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的問題~

2007-04-30 7:56 pm
我要一d元朗的名稱由來or歷史故事呀!!

唔好亂cpoy一大堆字俾我!!!

我會檢舉你ga!!!!!

回答 (2)

2007-05-04 2:10 am
✔ 最佳答案
元朗
元朗(英文為Yuen Long,1960年代以前是Un Long)是香港新界西北部元朗區的主要區域,是一個沖積平原。遠自宋朝,鄧氏家族即已遷入岑田(今日錦田)居住,現時人口53萬。

名稱起源
根據《新安縣誌》或其他古地圖,元朗最先是寫作圓蓢,然後變成元塱,再變成今日的寫法。「圓」是完整、豐滿的意思,「塱」則是開朗的土地或是高起之江岸。元朗是指給左起凹頭的蠔殼山,右至屯門的大頭山的一連串山丘,像一個圓圈地圍繞著的平地,從字面上推測,古時元朗是一塊水源充足的沼澤低地。


地理

現時的元朗區範圍,包括了洪水橋、廈村以東至錦田及新田等地。


市中心

現時元朗的區域中心位於青山公路元朗段兩側,通稱元朗市中心或元朗市,所指的是該處的一些已發展區。那裡是元朗最繁盛的地方,商業活動頻繁,亦是區內的交通樞紐,也是元朗新市鎮的核心部分。

除了元朗市中心外,另外也有一些次區域中心,例如天水圍市中心、洪水橋、流浮山正大街、廈村市、錦田市等等。


新市鎮發展

早於1970年代,香港政府把元朗一些地方發展為新市鎮。

元朗新市鎮位於凹頭以西及屏山以東,現時人口21萬。

天水圍新市鎮位於橫洲以西,屏山的北面及廈村的東面,名稱取其附近的天水圍村,是以住宅為主的新市鎮,現時人口27萬。

目前仍在計劃的起步階段當中的洪水橋新市鎮位於洪水橋市中心東北面,預定人口16萬,未來會和天水圍新市鎮一起綜合發展成具規模的新市鎮,但何時發展仍有待商榷。


歷史

1905年元朗墟的位置(現今元朗舊墟)。元朗墟原本位於后海灣岸邊,現在岸邊卻成了濕地。元朗自新石器時代已有人居住,在秦朝已隨香港地區一起併入中國版圖,在歷代行政分區的變易中,隸屬廣東省之下的一個縣份。現有的原居民有唐代移居過來的鄧氏、宋末文天祥後裔的文氏。

元朗過去之居民主要以務農為生,亦有漁業和生產鹽與珍珠。元朗過去盛產稻米,當地生產的「元朗絲苗」曾是香港人的最愛米食,供應上水和沙頭角,甚至遠銷南洋。明朝嘉靖年間,由於南頭一帶發生饑民搶米暴動,眾多鄉紳請求在當地建縣。萬曆元年從東莞縣劃出56里、7608戶、33,791人,成立新安縣,縣治設在南頭。自此由明神宗萬曆元年(1573年)起,到清宣宗道光21年(1841年)成為英國殖民地為止,元朗地區一直屬廣州府新安縣管轄。清初的海禁和對付鄭成功的遷界一度使元朗變得荒涼。


大樹下天后廟古時疍家在元朗和流上通南坑其中稱爲「大樹」的地方建成一小廟,以祭祀天后;這就是今天十八鄉大旗嶺大樹下天后廟的基礎。由於在該廟居於一棵方圓數百尺、濃蔭蔽日的大樹之下,故因而得名。大樹下天后廟曾多次重修:清朝咸豐、光緒時和1962年颱風溫黛襲港後各大修一次。大樹四週本是一片澤國,西面是蜑家灣,東面是蜑家埔。後來由於人口和商務增多,元朗舊墟的前身大橋墩墟於焉成立。《新安縣誌》中清楚紀錄「大橋墩墟:附峰 圓蓢」。

如果你站在元朗舊墟﹙新元朗中心附近﹚從左右兩組大廈中間向南遠眺,左面的是蠔殼山,右面的是掌牛山。這一系列的山,你便會看到元朗這片平原,是給左起坳頭的蠔殼山,右至屯門的大頭山的一連串山丘,像一個半圓形地把元朗包圍起來。 「元」古時與「圓」相通。我們現在還會說「一圓硬幣」「或一元硬幣」。於是「圓塱」自然地簡化成「元塱」,最後更簡化成「元朗」。「圓塱」和大埔,是香港最早出現的墟鎮,它們有很多保存得很好的文物,等待著你和家人去欣賞哩!

元朗歷史悠久,在秦朝 (公元214年) 已隨香港地區一起併入中國的版圖,在歷代行政分區的變易中,隸屬廣東省之下的一個縣份。在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以前,元朗屬於廣東省新安縣的管轄範圍。區內居民以務農為生;廈村、新田一帶曾為產鹽要地;橫洲在元朝更是出產珍珠的地方。明朝末年,大橋墩已有墟市的設立;廈村亦有一些貿易的活動。清初,更設立了元朗墟 (元朗舊墟)。
清朝康熙元年 (1662年),清廷實行遷界,限定沿海五省居民向內地遷界五十里,令元朗一帶居民歷盡流離之苦。康熙八年 (1669年),清廷批准復界,由於村民流散,身故者多,元朗十室九空、荒地連綿。後來在清廷的鼓吹下,有大批客籍的居民由江西、廣東及福建等地遷至。元朗始逐漸恢復昔日的面貌。
光緒二十四年 (1898年),清廷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土地 (包括元朗)及附近二百多個島嶼租予英國99年。在英軍開抵新界時,由於錦田居民不知道條約的存在,於是動員鄉民奮起抵抗,以致不少鄉民慘烈犧牲。
二十世紀初對元朗區的發展有重要影響的事件有:一、1915年元朗新墟的成立,日漸取代元朗舊墟的地位;二、1920年,在鄉紳集資及新界理民府的資助下,成立博愛醫院,向區內居民提供中西醫療服務;1923年,元朗區鄉紳鄧偉棠與荃灣、粉嶺區的鄉紳聯名反對政府建議的補地價政策,並組織「新界農工商業研究總會」,即日後「新界鄉議局」的前身;四、1937年,更產生了「元朗商會,旨在發展商業,團結力量。不同的地區組織於戰前紛紛成立。
日治時期,日軍在洪水橋附近設立警備司令部。元朗鄉民飽受戰火摧殘,學校停辦,博愛醫院院務停頓,只有元朗商會仍然運作。據說當地曾設立歌壇及影院,供當地憲警娛樂。日佔時期, 部份鄉村仍然依照傳統,舉行太平清醮。
香港重光以後,鄉村學校相繼復辦。1946年,博愛醫院在元朗鄉紳的支持下重投服務及進行擴建,至1951年完工。戰後初期,大量內地難民移居香港,部份散居在元朗一帶。自七十年代起,隨人口激增,交通日漸改善,元朗市亦逐步進行市區式發展,成為元朗早期發展的地區。政府當局於一九七二年推行大型建屋計劃,把元朗市納入市鎮擴展計劃內。當局在一九七四年擬訂首個新市鎮發展計劃,在一九七八年把元朗列為新市鎮,以反映元朗市的次區域中心的角色。
2007-04-30 8:29 pm
元朗的名稱由來(引自維基):

根據《新安縣誌》或其他古地圖,元朗最先是寫作圓蓢,然後變成元塱,再變成今日的寫法。「圓」是完整、豐滿的意思,「塱」則是開朗的土地或是高起之江岸。元朗是指給左起凹頭的蠔殼山,右至屯門的大頭山的一連串山丘,像一個圓圈地圍繞著的平地,從字面上推測,古時元朗是一塊水源充足的沼澤低地。


歷史建築及事跡:

吉慶圍

清光緒廿四年(公元1898年),清政府與英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專條規定英國從清政府租借新界,租借期限為九十九年。一八九九年香港督卜力未有佑會清政府開始接收新界,而新界鄉民擔心失去家園,結果在八九九年四月十四日起與接收新界的英軍發生衝突,繼而爆發戰爭,如:大埔之戰、林村之戰、上村之戰。參加抗英活動的地方包括錦田、八鄉、下八鄉、屏山、廈村、青山、大埔。其中錦田鄉民更與接管新界之英軍姜開血戰。上村之戰結束後,港督卜力認為錦田吉慶,泰康兩圍牆門高固及懷疑內藏參與戰爭的嫌疑犯,向兩圍開炮,村民關閉鐵門退守於內。結果英軍以武力鎮壓鄉民的反抗,派工兵炸開圍牆。攻入吉慶圍後,英軍未能在圍內搜獲嫌疑犯,港督下令把連環鐵閘拆除運往愛爾蘭作戰利品。直至一九二四年,鄉紳鄧伯裘稟呈,由港府轉達英廷,要求把鐵門運回錦田安放。港府為表示中英和睦,結果請准了英廷,把鐵門運回放回原處。一九二五年五月廿六日,港督司徒拔親臨主禮,主持交還鐵門儀式。


聚星樓

據鄧族父老相傳,當地立村之時,風水先生曾指出當地依山環水,定必子孫繁衍而千年不衰。唯不足之處是,1)青山尖而高大,旺火為忌,宜多水而濟之;2)而西北缺口,北煞傷人,將來鄧族文官升堂,自有擋煞之法。但至於何謂「文官升堂」,當地風水先生只答曰:「天機不可盡泄」。

明朝洪武15年(1382年),屏山鄧族第七世祖寧國府正堂鄧彥通受封,在上任升堂的第一天晚上,他夢見故鄉西北角上空星光燦爛,但群星突然落下,聚集於西北的河口。鄧彥通夢中驚醒,並想起立村時風水師傅的說話, 回顧始祖至他雖已經七代,但總共只有12個男丁,而其中竟有4人早逝。鄧彥通心中不安,於是聘請風水師傅謀求擋煞之法。師傅說:「貴村之立村先師果然學問不凡。大人升堂而群星來會,應建樓以聚之,藉助於眾星,自有雷霆萬鈞之威而北煞服焉。苟有文筆而無掌筆之才,不為用也!」鄧彥通恍惚大悟,於是在此建立了七級浮屠(即佛榙),恭奉文武諸神,擋北煞,鎮水災。果然,鄧彥通以後的七代人,發了22個男丁,當中10人另建圍村,有幾位做了壽官,有兩位建了二公祠,有的長壽達八十多歲、九十多歲,鄧氏家族在屏山的男丁有1,500多人。鄧氏在明清兩代人材輩出,每能在科舉中金榜提名,士人及當官者不計其數,族人相信是塔恭奉的文曲星庇佑,故族人亦稱此塔為「文塔」。


二帝書院

別看元朗偏遠,歷代出過不少文武官員。這跟村民富庶、建免費入學的書院不無關係。水頭村的二帝書院又稱“文廟”,建於道光年間。初建時為的是風水,後來由當時錦田十七位聲明顯赫的鄧族士紳合資興建書院,並購買地租與人耕種,以所得維持經費,為鄉民提供福利,較窮苦之子弟可無需交付學費而入讀;二帝書院建成後,成為錦田區內的最高學府。亦作為供奉文武二帝的地方。


大夫第

大夫第為文天祥胞弟文天瑞後人文頌鑾所建,是文氏族人的古老建築遺,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所建,後來他高中進士而被封為「大夫第」,所以他所建的這座建築物亦被稱為「大夫第」。「大夫第」是本港最華麗的傳統建 築 之 一,並以其精巧的建築裝飾而著名。 修葺工程由香港賽馬會資助, 於一九八八年完成。位於元朗新田的大夫第是一座古建築物,亦是元朗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屏山警署

英國在一八九八年租借新界後,翌年在元朗屏山村旁一座山丘興建了一座警署。很難得這座新界現存最古老的警署建築,依然屹立如昔,並將開放給市民參觀。

屏山警署踞守高地,可以俯瞰元朗和后海灣沿岸地區,成為警方在新界的重要據點。但它的出現卻曾引起屏山鄧族的不滿,村民認為屏山是風水地,而該座紅頂的警署居高臨下,形成「大石壓死蟹」的格局,對他們宗族的世代相承會有影響,因此要求拆卸警署。不過,當時的新界理民府以保安為理由不肯應承。直至一九六五年元朗分區警署建成,屏山警署仍未拆卸,而用作警犬隊的總部和訓練中心。


大樹下天后廟

大樹下天后廟位於十八鄉大旗嶺,由於在該廟居於一棵方圓數百尺、濃蔭蔽日的大樹之下,故因而得名。距今約三百五十年,元朗和流上通南坑,有高原聳立其中,就是大樹。大樹四週本是一片澤國,西面是蛋家灣,東面是蛋家埔,附近居民有不少水上人家,他們信仰水神,在大樹之下建一小廟,祭祀天后,這就是今天十八鄉天后廟的基礎。

後來,十八鄉村民落力墾植,人丁日眾,漸有大鄉之規模,於是便合力擴建天后廟。至道光年間,將廟分為五廟廊,正殿為天后祠,供奉了主神天后,左殿為英勇祠(後來供奉了在英軍接管新界時抵抗而殉難的鄉民),右為花廳。至太平天國平定後,清廷行洋務運動,人心特重科舉,於是把花廳改為永安學社,崇祀文武二帝,希望子弟能考取功名;並把五間廟廊擴而為七。至是,十八鄉天后廟乃用作興學之所。今日十八鄉之永安學校,前身就是在天后廟內所辦之學塾。

十八鄉天后廟曾多次重修,清朝咸豐(廟內仍存有刻於1856年——清朝咸豐六年的「重修天后古廟碑」可供研究)、光緒兩朝各大修一次。1962年颱風溫黛襲港,廟宇部份被毀,所以十八鄉便倡議重建。這是最近一次重建。
參考: 元朗土生土長人


收錄日期: 2021-04-20 00:36:2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430000051KK0119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