選擇與奧匈作為結盟,締結了秘密的德奧同盟。此外,義大利在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讓法國在1881年兼併該地。為了爭取支援,義大利跟德國和奧匈結盟,是為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十分不滿。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係,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險條約。可是,俾斯麥在1890年下臺後,新任德皇威廉二世不想維持俾斯麥定下的同盟制度,任由條約終止,而選擇只與奧國為盟。法國向俄國提供資本,實現其工業化後,在1894年與俄國結下軍事同盟。是為法俄同盟。
英國在1887年鑑於法國在埃及,俄國在巴爾幹日益擴張,威脅英帝國往遠東的貿易航道,故在1887年 2月12日和義大利組成地中海協定,互相保証維持地中海、亞德里亞海及黑海的現狀,而義大利則支持英國在埃及的行動。經德國首相俾斯麥支持下,奧匈及西班牙均加入協定,是為第一次地中海協定,同年十二月,英、奧、意三國商定共同維持近東現狀,對抗俄國對土耳其帝國之影響,是為第二次地中海協定,不過兩次協定沒有明確規定英國承擔具體的軍事義務,故英國並未放棄其光榮孤立政策。直至德國海軍日擴,威脅英國的制海權,英國才著手在歐陸尋求盟友。在1904年,英國終與法國簽訂英法協約,這協定並不是軍事同盟。而僅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定,相比德奧同盟或法俄同盟,其合作無疑是較為鬆散。不過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機中,此協定充分反映英法堅定的合作夥伴關係。受到法國鼓勵,英俄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其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條約。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有感德國在鄂圖曼帝國的擴張,是以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被暗殺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