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偷第一位朋友的答案:
「與其」一直諗用咩方法打仔女..
不如諗下點「虐待佢」...
唔俾錢d細路洗,唔俾遊戲機佢地打,唔俾佢地睇電視機,唔俾佢地上網玩電腦,唔俾佢地睇漫畫書,唔俾佢地食零食飲氣水,等d細路仔覺得生不如死,精神虐待先至係虐兒的最高境界,仲唔會留案低添。
係...打佢可能「個細路就唔會再胡鬧」...
但係「你會好勞氣」....
你唔相信專家返到屋企俾仔女激嬲親仲會好聲好氣....
係因為你自己未試過....
如果你可以停一停諗一諗....
咁就可以好似d專家咁「得個『講』字」ga啦....
仲有...好多時「d」仔女係一時「貪得意」...
但「唔打佢」好可能會「令到」小朋友「唔知錯」....
「唔阻止佢地」可能會帶黎好多反效果ga....
「小時偷針,大時偷金,而家果d有偷竊癖、食大麻、藏毒果d專業人士,咪就係細細果陣環境太好,俾老豆老母縱壞晒,自細又無俾人打過囉,咪越大越壞囉。」
而且「適當的衝突可以刺激」腦細胞「活動」,「打仔又可以增加運動量」...「無咁容老人痴呆」ga....
如果你真係覺得「完全唔打仔唔打仔都無問題」....建議你都係去見下醫生「或」社工「喇」....
如果唔係....你都係「多」d「留意下」小朋友...「因住」佢地「變壞」仲好啦.....
********
言歸正傳:
唔係唔打唔得,更加唔係完全唔打得,打好唔打好,最重要係打得「適當」唔「適當」。
「止戈為武」。「適當」的「武力」(即體罰)有其重要「實際」的意義。我們不可能完全「否定」體罰的意義,要被否定的是無理的、情緒化的、侮辱性、令孩子嚴重受創的「虐待」。好像法官都會送年少的罪犯入勞教中心,參與「勞改」一樣,體罰的意義是增加孩子對「嚴重」的錯誤的印象,以收阻嚇之效,如有些小孩子會因「好奇心」或「一時貪玩」之心驅使,愛玩火、愛爬出露台、愛玩刀、愛於馬路上亂走,如果已經「屢勸不改」,就不得施以「適當」的體罰,以警惕孩子不可「再」胡鬧。父母不能無時無刻貼身照顧子女,若對「屢勸不改」的子女不予以「適當」的體罰加深孩子對「嚴重」錯誤的警掦,隨時孩子便會趁著家長去了洗手間的三五分鐘其間,再次做出危險的行為,那後果便不堪設想了。
「世事無絕對」。現實世界是沒有像武俠小說裏面的「絕世武功」的,但有一個真理--平衡。打仔係「最後」的絕招,但絕對唔係「唯一」的絕招,完全唔打仔亦都係鳩o翕o既,係矯枉過正。凡事都要取得平衡,教仔時大部份時間都要循循善誘,亦需要加上「極少量」而「適當」的體罰。
教仔,其實係一門好高深的學問,最值得家長學習的是「管理學」中的獎罰分明理論。體罰是懲罰的一種,而且是最多「副作用」及「反效果」的一種懲罰工具,不單自己勞氣傷神,而且更要背負著子女的怨恨、社會的指摘,肯打仔的家長,實際是很偉大無私的。不過,如果動不動就因孩子的「小」缺失而進行體罰,便會大大減低體罰的阻嚇力,亦會增加孩子的的反叛心,所以,體罰之前,要「反覆」及「慎重」地考慮得「清清楚楚」,因為體罰一定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用的最後絕招。
其實,現今的管理學及教育心理學,都肯定了「鼓勵」、「支持」及「陪同」的作用。無論是公司或是在家,鼓勵與支持是最有效的指導技巧,而陪同員工或孩子則可以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戒除惡習。建議家長在選擇體罰之前,先嘗試一下用正面的語氣,鼓勵、支持及陪同孩子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分散孩子對做「錯事」的注意力。
如果真的覺得是非打不可,就要「點到即止」,不可以用一些侮辱性的方式,如裸跑,更不可以過份暴力,亦需要注意孩子的尊嚴,如不可以打在孩子的臉或前臂打到產生紅腫或疤痕,給同學取笑。
至於問及唔兜巴,還有什麼好的體罰方法,我個人很認同發問者所提出的以籐條、衫架及拖鞋這些日常用品作體罰的工具,因為痛得黎又唔傷,有阻嚇力又無手尾跟。
2007-05-04 08:40:41 補充:
支持的人多嗎?
我會是唯一的支持者嗎?
支持自己, 對自己的肯定, 是讓我努力向上的動力之一, 亦是唯一能支持自繼續生存的原因...
眾裏尋他「已」千百度「了」, 驀然回首, 那人「會否」在燈火闌珊處「呢」?